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 作者: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 編 頁數(shù):310
Tag標簽:無
前言
毛澤東,中國革命的導師,中國各族人民愛戴的領袖,偉大的戰(zhàn)略家、政治家、軍事家,以其對中國革命和建設所建立的豐功偉績,被稱為20世紀中國的3個偉人之一。湖南,偉人故里。毛澤東出生在這里,他早期的革命活動也主要在這里展開。他在湖南求學,成立了進步團體新民學會,建立了湖南的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領導了反對軍閥的斗爭和工人罷工、農(nóng)民運動、學生運動等等。在革命實踐中,毛澤東逐漸成長起來,最后邁向全國,走向世界。湖南也是革命圣火燎原之地,毛澤東在這塊土地上帶動和培養(yǎng)了一大批革命者。毛澤東是第一任中共湖南省委(中共湘區(qū)委員會)書記,之后,在他的有生之年,李維漢、夏曦、郭亮、易禮容、彭公達、王一飛、賀昌、寧迪卿、廖保庭、徐少保、任作民、高文華、周里、黃克誠、金明、周小舟、張平化、華國鋒都曾任過中共湖南省委書記。他們的任期或長或短,有的長達十幾年,有的則只有幾十天。他們與毛澤東的交往也有深有淺,其中有的與毛澤東有著三四十年,甚至近半個世紀的交往。毛澤東一生眷戀故鄉(xiāng),新中國成立后,還曾50次回湖南,因而湖南省委書記與毛澤東更有著一層特殊的關系。因為資料有限,本書重點介紹毛澤東與李維漢、夏曦、郭亮、易禮容、彭公達、高文華、周里、黃克誠、周小舟、張平化、華國鋒等11位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的交往故事。這11位省委書記,有的是毛澤東的同學,有的曾是毛澤東的學生,有的是毛澤東的老鄉(xiāng),還有的與毛澤東有著不同尋常的關系——李維漢與毛澤東是湖南第一師范的同學。1918年李維漢與毛澤東等發(fā)起成立新民學會,共同組織赴法勤工儉學。李維漢回國后,在毛澤東的介紹下,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珴蓶|和易禮容是東山小學和湘鄉(xiāng)駐省中學的同窗,在小學和中學時,他們倆就結下了很深的友誼,有著共同的理想和人生追求,共同走上革命的道路?!砉_是毛澤東的湘潭老鄉(xiāng),也是毛澤東領導全國農(nóng)民運動的得力助手。在發(fā)動秋收起義的諸多方面,他與毛澤東意見一致,是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的堅定的支持者。——郭亮、夏曦、高文華來到長沙時,毛澤東早已是大名鼎鼎的革命者了。他們對毛澤東充滿崇敬,經(jīng)常參加毛澤東舉辦的各種學習班,聆聽毛澤東的教誨,在毛澤東的影響下,成為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者?!锸掌鹆x后,周里聞知毛澤東就在家鄉(xiāng)以及附近的縣鄉(xiāng)時,幾次找上門匯報、請示工作,并在毛澤東的指示下開展革命活動。解放后,他回憶說:“我是毛澤東同志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的學生。”——黃克誠、張平化在井岡山時期就認識毛澤東。從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開始,他們相知相交達半個世紀。——周小舟在延安時期擔任過毛澤東的秘書。毛澤東與周小舟既是同志關系,又是導師和學生的關系,還有著家人般的親情。——毛澤東稱華國鋒為“父母官”,對他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多了幾分關愛,并委以重任。毛澤東與他家鄉(xiāng)的省委書記之間的關系史,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中國現(xiàn)代革命史、中共黨史的一個側影。 目前,有關毛澤東的書琳瑯滿目,其中涉及毛澤東與家鄉(xiāng)的話題也很多,但以毛澤東與他家鄉(xiāng)的省委書記的交往作為一個專題來研究的,還沒有見到過。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本書的選材是新穎的。我們希望,通過編寫本書,更充分地發(fā)掘有關毛澤東的歷史資料,加深對毛澤東更深層次的研究,從一個側面更清楚地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湖南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歷史,從而達到以史為鑒、指導未來的目的。
內容概要
本書重點介紹了毛澤東與李維漢、夏曦、郭亮、易禮容、彭公達、高文華、周里、黃克誠、周小舟、張平化、華國鋒等11位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的交往故事。這11位省委書記,有的是毛澤東的同學,有的曾是毛澤東的學生,有的是毛澤東的老鄉(xiāng),還有的與毛澤東有著不同尋常的關系。 通過本書,更充分地發(fā)掘了有關毛澤東的歷史資料,加深對毛澤東更深層次的研究,從一個側面更清楚地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湖南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歷史,從而達到以史為鑒、指導未來的目的。
作者簡介
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系中共湖南省委直屬事業(yè)單位;是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研究部門,又是省委主管黨史業(yè)務的工作部門。
(一)主要職能
在省委和省委黨史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有關黨史工作的方針、政策;規(guī)劃和組織全省的黨史工作;承擔省委黨史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征集、整理中共湖南地方史資料,研究中共湖南地方史,總結歷史經(jīng)驗,提供歷史借鑒;編寫湖南地方黨史、黨史大事記、組織史、黨委工作年鑒;編纂出版黨史書刊、老同志回憶錄;規(guī)劃和組織湘籍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及重要黨史人物生平和思想的研究,編寫重要黨史人物的傳記;建立湘籍人物資料信息中心;運用黨史資料和黨史研究成果,開展各種形式的黨史宣傳教育,努力發(fā)揮黨史資政育人的社會功能;參與組織重大黨史事件、重要黨史人物的紀念活動;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全省重大黨史題材出版物、影視音像作品的審查工作;組織指導全省黨史聯(lián)絡工作;負責省黨史聯(lián)絡組的日常工作,為離退休老同志做好黨史工作服務;指導市州縣黨史部門的黨史業(yè)務工作;培訓市州縣黨史干部;負責統(tǒng)籌規(guī)劃和組織省內有關單位開展黨史、黨史人物及毛澤東思想研究工作,開展黨的一、二、三代領導核心的思想和生平研究;指導省毛澤東思想研究會、省中共黨史學會、省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的工作;參與組織開展國際間、省際間的黨史工作協(xié)作和黨史學術交流;承辦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文獻研究室等有關部門和省委交辦的其它事項。
(二)機構沿革
1981年4月9日成立中共湖南省委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1984年更名為中共湖南省委黨史資料征集研究委員會。1989年3月成立湖南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一套人員、兩塊牌子。2000年10月更名為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
(三)主要成果
30年來,在中央黨史研究室的親切關懷、熱心指導和湖南省委的直接領導下,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不斷深化黨史資政研究,全面推進黨史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代表性的黨史著作有:《中國共產(chǎn)黨湖南歷史》第一卷(1919-1949)、《中國共產(chǎn)黨湖南歷史》第二卷(1949—1978)、《二十世紀湖南人物》、《湖南黨委工作紀事》、《毛澤東五十次回湖南》、《中國共產(chǎn)黨湖南簡史》(1920-2010)等。
(四)內設機構
主要內設機構:辦公室、征集研究處、人物研究處、宣傳教育處、科研管理處、聯(lián)絡指導處;另有獨立法人事業(yè)單位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和《湘潮》雜志社。
(五)現(xiàn)任領導
主 任:陳克鑫
巡視員:劉建平
副主任:葉建軍、張學軍
主要成果
(一)基本著作
1、《湖南黨史大事年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
2、《湖南人民革命史》60萬字,湖南出版社, 1991年7月出版。
3、《三湘之最》140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4、《湖南改革開放二十年》,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5、《新中國第一代》系列叢書,共4卷6本200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6、《中國共產(chǎn)黨80年湖南圖志》180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7、《我們的旗幟——中國共產(chǎn)黨在湖南》系列讀本(包括黨員干部讀本、中學生讀本、小學生讀本、幼兒讀本),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8、《二十世紀湖南人物》180余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年出版。
9、《走進新世紀——從十五大到十六大?湖南卷》65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11月出版。
10、《“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讀本》(中學生讀本),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11、《毛澤東的三湘情結》49萬字,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12、《中國共產(chǎn)黨新時期“三個代表”湖南畫卷》100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13、《真理的光輝》(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列讀本)32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14、《文明、衛(wèi)生、科學》系列讀本,30多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15、二十世紀湖南文史資料文庫《黨和人民的駱駝任弼時》,34萬字,岳麓書社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16、《毛澤東建黨學說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17、《聚焦主席臺》(上、下冊),約60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18、《湖南黨委工作紀事》2004年卷——2010年卷,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鄭培民》26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20、《湖南重點工程建設50年》,30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21、《中國抗日年度焦點》200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22、《今日長征路圖集》湖南篇,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
23、《科學發(fā)展看湖南——從十六大到十七大》 48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24、《毛澤東和他家鄉(xiāng)的省委書記》30萬字,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25、《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26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26、《中國共產(chǎn)黨湖南歷史》第一卷,68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6 月出版。
27、《抉擇與巨變——湖南改革開放30年》,85萬字、400余幅圖片,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28、《風華正茂的歲月——新民學會紀實》26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29、《湘籍開國人物傳略》(兩卷)80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30、《毛澤東五十次回湖南》50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31、“中共中央南方局歷史研究叢書”之《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黨建工作》,共30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32、《主政湖南:1949—2009》, 25萬字、上百幅圖片,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5 月出版。
33、《中國共產(chǎn)黨湖南歷史》第二卷(1949—1978),全書70余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34、《走向富民強省——新湖南六十年畫卷》 58萬余字,照片700余幅,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35、《湖南省抗戰(zhàn)時期人口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精華本》, 50萬字,40余幅圖,中共黨史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36、《紅色記憶——新湖南第一代執(zhí)政者親歷實錄》34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37、《周小舟紀念文集》44萬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二)影視作品
1、電視專題片《輝煌》六集,湖南衛(wèi)視、經(jīng)視臺, 2001年7月播出。
2、電視文獻片《黃興》四集,湖南衛(wèi)視2001年下半年播出;中央電視臺2002年上半年播出。
3、電視文獻片《毛澤東與湖南》,湖南衛(wèi)視,2001年12月播出。
4、電視專題片《雷鋒——我們的榜樣》4集,湖南衛(wèi)視,2003年3、4月播出。
5、電視紀實片《南下功勛——追尋南下入湘干部的足跡》60集,湖南教育電視臺, 2009年播出。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從風華正茂到白發(fā)銀髯——毛澤東與李維漢 組織新民學會,共同尋求革命真理 繼任中共湘區(qū)書記,共商湖南革命策略 危急關頭,攜手協(xié)力挽狂瀾 延安整風,李維漢稱毛澤東是他思想解放的老師 共創(chuàng)統(tǒng)戰(zhàn)理論,形成一部“包羅萬象的天書” 民族區(qū)域自治“是一個創(chuàng)造” 對資改造,“是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結“文化大革命”教訓,建議“肅清封建余毒”第二章 追求真理的“真同志”——毛澤東與夏曦 一師同學,“驅張”戰(zhàn)友 接受真理,夏曦成了毛澤東的“真同志” 北伐時期,同為國共兩黨“雙料要人” “左傾”盛行,夏曦與毛澤東思想上的背離第三章 “有名的工人運動的組織者”——毛澤東與郭亮 導師引路,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投身工運,深得毛澤東的賞識 并肩作戰(zhàn),成為毛澤東的得力助手 故友殉難,毛澤東痛心不已第四章 忘不了的故人——毛澤東與易禮容 校友之誼 青年之志 “驅張”戰(zhàn)友 先進文化的傳播者 進步組織的創(chuàng)建者與參與者 相互關照的芳鄰 工人運動的領導人 農(nóng)民運動的謀劃者 血雨腥風中患難與共 秋收起義后的分別 遙遠的牽念與關注第五章 喚起工農(nóng)千百萬——毛澤東與彭公達 老鄉(xiāng)初識,攜手同走革命路 開展農(nóng)運,共同開拓新局面 共赴危難,領導秋收起義 親密戰(zhàn)友,開辟革命新道路第六章 師生千秋情——毛澤東與高文華 緣起湖南自修大學補習學校 “這個名字改得好” 為《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提供材料 “高文華,坐到前面來” “土地問題怎么解決,你們下去調查吧” “情況明,人事熟,你去很適合” “三山六水一分田,漁業(yè)大有可為”第七章 情系井岡——毛澤東與周里 “我是毛澤東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的學生” 為了湖南的和平解放 去毛澤東家中座談農(nóng)業(yè)合作化第八章 “那就讓后人去評說吧!——毛澤東與黃克誠 崗位不同,反“左”的心一致 成因直言,“老唱反調我看很好” 委以重任,毛澤東屢次贊揚 電召上山,他卻大唱反調 數(shù)有分歧,卻一再呼吁“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第九章 “小舟推動大舟”——毛澤東與周小舟 陜北匯報,毛澤東一見如故 委以重任,周小舟做過毛澤東的個人代表 主政湖南,小舟變大舟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迷途羔羊”,被打入“彭德懷反黨集團” 走下廬山,堅持黨性反“浮夸”第十章 風雨相隨五十年——毛澤東與張平化 追隨革命,張平化支持毛澤東反對“燒殺” 紀凱夫案,毛澤東降了張平化的職 張平化回湘主政,毛澤東及時指點迷津 重上井岡,毛澤東獨選張平化 毛澤東三次發(fā)話,張平化逃過“文革”的幾次劫難 毛澤東回湘久住,張平化悉心安排第十一章 “講老實話,是老實人"——毛澤東與華國鋒 坦言“田瘦”,毛澤東夸華國鋒務實肯干 華國鋒的“毛田經(jīng)驗”,毛澤東要坐牛車去參觀 保持原貌,華國鋒為韶山毛澤東陳列館建設盡心盡力 修建灌區(qū)。毛澤東勉勵華國鋒學習舂陵侯 沉著應變,49歲的華國鋒被毛澤東稱為“老人”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他要“糾偏”!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夏曦被增選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3月,他奉中共中央之命,前往洪湖革命根據(jù)地,成立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被任命為書記,同時還擔任“中革軍委”、湘鄂西分會委員.主席團三人成員之一,成為指揮湘鄂西根據(jù)地的一號人物,時間長達3年半之久。在此期間。夏曦否定毛澤東所探索并被實踐證明是符合中國革命實際的賀龍式武裝斗爭方式,極力推行王明“左”傾路線、政策。不僅如此,他還把黨內軍內正常分歧都當成“混進了大量的改組派、托派、AB團、第三黨、取消派”,開始大規(guī)?!懊C反”。他任命親戚江奇為肅反委員會委員兼政治保衛(wèi)總局局長,此后兩年間,他們先后抓捕和殺害了一大批能征慣戰(zhàn)的紅軍高級將領。截止到1934年夏天,湘鄂西蘇區(qū)總共進行了四次大規(guī)模的“肅反”。內部亂殺再加上外部敵軍進攻,在洪湖蘇區(qū)鼎盛時曾有2萬多人的紅二軍團,在同紅六軍團會師時,人數(shù)下降到只有4000多人。1934年10月末,任弼時率領紅六軍團到達湘黔邊后,代表中央嚴肅批判了“肅反”擴大化的錯誤,并撤銷了夏曦的領導職務。分配做地方工作,任塔臥區(qū)蘇維埃主席。遵義會議后,夏曦進一步受到紅二、六軍團黨內批評,被撤銷黨內一切職務,戴上了“取消主義”的帽子。經(jīng)過批評和教育。夏曦也從實際中看到了自己所犯錯誤的嚴重性,對自己在湘鄂西蘇區(qū)“肅反”時所犯的錯誤痛心疾首。他說:“我一想起來就感到內疚,這是我還不了的賬啊!”在這之后,他總是希望以勤奮努力的工作來贖過錯??陀^地講,夏曦所犯的錯誤有復雜的國際國內原因。當年受“左”傾錯誤的影響。殘酷危險的環(huán)境又要求內部高度一致和純潔,加上夏曦本人多疑。使湘鄂西的“肅反”鑄成了彌天大錯。這是夏曦本人的悲劇。也是當時各根據(jù)地幾乎都未能避免的悲劇。
后記
毛澤東是湖南人民永遠的驕傲。本書選題的提出,得到了中共湖南省委領導的重視。為此,省委黨史研究室專門組成了編寫組,具體由科研管理處組織編寫。參與本書編輯工作的有——主編: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陳克鑫;副主編: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劉建平,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副廳級紀檢員、副編審張學軍;執(zhí)行主編: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調研員、副編審肖綺暉;執(zhí)行副主編: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科研管理處科長、編輯吳楚嬰。其中,張學軍負責審稿,肖綺暉負責改稿、統(tǒng)稿,吳楚嬰負責聯(lián)系作者、組織圖片。本書主要撰稿人:黎風(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員)、唐振南(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研究員)、龍正才(中共湘潭市委黨史辦原主任)、夏佑新(韶山毛澤東紀念館副館長、研究員)、王健(韶山毛澤東紀念館館員)、吳玨(廣東商學院教授)、張檢明(湖南省委黨校教授)、劉強倫(湖南省委黨校教授)。這些作者都是研究黨史人物的專家,對所負責撰寫的人物,都曾寫過傳記或整理過當事人的回憶錄,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由于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