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

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 趙敏俐 學苑出版社 (2010-04出版)  作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  頁數(shù):451  

內(nèi)容概要

  《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6輯)(古詩卷)》的核心欄目,仍然是論文索引和摘要。包括2007年在中國大陸地區(qū)正式出版的期刊、雜志、報紙上所發(fā)表的有關古代詩歌研究的論文索引,共收入1491篇,比上一年度少了268篇,2007年大陸古典詩歌研究碩士論文索引,共432篇,比上一年度增加了55篇,2007年大陸地區(qū)古典詩歌博士論文摘要,共91篇,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篇。系統(tǒng)地刊發(fā)年度古典詩歌研究論文索引的工作,我們是從上一期開始的,但是卻受到了學術(shù)界的關注。因為它不但為本專業(yè)的研究提供了資料上的方便,而且可以從中了解學術(shù)動向,真正體現(xiàn)了“動態(tài)”的作用。從上一期和本期的情況看,碩士生和博士生的研究論文在其中已經(jīng)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不可忽視,他們正在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研究中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

書籍目錄

【吟詠性情與詩歌藝術(shù)】主持人語中國性情文化詩藝學芻議詩歌“氣象”何以能“近道——兼談朱熹“氣象近道”說在中國詩論“氣象”范疇構(gòu)建中的作用“觀化”與“閱世”——黃庭堅在佛禪思想影響下形成的獨特觀物方式論陶淵明式人格模式的建構(gòu)杜詩“抒寫天倫之情”與其“詩圣”性情從王禹偶、蘇軾等人的詩歌看宋人自我批判的思想閃光正岡子規(guī)的漢詩【吟誦專題】吟誦傳承的價值、疑難與設想格律詩詞之粵語吟誦古代詩歌語音表述形式考國學教育與對外漢語教學淺論湘語吟誦音長關系的個案分析——以史鵬先生的吟誦為研究對象【論文索引與摘要】2007年中中國古典詩歌研究論文索引【共490篇】2007年中國古典詩歌研究碩士論文索引【共430篇】2007年中國古典詩歌研究博士論文索引及摘要【共91篇】【研究綜述】“漢鐃歌”研究綜述唐代樂工歌妓及其對唐詩發(fā)展的影響研究綜述沈周研究述評清代子弟書研究歷史及其思考【書評】中國詩論史研究的開拓性成果——評霍松林先生《中國詩論史》傳承與創(chuàng)新并舉:“聲詩學”研究的又一部力作楊曉靄教授《宋代聲詩研究》人文關懷視野下的一部力作——評《清初廟堂詩歌集群研究》《清詞的傳承與開拓》評介旁搜遠紹嘉惠詞林——讀(二十世紀中華詞選》【學人志】錢志熙教授左東嶺教授【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動態(tài)】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2008年大事記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2008年度工作總結(jié)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儒家有“辭達而已矣”的觀念,然“達”字之義,卻不可膠柱鼓瑟而解之。比如,孔子云:“予欲無言?!币驗椋骸疤旌窝栽眨克臅r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第十七》)當此之時,“辭達”關乎天造地設之自然運行,夫子值此“欲無言”,或出于徒言而無補于事的現(xiàn)實感慨,世人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歷史無奈或許是“予欲無言”的潛臺詞。比如,孔子亦曾贊賞公叔文子“夫子時然后言”(《論語·憲問第十四》),當此之時,“辭達”想必又與人們尋常所說的“窮達”境遇有關,夫子值此而默契于“時然后言”,或出于“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論語·憲問第十四》)的生存顧慮。比如,《漢書·藝文志》云:“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碑敶酥畷r,“辭達”就關乎“春秋筆法”了!夫子修史之際講求“微言大義”,既有“記編同時,時同多詭,雖定哀微辭,而世情利害”(《文心雕龍·史傳》)的世情顧忌,又有“垂空文以斷禮義,當一王之法”(《史記·太史公自序》)的深遠意圖。凡此三者,“欲無言”、“時然后言”、“微言大義”,構(gòu)成了孔儒“言語”之際的典型精神狀態(tài)。這是一種充滿現(xiàn)實生活矛盾的主體性情,是一種包含著歷史無奈和無奈中所生發(fā)之特殊智慧的詩意言語靈性。無獨有偶,道家文化主體的“立言”意態(tài),也透出“欲無言”又“強為之言”的文化信息。老子就是在強調(diào)“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同時,又強調(diào)“強字之日道,強為之名日大”、“故強為之容”,在這種充滿玄妙意味的“道”、“名”詭論中,是否含有名辯家與道家交融互補的“名道互補”內(nèi)容,其實是很值得人們?nèi)ヌ接懙?。《莊子》一書,多處記載了莊子與惠施的談話、論辯。惠施是名辯學派的代表人物,是中國先賢中最早關注純粹語言問題的人物之一,惠施死后,莊子過其墓而有“匠石運斤”寓言,抒寫著“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zhì)矣!吾無與言之矣”(《莊子·徐無鬼》)的感慨。足見,惠施正是值得“與之言”的“忘言之人”。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得忘言之人而與之言”未嘗不意味著“名道互補”。比如“濠梁之辯”,《莊子》之本意,未嘗不是要顯示出對名辯家邏輯論辯術(shù)的高度嫻熟,以及用乎一心而隨機出入的自由意態(tài)。閱讀《莊子》文本的經(jīng)驗其實也在不斷地告訴世人,只有不僅熟諳邏輯推演語言,而且可以自由出入其間者,才能顯現(xiàn)“立言”者的言語靈性。

后記

本輯的核心欄目,仍然是論文索引和摘要。包括2007年在中國大陸地區(qū)正式出版的期刊、雜志、報紙上所發(fā)表的有關古代詩歌研究的論文索引,共收入1491篇,比上一年度少了268篇,2007年大陸古典詩歌研究碩士論文索引,共432篇,比上一年度增加了55篇,2007年大陸地區(qū)古典詩歌博士論文摘要,共91篇,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篇。系統(tǒng)地刊發(fā)年度古典詩歌研究論文索引的工作,我們是從上一期開始的,但是卻受到了學術(shù)界的關注。因為它不但為本專業(yè)的研究提供了資料上的方便,而且可以從中了解學術(shù)動向,真正體現(xiàn)了“動態(tài)”的作用。從上一期和本期的情況看,碩士生和博士生的研究論文在其中已經(jīng)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不可忽視,他們正在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研究中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在本期中我們推出了兩個學術(shù)專欄。其一是由北京語言大學韓經(jīng)太教授主持的“吟詠性情與詩歌藝術(shù)”。在中國文化傳統(tǒng)里,向來把詩歌當作是“吟詠性情”的藝術(shù),但在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古代文人們在用詩歌“吟詠性情”之時,并不主張將詩人所有的情感都表現(xiàn)在詩里,而特別強調(diào)詩人的道德存養(yǎng)和詩歌所具有的引導人們向善的作用,即突出詩歌有益于世道人心和藝文事業(yè)的藝術(shù)價值、文化價值。相應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段,也要以此為出發(fā)點和終極目的,由此而有了孔門師生之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討論和“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之說。即便是道家的“得意忘言”和“以真為美”,也與此有著極大的關系。本專欄的幾篇文章,選取古代著名學者、詩人朱熹、黃庭堅、杜甫、陶淵明的相關理論與詩詞為研討對象,希望能夠由此引出一些有意義的“問題”。其二是“中華吟誦”專欄。吟詩是中國古代詩歌一種活態(tài)的存在方式,是中國三千年以來詩詞文賦欣賞和傳承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富有音樂性,按照語言的特點曼聲歌詠。世界上很多民族、很多語言都有吟詩這種形式,其中漢語的吟誦發(fā)展最為充分,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曾經(jīng)發(fā)揮了巨大的文化傳播作用和詩歌藝術(shù)教育作用,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

編輯推薦

《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6輯·古詩卷)》是由學苑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