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08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作者:沃格林,桑多茲 頁數(shù):194 譯者:徐志躍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自傳性反思》可謂沃格林(1901-1985)的一幅思想地圖。在這部由口述整理而成的著作里,沃格林回顧了自己的求學經(jīng)歷,描繪了自己各個時期的研究。從群星薈萃的維也納大學,到美、英、法諸大學,沃格林在游學中不斷拓展知識視野,其間的種種細節(jié)扣人心弦。 無論沃格林對“根本問題”的思考是否透徹,強烈的反思精神一直在推動他走向思考的縱深。值得我們這些習慣于“懷疑”和“批判”的智識分子們好好學習的是:沃格林并沒有止步于自己早年獲得的立場或觀點,而是緊緊抓住“根本問題”,在思考之路上勇于改弦更張?!皯岩伞焙汀芭小辈⒉粌H僅是對外的,更重要的是指向自身——反思自己的思想結構,促使問題持續(xù)深化。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沃格林(Erie Voegelin) (美國)桑多茲(Ellis Sandoz) 譯者:徐志躍 編者:劉小楓
書籍目錄
中譯本說明全集版編者導言修訂版導言自傳性反思 維也納大學 高級中學 馬克斯·韋伯 比較知識 喬治和克勞斯 純粹法理論:新康德主義的方法論 政治的刺激因素 關于我的博士論文 關于1921或1922年在牛津 美國的影響 關于在法國的那一年 回到維也納 吞并和移民 關于意識形態(tài)、個人政治見解和出版物 關于在1938年的移民 生活在美國 ——從哈佛到路易斯安那大學 從政治觀念史到經(jīng)驗象征 舒茨和意識理論 秩序和無序 《秩序與歷史》的背景 教師生涯 為什么做哲學?為了再現(xiàn)實在! 歷史哲學 真理的范圍、恒定性、遮蔽和等價 意識、神顯和神秘主義哲人 革命、開放社會和制度 終末論和哲學 ——死亡的練習附錄 論沃格林對政治理論的貢獻/哈弗德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維也納大學我在維也納大學上學,入法學系,1919年至1922年間完成博士學位。一戰(zhàn)結束時,奧匈帝國的解體決定了那時的大學氛圍。就該大學的構成來說,它依然是帝國首都的大學,在其學術和教授們的個人態(tài)度上,反映了一種世界主義的氛圍。在我還是一名學生的時候,以及在整個二十年代,甚或直到國家社會主義的后果在三十年代初顯示出來的時候,維也納依然擁有極為寬廣的知識視野,并且數(shù)個領域的科學研究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首先是凱爾森(Hans Kelsen)的純粹法理論,以他本人和他日益增多的年輕弟子為代表,尤其是菲德洛斯(Alfred von Verdrod和梅科爾(Adolf Merkl)。第二,有奧地利邊際效用學派。龐巴維克(Eugen Von BShm—Bawerk)那時已經(jīng)去世,但威瑟(LeeooldVon Wieser)依然是名聲顯赫的老人,開設經(jīng)濟學理論方面的主課。年輕經(jīng)濟學家中,有因發(fā)展了貨幣理論而聲名鵲起的米塞斯(Ludwig V。n Mises)。那時候,熊彼特(Jseph A.Schumpeter)在格拉茲,當然,他的作品也為人研究。那時對年輕人產(chǎn)生影響的其他知識與精神氛圍中,還可以追溯到馬赫(Ernst Mach)的理論物理學派,當時的代表人物是石里克(Morit:Schlick)。那個圈子中的重要知識力量是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其影響在于他的研究,而不在于他的在場。
編輯推薦
《自傳性反思》:翻譯西方學界詮釋西學經(jīng)典的論著,充分利用西方學界整理舊故的穩(wěn)妥成就,於庚續(xù)清末以來學界理解西方思想傳統(tǒng)的未盡之業(yè)意義重大。設計這套“西方傳統(tǒng):經(jīng)典與解釋”,旨在推進學界對西方思想大傳統(tǒng)的深度理解。選題除顧及諸多亟待填補的研究空白(包括一些經(jīng)典著作的翻譯),尤其注重選擇思想大家和篤行純學的思想史家對經(jīng)典的解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