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6 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 作者:呂思勉 頁數(shù):274 字?jǐn)?shù):129000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本書皆予講學(xué)時所論,及門或筆錄之,予亦稍加補正。群經(jīng)及先秦諸子之真者,略具于是矣。所積既多,或謂其有益初學(xué),乃加以編次,裒為一帙,印以問世焉。此書有益初學(xué)之處凡三:切實舉出應(yīng)讀之書,及其讀之之先后,與泛論大要,失之膚廓,及廣羅參考之書,失之浩博,令人無從下手者不同,一也。從前書籍解題,多僅論全書大概,此多分篇論列,二也。論治學(xué)方法及書籍之作,亦頗浩繁;初學(xué)讀之,苦不知孰為可據(jù),此所舉皆最后最確之說,且皆持平之論,三也。然學(xué)問之道,貴自得之,欲求自得,必先有悟入處。而悟入之處,恒在單詞只義,人所不經(jīng)意之處,此則會心各有不同,父師不能以喻之子弟者也。昔人讀書之弊,在于不甚講門徑,今人則又失之太講門徑,而不甚下切實工夫,二者皆弊也。愿與承學(xué)之士共勉之。駑才自識。民國十三年七月。
內(nèi)容概要
此書有益初學(xué)之處凡三:切實舉出應(yīng)讀之書,及其讀之之先后,與泛論大要,失之膚廓,及廣羅參考之書,失之浩博,令人無從下手者不同,一也……
書籍目錄
論讀經(jīng)之法 一、詩 二、書 三、附論逸周書 四、儀禮 禮記 大戴禮記 周禮 五、易 六、春秋 七、論語 孟子 孝經(jīng) 爾雅論讀子之法 八、老子 九、莊子 十、列子 十一、荀子 十二、晏子春秋 十三、墨子 十四、公孫龍子 十五、管子 十六、韓非子 十七、商君子 十八、尹文子 十九、慎子 二十、鄧析子 二十一、呂氏春秋 二十二、尸子 二十三、鹖冠子 二十四、淮南子
章節(jié)摘錄
書摘此書今所傳者,凡二十一篇?!稘h書》所謂外篇及中篇者,蓋久亡佚矣。《漢志》于內(nèi)外篇皆僅稱《淮南》。今題作《淮南子》,子字蓋后人加之。(今所謂某某子,子字為后人所加者甚多)《隋書》及《新舊唐志》皆作二十一卷。許慎、高誘兩注并列。《舊唐志》又有《淮南鴻烈音》二卷,何誘撰?!缎绿浦尽芬囝}高誘?!端沃尽酚凇对S注》仍云二十一卷,《高注》則云十三卷。晁公武《讀書志》,據(jù)《崇文總目》,云亡三篇。李淑《邯鄲圖志》,則云亡二篇。而洪邁《容齋隨筆》,稱所存者二十一卷,與今本同。蓋其書自宋以后,有佚脫之本,而仍有完本。高似孫《子略》云二十篇者,以要略為淮南自敘,除去計之,《四庫》亦以為非完本,非也。(《提要》又云:白居易《六帖》引烏鵲填河事,云出《淮南子》。今文無之,則尚有脫文,按此必不出內(nèi)篇,《四庫》此言亦誤也)《音》二卷,實出何誘?!缎绿浦尽凡㈩}高誘者誤。今本篇數(shù)仍完,而注則許、高二家,刪合為一矣。(以上并據(jù)莊逵吉《敘》)向所行者為莊逵吉校本。原出錢坫所?!兜啦乇尽?。近人劉文典,撰《淮南鴻烈集解》,用力至勤,法亦嚴(yán)密(讀胡適《序》可見),實佳者也?!对烙?xùn)》 此篇言道之體用,皆世所謂道家言也,極精。(《淮南書》中,世所謂道家言,予疑其實多與儒家言合。今從眾所稱名,仍稱為道家言。)廿一篇唯要略下無訓(xùn)字,姚范云:疑訓(xùn)字乃高誘自名其注解,非《淮南》篇名所有?!督氛嬗?xùn)》 此篇為古代哲學(xué)中之宇宙論,因推論及于事物變化無極,生死無異,極精。《天文訓(xùn)》言天文、律、歷、度、量、衡等事。亦推論及于哲學(xué)。 P270-271
編輯推薦
《經(jīng)子解題》:名家主張,國學(xué)津梁,使你置身于博大精微之中,獲致心靈的文化滋養(yǎng)?!督?jīng)子解題》是一部真正導(dǎo)引讀者了解經(jīng)學(xué)、子部要籍的書,其俾便初學(xué)之處,誠如作者《自序》所言,此不贅。作者熟讀古籍,體會真切,著寫本書,循循善誘。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