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大自然·360°親近大自然

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作者:董淑亮  頁數(shù):390  

內(nèi)容概要

  《360°親近大自然:奇妙的大自然》介紹了人類受大自然的啟示,特別是向動物、植物和其他生物學習后所產(chǎn)生的重要發(fā)明、發(fā)現(xiàn)。比如“蜂窩建筑”、“電子蛙眼”、“恐龍鉆頭”、“變色纖維”、“抗凍蛋白”、“花香療法”,等等。

作者簡介

  董淑亮,男,1963年生于江蘇東海,連云港市政協(xié)常委、民進連云港市委委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江蘇分會會員。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科普作家。出版《童話里的科學》、《智慧動物》、《小朋友最愛聽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故事》等作品23部,曾在《少年兒童故事報》、《少年時空》、《小學生素質(zhì)教育報》等10多家報刊開辟專欄,成為特約撰稿人。

書籍目錄

“調(diào)控生命節(jié)律的隱形巨手”——生物與生物鐘永不迷失的坐標——生物與天文導航“活的晴雨計”——生物與氣象預報尋找礦石的“家”——生物與探礦“出汗”和“吐水”——生物與出汗材料人類的“好幫手”——動物與環(huán)境監(jiān)測尋找大地的“血脈”——動物與水源奇特的“化學氣味語言”——動物與“環(huán)保滅蟲法”“不會講話的老師”——動物與健身在美夢中生活——動物冬眠與醫(yī)療奇妙的“分身術(shù)”——動物與再生技術(shù)假作真時真也假——動物與偽裝術(shù)生命在攻防進退中延續(xù)——動物與軍事戰(zhàn)術(shù)“最完美的飛行器”——鳥與飛機打開“心靈的窗戶”——昆蟲與照相儀器如果切掉了“平衡棒”——昆蟲與新型陀螺儀眼睛的“特異功能”——昆蟲與偏振光導航觸角+口須一鼻子——昆蟲與氣味滅蟲法會飛的“舞蹈家”——蜜蜂與電子蜂“天才的建筑師”——蜜蜂與蜂窩建筑“眾里尋它千百度”——蜜蜂與“集體智慧”“最完美的降落”——蜜蜂與微型降落裝置不可思議的“紙巢”——胡蜂與“造紙術(shù)”“美神的化身”——蝴蝶與防偽紙幣會飛的“空調(diào)”——蝴蝶與百葉窗散熱器藏在腿上的“功夫”——蜘蛛與“步行機”奇妙的“八卦陣”——蜘蛛與人造絲讓獵物在麻醉中成為美餐——蜘蛛與催眠劑海洋里的“水晶宮”——銀蛛與潛水鐘架在綠葉上的“拱橋”——尺蠖與坦克飛檐走壁“闖江湖”——壁虎與尼龍扣帶“帶翅膀的敵人”——蝗蟲與扇形窗篷一生放不下的“盔甲”——蝸牛與胃窺鏡“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螞蟻與生物縫合法不帶油箱的“大力士”——螞蟻與發(fā)動機醫(yī)生喜愛的“吸血鬼”——螞蟥與排血療法打著“燈籠”去漫步——螢火蟲與冷光用“炮彈”打小鳥——甲蟲與二元化學武器長在“辮子”上的鼻子——蒼蠅與氣體分析儀沾滿細菌卻不生病——蒼蠅與抗菌肽以假亂真的“偷蜜大盜”——骷髏天蛾與“生物滅蟲法”“閃爍在花叢中的彩虹”——蜂鳥與直升機系在尾巴上的“地動儀”——蟑螂與防震把冷暖時刻“看”在眼里——響尾蛇與響尾蛇導彈奇妙的“回聲定位術(shù)”——蝙蝠與雷達用耳朵“看”東西——蝙蝠與超聲器具長翅膀的“漁翁”——食魚蝠與反潛機長在觸角上的“耳朵”——蚊子與聲學測向儀神秘的“報警器”——夜蛾與隱形戰(zhàn)斗機沐浴著火光的葬禮——飛蛾與遠程導彈夢中飛舞的“小精靈”——蜻蜓與飛機“翅痣”破解“閃電戰(zhàn)”之謎——貓頭鷹與飛機翼片讓翅膀扇起“飛天夢”——鷹與撲翼機“草枯鷹眼疾”——鷹與電子鷹眼點亮青春永駐的明燈——青蛙與美容愛挑食的“莊稼衛(wèi)士”——青蛙與電子蛙眼小實驗中的大發(fā)現(xiàn)——青蛙與生物電藏在疣里的“秘密武器”——蟾蜍與麥克寧尾巴為什么會神秘消失——蝌蚪與自溶現(xiàn)象“活化石”妙用反差原理——鱟與鱟眼電視機鳥類引以為榮的“神目”——鴿子與警戒雷達“永不迷途的使者”——鴿子與生物磁羅盤不怕患腦震蕩的“醫(yī)生”——啄木鳥與防震頭盔“生命的搖籃”——鳥巢與體育館億萬年前的“禮物”——恐龍與鉆頭“戰(zhàn)場上的幸運兒”——野豬與防毒面具“能上能下”的脖子——長頸鹿與機器長頸鹿救命的“花衣裳”——長頸鹿與抗荷服揭開忍饑耐渴之謎——駱駝與耐渴蛋白獨一無二的“工具”——大象與機器象鼻子布滿鋸齒的長臂——螳螂與鐵螳螂舉著大刀的“祈禱者”——螳螂與速度計拍照遇到的尷尬——北極熊與太陽能收集器南極的象征——企鵝與雪地車動物世界的“跳躍健將”——袋鼠與“跳跳車”長著“第五條腿”的怪物——袋鼠與助跑器“藏在地下的一道獨特風景”——老鼠與地鐵意外的收獲——白鼠與人造血動物世界的“古代騎士”——犰狳與麻風桿菌聲名顯赫的“橫行將軍”——螃蟹與風機固定裝置向大海索要“寶貝”的得力助手——梭子蟹與機器蟹“千年烏龜萬年鱉”——烏龜與龜殼建筑生命的搖籃——蛋與建筑“偽裝大師”的“拿手戲”——避役與變色纖維長翅膀的“船”——野鴨與水翼船大海里一顆拉長的“水滴”——鯨與鯨形船大海里的游泳“高手”——海豚與潛艇“生活在海洋里的蝙蝠”——海豚與聲納海洋里的“千里耳”——水母與風暴預測儀無悲無痛的眼淚——鱷魚與海水淡化開在礁石上的“小花”——牡蠣與特種粘合劑“風里浪里把花開”——珊瑚與前列腺素“有福同享”的“老居民”——珊瑚與生物陶瓷“水中火箭”——烏賊與噴水船大海里的“煙幕專家”——烏賊與煙幕彈海洋毒素的“晴雨表”——烏賊與水環(huán)境監(jiān)測大海里的“魔王”——鯊魚與抗癌游泳健將的“法寶”——鯊魚與泳裝“海味珍品之冠”——鮑魚與新材料誘人的危險美食——河豚與河豚毒素“在寒冷的南極創(chuàng)造抗凍奇跡”——鱈魚與抗凍蛋白插在吻上的“長劍”——劍魚與魚雷會游泳的“發(fā)電機”——電鰩與電擊療法不會運動的動物——海綿與抗生素“江海湖泊養(yǎng)育的驕子”——魚與“第六感覺”揭開魚兒游泳的奧秘——魚與輪船推進器水里的“精靈”——魚與浮箱讓我們看得更廣——魚與魚眼鏡頭水中的“女兒國”——銀鯽與人工雜交“樹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果蠅與遺傳學“春蠶到死絲方盡”——蠶與葉綠素“龍脊”的來歷——馬與屋脊比人類的鼻子靈敏百萬倍——狗與電子警犬“長生不老”不是夢——凍犬與器官復活“一日三變”的眼睛——貓與夜視儀運動平衡的“專家”——貓與“貓式轉(zhuǎn)體”神奇的“七十二變”——羊與克隆技術(shù)展開國家和民族飛翔的翅膀——鳥與國鳥是“魔鬼”還是“功臣”——細菌與冶金誰在逐步向我們“進化”——人與機器人“出污泥而不染”——荷葉與自潔涂料永恒的美與愛——紫羅蘭與酸堿試紙“水果之王”的“秘密”——西瓜瓤與吸水樹脂綠葉+陽光一食物——光合作用與護膚品“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含羞草與小腸內(nèi)視鏡并非多余的“廢物”——秸稈與夾心板“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凌霄花與微波收集器“惟有葵花向日傾”——向日葵與自轉(zhuǎn)房屋“寧可食無肉”——竹子與超高建筑“種”出來的塑料產(chǎn)品——土豆與塑料購物袋“咬定青山不放松”——根與混凝土結(jié)構(gòu)帶“翅膀”的植物——種子與滑翔機藏在樹木腹中的“活檔案”——年輪與“小百科”“天然的保健醫(yī)生”——花香與“花香療法”一個國家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化身——花與國花值得信賴的“綠色使者”——植物與電視天線天然的設(shè)計師——植物與建筑“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植物與環(huán)境監(jiān)測神奇誘人的“彩色農(nóng)業(yè)”——植物與“顏色肥料”太空里的“匆匆過客”——植物與“太空育種”“點燃生命的火花”——植物與生物電撩起動植物數(shù)學天賦的神秘面紗——生物與數(shù)學之謎

章節(jié)摘錄

  永不迷失的坐標——生物與天文導航  小問號  “人類是萬物之靈”,但是與其他生物相比,也并非樣樣精通:游泳的本領(lǐng)不如魚、飛行的能耐不如鳥、跳動的速度不如兔、威猛強大不如虎……就是簡單的認路,我們與許多生物相比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如果把你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不要說是深山老林,就是千里之外的一個城市,一般人也會迷路的。可是加拿大的刺歌雀、北美的君王蝶等縱橫數(shù)千里,以及“燕子歸來尋舊壘”,都在不知不覺中創(chuàng)造了飛行神話。那么,它們?yōu)槭裁床粫允Х较颍侩y道心中有一個神奇的坐標嗎?  每當秋風吹起、落葉初飛的時節(jié),在加拿大剛度完夏天的刺歌雀就成群結(jié)隊飛往阿根廷,行程有4800~8000千米。它們穿山越嶺,義無反顧,有的還是剛出生幾個月的幼鳥從未到過阿根廷,卻不會因此而在長途飛行中迷路。生活在我國的富饒美麗的西沙群島的鰹鳥,白天飛向大海捕魚,傍晚回到島上棲居,從不誤時也從不迷路。有一種身長約35厘米的極燕鷗,在北極營巢卻要到南極越冬,每年往返飛行達4萬千米……  當然,不光鳥類有長途遷徙的本領(lǐng),北美的君王蝶也能夠創(chuàng)造這種奇跡。數(shù)以百萬計的君王蝶每年跋涉3200千米,從繁殖場所美國和加拿大遷飛到墨西哥中部去生活?! ∩锏倪w飛現(xiàn)象令科學家著迷。起初,學者對候鳥的導航本領(lǐng)提出了種種假說,可是都缺少充分的實驗依據(jù),無法讓大家信服。后來,科學家用雷達觀察發(fā)現(xiàn),在夜里飛行的候鳥比在白天飛行的要多得多。那么,夜里比白天是不是更容易識別方向呢?因此,科學家推測鳥兒在白天飛行可能靠太附認路,晚上可能靠星星認路。為了證明這種猜想,科學家對北極的白喉鶯進行了實驗。這種鳥每年秋天從巴爾干半島向東南飛,越過地中海,到達非洲,再沿著尼羅河向南飛,到這條河的上游去過冬。它主要在夜間飛行??茖W家把白喉鶯裝在籠子里,帶進了天象館里,那里有人造的星空。當天象館的圓頂上映現(xiàn)出北極秋季夜空的時候,站在籠子里的白喉鶯便把頭轉(zhuǎn)向東南,就是在秋季飛行的那個方向。然后,人造星空根據(jù)白喉鶯飛行的方向逐漸改變位置,白喉鶯隨著星象的變化,使自己始終朝著它所要飛行的方向,仿佛正在作一番長途的秋季、旅行。當科學家把“天空”向水平方向旋轉(zhuǎn)了180°時,斗轉(zhuǎn)星移,白喉鳥還是向著相反的方向飛去。實驗證明,白喉鶯能根據(jù)它看到的天空里的星星來識別方向,找準自己的航向,科學家稱“天文導航”?! ∮匀徊┪飳W家洛克利在威爾士西部的斯科霍姆小島上,建立了英國候鳥標記站,每年有幾千只海鳥被套上腿環(huán)。洛克利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斯科霍姆島上的幾千只做了標記的小海鷗,有的遭遇狂風暴雨的襲擊,雙翅無力,常常慘死在驚濤駭浪中,有的幸存者仍繼續(xù)南飛,越過比斯開灣、葡萄牙海岸,橫掠過赤道,最后終于到達南美洲的東海岸,每天平均飛行約520千米,幾乎沒有休息和覓食的時間呀!它們沒有親鳥的指點,獨自飛往他鄉(xiāng),夜晚背朝北極星及其周圍的星座,向著模糊的南十字星座飛翔。洛克利認為,小海鷗體內(nèi)有一種從父母那兒繼承的感知飛行路途天象的基因,經(jīng)過千百年的進化,已經(jīng)固定在它們的體內(nèi),依靠腦海里父母遺傳下來的天象圖來導航飛行。原來,太陽和星星已經(jīng)成了它們腦海中“永不迷失的坐標”。  近年來,人們廣泛應用遙測技術(shù)來研究生物的遷徙和定向,以精確查明它們的飛行路線。人類通過對生物利用太陽或星星作為定向標來導航飛行的研究,從中得到啟示設(shè)計制造了一種由光敏元件、電子計算機和操縱機構(gòu)組成的導航儀,它就像“眼睛”一樣能夠一直瞄準太陽和星星,為飛機或輪船等安全導航?!  拘n案】  海洋生物也有特殊的導航本領(lǐng)。魚類和海龜遷徙的準確性也不遜色。一種鰻魚從內(nèi)河游入波羅的海、橫過北海和大西洋,而后便準確地到達百慕大和巴哈馬群島附近產(chǎn)卵。生活在巴西沿海的綠色海龜,每年3月便成群結(jié)隊地游向2200千米之外的產(chǎn)卵地——大西洋中長僅幾千米的阿森甸島,在島上產(chǎn)卵。生活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太平洋、大西洋沿海的大馬哈魚,善于逆水游泳,記憶力驚人,突破險阻,一直游到遠離海洋達2000千米的江河上游的出生地。海洋中的生物為什么也不會迷失方向呢?有的科學家認為,海洋生物也有利用天體來導航的本領(lǐng),有的科學家則認為,它們嗅覺器官里有“指南針”,能夠利用水中的氣味來認路,有的認為它們能識別海流,有的認為它們是利用地磁場、重力場等來確定航路……眾說紛紜,至今還是一個不解之謎。

編輯推薦

  奇妙的大自然,有許多想不到的奇妙:長頸鹿為什么愛穿那身“花衣裳”,宇航服的設(shè)計制造從中受到哪些啟發(fā)?北極熊為什么凍不死,它的那身潔白“外套”與太陽能收集器有何“驚天秘密”?貓咪的那對大眼睛為什么會“一日三變”,創(chuàng)造戰(zhàn)爭神話的“夜視儀”與貓眼有什么不解之緣?荷花為什么能夠“出污泥而不染”,難道它的體內(nèi)有神秘的“自潔劑”?凌霄花喜歡借高枝來炫耀自己嗎,它為人類制造微波收集器帶來了什么樣的啟發(fā)?大自然真奇妙,不讀不知道!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奇妙的大自然·360°親近大自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