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與現(xiàn)時代

出版時間:2009-01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作者:[美]朗佩特  頁數(shù):529  譯者:李致遠,彭磊,李春長  
Tag標簽:無  

前言

作者開卷便說,這是一部哲學史,一部現(xiàn)代哲學史。此類專著夥矣,為何要翻譯這部?這不是我們常見的哲學史著作,而是一部尼采式的現(xiàn)代哲學史。作者試圖透過“第一位全面理解并超越現(xiàn)代的哲人”尼采的火眼金睛,觀察現(xiàn)代思想的開端,即培根一笛卡爾主義與柏拉圖傳統(tǒng)相遇的時刻,由此展示,現(xiàn)代意識為何以及如何被現(xiàn)代思想奠基者們塑造出來。為了實現(xiàn)這個意圖,作者并沒有像通常的哲學史家那樣,“歷史地和批判地”闡述某些哲學理論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影響過程,而是在尼采(“偉大的思想就是偉大的事件”、“真正的哲人是命令者和立法者”和“以前的哲人都知道顯白與隱微的區(qū)別”三個原則)的指導(dǎo)下,悉心解讀了三個原文本:培根的《新大西島》(1624)和《宣告一場圣戰(zhàn)》(1623),笛卡爾的《方法談》(1637);然后,他聯(lián)系這些文本的基本問題,對堪尼采本人的兩個文本:《論歷史對生活的利與弊》(1873)和《快樂的科學》卷五(1886)。作者之所以把這些文本放在一起閱讀,理由很明顯:這三位哲人背后無不隱藏著柏拉圖的影子,他們與柏拉圖之間的隱秘對話既塑造亦瓦解了“現(xiàn)時代”的基本意涵。說到底,這部書并非現(xiàn)代意義上的現(xiàn)代哲學史,毋寧說展示了一位古典哲人、兩位現(xiàn)代哲人和一位“超越現(xiàn)代的哲人”之間的對話。在柏拉圖式古典哲人看來,對話寫作正是古典自由教育的最佳形式(柏拉圖,《斐德若》,2754—2‘76a7;尼采,《人性、太人性》,條374)。志在復(fù)興古典政治哲學的當代哲人深知:“自由教育在于傾聽最偉大心靈之間的對話”,然而,“最偉大的心靈總在獨自”,因此,“我們必須把他們的獨白轉(zhuǎn)化成對話,請他們‘肩并肩’進入‘聚會’”(施特勞斯,“什么是自由教育?”,見《經(jīng)典與解釋5》,華夏版2005,頁7)。作者做到了這一點,不僅使我們得以聆聽古今偉大心靈之間的交談,而且在閱讀藝術(shù)上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作者朗佩特沒機會在課堂上親炙施特勞斯的解讀風采,卻通過精讀施特勞斯的解讀之作,習得古典解經(jīng)術(shù),他的尼采解讀,連施派后學也不得不大翹拇指。不過,據(jù)說施特勞斯終生都在偷偷摸摸傾聽尼采,卻很少在公開場合大談尼采,甚至公開擺出反對尼采的姿態(tài),只在生命的最后時期寫了篇晦澀的短文(“注意《善惡的彼岸》的謀篇”)。相比之下,朗佩特更喜歡把自己讀出一切都說白了,顯得更坦誠,因而也更現(xiàn)代……當然,要是從人家那里得到有益的啟發(fā),還苛責于人就有點不厚道了。據(jù)說朗教授目前正在寫《尼采與古代》(Nietzsche andAncient Times:A Study of Plato andNietzsche),但愿我們不久能讀到更精彩的解讀。李春長博士譯過培根原著和解讀文章,故由他承譯培根部分;彭磊同志浸淫笛卡爾有年,策劃過《經(jīng)典與解釋》學刊的笛卡爾專號,因此承譯笛卡爾部分和導(dǎo)言;筆者喜讀尼采,不揣淺陋承譯尼采部分,并審讀全稿,舛誤之處,敬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文中[]內(nèi)數(shù)字指原版頁碼(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李致遠2008年10月8日于康樂園

內(nèi)容概要

研究尼采當以尼采發(fā)表的著作為主,重要的是研讀尼采或充滿激情或深具匠心地寫下并發(fā)表的文字。盡管尼采的書顯得好看,實在不容易讀(首先是不容易譯),編譯尼采著作,不僅當以尼采的著作為主,得同時注重注釋和解讀。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朗佩特 (Laurence Lampert) 譯者:李致遠 彭磊 李春長 叢書主編:劉小楓

書籍目錄

中譯本說明縮寫表第一章 導(dǎo)言上編 哲學大法官 第二章 為什么要讀培根? 第三章 誰統(tǒng)治著本撒冷? 第四章 為什么要煽動圣戰(zhàn)? 第五章 培根、柏拉圖與尼采中編 謹小慎微的立法者 第六章 培根分子笛卡爾 第七章 笛卡爾與蘇格拉底:《方法談》中的轉(zhuǎn)折點 第八章 笛卡爾與柏拉圖 第九章 笛卡爾與蒙田:《方法談》作為隨筆下編 又一位天才哲人 第十章 尼采與哲學史 第十一章 哲學與致命的真理 第十二章 快樂的科學之一:新哲學史 第十三章 快樂的科學之二:超歐洲的歐洲哲學-宗教史 第十四章 快樂的科學之三:超歐洲的政治或歐洲的反虛無主義 第十五章 結(jié)語:尼采式的復(fù)興文獻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第二章 為什么要讀培根?從現(xiàn)實主義者這個詞的任何偉大意義上說,培根都是首屈一指的現(xiàn)實主義者,我們對他的了解還遠遠不夠?!岵桑ā肚啤?,“聰明”,條4)如尼采所說,培根是個現(xiàn)實主義者,但他也是個寓言作家,以講故事來表達自己的現(xiàn)實主義。通過仔細研讀這些故事,我們或許能夠更多地了解培根,因為故事和寓言展現(xiàn)了他的雄心壯志和責任田,也清晰地揭示出培根是一位尼采意義上的哲人。把培根當做尼采意義上的哲人將會恢復(fù)他現(xiàn)在幾乎已失去了的榮譽。盧梭說過,最偉大的哲人可能就是那位英格蘭的大法官。法國啟蒙思想家視他為必不可少的先驅(qū)??档潞瓦_爾文把他作品中的箴言放在自己主要著作的篇首,以示敬意。但這種崇高的榮譽現(xiàn)在已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看法是,培根充其量只是個充滿熱情的時事評論家,他思想平庸,對哲學史的貢獻微乎其微,即使忽略不記,也不會扭曲哲學史的面貌。培根的寓言可以使我們改變對培根的看法,也改變他在哲學史上的地位,因為他的寓言表明:與其他人相比,培根一方面更加異想天開,另一方面又更加清醒持重;一方面具有更高的雄心壯志,另一方面又謹小慎微?,F(xiàn)代歷史不能沒有他。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太少語文學”——年邁的語文學家尼采曾如此譴責其同時代人。“太多語文學”——許多讀者或許會如此指責本書。既然我們的宏大目標在于理解現(xiàn)代性的起源,誰還會理會培根文本中的細枝末節(jié)呢?更糟的是,誰還想精心研讀培根的《宣告一場圣戰(zhàn)》,誰還希望在這本書的字里行間發(fā)現(xiàn)培根宣告一場反基督教的圣戰(zhàn)的理由?雖然每個人都讀笛卡爾,但不是每個人都認為《方法談》值得進行細致入微的分析,不是每個人都認為《方法談》是理解笛卡爾整個計劃的不二法門。本書離開了這條從者甚多的道路,從一種尼采式的視角來考察這些受到忽略的著作。我的理由是,這些短小的作品隱含著某種恢弘的氣象,只有堅持不懈的研讀,才能從中發(fā)現(xiàn)這種恢弘氣象。此外,在我看來,只有在這些作品中,而且只有通過這樣的研讀,現(xiàn)代的哲學起源才可以得到理解?!  逝逄?/pre>

編輯推薦

《尼采與現(xiàn)時代:解讀培根笛卡爾與尼采》的作者是公認的西方解讀尼采的大師朗佩特。他的《尼采與現(xiàn)時代》依次解讀了培根、笛卡爾、尼采三位大師的作品,用的是施特勞斯的手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尼采與現(xiàn)時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幫朋友買的,朋友說很滿意
  •   有閱讀難度
  •   書的內(nèi)容跳躍性很大,比較枯燥。需要讀的人花十二分的時間和精力,真正的讀書人應(yīng)該不難做到。如果要讀通俗版本的不建議買這本書。
  •   剛翻開,書裂開了,內(nèi)容還是不錯的
  •   送貨快 裝訂也不錯 喜歡這本書
  •   尼采遠比人民想象的是偉大,特別對中國讀者而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