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金盾 作者:陳文道 頁數(shù):286
Tag標簽:無
前言
中國謎語源遠流長,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謎語是中華民族的祖先在勞動和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源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結(jié)晶。 謎語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是最普及而有趣的一種文學形式,是人類最早開發(fā)出來的用于啟迪智慧、增長知識、交流情感、寓教于樂的一種文化娛樂方式。 謎語又是一門獨立的語言藝術(shù),它在古代被稱為瘦辭或隱語,宋明以后又叫燈謎、燈虎、文虎、春燈等?,F(xiàn)代一般統(tǒng)稱為謎語,其中包括民間謎語和燈謎兩大類別。 謎語形式多樣,名目繁多,而其中的謎語故事,也叫故事謎,是謎語家族中寓謎于故事中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既具有故事的特點,又富有謎的韻味,通過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jié)與撲朔迷離的謎底謎面相扣合,使它比單純地講故事或單純地猜謎更能引人入勝。 謎語故事在中國古代很盛行,歷代史書典籍、小說筆記、稗官野史等均有記載,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喜愛。筆者在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對民間文學搜集整理中,通過對史料的鉤沉、民間采風及對前人的借鑒,從浩瀚的謎苑中編寫出200則妙趣橫生、寓理于事、機敏辛辣的謎語故事。這些謎語故事大多與中國歷史上的名人有關(guān)?;蚴撬麄儽仍嚥胖恰⒄搼?zhàn)抒情的方法,或是他們當做鞭撻邪惡、針砭時弊的武器,或是當做頌揚聰慧、啟迪智慧的小品,或是文人騷客取樂戲謔的風流逸事。它以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與奇妙無比的謎語相結(jié)合,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斕的歷史人物百態(tài)圖。 一冊在手,使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洞察世態(tài),增長知識,啟迪心智,獲得美的享受。 編著者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精選了中國歷史上較為經(jīng)典的謎語故事200則,它既有故事的特點,又有謎的韻味,通過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jié)與撲塑迷離的謎底面相扣合,引人入勝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善惡美丑以及文人騷客們的風流逸事,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可讀性,可供廣大讀者閱讀和鑒賞。
《謎語故事200則》由陳文道和陳童潔編著。
書籍目錄
孔子猜謎悟哲理
齊王納諫成霸主
魯班設(shè)謎考徒弟
伍舉施謎諫莊王
孔子宣儒游列國
屈原勸學設(shè)謎句
莊姬隱語勸君王
韓信畫兵掛帥印
東方朔斗謎智勝
卓文君書謎動情
名醫(yī)開藥罵昏官
慧童巧言保大樹
設(shè)謎作歌息糾紛
啞對應(yīng)試從良師
管輅射覆驚四座
孔融以詩報家門
黃承彥畫圖選婿
徐元直拜師求學
曹操破謎求賢士
王粲吟詩興酒店
文戰(zhàn)智斗猜啞謎
犯病求醫(yī)考藥謎
張飛破謎退強敵
楊修猜謎變冤鬼
曹操設(shè)謎選女婿
薛綜解字嘲蜀使
僅留一字分雅俗
唯吟一句顯高下
高祖出謎懸厚賞
老仆指路拜名師
隱語離間殺宿敵
實物諧音通消息
武將猜謎得賞賜
文官別解嘲大臣
行酒令巧譏小丑
借典故暗吞謎底
名家制謎論書法
女皇解謎平反謀
王勃會友比謎才
王維買藥結(jié)良緣
玄宗謎逐孟浩然
祖父設(shè)謎考孫兒
……
章節(jié)摘錄
孔子猜謎悟哲理 孔子帶著眾弟子周游列國。一天,他們乘著牛車正在行進中,看到一個幼童在路中央用土圈成一座城,自己端坐在里邊不動??鬃幼囆械礁皢柕溃骸澳憧匆娷囎觼砹?,為什么不躲開呀?” 那幼童眨了眨眼睛道:“從古到今,只聽說車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車子的道理呢?” 孔子一聽這幼童說得十分在理,便下車問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幼童答道:“我叫項橐?!? 孔子見這幼童落落大方,口齒伶俐,便十分有興趣地說:“既然你很懂道理,那么我問你:什么山上沒有石,什么水里沒有魚,什么門沒有閂,什么車沒有輪,什么牛不生犢,什么馬不產(chǎn)駒,什么刀沒有環(huán),什么火沒有煙,什么男人沒有妻子,什么女人沒有丈夫,什么天太長,什么天太短,什么有雄沒有雌,什么樹投有枝,什么城里沒有官,什么人沒有別名?!? 項橐聽孔子提出了一串問題,想了想,答道:“土山上沒有石,井水里沒有魚,沒有門扇的門沒有閂,用人抬的轎子沒有輪,泥牛不生犢,木馬不產(chǎn)駒,砍刀沒有環(huán),螢火蟲的火沒有煙,神仙沒有妻子,仙女沒有丈夫,夏天白日長,冬天白日短,孤雄投有雌,枯死的樹沒有枝,空城里沒有官,幼童無別名?!? 項橐一口氣回答完孔子的提問。 孔子聽完后,連說:“對,對!” 項橐接著對孔子道:“我還沒請教老先生的尊姓大名呢!” 孔子的弟子們齊說:“這就是鼎鼎大名的孔老夫子!” 項橐道:“那我現(xiàn)在就要向孔老夫子請教了?!? 孔子和顏悅色地道:“有什么問題盡管提來?!? 項橐道:“現(xiàn)在我來問您:鵝鴨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雁鶴為什么善鳴叫?松柏為什么冬夏常青?” 孔子答道:“鵝鴨能浮在水面上。是因為腳是方的;雁鶴善于嗚叫,是因為脖子長;松柏常青是因為它們的樹心堅實?!? “不對!”項橐說,“龜鱉能浮在水面上,是因為它們的腳是方的嗎?青蛙善嗚叫,是因為脖子長嗎?竹子冬夏常青,是因為莖心堅實嗎?” 孔子見項橐智慧過人,知識豐富,連自己也辯不過他。便請問年方幾何。 當項橐說年僅七歲時,孔子拱手連連稱贊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雖然只是七歲幼童,也可以作為老師了?!? 孔子辭別了項橐,風餐露宿,繼續(xù)趕路,頭發(fā)弄得像鳥窩似的。他看見路上有一婦人,頭上戴著象牙梳子,就下車想借用一下,但又怕明說有失體統(tǒng)。他來到那婦人跟前,施禮道:“吾有徘徊之山,百草生其上,有枝而無葉,萬獸集其里,有飲而無食,故想借羅網(wǎng)而捕之。” 那婦人笑了笑,就把頭上的象牙梳子取下來遞給了孔子。 孔子吃驚地問道:“夫人怎不問緣由,就把梳子借給我了?” 婦人道:“徘徊之山者,是您的頭;百草生其上,有枝而無葉者,是您的發(fā);萬獸集其里者,是生了虱子;借網(wǎng)捕之,不就是要借我的梳子用嗎?所以,我就把梳子借給你。這本是極自然的事,有什么奇怪呢?” 孔子聽后,十分佩服地對眾弟子們道:“婦人尚且這么聰明,何況你們當學生的呢?” 孔子和眾弟子走得又累又渴,忽見有一農(nóng)夫正在井中取水,便上前討水喝。 農(nóng)夫一聽是孔子,便說:“我聽說孔老夫子是天下最有名的大學問家,現(xiàn)有一字請教。如果是真圣人那沒得說,我將迎進家里置酒款待,若是冒名的,就請趕緊離開這兒,我這井水也不是隨便讓人喝的!” 眾弟子見不知詩書的農(nóng)夫竟向孔老夫子提問,便傲然回道:“但問無妨。” 于是,農(nóng)夫往路旁井邊一站,把扁擔往井口一擱,說:“請問這是個什么字?” 孔子看了一眼,不假思索地答道:“扁擔放在井口中央,不偏不倚,不左不右,此乃公允折中的‘中’字是也!” 農(nóng)夫一聽,拿起扁擔,挑起井水就走。 眾弟子鼓噪起來。 農(nóng)夫回頭大聲道:“這哪里是‘中’字,你見物不見‘人’,連自己的排行都忘了,肯定是假冒的孔圣人,哪有資格討水喝!” 孔子聽完,好半天才省悟過來:“井口橫扁擔,井旁站一人。人物合在一起打一字謎,不正是自己賤字仲尼的‘仲’字嗎?”他想到這里,慌忙望著農(nóng)夫的背影長揖而謝道:“老夫不敏,受教了!” 眾弟子見先生沒討到井水喝還受奚落,紛紛怨言道:“先生向大字不識的農(nóng)夫謝什么呢!” 孔子道:“這農(nóng)夫可為我?guī)熞?!? 弟子們道:“一路上遇到婦幼和農(nóng)夫,先生都頂禮膜拜,天下哪有這么多老師呀!” 孔子振振有詞道:“這一路猜謎,使我真正知道了一個道理: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 眾弟子仔細一想,先生從猜謎悟出人生哲理,紛紛道;“見微知著,經(jīng)小事而悟出大道理,先生真不愧大圣人也!” 孔子正色道:“我們師生別再自己恭維自己了,千萬要記住‘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牡览恚 ? 孔子這句話深深地印在眾弟子心中。 從此,“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背蔀橹晾砻浴? P1-3
編輯推薦
謎語故事在中國古代很盛行,歷代史書典籍、小說筆記、稗官野史等均有記載,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喜愛。筆者陳文道和陳童潔在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對民間文學搜集整理中,通過對史料的鉤沉、民間采風及對前人的借鑒,從浩瀚的謎苑中編寫出200則妙趣橫生、寓理于事、機敏辛辣的謎語故事,匯編成《謎語故事200則》。這些謎語故事大多與中國歷史上的名人有關(guān)?;蚴撬麄儽仍嚥胖?、論戰(zhàn)抒情的方法,或是他們當做鞭撻邪惡、針砭時弊的武器,或是當做頌揚聰慧、啟迪智慧的小品,或是文人騷客取樂戲謔的風流逸事。它以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與奇妙無比的謎語相結(jié)合,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斕的歷史人物百態(tài)圖。 一冊在手,使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洞察世態(tài),增長知識,啟迪心智,獲得美的享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