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 作者:郭紹明 頁數(shù):551
內容概要
本書主題莊重,結構宏大,涉及范圍廣泛,舉凡哲學、認識論、文明論、進化論的許多論題,在本書中都有精辟的闡述和豐富的淪說,體現(xiàn)了作者的理論雄心和學術追求。作為本書的一個基本觀點,作者提出了文化遺傳的思想,借用生物學上的遺傳理論解釋文化的生成和發(fā)展現(xiàn)象,這是一次大膽、獨特而富有成果的學術嘗試,為我們提供了嶄新的研究思路,帶給我們強烈的思想震撼。
作者簡介
郭紹明
男,漢族,出生于海南省??谑忻捞m區(qū)仲愷村。1964年7月畢業(yè)于海南中學。1964年9月一1969年7月,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哲學原理專業(yè)讀書,然后留校一年待分配。1970年7月分配到廣西柳州市,勞動鍛煉一年后在柳州市宣傳部門工作。1982年10月~1983年7月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教師進修班學習。1983年9月~1986年7月在中共中央黨校理論部哲學專業(yè)研究生班讀書,獲哲學碩士學位。1986年6月任柳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1988年8月調海南省行政機關工作,先后任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第一秘書處副處長、辦公廳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秘書處處長,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海南省旅游局副局長、巡視員。2006年1月退休。
書籍目錄
寫在前面的話第一章 主體和客體的關系 第一節(jié) 主體和客體的實踐關系 一、實踐活動是物質的、感性的活動 二、客體是主體實踐活動的平臺 三、主體自身也是客體 四、實踐關系是主體和客體的基本關系 第二節(jié) 主體和客體的認識關系 一、主體在實踐申能動地反映客體 二、主體的認識在實踐申檢驗 三、主體的認識在實踐申發(fā)展 第三節(jié) 主體和客體的價值關系 一、客體屬性滿足主體需要產(chǎn)生價值 二、主體和客體的價值關系在實踐申發(fā)展 三、主體和客體的價值關系與認識關系 第四節(jié) 主體和客體的情感關系 一、主體的情感體驗和美丑 二、 自然美是主體情感體驗的延伸 三、主體和客體的情感關系與認識關系 四、主體和客體的情感關系與價值關系第二章 主體的認識能力 第一節(jié) 從無機物反映到動物思維萌芽 一、無機物的反映 二、低等生物的反映 三、動物的映照反映 第二節(jié) 主體認識能力的產(chǎn)生 一、動物活動向主體實踐的轉化 二、勞動的作用 三、語言的作用 四、主體認識能力的物質載體 第三節(jié) 主體認識能力形成的意義 一、人類確立了在自然界中的主體地位 二、主體活動成為自覺能動的實踐 三、主體需要成為自覺的需要 四、主體情感再反映成為美學丑學 五、知識成為文化遺傳的主要內容第三章 主體的價值意識 第一節(jié) 主體的需要 一、主體需要產(chǎn)生的最終根源 二、物質相互作用的歷史進程 三、生物的自然需要 第二節(jié) 主體的價值意識和價值觀 一、主體價值意識的產(chǎn)生 二、群體主體的價值意識 ……第四章 主體的情感體驗第五章 文化與文明第六章 文化與生產(chǎn)力第七章 主體的文化遺產(chǎn)第八章 認識能力遺傳基因第九章 價值意識遺傳基因第十章 情感體驗遺傳基因第十一章 文化與中國現(xiàn)代化后記
媒體關注與評論
人類主體和他所面對的客體之間最基本的是實踐關系,即人類主體改造客體和客體被人類主體改造的關系??腕w當然是自然界,但這個自然界是包括人類主體在內的。人類主體在把自然界當作客體的同時也把自己當作客體,人類主體在改造自然界客體的同時也改造自身客體。 寫在前面的話 個體主體的價值意識隨著自身需要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從主體需要的發(fā)展及結構的變化中,可以看到個體主體價值意識最初主要是指向自身之外的客體對象物,到了高級階段,則主要是指向自身。那時,個體主體的價值意識就和群體主體的價值意識從差異、對立、矛盾甚至對抗進到了一致、融合?! 〉谌?主體的價值意識 、 文化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東西,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xiàn)象,是人類的創(chuàng)造物。文化的本質與人的本質是統(tǒng)一的。對文化認識的深化就是對人自身認識的深化?! 〉谖逭?文化與文明 需要的滿足能產(chǎn)生愉悅,而需要的被壓抑則會產(chǎn)生焦慮、憤怒或恐懼等情感。需要被壓抑而產(chǎn)生的情感帶有相當?shù)哪芰?。這些能量不能長期郁積在主體體內,它總要尋找渠道釋放出去?! 〉谑?情感體驗遺傳基因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