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作者:劉小楓 頁數:349
Tag標簽:無
前言
十年前(1996年)北京三聯(lián)書店刊行《這一代人的怕和愛》,世紀已經翻了一頁。這次重新續(xù)集,添上了近十年來的部分文字,無論新文舊文,都滿紙陳舊感。“我們這一代”的歷史感覺,對我來說,就像懷里揣著的一張紙色已然發(fā)黃的老照片。 時代進步、感覺進步、學術進步,我的感覺卻滯留在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的那個十年——那十年里,“我們幾個人”老在想,現(xiàn)代中國的前輩學人們想了些什么、為什么這樣想;西方現(xiàn)代的思想者們想了些什么、為什么那樣想……想來想去,不過想的是,“我們”自己該做些什么、如何想。 “我們這一代”早就消散——也該消散了。我也想從這些沒有任何濟世效用的癡想中走出來,卻始終邁不動步子……三十年前曾自題:“欲居人生無窮意,不敢妄自逐風流”——三十年過去了,無論文字還是生活感覺,依舊如此稚氣,一心只爭朝夕。 劉小楓 2006年5月
內容概要
這是劉小楓的小品文集。作為哲學和神學研究者的劉小楓認為思想和學術經常是片斷性的,而小品文正是捕捉這些片斷的最佳文體。
劉小楓是一位充滿才情的思想者。深邃的思想在他筆下成了一種詩意的表達,空靈而回味無窮。一本《這一代人的怕和愛》,浸透著他對個體自由和圣愛期盼的感情,由此也影響了好幾代人。
書籍目錄
前記
怕和愛
蒲寧的“故園”
我們這一代人的怕和愛
苦難記憶
柏林墻的碎片
記戀冬妮婭
“作家”原義
愧對藍色的死亡
緣分
我在的呢喃
湖畔漫步者的身影
舍斯托夫與神學候補博士尼采
輕之沉重與沉重之輕
空山有人跡
“誤解”因“瞬時的理解”而稱義
“這女孩兒的眼睛為我看路”
感念赫爾墨斯的中國傳人
施特勞斯與基爾克果
六譯圣人贊
雪泥鴻爪
“文化”基督徒現(xiàn)象的社會學評注
“道”與“言”的神學和文化社會學評注
金陵與神學
靈知主義與現(xiàn)代性
神義的千禧人義的激情
修院生活與愛欲神秘論
莫扎特與神學家
里爾克與個體信仰的現(xiàn)代可能性
自我的棱鏡
代跋 我的學術與舊書買賣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這些都不過是些空話、大話,無聊得很的問題。區(qū)區(qū)一介書生,怎能與歷史相提并論。他們的精神和人格至多不過是歷史的點綴,歷史走自己的路,不會理睬一介書生們的意義追求,盡管糊涂書生也不知道這歷史為何許人也。據說,只有那些主宰過幾代人的命運,制造過無數人的悲歡離合的人,歷史賜予他的身影才最龐大。 比起那些叱咤風云的歷史人物來,宗白華教授留下的身影過于淡??;比起其他著作等身、有鴻篇巨制留世的學者,他的著述明顯過于零散,沒有哪怕一部部頭稍大的作品傳世。在書籍淹沒靈性的當今世界,誠摯、透明的心性可有一席之地? 宗白華教授留下的身影并不偉岸,對我來說,卻非常親切。宗白華先生已去世一年,他的風塵身影仍然時常傾近我,留伴在我身旁…… 一 我剛進北大就聽說,宗白華教授喜愛散步,尤其喜愛漫步于嘯林湖畔和文物古跡之林。隨著清麗飄灑的《美學散步》問世,這位美學大師作為散步者的形象更活龍活現(xiàn)了,仿佛宗白華教授真是清林高士一類人物。 一天,我例行去見他,不巧未遇。宗師母告訴我,他上外面走走去了。我回轉去,剛到未名湖,就看到宗老先生身著舊式對襟布衣,肩上搭著個小布袋,拐著手杖,正匆匆往家走??瓷先?,他顯得十分疲累。盡管他對我說出去散了散步,我卻看不出一點散步者的心態(tài)。 所謂“散步”,不管是從日常生活來講,還是就隱喻而言,都具有輕松悠閑的意味。無論如何,《少年中國》時代的宗白華絕不是散步者的樣子;游歐回國后的宗白華,也不是文物藝品之林的散步者?!渡倌曛袊窌r代的宗白華對儒道哲學的尖銳抨擊,在宗白華成熟后的思想中雖已銷聲匿跡,此后看到的大多是對孔、莊人格的贊美,這并不意味著他已改宗“散步”哲學。明則“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隱則“論文藝的空靈與充實”,《少年中國》時代的宗白華對生活的充實和深摯的巨大熱情,依然不減當年。 如果說,晚年宗白華的形象是“散步者”,那么,這種形象是否真實;如果這位曾立下夙愿要“研究人類社會黑暗的方面”的詩人和學者,在晚年改宗了“散步”哲學,那么,這種情形是如何發(fā)生的?這些,至今都仍是問題。
編輯推薦
《這一代人的怕和愛(增訂版)》是作者劉小楓1996年版隨筆集的增訂版,加入了《“四五”一代的知識社會學思考札記》、《當代中國文學的景觀轉換》、《流亡話語與意識形態(tài)》、《國家倫理資源的虧空》等數篇新文章。劉小楓是一位充滿才情的思想者。深邃的思想在他筆下成了一種詩意的表達,空靈而回味無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