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的申辯

出版時間:2007-6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作者:[古希臘] 柏拉圖  頁數(shù):232  字數(shù):202000  譯者:吳飛 譯/疏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公元前399年,一個叫莫勒圖斯的年輕人在雅典狀告哲學家蘇格拉底,說他不信城邦諸神,引進新的精靈之事,敗壞青年。于是,蘇格拉底被傳訊,在500人組成的陪審團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辯。但申辯并沒有挽救蘇格拉底的性命。他最后被判處死刑.蘇格拉底之死和耶穌之死,為西方文明打下了兩個基本色調(diào)。而蘇格拉底之死之所以成為西方哲學史上的核心事件,首先要歸功于柏拉圖的《蘇格拉底的申辯》。    研究柏拉圖的《蘇格拉底的申辯》,除了是一門古典學問,蘇格拉底問題還具有更普世的思想意義。《申辯》中的蘇格拉底和《福音書》中的耶穌一樣,早已化為了一種思想符號。雖然這個思想符號有著很獨特的故事性。我們的目的并不是恢復歷史上的蘇格拉底,而是嘗試理解這個思想符號中的哲學內(nèi)涵。正如西方人自覺地用古典思想來理解現(xiàn)實處境,我們也可以借助西儒的經(jīng)典思考,逐漸回歸中國自身的問題。

作者簡介

也譯為帕拉圖  拼音:Bó lā tú  英譯:Plato   希臘語:Πλ?των   (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  古希臘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里士多德并稱為古希臘三大哲學家?!  竞喗椤俊 ∶值挠蓙恚喊乩瓐D原名阿里斯托勒斯,卻又何以改稱“柏拉圖”?溯其源,阿里斯托勒斯自幼身體強壯,胸寬肩闊。因此體育老師就替他取了“柏拉圖”一名,“柏拉圖”希臘語意為“寬闊”。后來,柏拉圖的名字被延用下來,流行至今?! “乩瓐D出身于雅典貴族,青年時從師蘇格拉底。蘇氏死后,他游歷四方,曾到埃及、小亞細亞和意大利南部從事政治活動,企圖實現(xiàn)他的貴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動失敗后逃回[1]雅典,在一所稱為阿加德米(Academy)的體育館附近設(shè)立了一所學園,此后執(zhí)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頗豐,其教學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國》(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   柏拉圖是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其哲學體系博大精深,對其教學思想影響尤甚。柏拉圖認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現(xiàn)象世界”所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永恒不變,而人類感官所接觸到的這個現(xiàn)實的世界,只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現(xiàn)象所組成,而每種現(xiàn)象是因時空等因素而表現(xiàn)出暫時變動等特征。由此出發(fā),柏拉圖提出了一種理念論和回憶說的認識論,并將它作為其教學理論的哲學基礎(chǔ)。   柏拉圖認為人的一切知識都是由天賦而來,它以潛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靈魂之中。因此認識不是對世界物質(zhì)的感受,而是對理念世界的回憶。教學目的是為了恢復人的固有知識。教學過程即是"回憶"理念的過程。在教學中,柏拉圖重視對普遍、一般的認識,特別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認為概念、真理是純思維的產(chǎn)物。同時他又認為學生是通過理念世界在現(xiàn)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憶起理念世界的,承認感覺在認識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別強調(diào)早期教育和環(huán)境對兒童的作用。認為在幼年時期兒童所接觸到的事物對他有著永久的影響,教學過程要通過具體事物的感性啟發(fā),引起學生的回憶,經(jīng)過反省和思維,再現(xiàn)出靈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識。就此而言,柏拉圖的教學認識是一種先驗論。   柏拉圖的教學體系是金字塔形。為了發(fā)展理性,他設(shè)立了全面而豐富的課程體系,他以學生的心理特點為依據(jù),劃分了幾個年齡階段,并分別授以不同的教學科目。0一3歲的幼兒在育兒所里受到照顧。3一6歲的兒童在游樂場內(nèi)進行故事、游戲、唱歌等活動。6歲以后,兒童進入初等學校接受初級課程。在教學內(nèi)容上,柏拉圖接受了雅典以體操鍛煉身體,以音樂陶冶心靈的和諧發(fā)展的教育思想,為兒童安排了簡單的讀、寫、算、唱歌,同時還十分重視體操等體育訓練項目。17一20歲的青年升入國立的“埃弗比”接受軍事教育,并結(jié)合軍事需要學習文化科目,主要有算術(shù)、幾何、天文、音樂。20一30歲,經(jīng)過嚴格挑選,進行10年科學教育,著重發(fā)展青年的思維能力,繼續(xù)學習"四科",懂得自然科學間的聯(lián)系。30歲以后,經(jīng)過進一步挑選,學習5年,主要研究哲學等。至此,形成了柏拉圖相對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學體系。   根據(jù)其教學目的,柏氏吸收和發(fā)展了智者的‘三藝’及斯巴達的軍事體育課程,也總結(jié)了雅典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術(shù)、幾何、天文、音樂),其后便成了古希臘課程體系的主干和導源,支配了歐洲的中等與高等教育達1500年之久。   柏拉圖認為,每門學科均有其獨特的功能,凡有所學,皆會促成性格的發(fā)展。在17歲之前,廣泛而全面的學科內(nèi)容是為了培養(yǎng)公民的一般素養(yǎng),而對于未來的哲學家來講,前面所述的各門學科都是學習辯證法必不可少的知識準備。文法和修辭是研究哲學的基礎(chǔ);算術(shù)是為了鍛煉人的分析與思考能力:學習幾何、天文,對于航海、行軍作戰(zhàn)、觀測氣候、探索宇宙十分重要;學習音樂則是為了培養(yǎng)軍人的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他還很重視選擇和凈化各種教材,如語言、故事、神話、史詩等,使其符合道德要求,以促進兒童心智之發(fā)展。   就教學方法而言,柏拉圖師承蘇格拉底的問答法,把回憶已有知識的過程視為一種教學和啟發(fā)的過程。他反對用強制性手段灌輸知識,提倡通過問答形式,提出問題,揭露矛盾,然后進行分析、歸納、綜合、判斷,最后得出結(jié)論。   理性的訓練是柏拉圖教學思想的主要特色。在教學過程中,柏拉圖始終是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最終目標的。在《理想國》中,他多次使用了“反思”(reflection)和“沉思”(contemplation)兩詞,認為關(guān)于理性的知識唯有憑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會貫通,達到舉一反三。感覺的作用只限于現(xiàn)象的理解,并不能成為獲得理念的工具。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心思凝聚,學思結(jié)合,從一個理念到達另一個理念,并最終歸給為理念。教師要善于點悟、啟發(fā)、誘導學生進入這種境界,使他們在“苦思冥想”后“頓開茅塞”,喜獲“理性之樂”。 這與蘇格拉底的助產(chǎn)術(shù)有異曲同工之妙?! “乩瓐D的教學思想幾乎涉及到教學領(lǐng)域中的所有重要方法。他第一個確定了心理學的基本劃分,并使之與教學密切聯(lián)系起來。他繼承并發(fā)展了斯巴達的依據(jù)年齡特征劃分教學階段的教學理論,在教學的具體內(nèi)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則更多地總結(jié)與采用了雅典的經(jīng)驗,提出了全面、和諧發(fā)展的課程體系。他十分注重在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強調(diào)探討事物的本質(zhì),這些都給了后世教育家們以巨大的影響和啟迪。   但是,柏拉圖夸大了理性發(fā)展在教學中的意義。他主張的通過回憶和沉思冥想以致知的教學過程,反映了其對掌握知識理解中的唯心主義傾向。特別是他把理性絕對化、孤立化,使感覺和理性之間對立起來的思想,以致成了中世紀經(jīng)院派教條主義教學方法的理論基礎(chǔ)。

書籍目錄

引言  一 蘇格拉底的審判  二 柏拉圖的《申辯》  三 《申辯》中的幾個主題  四 《申辯》從古典到中世紀  五 《申辯》在現(xiàn)代歐洲的復興  六 現(xiàn)代《申辯》研究中的三個問題  七 《申辯》與現(xiàn)代哲學  八 西方當代《申辯》研究的版本情況  九 中國學界對《申辯》的翻譯與研究  十 本書的翻譯與義疏  十一 縮寫對照表蘇格拉底的申辯(譯注)生的根據(jù)與死的理由:《蘇格拉底的申辯》義疏  一 真理與修辭(17a1-18a6)  二 案情真相(18a7-19a7)  三 哲學生活的根據(jù):針對第一撥控告者的辯護(19a8-24b2)    1.智者之知(19a8-20e3)    2.無知之知(20c4-23c1)    3.誣蔑的形成(23c2-24b2)  四 在哲學與政治之間:針對第二撥控告者的辯護(24b3-28a1)    1.訴狀(24b3-c9)    2.敗壞青年(24c9-26a7)    3.不敬之罪(25a8-28a1)  五 為哲學而死的理由(28a2-31c3)    1.蘇格拉底與阿基琉斯(28a2-29b9)    2.美好生活與死亡(29b9-31c3)    3.哲學作為政治(31c4-34b5)    4.愛智者的榮耀(34b6-35e8)  六 懲罰與榮耀(35e1-38b9)  七 臨別告白(38c1-42a5)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三 《申辯》中的幾個主題柏拉圖的《申辯》由三次演說組成,即正式的申辯辭、提出刑罰的演說、判死刑之后的演說。有些研究者徑直按照這三部分劃分結(jié)構(gòu),但很多研究者更喜歡按照主題和內(nèi)容劃分。我們在翻譯和義疏中,將會基于這三次演說的基本結(jié)構(gòu),然后根據(jù)主題闡釋。對于更詳細的結(jié)構(gòu)、內(nèi)容,及其含義,讀者應(yīng)該在全文的翻譯和后面的義疏中來體會。我們在此先勾勒出一個大體的輪廓,使讀者在閱讀《申辯》的詮釋與研究史時不至于摸不清線索。由于《申辯》是蘇格拉底針對莫勒圖斯等人的控訴所做的辯護,其中的一個核心主題,就是蘇格拉底的哲學活動與城邦政治之間的關(guān)系。在“義疏”中,我們會把這個問題總結(jié)為哲學與政治的沖突。無論哲學還是政治,在當時雅典文明的語境下,其目的都是為了美好的生活。蘇格拉底的哲學是對美好生活的思考,政治是對美好生活的現(xiàn)實追求。但因為哲學和政治各有各的邏輯,兩種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會非常不同。而在歷代對《申辯》的詮釋中,人們對這對矛盾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比如,我們會看到,羅馬的道德楷模老加圖站在政治秩序和道德風尚的角度,就認為蘇格拉底的哲學是對政治秩序的一種破壞。作為羅馬歷史中備受尊重的人物,老加圖竟然對蘇格拉底提出這樣的控訴,這至少提示我們,莫勒圖斯等人對蘇格拉底的控訴并不是簡單的意氣之爭或泄私憤,而是體現(xiàn)了一種更嚴肅的對立與沖突。再比如,當自由民主逐漸成為現(xiàn)代文明的一種意識形態(tài)之后,有些人也會批評蘇格拉底對民主制的反對。這一控訴無疑繼承了伯利克拉底的批評。當然,反過來也會有人認為,蘇格拉底面對政治的不屈服,表明了一種高貴的人格和對暴政的蔑視,甚至是現(xiàn)代的公民不服從傳統(tǒng)的先驅(qū)?!?/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蘇格拉底的申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條)

 
 

  •   這是國內(nèi)最經(jīng)典的一本了(或稱作“學院派”)
  •   買書的時候只是想看蘇格拉底或柏拉圖說的或記錄的,拿到書了發(fā)現(xiàn)前言和后面都是作者寫的,這兩部分都略過去不看了,蘇格拉底的申辯部分還是很精彩的。書的厚度和重量不成正比,很輕的
  •   比商務(wù)的好,好在有西人的詳注。讀柏拉圖如同讀《論語》、《孟子》,離開前人的注釋,光靠自己瞎想,那真可能讀得神魔亂舞、想落天外了,結(jié)果還是不知道西方人究竟在想些什么。
  •   但是卓越這一系列的書都沒好好保存,有點臟舊
  •   收到的時候就臟兮兮的,估計是壓箱底壓了好幾年了的吧?好在內(nèi)容還不錯,彌補了卓越書保存的糟糕不過下回還是不會再在這里買了
  •   非常喜歡這本書,譯者吳飛文筆雋永,貼近原意,希望卓越趕緊進貨!
  •   不知為什么就是讀不下去, 也許是時代太久遠了? 還是并未真正領(lǐng)悟到其真諦。
  •   書還是不錯的,只是不太符合我的口味,前面引言太多了,后面又都是注解
  •   這書本內(nèi)容不多光是前言就占了四分之一,需要靜下心來看的。否則就會被里面的注釋給煩死了。
  •   把很復雜的哲學問題通俗的表達出來,讓人感受到蘇格拉底的超人智慧.對于哲學,也更加著迷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