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 作者:陳一 頁數(shù):24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陳一的《中國電視紀錄片的生產與再現(xiàn)(在政治經(jīng)濟與美學的視野中)》探討的是中國紀錄片1978年以來的生產機制的變化,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紀錄影像與國家和社會的再現(xiàn)關系,意在使當代紀錄片發(fā)展背后的驅動力量浮現(xiàn)出來,進而從紀錄片的角度對中國三十年多來的文化和社會發(fā)展歷程作出一種回應。
在研究中,論文借鑒了媒介社會學和文化社會學、傳播政治經(jīng)濟學.、文化研究這三種理論視角,并將它們整合到一起。三種理論中,傳播政治經(jīng)濟學側重傳播活動中政治經(jīng)濟這兩個最核心的要素,文化研究側重于文本解讀和意識形態(tài)分析,文化社會學則側重于把這些要素放到不同的社會關系中去考察。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取文獻研究、內容分析和個案研究等方法,并與本人的田野調查成果相互照應。
《中國電視紀錄片的生產與再現(xiàn)(在政治經(jīng)濟與美學的視野中)》力圖解決的具體問題是:中國電視紀錄片三十多年來的演變軌跡是什么?紀錄片在中國當代文化領域、傳媒領域中處于什么位置?不同題材的紀錄片的話語構成了怎樣的媒介現(xiàn)象?紀錄話語如何重構與呈現(xiàn)了“國家一社會關系”?紀錄話語與社會變遷有著怎樣的互動?如何處理好體制內外紀錄影像的共生和互動問題?紀錄影像進一步發(fā)展的動力和生長點在哪里》等等。
第一章追溯了列寧“形象化政論”的論述如何傳入中國,并對電視紀錄片產生深遠的影響,分析了1978年以前紀錄片的制作和傳播模式。接下來,論文梳理了三十多年來紀錄片發(fā)展的幾個階段及其與特定年代的關系,指出了1980年代紀錄片“建構與啟蒙”的兩大主題,1990年代普通人與紀錄片的轉型,以及新世紀以來政治與市場的雙重邏輯對紀錄片的影響。
第二章從畫面、敘事視角、選題等美學元素出發(fā),探討了三十多年來紀錄片文本的美學變化。本章比較了同樣題材的一部劇情片和一部紀錄片,以此分析1980年代以來電視紀錄片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嬗變。同時,試圖對紀錄片的美學變化給出一個文化社會學的解釋,即紀錄片的播出、效果與評價機制的變化是美學變化的推動力。
第三章探討了紀錄片中的國家話語問題,分析了電視紀錄片從“革命”到“現(xiàn)代化”的話語轉換以及紀錄片的國家形象建構問題。本章提出,三十多年來體制內紀錄片的發(fā)展無法回避“民族國家”這個根本命題,而有關國家的話語遞進和相關紀錄片風格變化的背后,是紀錄片生產者的“變與不變”。
第四章與第三章呈現(xiàn)出某種“對舉”的關系,探討了社會類紀錄片在主流電視媒體中的生長空間與話語呈現(xiàn),分析了1978年以來的改革帶來了社會“場域”的成長,將1990年代以來社會類紀錄片和紀錄片欄目的興衰作為探討重點。在此基礎上,演繹了歷年來體制內外紀錄片人的互動以及關于《生活空間》欄目的話語博弈,以此折射當下社會類紀錄片“方法被挪用”與“精神被消解”的困境。
第五章從宏觀的角度,探討了電視紀錄片未來發(fā)展的幾個路向。本文認為,中國電視紀錄片無法直接拷貝美國紀錄片市場化的發(fā)展模式,而應適當借鑒歐洲紀錄片生產中公共電視體制、社會基金資助等方法。中國紀錄片的未來將在“國家一媒介一社會”和“市場化與非市場化”組成的坐標系中,而香港和臺灣近年來的紀錄片發(fā)展也給大陸提供了一定的經(jīng)驗。
作者簡介
陳一,1980年2月出生,江蘇鎮(zhèn)江人,現(xiàn)為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講師。2011年1月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廣播電視專業(yè),獲博士學位。2002年以來在新聞傳播類權威、核心等各級期刊發(fā)表論文20余篇,2009年曾赴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訪學。
書籍目錄
摘要
結論 考察中國電視紀錄片的新視角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國家相冊”的背后力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研究綜述:從美學到社會學
第三節(jié) 理論視角與方法:文本研究和田野調查
第一章 紀錄片在電視版周中的位置‘變’化
第一節(jié) 1958-一1978:回望意識形態(tài)的遺產
第二節(jié) 1980年代:民族復興與啟蒙話語
第三節(jié) 1990年代:普通人與紀錄片的轉型
第四節(jié) 新世紀以來:政治與市場的雙重邏輯
第二章 紀錄片美學的演替及其動因
第一節(jié) 畫面:從紀實主義到“真實再現(xiàn)”
第二節(jié) 敘事視角:從“零聚焦”到“內聚焦”和“外聚焦”
第三節(jié) 選題:從“命題作文”到“自選動作”
第四節(jié) 現(xiàn)實主義的嬗變:《黃山來的姑娘》與《遠在北京的家》的再解讀
第五節(jié) 美學譜系的背后:播出、效果與評價機制的考察
第三章 紀錄片中的國家話語解析
第一節(jié) 從“革命”到“現(xiàn)代化”的話語轉換
第二節(jié) “民族國家”的召喚與國家形象的建構
第三節(jié) 政治經(jīng)濟中的變與不變:紀錄片生產主體的考察
第四節(jié) “宏大敘事”與“細小敘事”的張力:兼評《感動中國——共和國100人物志》,
第五節(jié) “主流影像”與“個人影像”的互文:以《人民至上》與《1428》為例
第四章 社會類紀錄片的生長空間與話語呈現(xiàn)
第一節(jié) 從國家到社會:紀錄片中的“社會”何以可能
第二節(jié) 社會紀實類節(jié) 目的興衰:從《生活空間》到《社會記錄》
第三節(jié) 體制內外的互動與無奈
第四節(jié) 多重話語的博弈:《生活空間》何以可為
第五節(jié) 被挪用的“紀錄方法”與被消解的“紀錄精神”
第五章 中國電視紀錄片發(fā)展的路向
第一節(jié) 當前紀錄片的危機與契機
第二節(jié) 走向多元與未來之路
第三節(jié) 香港:紀錄片與社會的多重互動
第四節(jié) 臺灣:“解嚴”以來紀錄片發(fā)展的鏡鑒
結論與附錄結束語
附錄一:本研究田野調查的具體安排
附錄二:部分訪談實錄
附錄三:《見證·影像志》與同時段節(jié)目收視率對比表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絲綢之路》是中央電視臺也是中國的第一部中外合拍的紀錄片,而以往要么是中國直接向外國輸出自己的片子,要么就是請伊文思、安東尼奧尼等著名導演來華拍攝?!督z綢之路》由雙方共同投資組成聯(lián)合攝制組,日方提供所有的資金和拍攝設備,中方負責沿途的安排,拍攝的膠片統(tǒng)一在日本沖洗,雙方拍攝的素材共用,各編自己的版本。作為第一次中外合作拍攝大型系列片,《絲綢之路》在各方面都作了前所未有的探索,被有關方面一致認定是借助外力發(fā)展電視藝術的成功經(jīng)驗,也是開展對外宣傳的有效方法。從深層次看,這是中國電視紀錄片第一次接近商業(yè)化的制作,也是題材和影片第一次以商品而不是宣傳品的形式進入國際紀錄片市場。當然,NHK用這個片子在日本和外國的播出收回了成本,中國人還沒有意識再將這個片子賣到第三個國家去。 《絲綢之路》播出后在國際上掀起了一股“絲路熱”。此次合作拍攝的成功又誕生了后來的《話說長江》《黃河》等合拍的紀錄片,也促使了《話說運河》《唐蕃古道》等國產紀錄片的出現(xiàn)。這類影片看似是對文化遺址與考古發(fā)現(xiàn)的解讀,其實包含了民族復興與現(xiàn)代化的潛層話語。反過來說,當時國家沒有更好的題材可以拍,表現(xiàn)大好河山是各方面力量都可以接受的一個交集。這正如《話說長江》和《話說運河》的總編導戴維宇提到的: “如果說,我們在涉足長江的時候,注意力還集中于祖國山河的風貌,那么,我們在選擇運河這一題材時,則希望通過電視節(jié)目去追溯我們民族的悠久歷史,志在表達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東方文明的艱苦歷程,去話說運河身上所凝聚的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散發(fā)出的人情味和鄉(xiāng)土氣?!?從今天的眼光看,無論這些片子在內容和表達形式上有什么缺陷,但畢竟它們意味著20世紀80年代的電視紀錄片脫離了簡單地、完全地為政治服務的觀念,逐漸地成為電視節(jié)目中新聞和文藝之外的專題節(jié)目中的一個支柱,為電視節(jié)目逐漸走向審美與表現(xiàn)開拓了空間,后來專題片和紀錄片外延內涵的討論其實正是紀錄片獲得了自身發(fā)展空間之后的一個必然結果。因為這些片子在國內的制作和播出還是非市場化的,所以極高的收視率并沒有帶來什么經(jīng)濟收益,帶來的是紀錄片工作者的口碑和他們極高的創(chuàng)作熱情。當然,這么高的收視率既是片子拍得好,也是當時媒介環(huán)境決定的,就這么幾個電視臺,就這么多電視節(jié)目,有一個好的節(jié)目自然會創(chuàng)下高的收視率。
編輯推薦
《傳媒新浪潮研究叢書:中國電視紀錄片的生產與再現(xiàn)》由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