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作者:戴維斯 頁數(shù):154 譯者:郭振華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是既有趣而又重要的。所以有趣,是因為它表現(xiàn)了當時有教養(yǎng)的希臘人的共同偏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成了直到中世紀末期一直有著重要影響的許多原則的根源。本書是對亞里士多德《政治學》的討論和分析,進而闡明“政治與哲學”的關(guān)系比人們通常所見的更為密切,甚至密不可分。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戴維斯 (Michael Davis) 譯者:郭振華 編者:劉小楓
書籍目錄
中譯本說明
前言
導言:理性動物/政治動物
第一部 哲學與政治
第一章 吃人與白然:《政治學》卷一
第二章 弒父與政治:《政治學》卷二
第三章 哲學的貧乏:《政治學》卷三
第二部 政治
第四章 城邦的靈魂:《政治學》卷四
第五章 愛欲與自然學:《政治學》卷五
第六章 民主與偶然:《政治學》卷六
第三部 政治與哲學
第七章 政治與詩:《政治學》卷七
第八章 詩與政治:《政治學》卷八
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無物,因為生活最終不是靠城邦來過,而是要靠每個人來過;城邦不是有目的、有意圖的動物。與此相應,如果政治秩序的目的在于邦民的幸福,那么,從某種意義上講,公共領域永遠要為個人領域負責。沒有一種對不同于公平分配的善的理解,就不可能有正義,也不可能有對諸善的公平分配。如果德性就是正義,那么德性只不過是美好愿望,它想要做正確的事,卻完全不知道正確的事的內(nèi)容。假設有必要為保衛(wèi)城邦而犧牲某人的家庭。如果此人對家庭并沒有強烈的忠誠,那么這就談不上犧牲,更談不上高貴。因此,做一個真正的好邦民的前提條件是不把自己完全奉獻給城邦。那么,最好的政制中的好邦民的特征——奉獻——究竟是什么?對于他所奉獻的城邦的定義性原則,他應該如何理解?亞里士多德在卷四討論農(nóng)民的民主制與手藝人的民主制。作為城邦居民,手藝人對城邦的依賴不斷增長,并且相應地以犧牲個人領域為代價。農(nóng)民則不同,他們在家勞作,對他們來說參與政治是種奢侈,而手藝人能夠經(jīng)常參與[68]邦民大會。像當代每天乘車上下班的人一樣,手藝人變得部分地脫離于家庭。手藝人更像是卷三中組成城邦的個人,而非卷一中組成城邦的家庭的成員。農(nóng)民作為純粹邦民的程度低于受益人,然而悖謬的是,恰恰由于農(nóng)民不完全投入公共領域,農(nóng)民成為更好的邦民。由此,卷三提出的好人與好邦民的關(guān)系問題,在卷四得到回答:在好政制中,好人與好邦民是一回事,只要好政制有意地不完善——不是“最好”的政制。政治生活大體上總有缺陷,要讓好人等于好邦民,除非讓他生活在要求人并不完全奉獻給它的政制中。那樣一來,好人不會完全投入生活于其中的任何城邦。最好的城邦要求這種情況;次好的城邦則于這種情況相稱。
編輯推薦
《哲學的政治:亞里士多德〈政治學〉疏證》:“盛世必修典”——或者說,太平盛世得乘機抓緊時日修典。對于現(xiàn)代之后的中國學術(shù)來說,修典的歷史使命當不僅是續(xù)修中國古代典籍,同時得編修西方古典經(jīng)籍?!皝喞锸慷嗟伦⑹杓敝荚诔扇⑹梵w漢譯亞里士多德著作集,亦選譯義疏性專著或文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