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國人的演講(二)

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作者:林語堂,陳季同等 著;  頁數:32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國人,中國傳統(tǒng),中國文化;核心價值理念的儒家思想,生存根基的道家思想……《致中國人的演講》從心性的角度研究探討了中國人的精神、理想及其人生觀,深入分析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當代所扮演的角色和承載的使命,探尋了我們偉大祖先最寶貴的精神遺產,為現(xiàn)代人心靈家園的建設指出了明確的道路。繼往開來,闡舊開新,今天的中國人有福,可以聆聽智者的諍言與警語。

書籍目錄

一 中國從之德性二 宗教與哲學三 儒家哲理觀——“中”四 中華民族與中庸之道五 樂的精神與禮的精神六 由音樂探索孔子的藝術精神七 禮樂新解八 釋美育并論及中國美育之今昔及其未來九 中國心靈——道家的潛在層十 孔子與心教十一 中國人文思想的骨干十二 中國文化之傳統(tǒng)精神十三 憂樂圓融——中國的人文精神十四 中國文化對“人”的設計十五 中國人的智慧十六 從“疏離”問題看中國哲人的智慧十七 論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真、善、美問題十八 談儒道兩家的“道”十九 孝和愛二十 論儒家孝的倫理及其現(xiàn)代化:責任、權利與德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致中國人的演講(二)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吾國?吾民?吾性:天時、地利、人和
      
      
      一提到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傳統(tǒng),說起她的智慧、博大、深廣,就我個人而言,我首先想到的是她那流淌在心靈周邊那一部分“悟性”。在哲學界或思想界,這個悟性或許就是我們常說的“心靈之約”。中國人重視與天地環(huán)境的關系,講求“天人合一”,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將自我掩藏在心靈深處,對外以“天地間走來小小的我”的姿態(tài)出現(xiàn),這一“克己”的行為,反映出中國人自重、含蓄、謙讓、內斂、深沉、博大、溫和、圓熟、幽默、仁厚、常樂的個性。林語堂在《中國人之德性》一文中將中國人刻畫的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用“心”來控制感情,這是中國人的一個大發(fā)現(xiàn)。這個發(fā)現(xiàn),在我看來,用“做法”來得更貼切些。不過,“做法”可以用智慧或偉大來描述,畢竟這個“做法”非常獨特,不容易做得來。這個做法形成了幾千年的傳統(tǒng):“內圣外王”。說穿了,就是修身養(yǎng)性,然后在“起家治天下”。尤其是“人人皆可為堯舜”,這個道德理想的目標非常純粹,在一定的歷史階段,對中國社會秩序的整合舉足輕重。饒有情趣的是,中國人的德性不是儒家的獨有,而且在墨家、道家那里也是比比皆是,以中國人的幽默而論,道家的“貧嘴”頗能顯示出傳統(tǒng)靈動的一面。林語堂這樣述說中國傳統(tǒng)的“幽默”:“幽默是心境之一狀態(tài),更進一步,即為一種人生觀的觀點,一種應付人生的方法。無論何時,當一個民族在發(fā)展過程中生產豐富之智慧足以表露其理想時則開放其幽默之鮮葩,因為幽默沒有旁的內容,只有智慧之刀的一晃。歷史上任何時期,當人類智力能領悟自身之空虛、渺小、愚拙矛盾時,就有一個大幽默家出世,像中國之莊子。”當然么其他國家也有幽默,但莊子的幽默是中國式的,“中國倘沒有莊子,智慧的遺產也不知將遜色多少。”
      開篇即用幽默來概括中國的傳統(tǒng)是不是顯得不夠莊重呢?回答恰恰相反,要知道幽默所包蘊的內涵比任何詞語都來得寬泛周嚴。
      陳季同的《宗教與哲學》講出了孔子學說人性體系中最為完美的感悟。這個感悟非常人性化,他所說的“自重是一種普遍情感”,這就把中國人源自孔子的教誨給點化了:“孔子教導我們,感官,顧名思義由各種官能組成,而非天資。不過人類卻接受了自然的稟賦,他列舉為:體面的相貌,溫和的言談,準確的聽力,敏銳的眼光,冷靜的反應。我們應該不斷發(fā)展人類感官的這些特別之處?!钡拇_,不但幽默靈動,就是自重也是一種以不變來應萬變的人生智慧策略。凡此種種,這些都是用來協(xié)調、潤滑、周全人之邊際關系的控制策略。
      “中庸之道”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最為大氣的一種“庸道”。這一人生智慧在傳統(tǒng)資源中應該說是最值得打撈的一味。1918年11月10,翰林校長蔡元培在《北京大學發(fā)刊詞》中這樣袒露自己施行教育宗旨的原委說:大學者,“包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抖Y記》《中庸》曰:‘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阋孕稳葜H缛松砣?,官體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剛柔也,若相反而實相成。各國大學,哲學之唯心論與唯物論,文學美術之理想派與寫實派,計學之干涉論與放任論,倫理學之動機論與功利論,宇宙論之樂天論與厭世論,常樊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則,而大學之所以為大也?!保ā恫淘嗳返?卷,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211頁》)1930年,蔡先生在1930年11月20亞洲學會的演說直截了當地說出了“中庸之道”的普適意義以及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中獨特性和智慧:“我等所生活的世界,是相對的,而我人恒取其平衡點?!逼鋵崱爸杏埂辈粌H是一種做事的方法,更是一種人生的智慧,19歲的匡亞明在1925年的一篇文章中就客觀分析了“中庸”的可取成分。避開消極,走向積極,這就是他發(fā)現(xiàn)的“中庸”意義:“儒家‘中’的哲理在教人如何困苦自勵,如何‘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等方面,確有其合理的、經積極的思想實質所在。在儒家‘中’的哲理中,前者(指消極成分)應打破、消除,后者應保留、發(fā)揚。能如此,就可以在儒家‘中’的哲理中找到有益于當今的不少珍貴思想。”(《儒家哲學觀――“中”》)無論我們身居何處,這種人生哲學都需要攜帶著。
      不止如此,“中庸之道”與還牢牢掛靠在了“禮樂”精神的戰(zhàn)車上。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中”與“和”是息息相關的,“和”是“中”的另一種表現(xiàn)和說法,它們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中國傳統(tǒng)之偉大的一個突出的表現(xiàn)還是“禮”、“樂”精神,這是中國人心性最高的標志之一。徐復觀的《由音樂探索孔子的藝術精神》、朱光潛的《樂的精神與禮的精神》、周谷城的《禮樂新解》、李長之的《釋美育并論及中國美育之今昔及其未來》都是論述其偉大的經典之作。朱光潛先生特意將“和“提出來闡釋“禮樂”精神:“‘和’是個人修養(yǎng)與社會生展的一種勝境,而達到這個勝境的路徑是‘序’。和的意義原于音樂,就拿音樂來說,‘聲成文,謂之因’,一曲樂調本是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聲音配合起來的,音樂和諧不和諧,就看這配合有無條理秩序。音樂是一種最高的藝術,像其他藝術一樣,他的成就在形式,而形式之所以為形式,可因其具有條理秩序,人格要成一個完美的有機體,知情意各種活動必須各安其位,各守其分。就一個社會說,分子與分子要和而無爭,他也必有制度法律,使每個人都遵照。世間決沒有一個無‘序’而能‘和’的現(xiàn)象。”
      當然對禮、樂內涵的之解釋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它是中國偉大傳統(tǒng)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看到的郭沫若的《中國文化之傳統(tǒng)精神》、馮友蘭的《中國哲學之精神》、方東美的《中國人的人生觀》、周作人的《中國的國民思想》等萬變不離其宗的“人生”感悟。方東美將中國人視自然、人與歷史“渾然一體”的觀點看作“東方智慧的基本精神”,從而也就有了這樣的思想定義和價值判斷:“因此,在這種智慧的光照之下,哲學并不是對一些瑣事枝枝節(jié)節(jié)的研究,往而不返,也不是對一些與生命不相干的探討,執(zhí)而不化。所有偏執(zhí)的‘主義’,若只囿于邊見,即使不是虛妄,也是誤解,中國哲學在這種廣大和諧的原則下,以理想主義作為追求崇高價值的表現(xiàn),自可與自然主義攜手合作,共同肯定生命的意義――不論是宇宙生命或是人類生命,然后在某種意義下的自然主義,也必能與人文主義密切融通,共同在文化創(chuàng)造中肯定人性的尊嚴。”馮契的《智慧的民族特征》也無不道出了其中的真諦;朱立元、王振復的《天人合一――中華藝術精神的文化內涵》更是從文學藝術的視角將中國人心靈“美的歷程”推向了極致。
      “仁”是中國傳統(tǒng)中一個基本元素,也是一個歸宿,而其落腳點則具體到了“孝”和“愛”上(南懷瑾:《孝和愛》),美籍華人成中英以此為根據發(fā)表的《論儒家孝的倫理及其現(xiàn)代化:責任、權利與德行》以嶄新的視角說出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關系。前些年由于馬克斯?韋伯的《儒教與道教》一書的影響,對儒家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性的糾葛沸沸揚揚,然而東亞儒家文化圈內的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卻以不爭的事實讓這種懷疑傳統(tǒng)智慧的觀點沉落。這也告訴我們,打倒傳統(tǒng)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我們必須正視并審視我們的傳統(tǒng)。
      同樣是出于對人性的尊重,同樣出于人文關懷,林同濟的一篇在美國用英文解釋的“中國心靈”更為真切。他把道家和儒家的互補圓融視為一首完美的樂章:“儒家思想要求人們負責、合作和從眾;從社會的角度來講,他起到聯(lián)合、保存和持續(xù)的作用。道家思想體現(xiàn)個體自由意志,總是導致異議和分歧。他們兩者的確大相徑庭。然而,正如生活中的許多悖論那樣,對立面常常并存。這兩種思想在一個文化中,還有在一個人身上的綜合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來看都不無裨益。我們是不是可以這么說,它們提供了中國人生活中的正面和負面因素――它們一陰一陽,互為補充,辯證地引導生活走出時時出現(xiàn)的僵局;正因為有了它們,中國人才沒成為偏執(zhí)狂,中國才不那么單調。”(《中國心靈――道家的潛在層》)無獨有偶,王邦雄的《談儒道兩家的“道”――從儒道兩家的“心”談生命價值的開發(fā)》,他這樣總結中國人文的兩家的心路說:“素樸地說,道是人走的路,是人走出來的路;人文地說,儒道兩家為人生開路,開出人人能走,既真實而又莊嚴的路,所以道是人生的正路,人生的大道;究極地說,道既是正路,也是大道,能實現(xiàn)每一個人生命的真實價值,與存在的莊嚴意義,所以說道是實現(xiàn)原理,也就有了天道的形上性格。儒道兩家的道。開出由有限走向無限的路,讓每個人的生命沒有負擔也沒有缺憾,讓每一個人的生命既真實又莊嚴,這就是擔負一切存在,也實現(xiàn)一切存在的宗教精神。惟儒道兩家,在人間現(xiàn)世開出終極理想境,這就是人間現(xiàn)世的圓滿,所以儒道兩家的道,都通過政治去開展,內圣外王之道,遂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的宗教。這就是道,是由人的‘心’去開發(fā)去實現(xiàn)的道?!表樦@一思路延伸,我們還看到了“疏離”的智慧(韋政通:《從“疏離”問題看中國哲人的智慧》)、“自然與人”的“合一”(金岳霖:《自然與人》)、文化對人的“設計”(孫隆基:《中國文化對“人”的設計》)、中國人智慧中的“三極”(龐樸:《三極:中國人的智慧》),不一而足。這些都是中國傳統(tǒng)中的人文終極關懷,也可以用“真、善、美”來囊括之(湯一介:《論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真、善、美問題》),質而言之,即是“中國人文思想的骨干”(潘光旦:《中國人文思想的骨干》)。在本卷編纂的文章中,談論中國傳統(tǒng)心性的居多,而且儒家、道家以及兩家關系互補的文章各居一定的分量。諸如劉輝揚的《中國人的精神自由夢――莊子與道家》就是中國人“心性”的另一面揭示得淋漓盡致。陳榮捷的《中國哲學之理論與實際――特論人本主義》宏觀而又全面的總結了中國傳統(tǒng)的儒、釋、道各家的“理論與實際”之關系,人物的來頭不大,但卻有一言九鼎之力。
      饒有意味的是,本卷最后一篇乃是胡適的1959年7月在夏威夷大學第三屆“東西方哲學家會議”上宣讀的論文。這位以《新青年》起家,以激進反對傳統(tǒng)“暴得大名”的文化巨子卻以《中國哲學里的科學精神與方法》為題審慎地打撈出中國傳統(tǒng)中的“科學”精神。這是“五四”巨匠的偉大之處。這一具有象征意味的學術活動也是吸納在向中國人乃至世界人宣布:中國的傳統(tǒng)同樣偉大!
      
      
      
  •   寫得相當有水平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