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9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作者:龍頌江 頁數(shù):204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收錄了湘西各民族的民居、服飾、土家織錦、銀飾、苗族花帶、苗族刺繡、挑花、銼花(剪紙)、紙扎、藍印染、雕刻、陶器、竹藝、畫藝等。這些民間美術和手工技藝或曰工藝美術,向我們講述了湘西的傳統(tǒng)文化和文化傳統(tǒng)及其文化內(nèi)涵和文化特色。這部選集的編輯出版,不僅是作為國家第一批民族民間文化綜合試點單位之一的湘西自治州交出的一份調(diào)查成果,而且也向所有期望了解湘西及其文化的讀者提供了一個饒有興味的視角,這無疑是一本合乎時宜和適應時代需要的好書。
書籍目錄
前言民居服飾銀飾土家織錦苗族花帶苗族刺繡挑花銼花紙扎藍印染雕刻陶器竹藝民間畫藝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三、湘西紙扎文化內(nèi)涵湘西紙扎是造型藝術與傳統(tǒng)民間民俗文化有機結合的一種綜合藝術,具有取材廣泛、結構嚴謹、造型夸張、色彩鮮明等特征。它與神話傳說、古典戲劇、民間故事緊密相關,綜合運用了民間手工、繪畫,以其生動的造型、鮮明的色彩、獨特的形式再現(xiàn)湘西古老文明的發(fā)展進程,充分反映了湘西人的審美情趣,成為世人認識湘西、了解湘西、。研究湘西的綜合性街頭藝術,具有文化窗口的意義。鳳凰紙扎造型多按形、體、面、色四個方面做。在表現(xiàn)方法上多以傳統(tǒng)的紋樣物象的同音、諧音以象征、比喻、借喻、隱喻手法進行組合造型,表達人們的意愿、祈求,使其成為富有一定內(nèi)涵的立體形象,給人一種特殊美的享受。乾州春會通過祭拜先農(nóng)之神,告訴人們要重視農(nóng)業(yè)。游春中“春牛圖”的變化,讓人們在享受藝術的同時獲取一年的氣象信息,是湘西農(nóng)耕文明的縮影。扎春是戲劇、舞臺、紙扎、繪畫等綜合性藝術,需要用到斧、錘、鉗、鋸、剪刀等制作工具,大小狼黽、大小排刷等繪描工具,山竹、掛竹、影紙、各色皺紋紙、各色綢緞、糨糊、捻于、牛皮紙、三夾板、塑板、泡沫、粗細鐵絲、圓絲等紙扎用具,還要木架、臺杠,棕繩等做春架的用具。演春還需要傳統(tǒng)戲劇服裝、鞋帽以及、刀、槍等道具。游春則需要鼓、鑼、鈸、嗩吶等樂器,司刀、竹卦、長刀、祖師印、令牌等祭祀用具。上述種種,對于保存?zhèn)鹘y(tǒng)手工藝的技法和傳統(tǒng)文化有一定的作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