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 作者:孫尚揚 頁數(shù):190 字數(shù):12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介紹的是在中西文明交流史上的兩位起過重要作用的歷史人物:利瑪竇和徐光啟。對利瑪竇的研究,中國史書向來褒貶不一,本書力圖將利瑪竇等傳教士置于明末的社會文化背景中予以考察和研究。對徐光啟的研究,學(xué)術(shù)界較易于達到共識。本書著重研究利、徐二人的思想、觀念,限于篇幅和能力,書中未能詳盡介紹徐光啟在農(nóng)學(xué)、歷法方面的貢獻,讀者可以從其他眾多有關(guān)徐光啟的論著中獲取這方面的知識,這也是筆者略去這方面的介紹的原因。
作者簡介
孫尚揚(1965~),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博士,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宗教學(xué)系教授。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中國基督教史、宗教社會學(xué),著有《基督教與明末儒學(xué)》、《湯用彤》、《宗教社會學(xué)》、《1840年前的中國基督教》(合著)、《20世紀西方哲學(xué)東漸史-基督教哲學(xué)在中國》(合著)、《校注
書籍目錄
引言第一章 天路歷程 一 裂開的巖石 二 “精神狩獵 三 嚶鳴求友 四 在禁律面前 五 沉默的“福音” 六 另一種福音第二章 耶教如是說 一 “撥云霧見青天 二 “今不如古” 三 天主即“上帝 四 “人魂不滅 五 “人性之善不可疑 六 “太極不能為萬物本原 七 “萬物不可為一體 八 三教合一——“折斷天下之心于三道” 九 “吾嘗笑且惜彼經(jīng)國之士 十 “人有三父第三章 行者的足跡 一 矯摯英邁一少年 二 科舉“爛路”上的爬行者 三 在中西文明的交匯點上 四 需要與合作 五 “郁郁不能有所建白”的政治生涯第四章 儒生如是說 一 “啟生平善疑” 二 “人生最急事” 三 “其教必可以補儒易佛” 四 “釋然而后失笑” 五 “會通以求超勝”第五章 荒原疾行 一 魂縈夢牽的科學(xué)藍圖 二 強國夢的幻滅——練兵與救亡 三 永恒的回響——呼喚開放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接下來的是,使利瑪竇如坐針氈的教民之間的官司。知府在利氏報案后,通過逼供查出打劫者乃系韶州賭徒,于是嚴加懲處,判處為首者死刑,同伙全被判刑三年。這一判決大出利瑪竇意料之外,他知道,若按此執(zhí)行,韶州居民將會以敵意淹沒傳教士。驚嚇之下,他又去官府為兇手們求情免刑,但知府似乎偏要顯示他的鐵面無私,執(zhí)意著令送打劫者至肇慶按察司衙門,按察司也不聽受利氏的求情,維持原判。幸好,廣東都察御史巡按州縣經(jīng)過韶州,利瑪竇再次詳述全案情節(jié),作證賭徒們并未搶走任何東西,這才避免了人頭落地的結(jié)局。近代教案中,常有些中國教徒借洋人之威殘害同胞者,更有傳教士借其靠山肆意侵占中國民眾財產(chǎn)、甚至奪民性命者。與此相比,利瑪竇的態(tài)度可謂明智之舉了。即便利氏如此適可而止,但那些只挨了二十大板便了結(jié)案情的賭徒及其家屬們,對他仍不依不饒。他們在都察御史啟程離開韶州時,演出了一場成隊跪呈狀子;控訴傳教士擾亂地方治安的鬧劇。都察御史卻以遞呈狀子遲于他剛到韶州之時為理由,拒不受理,并喝令驅(qū)散眾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場教民官司,這才了結(jié),但雙方都不同程度地丟了面子。到此為止,利瑪竇等傳教士在官吏和少數(shù)上層士大夫那里得到的似乎主要還是好奇、同情乃至庇護;而在普通民眾中,除為數(shù)不多的人受洗入教外,大多數(shù)人對傳教士的反應(yīng)則是好奇、猜忌和由糾紛導(dǎo)致敵意。
編輯推薦
《利瑪竇徐光啟》:中國讀本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