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8-10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作者:張瑞賢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面對這些浩如煙海的中醫(yī)典籍,盲目閱讀或漠然置之都是不足取的。正確的態(tài)度應(yīng)該是對這些浩瀚的文獻(xiàn)進(jìn)行系統(tǒng)梳理,科學(xué)分析,深入鉆研,由博返約,去粗取精,發(fā)揚光大。這樣才能避開前人走過的彎路,把前人寶貴的經(jīng)驗繼承下來,從而在更深的層次上探索未知的境界。尤其在受到西醫(yī)的強烈沖擊,中醫(yī)臨床實踐機會相對減少的今天,師法古代名醫(yī)名著則更加不可或缺。
書籍目錄
總目錄
湯液本草
本草蒙簽
本草備要
本經(jīng)逢原
得配本草
本草綱目拾遺
本草求真
本草崇原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百種錄
本草分經(jīng)
本草思辨錄
附:未收本草名著提要
湯液本草目錄
上卷
五臟苦①欲補瀉藥味
臟腑瀉火藥
東垣先生藥類法象
用藥法象
藥性要旨
氣味厚薄寒熱陰陽
升降圖
升降者天地之氣交
用藥升降浮沉補瀉法
五味所用
藥類法象
標(biāo)本陰陽論
五方之正氣味制方用
藥附
東垣先生用藥心法
隨證治病藥品
用藥凡例
東垣報使
諸經(jīng)向?qū)Ц綀D六幅
制方之法
用藥各定分兩
用藥酒洗曝干
用藥根梢身例
用丸散藥例
升合分兩
君臣佐使法
治法綱要
藥味專精
湯液煎造
古人服藥活法
古人服藥有法
察病輕重
海藏老人湯液本草
五宜
五傷
五走
服藥可慎
論藥所主
天地生物有厚薄堪
用不堪用附圖
氣味生成流布
七方
十劑
下卷
草部
防風(fēng)
升麻
羌活
獨活
柴胡
葛根
威靈仙
細(xì)辛
白芷
川芎
麻黃
藁本
桔梗
鼠粘子
秦艽
天麻
黑附子
烏頭
縮砂
蓽澄茄
蓽茇
香附子
草豆蔻
白豆蔻
延胡索
茴香
紅藍(lán)花
良姜
黃芪
蒼術(shù)
白術(shù)
當(dāng)歸
芍藥
熟地黃
生地黃
山藥
麻仁
薏苡仁
甘草
白前
白薇
前胡
木香
知母
貝母
黃芩
黃連
大黃
連翹
連軺
人參
沙參
半夏
五味子
甘遂
大戟
蕘花
海藻
商陸根
旋復(fù)花
澤瀉
紅豆蔻①
肉豆蔻
甘松
蜀漆
蒲黃
天門冬
麥門冬
萎蕤
茵陳蒿
艾葉
白頭翁
百合
蓯蓉
玄參
款冬花
紫參
苦參
蘆根
射干
敗醬
敗蒲
葦葉
防己
牽牛
三棱
蓬莪茂
草龍膽
瓜蔞根
地榆
紫草
茜根
菊花
葶藶
王不留行
通草
木通
瞿麥
車前子
石韋
白附子
胡蘆巴
馬兜鈴
白及
天南星
郁金
佛耳草
蛇床
木部
桂桂心、肉桂、桂枝附
柏子仁
側(cè)柏葉
柏皮
槐實
槐花
蔓荊子
大腹子
酸棗
胡椒
川椒
吳茱萸
山茱萸
益智
厚樸
丁香
沉香
乳香
藿香
檀香
蘇合香
檳榔
梔子
黃柏
枳實
枳殼
牡丹皮
地骨皮
豬苓
茯苓
獲神
烏藥
干漆
皂莢
竹葉
竹茹
淡竹葉
茗苦茶
秦皮
桑白皮
梓白皮
紫葳
訶黎勒
杜仲
琥珀
郁李仁
巴豆
蕪花
蘇木
川楝子
金鈴子
沒藥
梧桐淚
桑東南根
果部
大棗
生棗
陳皮
青皮
桃仁
杏仁
烏梅
木瓜
甘李根白皮
菜部
荊芥穗
生姜
干姜
薄荷
蔥白
韭白
薤白
瓜蒂
冬葵子
蜀葵花
香薷
炊單布
米谷部
粳米
赤小豆
黑大豆
大麥蘗
小麥
神曲
酒
苦酒
飴
香豉
玉石部
石膏
滑石
樸硝
盆硝
硝石
玄明粉
硫黃
雄黃
赤石脂
禹余糧
代赭石
鉛丹
白粉
紫石英
伏龍肝
白礬
朱砂
硇砂
東流水
甘瀾水
禽部
雞子黃
獸部
龍骨
麝香
牛黃
犀角
阿膠
豬膚
豬膽汁
獺肝
?鼠糞
人尿
蟲部
牡蠣
文蛤
虻蟲
水蛭
庶蟲
鼠婦
蜘蛛
蠐螬
蜜
蜣螂
鱉甲
蛇蛻
蟬蛻
白僵蠶
斑蝥
烏蛇
五靈脂
緋帛
跋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