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作者:余秋雨 頁數(shù):252 字數(shù):101000
Tag標簽:無
前言
總序 一 我的一個學生,向我講述了他的一段經(jīng)歷?! ∮幸惶?,他從家里的一個舊箱子里翻出來幾張老照片。照片拍的是同一個人,一個風姿綽約的美女,服飾打扮在今天看來也顯得大膽而前衛(wèi)。他連忙拉過父親詢問,父親說:“這是你的祖母。” 這讓我的學生大吃一驚??锤赣H和母親,平時是那么謹慎、樸素、節(jié)儉,只要走出家門幾步就立即融入灰暗的人流中再也無法找到,居然,他們的前輩是那樣一副模樣! 我的學生愣了片刻便相信了,因為照片上美女的眉眼神色,與父親非常相似。 于是,一場艱難的問答開始了。凡是父親最含糊其辭的地方,恰恰是我學生最大的興趣點?! ∵@使我的學生產(chǎn)生一種有關自己生命來歷的好奇,不久,他就帶著那幾張照片來到了老家的小鎮(zhèn)?! ≌J識祖母的老人還有一些。奇怪的是,本來以為最知情的老太太們都說不出太多的東西,而那些老大爺卻目光炯炯地看著眼前的年輕人,撲朔迷離地說出一些零碎的細節(jié)?! 滋煜聛恚业膶W生鎖定了三位老大爺,重點探問。結果,他越來越迷惑:自己的祖父有可能在這三人中間,也有可能不是。他離開小鎮(zhèn)時有點慌張,甚至不敢看任何一個路邊的老年男人。他還猶豫,要不要把這幾天的經(jīng)歷告訴父親?! ∥铱粗@個學生,只說了一句話:“你只需知道,自己有美麗的基因。” 二 我們生活在自己非常熟悉的家里,甚至已經(jīng)成了家長,卻未必知道這個家的來歷?! ⌒〖彝ミ@樣,大家庭也是這樣?! ∥易约耗贻p時也曾經(jīng)突然發(fā)現(xiàn)了小家庭的來歷,然后產(chǎn)生巨大的疑問,進而去探詢大家庭的秘密?! ∧菚r我二十歲,家庭突然被一場政治災難席卷,我天天幫父親抄寫他的“坦白材料”。掌權的極左派根據(jù)一個人含糊其辭的“揭發(fā)”,斷言我父親有政治歷史問題,卻又不知道要他坦白什么,每天問的問題完全不著邊際,因此這個材料永遠也寫不完。 我在抄寫中充分了解了自家的歷史,包括各種細節(jié),經(jīng)常邊抄邊為長輩們緊張、悲哀、高興、羞愧。如果在正常情況下,世間子女是不可能知道長輩那么多事情的?! ∥遗赂赣H的回憶不準,又不斷地向祖母、母親、舅舅核實,他們的敘述使相關的資訊又增加了很多倍。我終于明白,這是一個辛勞、怯懦、善良的佛教徒家庭,從屋檐到墻腳,找不到一絲一毫有可能損及他人的印痕?! ∵@一明白,反而造成了我更大的不明白:這樣一個家庭為什么遭此禍孽?原來以為是那幾個掌權者居心不良,但他們很快下臺了,單位的負責人換了幾任,為什么禍孽還在延續(xù)?更奇怪的是,周圍的同事、朋友都不難看出這是一個荒唐的冤案,已經(jīng)造成一個人口眾多的家庭的無法生存,為什么都不肯稍稍幫助一下?這種幫助,當時對他們來說毫無風險。 我在冷漠表情的包圍中,懂得了魯迅當年解剖“國民性”的理由。而且我已經(jīng)知道,“國民性”也就是一個國家民眾的集體潛意識,是一種深層文化?! ∥冶贿@種深層文化刺痛了。但是,當時社會上又恰再后來,恰是在猛烈批判傳統(tǒng)文化,我又一次陷入了困惑:一種劣質文化在批判一種過時的優(yōu)質文化,還是兩者都是劣質文化? 不管哪一種答案,都讓我非常悲觀:既然中華文化是如此不明不白,那么,做一個中國人也就要一直不明不白下去了? 因此,我覺得還是少沾文化的邊,一心只想終身從事體力勞動。我在農(nóng)場時的勞動勁頭,很多老同事直到今天說起來還印象深刻?! ∪ 『髞恚茩嗟臉O左派上層因內(nèi)訌而受挫,一場由政府中“開明派”領導人發(fā)起的文化搶救行動,把我也“搶救”了。我泥跡斑斑地被裹卷到了恢復教學、編寫教材、編撰詞典的繁忙中,并開始知道文化是什么。再后來,當極左派又把這場文化搶救運動稱之為“右傾翻案風”要進行反擊的時候,我就潛藏到浙江的一座山上,開始了對中華經(jīng)典的系統(tǒng)研讀。由此一發(fā)不可收,直到后來四獨自去尋覓祖先留在書本之外的文化身影,再去探訪與祖先同齡的異國老者們的遠方故宅,走得很遠很遠。 終于,我觸摸到了中華大家庭的很多秘密,遠比想象的精彩?! ∵@當然不能由自己獨享,我決定把自己閱讀和旅行的感受寫成文章,告訴同胞,因為他們都為中華文化承擔過悲歡榮辱。但是,要達到這個目的很難,因為世界上華人讀者的數(shù)量太大、支脈太多。為此我不得不暫時遠離早就形成的學術癖好,用最感性的“宏偉敘事”來與廣大讀者對話,建構一種雙向交流的大文學。 我的這個試驗,受到了海內(nèi)外華人讀者的歡迎?! ∈軞g迎的熱烈程度讓我驚訝,我詢問白先勇先生是怎么回事。他說,你碰到了中華文化的基因,那是一種文化DNA,融化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中。大家讀你的書,也就是讀自己?! ∷摹 ∫宦飞蠈懙臅呀?jīng)不少,由于讀的人多,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盜版狂潮。 我的書在國內(nèi)的盜版本早已是正版本的十倍左右。前些年應邀去美國華盛頓國會圖書館演講,館方非常熱情地把他們收藏的我的中文版著作一本本推出來向聽眾展示。但是,我與妻子不得不苦笑著交換了一下眼色,因為所推出來的大多也是盜版書,其中還有不少是盜版者為我編的各種“文集” 因此,我覺得不應該再麻煩這些盜版者了,決心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出版物。更何況,重訪文化遺跡時所產(chǎn)生的新感覺需要補充,很多當時漏編、漏寫的篇目需要加入,不少自己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滿意的文章需要刪削?! 榇?,我花費不少時間等待以前出版的那些書的合約到期,然后不再續(xù)簽,讓全國各地正版書市場上我的專柜“空架”了很久。在這個過程中,我對以前的文章進行大幅度的改寫,又增補了不少關及中華文化基本經(jīng)絡的文章?! ∵@樣就構成了一套面貌嶄新的“文化苦旅全書”。其中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有關中國的路程,第二部分有關世界的路程,第三部分有關自己的路程?! ⊙巯逻@本《摩挲大地》,精選了原來《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里那些著名的篇章,這次對每一篇都進行了改寫。書的后半部分有關邊遠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生態(tài)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呈現(xiàn)?! 拇?,我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這套書的文字和標題為準?! 《稹鸢四瓿醮?/pre>內(nèi)容概要
《摩挲大地》(壹)是一部文化散文作品集,選取了余秋雨先生原作《摩挲大地》的上半部分,其中包括名篇《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等,這些作品都經(jīng)過了改寫與修訂。在作品中,余秋雨用詩意的方式和個人的情懷,述說著對中華文化以及國民劣根性的深思與慨嘆。
《摩挲大地》(貳)是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集,選取了他原作中的一部分進行了改寫與修訂,又新增了一些涉及當下生活的新內(nèi)容。在書中,余秋雨仍然以他詩意的方式和個人的情懷感染著人們,述說著他對中華文化的深情,以及對國民性的追問與慨嘆。作者簡介
余秋雨,當代中國文化史學者,文學家、散文家、作家,我國當代著名藝術理論家,國務院新聞辦《中國網(wǎng)》專欄作家、專家,“2006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首富。1968年,畢業(yè)于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現(xiàn)任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歷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劇協(xié)副主席,現(xiàn)在還擔任99讀書俱樂部的榮譽董事長。書籍目錄
摩挲大地(壹)
總序
道士塔
莫高窟
沙原隱泉
陽關雪
都江堰
白發(fā)蘇州
三峽
貴池儺
青云譜
黃州突圍
天涯的眼神
山莊里的背影
寧古塔
摩挲大地(貳)
總序
一個庭院
十萬進士
處處有他們
抱愧山西
風雨天一閣
杭州的宣言
上海人
傘下的侗寨
蚩尤的后代
我本是樹
追回天籟章節(jié)摘錄
道士塔 莫高窟門外,有一條河。過河有一片空地,高高低 低建著幾座僧人圓寂塔。塔呈圓形,狀近葫蘆,外敷白 色。我去時,有幾座已經(jīng)坍弛,還沒有修復。只見塔心 是一個木樁,塔身全是黃土,壘在青磚基座上。夕陽西下,朔風凜冽,整個塔群十分凄涼。有一座塔顯得比較完整,大概是修建年代比較近吧。好在塔身有碑,移步一讀,猛然一驚:它的主人,竟然 就是那個王圓箓!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 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王圓箓既是小 個子,又是小人物。我見過他的照片,穿著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隨處可以見到的一 個中國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農(nóng)民,在甘肅當過兵,后來為了謀生做了道士。幾經(jīng)轉折,當了敦煌莫高窟 的家。莫高窟以佛教文化為主,怎么會讓一個道士來當 家?中國的民間信仰本來就是羼雜互融的,王圓篆幾乎 是個文盲,對道教并不專精,對佛教也不抵拒,卻會主 持宗教儀式,又會化緣募款,由他來管管這一片冷窟荒 廟,也算正常。但是,世間很多看起來很正常的現(xiàn)象常常掩蓋著一 個可怕的黑洞。莫高窟的驚人蘊藏,使王圓箓這個守護 者與守護對象之間產(chǎn)生了文化等級上的巨大的落差。這 個落差,就是黑洞。我曾讀到潘絮茲先生和其他敦煌學專家寫的一些 書,其中記述了王道士的日常生活。他經(jīng)常出去化緣,得到一些錢后,就找來一些很不高明的當?shù)毓そ?,先?草刷蘸上石灰把精美的古代壁畫刷白,再掄起鐵錘把塑 像打毀,用泥巴堆起靈官之類,因為他是道士。但他又 想到這里畢竟是佛教場所,于是再讓那些工匠用石灰把 下寺的墻壁刷白,繪上唐代玄奘到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他 四處打量,覺得一個個洞窟太憋氣了,便要工匠們把它 們打通。大片的壁畫很快灰飛煙滅,成了走道。做完這 些事,他又去化緣,準備繼續(xù)刷,繼續(xù)砸,繼續(xù)堆,繼 續(xù)畫。這些記述的語氣都很平靜,但我每次讀到,腦海里 也總像被刷了石灰一般,一片慘白。我?guī)缀醪粫詣?,眼前一直晃動著那些草刷和鐵錘?!白∈?!”我在心底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 臉困惑不解。我甚至想低聲下氣地懇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滲白。一九〇〇年六月二十二日(農(nóng)歷五月二十六日),王 道士從一個姓楊的幫工那里得知,一處洞窟的墻壁里面 好像是空的,里邊可能還隱藏著一個洞穴。兩人挖開一 看,嗬,果然一個滿滿實實的藏經(jīng)洞!王道士完全不明白,此刻,他打開了一扇轟動世界 的門戶:一門永久性的學問,將靠著這個洞穴建立;無 數(shù)才華橫溢的學者,將為這個洞穴耗盡終生。而且,從 這一天開始,他的實際地位已經(jīng)直躥而上,比世界上很 多著名的遺跡博物館館長還高。但是,他不知道,他不 可能知道。他隨手拿了幾個經(jīng)卷到知縣那里鑒定,知縣又拿給 其他官員看。官員中有些人知道一點輕重,建議運到省 城,卻又心疼運費,便要求原地封存。在這個過程中,消息已經(jīng)傳開,有些經(jīng)卷已經(jīng)流出,引起了在新疆的一 些外國人士的注意。當時,英國、德國、法國、俄國等列強,正在中國 的西北地區(qū)進行著一場考古探險的大拼搏。這個態(tài)勢,與它們瓜分整個中國的企圖緊緊相連。因此,我們應該 稍稍離開莫高窟一會兒,看一看全局。就在王道士發(fā)現(xiàn)藏經(jīng)洞的前幾天,在北京,英、德、法、俄、美等外交使團又一次集體向清政府遞交照會,要求嚴懲義和團。恰恰在王道士發(fā)現(xiàn)藏經(jīng)洞的當天,列 強決定聯(lián)合出兵——這就是后來攻陷北京,迫使朝廷外 逃,最終又迫使中國賠償四億五千萬兩白銀(平均每個 中國人都要賠償一兩白銀)的“八國聯(lián)軍”。時問怎么會這么巧呢?好像是北京東交民巷的外國使館里一作出進攻中國 的決定,立即刺痛了一個龐大機體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西北沙 漠中一個洞穴的門霎時打開了。更巧的是,僅僅在幾個月前,甲骨文也被發(fā)現(xiàn)了。P1-4編輯推薦
再讀“文化苦旅”,重拾當年感動;讀到某一個地方,忽然想奔去那里;讀到某一個人,忽然愛恨上心間;讀到某一件事,忽然胸中起波浪。風雨中,天涯邊,處處有召喚;那些地方,那些人,那些事,都在召喚?! ∽屛覀冸S著那些文字,潛至某時某地,某些人身邊,某些事現(xiàn)場,一邊思索,一邊觀看,一邊感嘆。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