收藏喀什

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中國電力  作者:宋靖華  頁數(shù):133  字數(shù):172000  
Tag標簽:無  

前言

  中國擁有綿長而神秘的國境線,也擁有世界上交界國最多的國境線。中國國境線上擁有人類文化寶庫中最為豐富的建筑與城市文化資源,但是,這些極為寶貴的資源卻沉睡數(shù)千年無人間津。2006年7月9日,“遠征國境線”計劃經(jīng)過半年籌備,以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學生為主體,組成12支考察隊分赴祖國的邊境線,開始考察活動。我?guī)ьI3名研究生和1名本科生啟程赴新疆喀什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考察,整個考察以喀什為中心,同時向周邊相鄰城市輻射,考察了喀什、葉城、莎車、塔什庫爾干、紅旗拉甫等地區(qū),其間喀什老城高臺民居的獨特、寺廟建筑的精美、石頭城的奇崛、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浩淼、昆侖山脈的雄渾……這濃得化不開的西域風隋帶給我們強烈的沖擊和震撼?! 】v覽西域漫長的歷史畫卷,會驚覺這方神奇的土地,雖演繹了人類文明史上無數(shù)蕩氣回腸的傳奇故事,其實卻并未從造物主那里得到些許青睞。比起孕育了兩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古印度文明和華夏文明等幾大文明古國的“應許之地”。大漠黃沙的西域更像是一處“遺忘之地”。雖然這里不是偉大文明的誕生地,但是它始終處在亞歐文明板塊交接處的“火山地震帶”,注定了這里將充滿不同勢力交鋒帶來的不安定因素,而且會持續(xù)地活躍在世界文化視野中。絲綢之路途中寫就的一頁頁輝煌壯麗的史詩篇章,將永遠被視作世界開拓史上的壯舉。  特殊的,近極端的區(qū)位因素究竟是西域的幸運抑或不幸?這個問題如同一枚鎳幣的兩面。歷史上農耕文明、游牧民族、伊斯蘭勢力曾經(jīng)在這里此消彼長;漢唐帝國的軍隊、匈奴的部眾、成吉思汗的鐵騎也曾在此周旋馳騁……西域一直處在幾大勢力對峙、拉鋸的前沿,諸國爭戰(zhàn)留下的陰影似乎未走太遠。然而另一方面,文明的甘露也伴隨著戰(zhàn)爭的創(chuàng)痛,悄然而持續(xù)地注入這方土地,帶來新生的文化,從而使這片土地如此堅強而又美麗?!  胺钍拱春祝矫靼l(fā)輪臺。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巍。九月尚流汗,炎風吹沙埃。何事陰陽工,不遣雨雪來?!睆尼瘏⒌倪吶娭锌梢缘弥粋€真實的古代西域:從一座城去往另一座只能趁順風向在一日之內拼命趕到,途中“騾死棄騾,馬死棄馬”;否則就算躲避了風沙、狼群,也會因晝夜溫差過大而淪為沿途累累白骨中的一分子。在這真實得近乎殘酷的條件下,綠洲中頑強生存的民族與絲路上奮勇跋涉的行者卻從未放棄過在天山南北播下人類文明的種子。這孤獨的花朵承接的不是雨露,而是一路汗水的澆灌,因而更見嬌艷,彌足珍貴?! 槭裁催@條無比兇險、代價沉重的中西文明交流之要;中偏偏是以輕柔綺麗、薄如蟬翼的絲綢作為文明的標志?這個形象該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命中注定?開辟絲綢之路及綻放出絲路文明瑰麗異彩背后的動因又是什么呢?  早期人類開拓其活動領域,毋寧說是受生存的驅使而“逐水草豐美之地”,甚至跨越遼闊的冰橋到達另一個大陸,去尋找夢想的伊甸園。當農業(yè)文明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完全有能力解決穩(wěn)定的基本生活生產物資問題時,人們開始有了更高的需求。這時一些具有稀缺性、象征先進性且易攜帶保存的物品被視為珍寶而受到熱烈追捧,如玉石、絲綢、香料、瓷器等。奢侈品開始引導人們踏上西去東來的道路,為宗教獻身的僧侶們也開始跟隨他們的腳步去追尋圣靈的榮光,如同大航海時代將歐洲人的視線指向東方的三大動力——黃金、香料和基督徒。實際上,這條道路是由經(jīng)濟層面的貿易活動、政治層面的征服戰(zhàn)爭與文化層面的宗教傳播等因素共同一步步鋪就而成的?! ∫虼瞬徽撐覀冊谖饔蚩吹降氖谴鞯纳剃?,還是傳誦的經(jīng)卷、飄揚的舞樂、興建的石窟;不論那令人目不暇接的體例與形制究其本源是出自本土、來自中原、傳于中亞,或更遙遠的印度、希臘……面對一個又一個令人欣喜的發(fā)現(xiàn),我們都需要透過絲路花雨,看到個中歷史的興衰背后,那些流逝的西域文明——它為何存在,又為何毀滅;它來自哪里,又去向何方……看到人類文明的巨大力量和永動趨勢,這力量有時能帶來驚人的創(chuàng)造,有時也帶來驚人的毀滅。而在現(xiàn)代文明高度發(fā)達、全球交通如此便利的今天,還會不會有杰出的文化,將如樓蘭遺址被自然所掩埋、如高昌故城被歷史所拋棄、如巴米揚大佛被極端教旨主義所摧毀?文明的碰撞將伴隨整個人類的歷史,今天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覺悟向后世保證碰撞中不會再出現(xiàn)文明的劫難?  也許確有這樣一位西域荒漠的滄桑旅人:他在夢中曾有一個向往,他在遠行的路上曾有一個希望,他在輾轉的苦難里曾有一份期待,他也曾在天邊的流云處眺望……遠遠的山河仿若流成一片蔥瓏的綠色,天和地之間有一種讓人懷念的氣息。“我所遭受的一切,我所承擔的一切,我所爭取的一切,乃至我所抗爭的一切——無論何時何地,都是你在我心中種下碧綠的芽,我才由此繼續(xù),衍生不息?!彼鶎ふ业牡胤绞且粋€天國王朝,在那里,有人類遙遠的夢想、永恒的家?! 『笥洝 ∥饔蛴兄环N別樣的歷史,那是一部心靈史。它不是由專職史官寫作的,而是每個絲綢古道上歷盡艱辛卻難舍激情的行旅,每個綠洲中篳路藍縷卻造就輝煌的民族,每個飽含鄉(xiāng)愁卻沖鋒陷陣的軍士,每個身受貧苦卻滿懷虔誠的工匠、歌者、僧侶……都可以向茫茫戈壁傾吐他們的心曲。他們的作品不是托付與龜甲獸骨、竹簡木牘、絹帛紙張,而是鐫刻在石壁上,掩藏在大漢中那些不朽的建筑與城市之中,他們的讀者就是他們的同路人。當后人站在這幕宏大的歷史畫卷之前,仍然會為其中的悲劇美而深感驚心動魄!  今天,透過這些雕鑿精細的佛塔、石窟、寺廟,這些美輪美奐的清真寺、邦克樓、花園庭院,還有那些古樸幽深的民居、城堡、街巷,我們不僅僅滿足于從遺存中看到了什么,最重要的還應該探尋這些遺存告訴了我們什么。西域藝術家留下的這段能夠與當今文明世界對抗的古老悠長的夢境,那尋回大自然的既悲壯又博大、既殘忍又溫情、既陰森又明媚燦爛的沉思之夢奠定了西域美學的豐碑。在這里,你每走進一個洞窟、一座殿堂,一家宅院,一條小巷,都能觸摸到西域的每一塊綠洲、每一條河流中永不消失的脈搏?! v史上稱“建筑是藝術之母”是非常有道理的。俄羅斯作家果戈理曾說過:“古代建筑同時還是歷史的年鑒,當傳說和民謠已緘默時,而它還在訴說呢!”沒有哲學的建筑遺存是民族精神蒼白的產物,而我們面對的西域寶庫卻恰恰相反,它充溢著哲學的光輝和理性的啟示,它折射出多少時代的風貌、歷史的滄桑?! ∶鎸Ξ斍叭骈_放、多元并置的文化發(fā)展狀態(tài),對建筑來說,建立獨立敘事模式和屬于自己的藝術修辭語言或許是困難的,但也是更具意義的,從深層次而言,這是在尋找一種真正地域化的價值準則。當歷史跨進現(xiàn)代社會的門檻時,中西文化交流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自覺。在這個意識自覺的時代,雙方都試圖借助對方的力量來豐富和擴大自己的文化內涵,希冀打碎以往那種封閉的自我完善的發(fā)展模式,并將環(huán)境生態(tài)的地域性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這一交流的主題,而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碩果之一的西域建筑文化其出路應在何方?一位建筑師講到新疆的現(xiàn)代建筑:新疆的建筑非?!敖y(tǒng)一”協(xié)調。似乎每一個建筑都能夠找出其他建筑的神韻,好像是有一個共同的血緣和基因似的。當然,生活在共同的地域,必然會有共性,但這里恐怕是共性太多,而缺乏特性。風沙大、植被少、沙漠、荒涼、還有幾分落后,這就是西域從古到今所面對的土地。西域的建筑創(chuàng)作,猶如在小路上行走,從此綠洲到彼沙漠,最后到達一個遙遠的、所向往的目的地。盡管人們以不同的形象和概念來想象這個目標,然而,各種不同的建筑創(chuàng)作史觀都可以把自己看作是這樣的一種旅行者,把絲綢之路的小徑作為自己的路。對于綠洲居民來說,四周的荒漠潛伏著各種各樣的困難,確是異常艱苦的區(qū)域——綠洲與荒漠之間的對立,猶如秩序與混亂之對立,生與死之對立。但建立在這片土地上的城市與建筑仍然頑強而堅定地選擇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我們應該贊美決心在此創(chuàng)作下去的建筑師,等待他們的也許是……也許是漫漫長路的孤寂與永遠不可能得到答案的謎。而現(xiàn)代西域建筑不會僅僅是某段歷史的翻版,不論出路多么模糊,終會開辟出一條猶如絲綢之路般光彩輝煌的路?! ”緯?、編輯及出版的過程,凝聚了我的師友及學生們的辛勤勞動與心血,得到了許多朋友的熱心幫助。我要特別感謝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的張在元院長、張龍根書記、黃正東教授等院領導創(chuàng)造了這個來之不易的考察機會,同時感謝新疆省喀什地區(qū)旅游局的張海明書記、喀什地委宣傳部的李霖先生、喀什市委宣傳部的賈衛(wèi)東部長、喀什行署辦公室的李平女士、努爾艾力先生、喀什日報社的裴玉梅女士、劉一兵先生、王惠娟女士、葉城文體廣電局的廖祖富先生和喀什老城內熱情的居民以及中國電力出版社的王海林女士提供的無私幫助,另外特別感謝南開大學的王利文老師提供的部分喀什的民俗、山川、胡楊林的照片。在此,對這么多熱心的朋友,謹致誠摯的感謝!宋靖華 2007年9月10日于武漢大學

內容概要

西域是中國綿長國境線的一部分,也是亞歐文明板塊的交界處。特殊的區(qū)位因素使得掙扎與矛盾一直伴隨著這方土地:大漠黃沙與玉石香料,金戈鐵馬與絲綢瓷器,看似毫無關聯(lián)的事物卻在這里綻放出瑰麗異彩。這本書共分兩部分,首先展示當?shù)氐淖匀簧鐣尘?、獨特的民俗風貌;之后介紹這種文化孕育出的建筑及城市形態(tài)。本書對于研究地域文化,從歷史中尋找設計靈感大有裨益,適用于建筑、城規(guī)及旅游等專業(yè)的師生及設計師。

書籍目錄

序前言第一部分 地理與人文風貌 一、戈壁灘上山河壯麗 二、處處綠洲勃勃生機 三、喀什老城生活小景 四、民族風俗風貌展示 五、喀什歷史文明溯源第二部分 城市與建筑分析 一、有機的城市形態(tài) 二、獨特的建筑風格 三、絢麗的裝飾藝術后記

章節(jié)摘錄

  1.早期的文明  1956年,一位農民在喀什市北塔希毛拉修公路時,從地下25米深的卵石層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尖底灰陶小罐,與我國內地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陶罐外形雖略有不同,但也具備了新石器時代陶器的小口厚唇、細頸尖底等特征。20世紀60年代初,喀什市東北28公里處的汗諾依古城遺址又出土兩件紅陶制成的紡輪,一件較大,狀如小餅;另一較小而高,形似小桃,兩件的中心部位都有安裝紡錘的小孔,經(jīng)鑒定也是新石器時代的遺物。1972年7月間,在喀什市西南50多公里的烏帕爾鄉(xiāng)一帶,自治區(qū)的考古工作者連續(xù)發(fā)掘了阿克塔拉、溫古洛克、庫魯克塔拉、德襖洛克四處地域毗連的古文化遺址,出土了一大批磨制石器,器形以刀石和石鐮為主,石刀為無孔半月形,石鐮呈弧背凹刃狀,與河南殷墟發(fā)現(xiàn)的新石器時代的石鐮形制很相似。在吐魯番盆地面積最大的一處細石器遺址距今可能四五千年左右。其中出土的有大量石器和陶片,從石片刮削器和細石器來看,都與畜牧、狩獵生活有關:而陶器的出現(xiàn)則表明有原始農業(yè)的產生。一些石鏃的葉形幾乎與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克魯馬家人時期文化中典型的桂葉形石鏃完全一致。這些考古發(fā)現(xiàn),不僅說明喀什地區(qū)在石器時代已經(jīng)有了文明的起源和發(fā)展,更證明了這一地區(qū)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之地。  這些發(fā)現(xiàn)都說明,西域與黃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西亞早期波斯文明、兩河流域及希臘文明之間的聯(lián)系早在絲綢之路開通之前就開始了。途中所埋藏的文物不僅僅是一件件生產工具,還透射出神秘的美,無疑也是一件件原始的藝術品。植物、水和陽光,孕育了綠洲最初的文明,石器撞擊出了人類文明最初的火花。  2.喀什的由來  喀什,位于祖國西北邊陲,是真正意義上的邊城,也是新疆唯一一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其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有2100多年,被譽為新疆歷史的“活化石”?! ∮嘘P喀什的記載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以前,盡管那只是一個神話傳說——唐人李商隱《瑤池》詩曰:“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周穆王姬滿,公元前1001~前947年在位。據(jù)《穆天子傳》、《拾遺記》、《史記》等記載,穆王曾令造父套上八駿牽引的游車,自鎬京(西周首都,今陜西長安縣西北)西行,直上昆侖山,會見西王母子瑤池之上。(西王母“瑤池”可能指烏孫赤谷所近的闐池,即伊塞克湖。)傳說周穆王跟她一見如故,詩酒酬唱,樂之忘歸,不可具言。其實周羌之間早就有通婚傳統(tǒng),商周傳說早就廣播西域。華夏、羌戎早在先秦就跟西域一中亞頻繁交往,血肉相連?! ⊥瑯訐?jù)《穆天子傳》,穆王為探看黃帝故居,在西域巡游期間,曾一直走到今新疆南端,“宿于昆侖之阿,赤水之陽”。這里提到的“赤水”,在古籍《山海經(jīng)》中也有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人認為,其中的“西?!保垂糯牧_布泊,“流沙”即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黑水”指莎車綠洲的葉爾羌河,而“赤水”則是指今日流經(jīng)喀什市南郊的克孜勒河?!  赌绿熳觽鳌分杏终f到,穆王南達昆侖山后又北上,到達了一個名叫“曹奴”的地方。據(jù)我國史地學家顧實先生考證,“曹奴”即漢代時西域的疏勒國,也就是今日的喀什噶爾。當時,“曹奴”的一個部落酋長名叫“戲”,熱情接待了周穆王。酒后,戲獻給周穆王及其一行馬900匹,牛羊7000頭(只),各類谷物100車。雖然周穆王的傳奇經(jīng)歷并沒有正史記載,但是這些浪漫的故事歷來傳為中原與西域的友好交往的佳話,亦不失為兩地聯(lián)系緊密的佐證。  據(jù)史學界研究,最早的喀什噶爾人主要是雅利安人種的東依蘭人,其后有大月氏人、匈奴人、漢人、契丹人、塞人、突厥人、回鶻人和蒙古人,從兩千年前始,這些民族在長期交往相處中,逐漸融合發(fā)展為近代維吾爾族,而喀什噶爾就是維吾爾文化的搖籃?! ∠惹貢r期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勵精圖治,使秦國的勢力范圍達到帕米爾地區(qū),喀什綠洲很可能也被劃進了這個圈子,歐亞大陸間的前絲綢貿易也已經(jīng)開始,漢文史籍中稱作“疏勒”的古喀什城郭漸漸成形??κ驳靥幗z綢之路要沖,北有天山,西限蔥嶺,南達昆侖,東瀕大沙漠,是古代中國通向北印度、波斯、費爾干納、里海的咽喉;也是歐洲、中西亞地區(qū)、印度次大陸北部商賈前來中國的必經(jīng)之路。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從西漢到清初,喀什一直是西域著名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宗教中心。遠在公元前2世紀,喀什已成為西域36國中的大國之一?!巴踔问枥粘恰?,“有戶千五百一十,口萬八千六百四七”。直至公元前128年的某一天,西漢特使張騫來到疏勒城見識到西域唯一一座“有市列”的商業(yè)城鎮(zhèn)。由于西漢時期尚采用竹簡作書寫材料,“有市列”是張騫對于疏勒城的印象的高度概括,可以想象:有像樣的街道和市場店鋪的疏勒,城里城外,車水馬龍;駝隊馬幫,熙熙攘攘;行商坐賈,比比皆是;雜貨紛呈,琳瑯滿目。市場上著各種“奇裝異服”的人們,操著各地方言,儼然一個欣欣向榮的國際市場。疏勒城市場上的暢銷熱貨,首推帛、錦、綺、緞之類的中原絲織品,其次為月氏(被匈奴所敗遷至阿姆河流域)細氈、大秦(古羅馬)琉璃、安息(今伊朗)香料、廁賓(今克什米爾)麻布、大宛(在今中亞烏孜別克斯坦)駿馬、于闐(今和田)的玉石與龜茲(今庫車)鐵器以及本地自產的手工業(yè)品和農產品?! ∈枥粘恰拔鳟敶笤率稀⒋笸?、康居道也”,疏勒初本漢代喀什噶爾地區(qū)諸城邦之一。大月氏、大宛與康居(在今中亞哈薩克斯坦)都是中西絲綢之路上必經(jīng)的要道,而疏勒恰好又是這條要道上當其要:中的關口。在分析了疏勒興盛的原因之后,張騫回到長安將沿途各地有關西域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地理、民族風俗等情況——詳加記載,幫助漢武帝籌劃反擊匈奴奴隸主貴族的戰(zhàn)爭。公元前119年,西漢名將衛(wèi)青、霍去病大敗匈奴,直接為張騫的第二次出使西域鏟除了障礙,也為絲綢之路的開通掃清了道路。絲綢之路北道,是從長安經(jīng)河西走廊,自玉門關(今敦煌西北)西行,經(jīng)車師前國(今吐魯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經(jīng)焉耆、疏勒,逾蔥嶺,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絲綢之路成就了疏勒城,疏勒是北道上的中點,往來東西的商旅在此中轉,形成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國際商貿城市之一。也正是因為如此,古代中國對疏勒的認識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從班超經(jīng)營西域都護以后曾以此為據(jù)點,歷代中央政權都試圖并竭力把西域納入天朝版圖?! ≈吝t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僧徒行紀大都將官方載籍中的疏勒改稱為奇沙、竭叉、怯沙。這幾個國名分明是《魏略·西戎傳》中就已出現(xiàn)的渠沙與竭石二名的同音異譯。隋唐時期的僧人行紀中另行出現(xiàn)了伽師、伽師祗離、伽師佶黎等名稱。這一名稱則乃三國時期竭石國名的歷史繼承,并與宋元之后出現(xiàn)的可實哈兒、喀什噶爾一脈相傳。其間,這一地區(qū)的歷史上族群變化很大,疏勒稱霸僅乃西漢末至東漢初年事,至臣磐入主喀什噶爾,渠沙已取代疏勒成為這一地區(qū)的盟主,其后又出現(xiàn)了竭石、奇沙、怯沙、伽師祗離、伽師佶黎等新名稱,今喀什噶爾即竭石、伽師祗離、伽師佶黎的繼承和演變。其中蘊涵著喀什噶爾綠洲種族變遷、文化轉軌等復雜的歷史演變?! ∫话阏J為,今喀什噶爾的地名起源于公元10世紀喀剌汗王朝時期,在改稱喀什噶爾之前,該地區(qū)自漢至唐一直是以“疏勒”來稱呼的。自公元前60年,東漢在新疆設西域都護府以來,喀什就已作為西域的一部分正式列入中國版圖;但是處在東亞和中亞兩個文化圈邊緣的西域,各種勢力的斗爭從來沒有停止過。當以農耕文明為代表的東亞文化比較強大時,古代中國中央政權就會掌握西域地區(qū)的控制權,對西域進行漢化滲透和管理;但是當古中國內部動亂或者王朝更迭力量消減時,中原力量自顧不暇或者鞭長莫及,以游牧文明為代表的中亞文化在西域地區(qū)處于上風,基督教或者伊斯蘭教就影響到了這一地區(qū)的方方面面。東亞文化和中亞文化的相互碰撞,佛教和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多種宗教的互相滲透,構成了最具西域風情的小新疆——喀什噶爾。  ……

編輯推薦

  2006年7月,“遠征國境線”組成考察隊赴新疆喀什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考察,整個考察以喀什為中心,同時向周邊相鄰城市輻射,其間喀什老城高臺民居的獨特、寺廟建筑的精美、石頭城的奇崛、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浩淼、昆侖山脈的雄渾……這濃得化不開的西域風情帶給考察隊員們強烈的沖擊和震撼。《收藏喀什》就是考察隊員們本次考察的成果展示,全書共分兩部分,首先展示當?shù)氐淖匀簧鐣尘?、獨特的民俗風貌;之后介紹這種文化孕育出的建筑及城市形態(tài)。對于研究地域文化,從歷史中尋找設計靈感大有裨益。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收藏喀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有人說,不到喀什,就不算到過新疆,喀什是華麗,豐盛的城市,它華麗在保留了維吾爾族人的傳統(tǒng),它豐盛在二千年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走在這座中亞古城,就像走在“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當然最正統(tǒng),原汁原味的新疆菜,就在這個城市的深處中。
  •   風景圖冊要當?shù)厝耍ɑ蜷L期居住者)攝影的才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