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英譯研究

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作者:吳伏生  頁數(shù):452  字數(shù):455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列國漢學史書系”作為一個文化工程,其撰寫的難度非一般學術著作所能比擬。嚴紹□教授談到siniligy的研究者的學識素養(yǎng)時提出四個“必須”:①必須具有本國的文化素養(yǎng)(尤其是相關的歷史、哲學素養(yǎng));②必須具有特定對象國的文化素養(yǎng)(同樣包括歷史、哲學素養(yǎng));③必須具有關于文化史學的基本學理素養(yǎng)(特別是關于“文化本體”理論的修養(yǎng));④必須具有兩種以上語文的素養(yǎng)(很好的中文素養(yǎng)和對象國的語文素養(yǎng))。這幾點確實都是漢學研究者必須具備的文化和語文素養(yǎng),否則很難進入漢學研究的學術境界。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英國早期的漢詩翻譯
第二章 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
一、從傳教士到大學教授:理雅各的漢學道路
二、理雅各與中國文化
三、理雅各的《詩經(jīng)》翻譯
(一)《中國經(jīng)典》版《詩經(jīng)》
(二)韻體《詩經(jīng)》
(三)《中國圣典》版《詩經(jīng)》
(四)《離騷》翻譯
第三章 翟理斯(Herben A11en Giles,1845—1935)
一、從外交官到大學教授:翟理斯的漢學道路
二、翟理斯與中國文化
三、翟理斯的漢詩翻譯
(一)《中詩英韻》及《中國文學選珍:詩歌卷》
(二)《中國文學史》中的漢詩翻譯
(三)其他譯詩
(四)與韋利的譯詩之爭
第四章 韋利(Anhur D.Waley,1889—1966)
一、從大英博物館館員到漢學家:韋利的漢學道路
二、韋利與中國文化
三、韋利與中國詩歌
四、韋利的詩歌翻譯理論
五、韋利的漢詩翻譯
(一)《漢詩一百七十首》、《漢詩增譯》及《悟真寺和其他篇章》
(二)白居易翻譯
(三)《詩經(jīng)》翻譯
(四)《九歌》翻譯
第五章 龐德(Ezm P0und,1885一1972)
一、龐德與中國文化、詩歌之緣
二、龐德論詩歌翻譯
三、龐德的漢詩翻譯
(一)《神州集》
(二)《詩經(jīng)》翻譯
結 語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后 記

章節(jié)摘錄

  韋利還進而指出:“中國思想中的局限也使得中國文學長于反思,而不是理論推斷?!彼€以自居易的詩為例,說明那里“確實沒有嚴格的理念和微妙的哲學,但是其中有強烈、坦誠的反思和自我剖析,而這則是西方所無法比擬的”?! ∫簿褪钦f,韋利從西方人的偏見中發(fā)現(xiàn)了中國文化、文學的獨特之處,那便是為不同人所常常稱道或批評的世俗理念。在他看來,這種貌似平淡·的傳統(tǒng)要比西方的宗教熱情(亦即他所說的“迷信”)相對要健康得多。如果說從理雅各到翟理斯,我們已經(jīng)看到宗教影響的削弱,那么在韋利身上,這種影響真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了。韋利曾翻譯過《道德經(jīng)》(The Way and ItsPower,1934)和《論語》(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1938)并且著有《中國古代的三家思想》(Three Ways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1939),但是,在這些譯著中,韋利從未將中國古代思想與基督教進行過系統(tǒng)比較,更沒有從基督教的角度對中國文化評頭論足。我們在第二章中曾經(jīng)提到,面對學生“事鬼神”和“敢問死”的問題,孔子做出了“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以及“未知生,焉知死”的著名回復。理雅各曾對此大為困惑和不滿,因為孔子竟然回避生死這一在他看來至關重要的宗教問題??墒菍f利來說,孔子的回答無非是說,“對君子而言,與涉及生人的問題相比,那些有關死人如何生存的問題是次要的。”韋利隨后還以此為引子,對中國文化的特點做了如下深刻論述:  與西方作者們經(jīng)常想象的不同,[此處]所涉及的并不是生命終極性質這一類抽象的形而上學問題。[在中國文化中],上面討論的兩個段落也并不孤立和不同尋常。與此相反,它們正代表了漠視死者,重視生者,以及漠視鬼神世界,注重日常生活的基本特色。  在他的漢籍翻譯中,韋利還力圖在語言層次上體現(xiàn)中國文化中的非宗教特點。例如在介紹中國古代思想的長文《道德經(jīng)和它在中國思想中的地位》(Tao Te Ching and Its Place in Chinese Thought)中,他用“supreme ances-tor”(至祖)來翻譯《詩經(jīng)》和《尚書》中經(jīng)常使用的“上帝”一詞,因為他認為“帝”指的是“ancestors”(祖先),“上帝”指的是“第一位祖先”(first“the ancestral line)。由于采用了這樣的世俗文字,韋利也便無須像理雅各那樣,去討論中國文化中是否存在著基督教那樣的一神教,以及上古中國的“上帝”與基督教中“God”之間的異同。各種跡象表明,他對這種討論也沒有多少興趣。例如,在翻譯《詩經(jīng)》時,韋利雖然也使用了“God”來翻譯“上帝”,但他只是簡要地提到,“在翻譯‘帝’時,我們也可不使用God,而是使用cestor,意思是一位先王的精神?!边@里,韋利根本沒有提及曾經(jīng)在理雅各時代令人刀槍相見的所謂“術語之爭”(term debate),即能否用“上帝”或“神”翻譯西文中的“Deus”和“God”,因為在韋利看來,這些宗教方面的爭論沒有什么意義?!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漢詩英譯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