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作者:梁燕 頁數:345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齊如山劇學研究》是國內首部研究齊如山在20世紀京劇理論與實踐重要貢獻的專著。本書首次對中國近代戲曲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齊如山,作了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評價;對齊如山在20世紀有關戲曲理論與實踐所作出的卓越貢獻,作了全面系統(tǒng)、深入細致的探討。這是具有開拓意義的研究工作。
作者簡介
梁燕,1963年生,北京人。1987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1993、1996年先后畢業(yè)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分別獲漢語語言文學學士學位、戲曲史論方向碩士學位、戲曲美學方向博士學位?,F為中國戲曲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評估所通訊評議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以中國古代戲曲文學、近現代京劇史論為主要研究方向。在《文藝研究》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參與編撰各類文學辭書、教材及戲曲文化叢書十幾部。著有《寒窗三疊》、《齊如山劇學研究》等;主編《戲海飛鴻》、《齊如山文集》(“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等。
在中國戲曲學院服務二十余年,長期從事戲曲史論的教學、研究與管理工作。多次被學院評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先進個人,1994年被北京市高等教育局評選為“北京市高等學校優(yōu)秀青年骨干教師”,1995年,1996年連續(xù)被北京市總工會評為“愛國立功標兵”,1998年獲第十二屆田漢戲劇獎,2008年獲第四屆中國“海寧杯”王國維戲曲論文獎。
書籍目錄
序一 郭漢城序二 周育德序三 廖奔緒論第一章 齊如山劇學貢獻 第一節(jié) 戲曲歷史 一、起源論 二、腳色論 三、改良論 第二節(jié) 戲曲理論 一、歌舞論 二、寫意論 三、觀眾論 第三節(jié) 戲曲技法 一、舞臺動作技法 二、劇本創(chuàng)作技法 第四節(jié) 戲曲評論 一、古代戲劇論著中的戲曲評論 二、《京劇之變遷》中的戲曲評論 三、《清代皮簧名腳簡述》中的戲曲評論 四、《談四腳》中的戲曲評論 第五節(jié) 戲曲資料 一、《京劇之變遷》中的京劇發(fā)展、衍變資料 二、《行頭盔頭》和《臉譜》中的京劇舞臺美術資料 三、《戲班》中北京地區(qū)戲班的管理、經營資料 四、《國劇淺釋》中的京劇舞蹈資料第二章 齊如山劇學特征 第一節(jié) 齊如山劇學的科學意識 第二節(jié) 齊如山劇學的實踐意識 第三節(jié) 齊如山劇學的比較意識第三章 齊如山劇學實踐 第一節(jié) 編劇藝術 一、清末京劇劇目的演出與創(chuàng)作 二、齊如山等文人的新劇目創(chuàng)作 三、齊如山劇作內容與藝術特色 第二節(jié) 導演藝術 一、齊如山是現代戲曲導演先驅 二、齊如山戲曲導演的藝術成就 三、齊如山戲曲導演的藝術特色 第三節(jié) 策劃藝術 一、20世紀以前中國戲曲對外交流簡況 二、齊如山對梅蘭芳訪美演出的成功運作 三、20世紀前期西方對中國戲曲的解讀結語參考文獻附錄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齊如山劇學貢獻 第一節(jié) 戲曲歷史 齊如山劇學中有關戲曲歷史方面的研究,本節(jié)選取以下幾個專題:一是有關戲曲的起源問題,二是有關戲曲的腳色問題,三是有關京劇的改良問題,故簡言之為起源論、腳色論、改良論。起源論,論述齊如山有關戲曲起源的理論見解,分析他對前人及同時代人相關成果的繼承和個人的獨到論斷。腳色論,闡釋他對古代與近代戲曲腳色體制的考證與研究,概括他在這一領域的學術貢獻。改良論,評價齊如山一生戲曲改良的理論主張和實踐成果,指出他在戲曲改革歷程上的得與失。 一、起源論 齊如山早在1928年的《中國劇之組織》一書中就提出“中國劇乃由古時歌舞嬗變而來”的觀點。他說,“后世演劇,唱即是古時歌,做即是古時舞。不過演劇乃扮演故事,然古時歌舞亦有演故事者,試觀《舊唐書·音樂志》所載……《太宗破陣舞》、《大面》(《蘭陵王入陣曲》)、《撥頭》等舞,即可窺見一斑?!痹谝院蟮摹秶鴦「耪摗分羞M一步指出:“舊戲始自宋真宗朝之雜劇,而他的原根,則實來自古之歌舞,不過有了許多變化就是了?!睘榇?,他在《國劇要略》中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