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經典講座2

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  作者:《中央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經典講座2》編委會  頁數:279  

前言

  古人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閱讀,好比修煉內功,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方可日益精進。在這個知識爆炸、信息海量、創(chuàng)新引領潮流的時代,堅持閱讀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成為生活的必須;而在這個環(huán)境變動劇烈、生活負擔沉重、心理壓力增大的生存空間里,能夠靜下心來,鍥而不舍,堅持真正的閱讀,更顯得彌足珍貴。  中央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由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和新聞出版總署聯合舉辦,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承辦,中央電視臺“子午書簡”欄目組、人民出版社、新聞出版報社等單位協辦,旨在通過定期推薦書目、舉辦讀書講壇、邀請名家導讀、開展讀書交流等形式,服務并引導中央國家機關黨員干部認真讀書學習、開闊文化視野、全面增強素質,進而有效服務科學發(fā)展、增強改革創(chuàng)新能力,并大力促進全民閱讀活動的持續(xù)、深入開展。在活動舉辦一周年的時候,我們將主題講壇的內容整理出版,受到了中央國家機關干部的歡迎,也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檫m應需求,“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有了新的追求和進步,特別是主題講壇活動,有了明顯的改進和完善。我們根據聽眾的反饋意見,加強了與主講嘉賓的溝通,提前與他們交流演講的主題,并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從而保證講壇現場取得更好的效果。從講壇選取的內容來看,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科技諸領域,既有對歷史長河中精彩片段的回顧,也有對現實社會問題的切實關注;既包括深沉渾厚、充滿思辨的哲學、宗教沉思,也涉獵靈動而飄逸的藝術欣賞。這些權威專家的睿智見解、翩翩風度和精彩演講讓我們記憶猶新。  ——華東師范大學冷戰(zhàn)國際史研究中心主任沈志華教授講述《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終結》,他回顧了上世紀蘇聯那一段令人沉思的歷史,對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失敗原因從政治、經濟、體制等多個角度進行了鞭辟入里的剖析,聽來耐人尋味?!  本┥缈圃簹v史研究所研究員、著名清史專家閻崇年生動地講解了《袁崇煥:其人、其事及其精神》,引領著我們對袁崇煥這位杰出歷史人物的傳奇人生以及他所展示出來的優(yōu)秀品質進行了更為全面的了解,正是因為有袁崇煥這樣的民族脊梁承載著中華文明,踐行著那些永恒的價值,不屈不撓地奮斗,才使我們的歷史變得如此絢麗多彩。  ——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金一南少將主講《國家安全籌劃中的戰(zhàn)略思維》,結構清晰,邏輯縝密,他從國家安全籌劃的高度講解了戰(zhàn)略思維的概念、基本特征以及決定戰(zhàn)略思維質量的四大因素,將我們的思維引入更加廣袤和恢弘的背景中?!  迦A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教授與我們分享了《儒家思想與當代社會》,他系統地講述了儒家的文化體系、治國理政思想、人生觀以及在當代中國的發(fā)展,展現了儒家文化對于我們中華民族統一綿延、不斷發(fā)展的獨特價值與重大貢獻,引發(fā)我們?yōu)槿寮宜枷氲木A和其中蘊含的永恒價值所深深折服?!  袊鐣茖W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卓新平的《“全球化”的宗教及其對中國的影響》告訴我們,在全球化背景下,宗教對于我們國家政治、社會、精神、文化等各領域可能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對宗教的價值和歷史作用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獜偷┐髮W特聘教授、圖書館館長葛劍雄奉獻給我們的則是《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他以“什么是中國?什么是統一?”這樣啟人深思的問題將我們引入對中華數千年文明史的回顧之中,進而揭示出蘊含在中國歷史中的統一與分裂的辯證法,使我們領略了史論結合的精妙所在,也讓我們?yōu)橹腥A民族數千年綿延不絕的歷史而自豪?!  獓椅奈锞志珠L單霽翔《留住城市文化的“根”與“魂”》的精彩講座,引起了我們對“我們究竟應該生活在什么樣的城市中”的思考,他對由于城市快速發(fā)展而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解答,對城市建設的文化內涵和人文價值予以高度關注和重視,使我們對未來城市建設的發(fā)展充滿了希望和期待?!獌蓮椧恍茄芯繒硎麻L、第二炮兵原副司令員張翔將軍用豐富翔實的史料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核武器與國家安全環(huán)境》,讓我們從中深刻地領悟到核戰(zhàn)略對營造國家安全環(huán)境的極端重要性,也深刻體會到科技力量對于現代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  迦A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教授的《考古學與古代文明》則將我們引入一個探索古代文明的奇妙世界,不僅使我們了解了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形成和發(fā)展,考古學在發(fā)掘中華文化、弘揚中華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讓我們再一次感受了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祖先的無窮智慧和驚人創(chuàng)造力。  ——北京大學哲學系朱良志教授的《中國藝術中的智慧——由八大山人談起》則將我們帶入藝術欣賞的殿堂,他通過對清代初年畫家八大山人繪畫作品的鑒賞,告訴我們如何從傳統藝術中發(fā)掘出積淀于其中的深邃思想和智慧,使我們感受到一種清新的思考方式?!  袊鐣茖W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李培林教授深入地演講了《社會建設與民生問題》,對當前存在的一系列與百姓切身利益相關的民生問題,從現狀、原因、可能的解決方式等角度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表現了強烈的現實關懷和責任擔當,使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在當前堅持科學發(fā)展觀、轉變發(fā)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迦A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教授所作的《“十二五”規(guī)劃:編制與解讀》,高屋建瓴地講解了編制五年規(guī)劃的重要作用、編制的步驟和過程,從中我們看到了五年規(guī)劃的決策是如何逐步走向制度化、規(guī)范化和民主化的,也使我們對“十二五”規(guī)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全面的理解。為了從根本上滿足中央國家機關黨員干部的閱讀需要,也為了讓更多的愛書人能夠分享讀書活動主題講壇的精彩內容,我們依照慣例,將第二個年度的十二期講稿集結成書,予以出版。希望本書受到廣大讀者的認可,對推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和全民閱讀活動起到積極的作用。中央國家機關讀書活動辦公室

內容概要

  于2009年4月21日正式啟動的中央國家機關“強素質,做表率”讀書活動,是為響應黨中央號召、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而舉辦的一項學習活動。該活動由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和新聞出版總署聯合舉辦,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承辦,中央電視臺“子午書簡”欄目組、人民日報社、新聞出版報社等單位協辦,旨在通過定期推薦書目、舉辦讀書講壇、邀請名家導讀、開展讀書交流等形式,服務并引導中央國家機關黨員干部認真讀書學習、開闊文化視野、全面增強素質、進而有效服務科學發(fā)展、增強改革創(chuàng)新能力,并大力促進全民閱讀活動的持續(xù)、深入開展。許多省市機關工委多次前來取經學習。
  讀書活動的核心內容是每月一次的主題講壇。兩年多來,來自國內各個領域的頂級專家學者、作家、藝術家,他們從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等不同側面,講述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紹重要的學術理論,傳達真切的心靈感悟,以飽滿的熱情、恰當的節(jié)奏、凝練的語言為我們解疑釋惑、指點迷津,帶給現場聽眾超值的精神享受,也喚起廣大愛書人熱切的期盼。講壇主題大都出自演講者自己的著述,既有對歷史長河中精彩片段的回顧,也有對現實社會問題的切實關注;既包括深沉渾厚、充滿思辨的哲學、宗教沉思,也涉獵靈動而飄逸的藝術欣賞。由于現場空間有限,一票難求。為了從根本上滿足干部的閱讀需要,也為了讓更多的愛書人能夠分享讀書活動主題講壇的精彩內容,我們現將全部書稿集結成書,以期給大家的讀書學習提供有效的幫助,給社會增添一絲淡淡的書香,讓讀者擁有豐富而實在的收獲,發(fā)揮引領示范作用,推動全民閱讀和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

書籍目錄

沈志華 (華東師范學院冷戰(zhàn)國際史研究中心主任)
 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終結
閻崇年 (著名清史學家、滿學家)
 袁崇煥:其人、其事及其精神
金一南 (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
 國家安全籌劃中的戰(zhàn)略思維
陳來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
 儒家思想與當代社會
卓新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
 “全球化”的宗教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葛劍雄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圖書館館長)
 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
單霽翔 (國家文物局局長)
 留住城市文化的“根”與“魂”
張翔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學會副會長)
 核武器與國家安全環(huán)境
李學勤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
 考古學與古代文明
朱良志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中國藝術中的智慧——由八大山人談起
李培林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社會建設與民生問題
胡鞍鋼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
 “十二五”規(guī)劃:編制與解讀

章節(jié)摘錄

  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終結今天這個題目是中國人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為什么蘇聯共產黨執(zhí)政74年會一夜之間失去了政權?我想分幾個問題講,講一下怎么認識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的問題,什么叫社會主義道路的問題,然后講蘇聯歷史上三次改革的機會為什么會錯失?一、如何認識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本來可以走下去的道路在冷戰(zhàn)時期,美蘇雙方對峙對抗了半個世紀,最后以蘇聯解體為終結。這件事發(fā)生以后,在美國主流媒體和主流輿論當中出現了一種觀點,認為蘇聯的解體就是社會主義的失敗。我們和美國學者在一起開會他們總講,現在我們可以把冷戰(zhàn)的責任都推給蘇聯了。說到蘇聯解體這個問題,其實我們應該把這個概念分解一下,所謂社會主義的失敗只是蘇聯式的社會主義的失敗。為什么這么講?我們對社會主義的概念要有一個區(qū)分,就是理論上和實踐中的區(qū)分。在19世紀末,馬克思主義曾經在歐洲風靡一時;到了20世紀的50年代到60年代,社會主義道路又在世界上風靡一時。其實社會主義的出現有它歷史的必然性。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都是要發(fā)展的,都是要進入現代化的。怎么進入?原來有一條資本主義道路,但是在19世紀末的時候,恩格斯曾經總結過的那些資本主義實現原始積累的條件,黃金、奴隸貿易、殖民地等,都已經沒有了。  后進國家怎么實現現代化?于是人們看中了社會主義道路。馬克思總結出來的是理論上的探討,因為馬克思畢生的精力其實就是研究資本主義的矛盾,他認為資本主義到了19世紀末的時候已經達到頂峰了,而它自己的內在矛盾——生產社會化和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內部是無法解決的,只能靠外力打碎這個國家機器,構建一個新的社會。這個新的社會就是共產主義社會,而社會主義社會是它的前期階段。那個時候他設想的很簡單,就是消滅私有制。但實際上實現馬克思這個理想的,不是在馬克思認為應該實現社會主義的那些國家。馬克思《資本論》分析的基礎是英國的經濟,是歐洲發(fā)達國家的經濟。但是,后來實踐馬克思社會主義理論的恰恰是歐洲最落后的國家:俄國。于是,首次出現在人類面前的社會主義社會,其實就是蘇聯的社會主義社會。從邏輯上認識這個問題,我們要分清楚,蘇聯社會主義社會的終結不等于社會主義的終結。那么為什么蘇聯會失敗?有很多說法,我想至少有一種說法是靠不住的,是沒有道理的。就是過去很多人都說蘇聯社會主義失敗主要是戈爾巴喬夫的叛變。下面我談談我的看法,當然學者當中也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這個解釋太簡單了?! 「隊柊蛦谭蛞粋€人能起這么大作用?這就使我們想起恩格斯曾經說過的關于“出賣論”的一段話,他的大意是講我們很多人在革命運動遭到失敗、追根尋源的時候就說是因為某某人的叛變?!叭绻粋€政黨的全部的本錢就依賴于某個公民的忠誠上,那太可悲了”。他講的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們看看中國自己的情況。歷史上很多中共領導,有逃跑的,有叛變的,但中國共產黨倒了嗎?沒有!把責任歸結于某一個人,這樣的解釋是一種政治情緒,是一種發(fā)泄。不錯,戈爾巴喬夫是有責任,面對危機他處置不當,把蘇共失去政權的根本原因歸結到戈爾巴喬夫一個人的身上,并不是一個科學的看法,不是一個歷史的看法。它會導致一個什么結果?又會導致一個“接班人”的問題。這不還是把整個國家的希望、整個黨的希望寄托在某一個接班人的身上了嗎?蘇聯解體的原因比這復雜得多。關于蘇聯解體的原因,20年來各國的學者,包括中國、俄國學者從各個角度都進行過探討,包括政治、經濟、外交、宗教、民族等,確實有很多原因。我想換一個角度,從歷史學的角度來觀察。斯大林模式出現的問題不是到90年代人們才發(fā)現的,而是早就知道它有問題。那么你早干嘛去了?74年你都不改?所以我想探究、研究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在蘇共執(zhí)政這74年當中,它發(fā)現了問題卻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說這個人有病早就知道,為什么不治?。康鹊街蔚臅r候已經晚了,已經病入膏肓了。我們現在看蘇聯的歷史,究竟這個制度是怎么形成的?發(fā)現了問題以后有沒有改正的機會,有沒有改革的機會?有。我總結有三次。二、列寧進行的轉軌嘗試:新經濟政策的歷史命運我們先講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形成。關于十月革命現在也有很多爭論。十月革命到底是怎么發(fā)生的?和我們原來的理解很不一樣。我認為十月革命有它歷史的必然性,是一種歷史趨勢,當時,俄國已經無法選擇資本主義道路,所以列寧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但是社會主義究竟怎么搞?其實他并不清楚。寫《國家與革命》的時候,列寧正在瑞士,他的整個思路跟馬克思一樣,就是要消滅國家,消滅私有制,搞社會主義。十月革命成功也有它很大的偶然性,包括列寧跟德國人的關系,要不然他回不到俄國去。成功了以后怎么辦?原來列寧也沒有想直接搞社會主義,但是因為立憲會議沒有通過讓布爾什維克掌權,所以只剩下一個辦法就是無產階級專政?!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央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經典講座2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6條)

 
 

  •   講座邀請權威專家演講,娓娓動聽,見解睿智,觀點精彩,語言生動,捧書細讀,如臨現場!
  •   當當的書一如既往的質量好、發(fā)貨和快遞速度快,對在機關工作者很有幫助!
  •   學者讀書,大家聽書
  •   經典講座,買來學習。
  •   強素質、增知識的好書籍。
  •   希望再組織講座的書
  •   一次買了好多書,還沒來得及一本一本的消化。
  •   能夠參考其中的內容 不錯
  •   幫同事買的書 她說還不錯
  •   書挺便宜,質量也不錯。
  •   一般般好
  •   知識面廣,看后受益匪淺,很棒的
  •   不錯,這是一套系列讀物。喜歡。
  •   強素質、擴視野,長知識!
  •   這本書還不錯,連同講座2一起買的.
  •   對了解中國的當代政治,有些作用。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