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作者:陳長青 編 頁數(shù):154
前言
在醫(yī)院的門診、病房工作中,接診最多的是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而消化系統(tǒng)常見病中又以慢性胃炎為最多。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規(guī)律和飲食結構也在不斷地發(fā)生改變,慢性胃炎的患病率也在不斷上升。因此,教育廣大群眾如何防治慢性胃炎,是醫(yī)務工作者的義務和責任。本書至2004年出版發(fā)行以來,已多次重印,發(fā)行量達4萬余冊?!堵晕秆鬃晕曳乐巍返?版,除保留原書風格外,又增添了部分內容,更具有以下特點: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實用性更強。書中采用老百姓能看得懂的語言文字,少用醫(yī)學專業(yè)術語,使讀者“一讀就懂,懂了會用,用了有效”。②增加了有關胃病的一些新知識、新療法、新藥物,以及新的檢查技術,充分反映慢性胃炎診治方面新的進展,如幽門螺桿菌感染已成為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書中給予詳細闡述。③強調預防為主,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學的飲食文化。提示人們管好自己的嘴,保住健康的胃。食療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輔助療法,因此書中以較多篇幅介紹了用于慢性胃炎的食療藥膳和藥茶,以供選用。衷心希望此書能在醫(yī)生和患者之間架起一座通向健康的橋梁。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書中不足之處,望廣大讀者和同仁不吝賜教,以利修正。
內容概要
本書自出版以來,深受讀者歡迎,已多次印刷。此次修訂,保持其通俗易懂、科學實用的特點,在第1版的基礎上增補了慢性胃炎防治的新知識,診療新技術、新藥物的選用,以及新的食療藥膳方。修訂后的新版更適合慢性胃炎患者及廣大基層醫(yī)務人員閱讀。
書籍目錄
一、基礎知識 1.胃在人體的什么部位? 2.胃與哪些臟器相毗鄰? 3.正常人胃的形態(tài)相同嗎? 4.胃大體上分為哪幾個部分? 5.胃壁結構與病變的關系如何? 6.上、下消化道是怎樣區(qū)分的?臨床上有何意義? 7.賁門與幽門的功能是什么? 8.胃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9.胃有哪些腺體? 10.何謂胃腸激素?胃可分泌哪些胃腸激素? 11.胃腸激素有何生理功能? 12.什么是胃泌素?其對胃腸道有什么作用? 13.胃受哪些神經支配? 14.何謂胃壁內神經叢? 15.胃是如何消化食物的? 16.胃有吸收功能嗎? 17.胃在消化食物時是如何運動的? 18.空腹時胃如何運動? 19.胃排空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20.胃液中各種成分的作用是什么? 21.消化食物時胃液是如何分泌的? 22.中醫(yī)“脾胃”與西醫(yī)“脾胃”有何異同? 23.什么是胃黏膜屏障? 24.參與胃黏膜屏障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25.什么是胃黏膜的細胞保護作用? 26.使胃酸分泌增加的誘因有哪些?二、臨床表現(xiàn)與診斷三、慢性胃炎的預防與西醫(yī)藥治療四、慢性胃炎的中醫(yī)辨證治療五、慢性胃炎的飲食調養(yǎng)
章節(jié)摘錄
兒童胃炎病因很多,主要有如下幾種。(1)喝冷飲過多 大量喝冷飲可使胃受到寒冷和化學物質的雙重刺激,引起胃黏膜充血、腫脹及糜爛等病理改變,易導致急、慢性胃炎的發(fā)生。(2)偏食兒童偏食的最大特點是遇見愛吃的食物就暴飲暴食,而見著不喜歡的食物則不動筷子,這樣不僅易導致營養(yǎng)不良的發(fā)生,還會引起胃的運動和分泌功能紊亂,特別是暴飲暴食導致胃的擴張,壓迫胃壁血管,造成缺血缺氧,進而引起胃黏膜損傷,好發(fā)急性胃炎。(3)生吃食物 生吃東西,特別是如果家長不注意將水果和蔬菜清洗干凈,其表面黏附的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就會被一起吃下去,這樣可因大量吞入細菌或病毒而引起急性腸胃炎的發(fā)生。另外,還可因幽門螺桿菌被吞人生長繁殖而造成胃黏膜慢性損害,引起慢性胃炎。(4)被動吸煙 兒童被動吸煙,吸入的煙霧可使胃壁血管收縮,減少胃黏膜血流量,降低抵抗力。調查顯示,在家中有吸煙者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兒童,慢性胃病患病率較高。(5)藥物影響 經常應用一些刺激胃黏膜的藥物,如治療感冒的解熱鎮(zhèn)痛藥和抗生素、激素等很易損傷胃黏膜。(6)膽汁反流性 胃腸動力功能減低,膽汁反流人胃,損傷胃黏膜。
編輯推薦
《慢性胃炎自我防治(第2版)》為金盾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