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蔣燕、查素娥、 劉保國 金盾出版社 (2013-01出版) 作者:蔣燕,查素娥,劉保國 著 頁數(shù):202
內容概要
《瓜類蔬菜栽培10項關鍵技術》作者根據(jù)瓜類蔬菜的生理特性和栽培實踐,總結提煉了10項高效栽培的關鍵技術。內容包括:瓜類蔬菜品種選擇技術、茬口安排技術、育苗技術、植株調整技術、水分管理技術、施肥技術、設施栽培生態(tài)平衡調控技術、有機生態(tài)型栽培技術、有機栽培技術、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等10項關鍵技術。全書內容豐富,技術實用,語言通俗易懂,適合廣大菜農、基層農業(yè)技術推廣人員及農業(yè)院校相關專業(yè)師生參考使用。
書籍目錄
第一章瓜類蔬菜品種選擇技術 一、黃瓜類型與主栽品種 (一)黃瓜類型 (二)黃瓜主栽品種 二、西葫蘆類型與主栽品種 (一)西葫蘆類型 (二)西葫蘆主栽品種 三、西瓜類型與主栽品種 (一)西瓜類型 (二)西瓜主栽品種 四、冬瓜類型與主栽品種 (一)冬瓜類型 (二)冬瓜主栽品種 五、苦瓜類型與主栽品種 (一)苦瓜類型 (二)苦瓜主栽品種 六、絲瓜類型與主栽品種 (一)絲瓜類型 (二)絲瓜主栽品種 七、甜瓜類型與主栽品種 (一)甜瓜類型 (二)甜瓜主栽品種 八、南瓜類型與主栽品種 (一)南瓜類型 (二)南瓜主栽品種 九、佛手瓜類型與主栽品種 (一)白色種 (二)綠色種 第二章瓜類蔬菜茬口安排技術 一、黃瓜茬口安排 (一)露地黃瓜茬口安排 (二)設施黃瓜茬口安排 二、甜瓜茬口安排 (一)我國不同地區(qū)甜瓜茬口安排 (二)不同類型甜瓜茬口安排 三、西瓜茬口安排 (一)露地西瓜茬口安排 (二)設施西瓜茬口安排 四、冬瓜栽培季節(jié)與茬口安排 (一)冬瓜栽培季節(jié) (二)冬瓜茬口安排 五、苦瓜栽培季節(jié)與茬口安排 (一)苦瓜栽培季節(jié) (二)苦瓜茬口安排 六、絲瓜栽培季節(jié)與茬口安排 (一)絲瓜栽培季節(jié) (二)絲瓜茬口安排 第三章瓜類蔬菜育苗技術 一、種子處理 …… 第四章瓜類蔬菜植株調整技術 第五章瓜類蔬菜水分管理技術 第六章瓜類蔬菜施肥技術 第七章瓜類蔬菜設施栽培生態(tài)平衡調控技術 第八章瓜類蔬菜有機生態(tài)型栽培技術 第九章瓜類蔬菜有機栽培技術 第十章瓜類蔬菜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5)大苗帶根頂插法 該法成活率高,成苗快,不需用嫁接夾,好操作,克服了頂插接對濕度要求嚴格,接穗易失水干枯,以及由于接穗小,成苗慢、弱苗多的缺點。同時,還克服了靠接法每株必須用嫁接夾固定,操作麻煩和由于嫁接口在子葉以下,防病效果不如頂插好等缺點。大苗帶根頂插法要求接穗苗比砧木稍高或同等高,砧木要稀播,第一片真葉長出后摘掉,使苗莖矮壯,子葉厚實。接穗苗適當密播,促使其長成較高較細的苗莖,以利于嫁接。當接穗苗第一片真葉長至充分展開后即可嫁接。嫁接時取砧木去生長點,用長10厘米的竹簽,前端0.7厘米削成扁而尖的形狀,在兩子葉中間由一側向另一側,以30。角向下斜插0.7厘米,深度達苗莖斷面的2/3。接穗苗在子葉下0.8厘米處,用刀片自下而上以30°角斜切0.7厘米,深度達苗莖斷面的2/3。然后拔出竹簽,將接穗苗切口插進砧木插孔,砧木和接穗苗的子葉呈“十”字形,不需固定包扎。7~10天成活后齊插口剪斷接穗根系。 4.嫁接后的管理 (1)接口愈合期的管理 冬、春季苗床設置在日光溫室、塑料拱棚等保護設施內,苗床上架設塑料小拱棚,并用草苫、遮陽網等覆蓋。嫁接苗愈合的適宜溫度白天為25℃~28℃,夜間為18℃~22℃,早春低溫期嫁接,應采取增溫保溫措施。嫁接后1周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95%以上。嫁接后立即向苗缽內澆水,并移人充分澆水的小拱棚內,注意冬天澆溫水,夏天澆涼水,并向拱棚內噴霧,然后密閉拱棚,使棚內空氣濕度接近飽和狀態(tài),以后每天向棚內噴霧2~3次。前3天要遮住全部陽光,但要保持小拱棚內有散射亮光,利用清晨太陽出來前或傍晚太陽下山后的一段時間,揭去覆蓋物,讓嫁接苗接受弱光,避免葫蘆砧木因光饑餓而黃化,繼而引起病害的暴發(fā);3天后,早、晚除去遮陽物,讓嫁接苗接受弱光照射約1小時,以后逐漸延長光照時間;7天后只在中午強光時短時遮陰。待接穗第一片真葉全部長出,可徹底揭去遮陽物,對嫁接苗進行常規(guī)光照管理。 (2)接口愈合后的管理 分級管理嫁接苗在適宜的溫度、濕度、光照條件下,經過7~12天接口完全愈合,嫁接苗開始生長。但由于嫁接時砧木苗莖的粗細、苗的大小以及接穗苗的大小不一致,成活后秧苗質量有一定的差別,需進行分級管理。將接口愈合牢固、恢復生長快的大苗放在一起;接口愈合稍差、生長緩慢的小苗放在溫度和光照條件較好的位置集中管理,使其逐漸趕上大苗;對于接口愈合不良,難以恢復生長的秧苗則可淘汰。
編輯推薦
《瓜類蔬菜栽培10項關鍵技術》內容豐富,技術實用,語言通俗易懂,適合廣大菜農、基層農業(yè)技術推廣人員及農業(yè)院校相關專業(yè)師生參考使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