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作者:曾昭旭 等 著 頁數(shù):199
內(nèi)容概要
“生命”是什么?活著吃喝拉撒睡就是生命的表征嗎?那么人與禽獸又有多少分別呢?人之所以有別于動物,而成為萬物之靈,就是在于我們會思想。我們會想到:生命的本質(zhì)是什么?為什么要辛辛苦苦地到世上走一遭,然后不管愿不愿意都要面對死亡?是誰做這樣的安排?為什么有那么多磨難要承受,而不是心想事成,快樂順意地過一生?這種種問題一直是所有人類不斷自問的迷惑,也是哲學家窮極一生努力探討的課題。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特而可貴的,他自有存在的價值,也牽動著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要如何恰如其分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人生舞臺落幕時,無憾也無愧地鞠躬下臺?葉樹姍、黃睛雯、曾昭旭、吳京、王邦雄、傅佩榮、孫效智、王建煊、李錫津等人現(xiàn)身說法,以各自的學識、經(jīng)歷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人生的精奧處,與你一起分享“生命的意義”。
書籍目錄
序生命教育欣賞生命愛惜自己做我真好生于憂患應(yīng)變與生存敬業(yè)樂業(yè)信仰與人生良心的培養(yǎng)活出全方位的生命化解意識中的盲點生死尊嚴與生命智慧社會關(guān)懷與正義感情謎題
章節(jié)摘錄
快餐文化一代無力接受挫折 這所謂“快餐文化”的一代,已經(jīng)沒有能力接受苦難與挫折了,因為他們的原發(fā)能力,早在求學的過程中,被折損殆盡了,他們一直被要求削足適履,做與他們的個性所不符的事。長期把自我的個性壓抑已經(jīng)使他們失去對自己的信心,更遑論對社會的期待。我們的學校教育好像什么都管,就是不管如何培養(yǎng)對“人”的尊重?! ‖F(xiàn)今的教改,要求行政松綁,重視培養(yǎng)基本能力,并朝終身教育的理想去推動學制的重建。這些都是正確的,也是教育跨向二十一世紀的必行之路。但唯智、唯物與唯形的改造可能是不夠的,因為價值系統(tǒng)的崩潰,對毫無防衛(wèi)能力的孩子,絕對是一項災(zāi)難,多元社會的復(fù)雜,只有造成更多的混亂?! ∵@一代的兒童吸取太多似真似假的影像,對真實已沒有太強的反省能力,這才是危機的所在。有一次我問一些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死亡的看法,竟然有位學生對我說就像睡一覺,第二天就會活過來了。我問他們?yōu)槭裁??他們說就像電視上的人物一樣,被打死了還會活過來。這些學生們對死亡的看法如此淺薄,我們怎能期望他們?nèi)プ鹬刈约夯蛩说纳?? 不久以前,我們的社會被EQ的熱潮淹沒,而政府也全面發(fā)起“心靈改革”的運動。這些努力值得肯定,但怎樣把這些關(guān)系著教導(dǎo)如何掌控“情意”的教育,落實到學校里卻很少有人提及。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