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害蟲生物防治/農作物害蟲生物防治叢書

出版時間:2000-3-1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作者:邱武邦  頁數(shù):306  字數(shù):226000  

前言

  近年來,我國對植物保護的研究與技術推廣在發(fā)展農業(yè)生產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使用化學農藥防治是植物保護中常用的方法,但化學農藥的大量使用也帶來了一些嚴重問題,如害蟲抗藥性增強,病蟲害暴發(fā)的頻率增加,次要害蟲上升為主要害蟲,農藥在農產品中殘留及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污染與破壞等,這就促使我們進一步研究開發(fā)安全、高效、經濟的植物保護新藥劑、新技術。  農作物害蟲的天敵及有益生物的利用是新發(fā)展起來的重要植物保護手段之一。通過保護害蟲的天敵或人工繁殖害蟲的天敵進行田間釋放,可起到直接降低害蟲種群數(shù)量的作用,能替代化學農藥或減少其使用次數(shù)與用量。通過保護、釋放益蟲防治農作物害蟲,既可保障糧食作物的安全生長,又能減少環(huán)境污染,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同時減輕勞動強度。這些技術與方法已成為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農業(yè)精品生產的主要手段。  目前,國家正在大力向農民傳授害蟲綜合治理技術,即通過建立田間學校,讓農民掌握病蟲害的防治技術,由農民自行制訂對有害生物的治理計劃。同時.我國也正在實行“綠色證書”制度,給掌握了害蟲綜合治理技術的農民頒發(fā)“技術資格證書”。  盡管以往出版過多種防治農作物病蟲害的書籍,但內容大多以介紹病蟲的生物學特性及化學防治技術為主,缺少系統(tǒng)介紹農作物害蟲生物防治與益蟲利用方面的叢書。

內容概要

本書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生物防治研究所田毓起研究員編著。書中系統(tǒng)介紹了小地老虎、蠐螬、韭蛆、菜蚜、菜粉蝶、小菜蛾、溫室白粉虱等28種蔬菜害蟲的生物防治技術,包括害蟲天敵的保護和利用,天敵的繁殖和天敵的引進,昆蟲病原有菌、細菌和病毒的應用,昆蟲病原線蟲以及性誘劑、殺蟲抗生素的應用等新技術。在蔬菜生產中,采用生物防治技術,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減少環(huán)境污染。本書內容系統(tǒng),實用性強,通俗易懂,便于學習和操作,可供菜農、蔬菜生產技術人員和農業(yè)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蔬菜害蟲生物防治的意義、途徑和技術    第一節(jié) 蔬菜害蟲生物防治的意義    第二節(jié) 蔬菜害蟲生物防治途徑和技術措施第二章 小地老虎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小地老虎的形態(tài)及發(fā)生與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六索線蟲防治小地老虎    第三節(jié) 用小卷蛾線蟲防治小地老虎    第四節(jié) 用性誘劑防治小地老虎第三章  蠐螬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蠐螬的種類分布、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金龜子乳狀菌防治蠐螬    第三節(jié) 用卵孢白僵菌防治蠐螬    第四節(jié) 用綠僵菌防治蠐螬第四章 韭蛆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韭蛆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線蟲防治韭蛆第五章 菜蚜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菜蚜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食蚜癭蚊防治菜蚜    第三節(jié) 用毒力蟲霉菌防治菜蚜    第四節(jié) 用煙蚜繭蜂防治菜蚜第六章  菜螟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菜螟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赤眼蜂防治菜螟等蔬菜害蟲第七章  菜粉蝶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菜粉蝶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蘇云金桿菌防治菜粉蝶    第三節(jié) 保護和利用菜粉蝶天敵    第四節(jié) 用菜粉蝶顆粒體病毒防治菜粉蝶第八章 甘藍夜蛾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甘藍夜蛾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螟黃赤眼蜂防治甘藍夜蛾    第三節(jié) 用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防治甘藍夜蛾第九章 甜菜夜蛾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甜菜夜蛾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赤眼蜂防治甜菜夜蛾    第三節(jié) 用滅幼脲防治甜菜夜蛾    第四節(jié) 用生物、化學農藥防治甜菜夜蛾第十章  小菜蛾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小菜蛾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細菌殺蟲劑防治小菜蛾    第三節(jié) 用性誘劑防治小菜蛾    第四節(jié) 用小菜蛾絨繭蜂防治小菜蛾第十一章 斜紋夜蛾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斜紋夜蛾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核型多角體病毒防治斜紋夜蛾第十二章  銀紋夜蛾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銀紋夜蛾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SD-5菌劑防治銀紋夜蛾    第三節(jié)  用核型多角體病毒防治銀紋夜蛾第十三章  溫室白粉虱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溫室白粉虱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麗蚜小蜂防治溫室白粉虱    第三節(jié) 用赤座霉菌防治溫室白粉虱    第四節(jié) 用中華草蛉防治溫室白粉虱第十四章 茄黃斑螟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茄黃班螟的識別、發(fā)生與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性誘劑防治茄黃班螟第十五章    煙青蟲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煙青蟲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螟黃赤眼蜂防治煙青蟲    第三節(jié) 用蘇云金桿菌防治煙青蟲    第四節(jié) 用病毒殺蟲劑防治辣椒煙青蟲第十六章 棉鈴蟲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棉鈴蟲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赤眼蜂防治棉鈴蟲    第三節(jié) 用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防治棉鈴蟲    第四節(jié) 用菌毒畏防治棉鈴蟲    第五節(jié) 用蜘蛛防治棉鈴蟲等害蟲第十七章  馬鈴薯瓢蟲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馬鈴薯瓢蟲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蘇云金桿菌“7216”   防治馬鈴薯瓢蟲    第三節(jié) 用小卷蛾線蟲防治馬鈴薯瓢蟲第十八章 側多食跗線螨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側多食跗線螨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智利小植綏螨防治側多食跗線螨    第三節(jié) 用瀏陽霉素防治側多食跗線螨第十九章  瓜蚜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瓜蚜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瓢蟲防治瓜蚜等害蟲第二十章 二斑葉螨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二斑葉螨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擬長毛純綏螨防治二班葉螨第廿一章瓜絹螟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瓜絹螟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螟黃赤眼蜂防治瓜絹螟第廿二章 瓜薊馬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瓜薊馬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小花蝽 防治瓜薊馬等害蟲第廿三章 蔥薊馬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蔥薊馬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小花蝽防治蔥薊馬第廿四章 大豆食心蟲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大豆食心蟲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蟲     第三節(jié) 用性誘劑防治大豆食心蟲    第四節(jié) 用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蟲第廿五章 野螟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豆野螟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螟黃赤眼蜂防治豆野螟    第三節(jié) 用青蟲菌防治豆野螟第廿六章 豆莢斑螟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豆莢斑螟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白僵菌防治豆莢斑螟    第三節(jié) 用赤眼蜂防治豆莢斑螟第廿七章 豆天蛾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豆天蛾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青蟲菌6號液劑防治豆天蛾第廿八章 朱砂葉螨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朱砂葉蟥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擬長毛純綏螨防治朱砂葉螨第廿九章 苜蓿蚜的生物防治         第一節(jié) 苜蓿蚜的識別、發(fā)生和為害特點    第二節(jié) 用EB-82滅蚜菌防治苜蓿蚜    第三節(jié) 用草蛉防治苜蓿蚜等害蟲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蔬菜害蟲生物防治的意義、途徑和技術  第一節(jié) 蔬菜害蟲生物防治的意義  蔬菜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關系到城鄉(xiāng)千家萬戶的生活。據(jù)近年來的報道,我國蔬菜種植面積達1000萬公頃,蔬菜種類有150種左右。據(jù)農業(yè)部門報告,蔬菜每年因病蟲害造成的損失率高達30%左右,其中18%是害蟲造成的。蔬菜害蟲有300余種,重要的約50種,全國各地普遍有發(fā)生。危害嚴重的有小菜蛾、菜粉蝶、桃蚜(又稱煙蚜)、瓜蚜、苜蓿蚜、蘿卜蚜、甘藍蚜、棉鈴蟲、煙青蟲、小地老虎、甘藍夜蛾、豆莢斑螟、白粉虱、側多食跗線螨、朱砂葉螨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銀紋夜蛾、韭蛆、菜螟、蔥薊馬等,發(fā)生亦較普遍,部分菜區(qū)或少數(shù)年份發(fā)生嚴重。由于各地氣候條件、蔬菜品種結構的差異,蔬菜害蟲發(fā)生的情況也不同。在我國南方,小菜蛾、菜青蟲、甘藍夜蛾等食葉類害蟲危害突出;而北方菜區(qū),以多種蚜蟲、棉鈴蟲、白粉虱、黃地老虎、朱砂葉螨等危害嚴重?! 〗陙?,蔬菜栽培技術措施的革新,使蔬菜生產的品種和產量提高很快,但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往往有利于害蟲發(fā)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條件。過去,溫室白粉虱在東北、華北等地區(qū)的菜田發(fā)生較少,危害較輕。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fā)展了保護地蔬菜種植業(yè),我國廣大地區(qū)擴建了多種形式的溫室、塑料棚,并采取了地膜覆蓋等措施,給蔬菜、花卉、苗木等提供冬季生長、繁育的條件。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蔬菜害蟲生物防治/農作物害蟲生物防治叢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