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作者:房龍 頁數(shù):431 譯者:王希發(fā)
Tag標簽:無
前言
房龍(1882一1944),荷裔美籍作家、歷史學家,生于荷蘭鹿特丹,從10歲起就沉溺于史學典籍中,后來曾在德國和美國求學,獲得了博士學位,但并沒有成為書齋里的老學究。他一生經(jīng)歷異常豐富,曾經(jīng)從事過各種各樣的工作,先后當過教師、編輯、記者和播音員等,雖然四處漂泊、居無定所,卻鐘情于寫作,始終不曾倦怠,終于成為一位飲譽世界的作家?! 》魁埗嗖哦嗨?,精通十種文字,拉得一手優(yōu)美的小提琴,其所有著作的插圖也全部是他自己的手筆。他最擅長運用生動活潑的文字,撰寫死氣沉沉的歷史故事。他的作品涉及天文、地理、宗教、歷史、政治、藝術(shù)諸方面,但以歷史著作和傳記類作品居多,包括《人類的故事》、《寬容》、《地理的故事》、《文明的開端》、《奇跡與人》、《圣經(jīng)的故事》、《發(fā)明的故事》及《倫勃朗的人生苦旅》等。自20世紀20年代起,凡是房龍的作品,都在美國暢銷一空,同時,它們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出版發(fā)行,深受讀者的喜愛?! ”緯且徊糠魁堊髌芳珍浟朔魁堊罹叽硇缘娜孔髌贰度祟惖墓适隆贰ⅰ秾捜荨泛汀兜乩淼墓适隆??!度祟惖墓适隆肥欠魁埖某擅?,出版于1921年,這是一部以通俗手法描寫人類文明發(fā)展史的歷史巨著。作者從人性的角度出發(fā),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講述艱深的內(nèi)容,用通俗淺顯的故事揭示人類的智慧。全書從人類的起源說起,講述了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源起、希臘與羅馬時代的輝煌,并沿著宗教興起的線索講到了中世紀社會的發(fā)展和演變,從城市的興起、文藝復興講到了世界范圍內(nèi)的宗教改革和近代各國的革命,為讀者展示了人類歷史的浩蕩長卷。書中有宏大而流暢的“大歷史”敘述,也有微妙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因而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們都把這本書當做最好的通史類入門書。 《寬容》出版于1925年,房龍在本書中以西方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為線索,以社會和人是否寬容為標準來感受和理解歷史的變遷,并通過描繪一系列的歷史事件勾勒出了人類文明的進程。房龍說,本書提到的“不寬容”指的是官方的“不寬容”,而不是個人的“不寬容”。他認為,“不寬容”的表現(xiàn)有三種:出于懶惰的不寬容,出于無知的不寬容,出于自私自利的不寬容。在這三種“不寬容”中,無知的不寬容所造成的后果最嚴重,因為無知其實就是自負的另一面。正是因為無知,一些人成了非常危險的人物。他們自以為是地為自己的靈魂建造一座堡壘,然后向其他人挑戰(zhàn),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并表明對其他人的不滿。本書雖然主要論述西方宗教歷史上的“不寬容”,以及人們同這種“不寬容”所進行的斗爭,但在今天看來,其意義已遠遠超出宗教領(lǐng)域,觸及了具有普遍意義的人類的精神層面。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一部房龍經(jīng)典作品集,收錄了房龍最具代表性的三部作品《人類的故事》《寬容》和《地理的故事》。其中《人類的故事》是房龍的成名作,出版于1921年,是一部以通俗手法描寫人類發(fā)明發(fā)展史的歷史巨著,被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們當做最好的通史類入門書。《寬容》出版于1925年,以西方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為線索,以社會和人是否寬容為標準來感受和理解歷史的變遷,并通過描繪一系列的歷史事件勾勒出了人類文明的進程,是關(guān)于寬容和自由思想的經(jīng)典之作。《地理的故事》出版于1932年,房龍在這部著作中保持了其慣有的行文風格,用詼諧幽默的文字把枯燥的地理知識講述得趣味盎然,他對于世界地理的解讀,不僅限于討論地球的自然特征,而是把人作為重點,來探究人的生存命運,試圖尋找到人類幸福的共通之路。房龍的作品,曾讓幾代中國文人為之傾倒。今天,我們?nèi)匀幌M隳芨S著這位偉大的文化普及者和出色的通俗讀物作家的筆觸,了解人類漫長歷史的來龍去脈,從而更加清醒地認識昨天,審視自我。
作者簡介
房龍(1882~1944),荷裔美籍作家、歷史學家,全名亨德里克·威廉·房龍。1882年1月14日生于荷蘭鹿特丹,盡管家庭富有,可是與父親的關(guān)系并不融洽,因而他從小就喜歡逃避到“過去”中,在歷史著作中尋找心靈的慰藉。后前往美國和德國求學,在美國時期他在康奈爾大學完成了本科課程,然后前往德國,于1911年獲慕尼黑大學博士學位。他一生經(jīng)歷異常豐富,曾經(jīng)從事過各種各樣的工作,先后當過教師、編輯、記者和播音員等,雖然四處漂泊、居無定所,卻鐘情于寫作,始終不曾倦怠。
房龍多才多藝,精通10種文字,拉得一手優(yōu)美的小提琴,其所有著作的插圖也全部是他自己的手筆。從1913年起,他開始專業(yè)創(chuàng)作,1921年以《人類的故事》一舉成名,從此風靡世界,直至1944年去世,他一氣寫了20多部作品。其作品涉及天文、地理、宗教、歷史、政治、藝術(shù)諸方面,但以歷史著作和傳記類作品居多,包括《發(fā)現(xiàn)簡史》《人類的故事》《圣經(jīng)的故事》《寬容》《奇跡與人》《倫勃朗的人生苦旅》及《地理的故事》等。他的絕大部分著作均是風靡世界的暢銷書,歷經(jīng)近一個世紀仍不失魅力,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書籍目錄
寬容 序 一 無知的暴虐 二 希臘人 三 桎梏的開始 四 上帝的晨光 五 囚禁 六 生活的純潔 七 宗教法庭 八 求知的人 九 向書開戰(zhàn) 十 關(guān)于一般歷史書籍,尤其是這本書 十一 文藝復興 十二 基督教改革運動 十三 伊拉斯謨 十四 拉伯雷 十五 舊時代的新招牌 十六 再洗禮教徒 十七 索茲尼一家 十八 蒙田 十九 阿米尼斯 二十 布魯諾 二十一 斯賓諾莎 二十二 新的天國 二十三 太陽國王 二十四 弗雷德里克大帝 二十五 伏爾泰 二十六 百科全書 二十七 革命的不寬容 二十八 萊辛 二十九 湯姆·佩恩 三十 最后一百年 后記 然而,這個世界并不幸福人類的故事 一 人類歷史舞臺的形成 二 人類最早的祖先 三 史前人類 四 象形文字 五 尼羅河河谷 六 埃及的故事 七 美索不達米亞 八 蘇美爾人 九 摩西 十 腓尼基人 十一 印歐人 十二 愛琴海 十三 希臘人 十四 古希臘城邦 十五 古希臘的自治制度 十六 古希臘人的生活 十七 古希臘的戲劇 十八 抗擊波斯入侵的戰(zhàn)爭 十九 雅典與斯巴達之戰(zhàn) 二十 亞歷山大大帝 二十一 羅馬和迦太基 富人統(tǒng)治 羅馬的崛起 二十二 羅馬帝國的興起 二十三 羅馬帝國的故事 二十四 拿撒勒人約書亞 二十五 羅馬帝國的衰亡 二十六 教會的興起 ……地理故事
章節(jié)摘錄
18世紀常被稱為專制的年代。無論多么開明的專制,在如今信仰民主的年代里也不是理想的政府。 歷史學家總是說人類的好話,但他們卻會對路易十四國王伸出責難之指,還是讓我們自己得出結(jié)論吧。在天主教和基督教勢均力敵之時,這個聰明的國王繼承了王位。經(jīng)過100年的相互殘殺(基督教吃了虧),兩派終于停止戰(zhàn)爭,雙方許諾,盡管雙方互相不受歡迎,但既然是躲不開的鄰居和公民,就只能承認其存在。1598年,雙方發(fā)布了“永久的和不可改變的”《南特法令》,其中包括達成的各項協(xié)議,即:天主教為國教,基督教享有充分的信仰自由,不得因其信仰而遭到迫害,準許他們建造自己的教堂和擔任公職。天主教為表示對他們的依賴,還批準基督教掌管法國境內(nèi)200個要塞城市?! ‘斎唬@個安排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胡格諾派教徒不是天使,交給敵視政府的政黨200多座繁榮的城市和鄉(xiāng)村,簡直就像我們交給民主黨人芝加哥、舊金山和費城來換取他們接受共和黨人的統(tǒng)治一樣荒謬?!∵@一點被黎塞留看出來了,他是統(tǒng)治過這個國家的一個聰明人。經(jīng)過不懈的奮斗,他剝奪了基督教徒的政治權(quán)利,不過,雖然他的職業(yè)是大主教,卻一點也不干涉他們的宗教自由。胡格諾派教徒?jīng)]有機會與國家的敵人進行單獨的外交談判了,但他們享受的權(quán)利卻沒變,唱贊美詩,聽布道,全都悉聽尊便?! ●R薩林是下一個執(zhí)行類似政策的法國統(tǒng)治者,但是1661年他就死了。年輕的路易十四開始當政,人心向善的時代終止了?! ∵@個國王很聰明,可人們對他卻議論紛紛,似乎非常不幸的是,他一生中只與正派人士被迫交往了一次,卻落人一個叫弗朗斯·多碧娜的宗教狂的女人手里。這個女人是御用文人斯科隆的遺孀,在宮中,她是路易十四和蒙特斯丹的7個私生子的家庭教師,以此發(fā)跡。等到原來那位夫人的春藥失效,國王開始表露出膩煩的時候,這位女教師就鳩占鵲巢。與以前國王的所有情婦唯一的區(qū)別是,她搬人國王的居室時.巴黎大主教為他們舉行了隆重的宗教儀式。 在以后的20年里,國王的權(quán)力全部被這個女人操縱,而她又聽憑她的懺悔神父的左右。黎塞留和馬薩林對基督徒的和解態(tài)度始終沒有得到法國天主教神職人員的原諒?,F(xiàn)在,這些神職人員終于有毀掉那些明智政治家成就的機會了,于是大刀闊斧地行動起來,因為他們不但是王后的官方顧問,而且還是國王的銀行家。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學問一旦穿上專家的拖鞋,躲進了它的所謂華屋,且將它鞋上泥土之肥料抖去之時,它便預先宣布了自己的死亡。與人隔絕的知識生活是會把人引向毀滅中去的?! 魁垺 》魁埖墓P,有一種魔力……是將文學家的手法。拿來用以講述科學……無論大人小孩,讀他書的人,都覺得娓娓忘倦了?! 暨_夫 房龍不是深奧的理論家,但卻未必沒有自己的體系和思想……他所選擇的題目基本是圍繞人類生存發(fā)展最本質(zhì)的問題,貫穿其中的精神是理性.寬容和進步……他的目標是向人類無知與偏執(zhí)挑戰(zhàn),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識和真理,使它們成為人所皆知的常識。 ——錢滿素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