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8-8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作者:爵青 頁數(shù):261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在驚天動地的時代巨變、中西文明的碰撞與交融、尋覓人生的辛苦遭逢中,不僅產(chǎn)生了許多偉大的作家和傳世之作,而且其文學主潮,從那時起,就為今天的中國文學積攢著激情和趨向,成為了今天中國文學的前奏。最早,五四新文學運動成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聲。這一時期的文學,不僅以白話文的倡導推進了文學向人民群眾和現(xiàn)實生活的回歸,而且在作品內(nèi)容上,也和舊民主主義文學風貌迥異,即高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其中尤以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的創(chuàng)作影響巨大,一批優(yōu)秀作家以其豐厚的創(chuàng)作實績,推動了寫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流派的形成,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展做了偉大的奠基與開創(chuàng)。隨著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作為口號提出并形成運動,特別是隨著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的成立,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主潮,越來越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許多作家直接間接地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禮,開始自覺地把文學作為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斗爭的武器?!白舐?lián)”以外的進步作家,亦因其堅持人民的立場和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道路,同樣成就斐然,融會成進步的文學洪流,推動中國現(xiàn)代文學進入成熟階段,使那時的文學呈現(xiàn)出繁榮、復雜、豐沛的格局?!捌咂摺笔伦円院螅覈4木置娓蛹ぐl(fā)了作家感時憂國的情懷。隨著解放區(qū)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解放區(qū)文藝運動也蓬勃高漲。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制定了革命文藝運動的路線和政策,深刻回答了“五四”以來革命文學發(fā)展過程中長期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貫徹毛澤東文藝路線的結果,使解放區(qū)文學藝術的各個方面都呈現(xiàn)出一片嶄新的氣象。與此同時,“國統(tǒng)區(qū)”的文學,雖然環(huán)境和條件均和解放區(qū)不同,但進步文藝界在鞭撻黑暗呼喚光明方面同樣高潮迭起,奔涌著走向新中國,走向人民文藝的偉大會師。
作者簡介
爵青,(1917-1962),原名劉佩,筆名可欽,遼丁等。吉林長春人。曾就學于長春日本公堂,奉天美術學校和長春交通學校。1939參加新京藝文志事務會,是東北淪陷時期“藝文志”派的代表作家。著有小說集《群像》、 《歐陽家的人們》、《歸鄉(xiāng)》,長篇小說《黃金的窄門》、《青服的民族》、《麥》等。建國后工作于吉林大學圖書館。
書籍目錄
爵青小傳哈爾濱斯賓塞拉先生某夜巷男女們的塑像青春冒瀆之一青春冒瀆之二青春冒瀆之三蕩兒大觀園潰走喜悅惡魔香妃長安幻譚歸鄉(xiāng)遺書戀獄魏某的凈罪爵青主要著作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由高崗望下去,建筑物群恰如擺布在灰色的盆地中的絕崖,被夾在建筑物與建筑物之間的街路,形成著縱橫的脈狀河流。人馬、車輛、錯亂的步伐就像迅速奔流著的液體似的。遠處屋頂尖上端的廣告燈,隨著落日劃出花文字來。哈爾濱的都市風景沉沒在黃昏的紫霧中了。傍晚的風吹過來,又向盆地中的建筑物群吹去,唏噓著掠過立在崗上的青年穆麥的身畔。他是剛到哈爾濱來一個月的青年,由明朗的學校試驗室出來,因為失了半年業(yè)的原故,不惜遠涉,被介紹到哈爾濱來,作了一個資產(chǎn)家的家庭教師。他雖然不想以自然而野蠻的原始的風物來代替這囂塵的都市,可是卻覺得需要有一處田園的氣氛來驅逐一下每日的疲倦。于是每天黃昏時,在這高崗上的翹立一個鐘頭,便成了他的享受?! ∠﹃栕钅┑囊痪€紅光,埋在那西方有些像金字塔的白楊和花崗石的建筑中間,自己的長影子便漸漸地消逝了。往崗下走去的時候,一個異國的姑娘正坐在柏油路畔的休息椅上,弄著淫褻的手風琴,那悠閑的風情使他猛然愣住了。于是就放緩了步子,傾聽著由琴里飛出來的曲子。忽然一個偉男子走過來,便把她挾到崗上去了。 走下了崗,走過一些白俄的鮮果店,再走過一條鐵道,就到了自己主人的住邸。坐在屋里,把從街頭紙煙店用四分錢買來的麥斯干煙,拿出來銜在嘴里,合著眼休息在沙發(fā)上。他的住室是主人指給他的屋子,在一上臺階的右邊,由外面看去,正被籠罩在夾竹桃和盆栽的土耳其柏里;可是指給穆麥這個住室,卻也不能使他感到舒快。一個剛接近的都市,就給他如此不良的印象,這都會是不能久住的。黃昏已在室中淡下去,畫繪著一個古埃及侍男的室燈,像倦眼似的由天花板上垂下來,時候已是七點鐘,該到大駿和莉子——主人的長男和次女——來學英文法的時候了??墒嵌际械纳倌猩倥o他的閑工夫,倒使他能從容地休息了良久?! ?/pre>編輯推薦
爵青習慣天“在無光的蜘蛛網(wǎng)底下,靜靜地構想那些在生活上不易碰到的景象”,愛好詭異而沉湎于想象,擅長于描寫“超乎常人以上獨奇的性格與非俗的故事”,因此亦有人稱之為“鬼才”。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