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作者:張紀云 主編 頁數:182
前言
《臨床基礎檢驗學》是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的必修和主干課程之一,臨床基礎檢驗技術是專業(yè)核心能力的組成部分。為了適應當前對高職高?!杜R床基礎檢驗學》實驗教學的需求,我們在編寫委員會的安排下組織編寫了《臨床基礎檢驗學實驗指導》?! ”緦嶒炛笇У木帉?,主要是根據高職高專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職業(yè)導向、能力本位的培養(yǎng)目標,以全國高等醫(yī)學院校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高職高專規(guī)劃教材《臨床基礎檢驗學》為基礎,依據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平虒W大綱的要求,圍繞理論教學內容,結合《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范》(第三版)選擇相關的實驗,使學生通過實驗課邊做邊學的實訓練習,掌握《臨床基礎檢驗學》最基本的技術和知識。其內容主要包括血液標本采集與血涂片制備、血液一般檢驗、血栓與止血一般檢驗、血型鑒定與交叉配血、尿液檢驗、糞便檢驗、腦脊液檢驗、漿膜腔積液檢驗、生殖系統(tǒng)分泌物檢驗、脫落細胞學檢驗、綜合性實驗分析等十一章,均按目的與要求、實驗原理、試劑與器材、方法、結果記錄、注意事項、參考范圍、臨床意義、方法學評價等層次進行編寫。 《臨床基礎檢驗學實驗指導》作為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臨床基礎檢驗學》的實訓教材,既可供全國高職高專醫(yī)學專科學校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師生學習使用,也可作為臨床檢驗工作者在臨床檢驗實際工作中的參考?! ∮捎跁r間倉促,加之編寫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當之處,敬請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內容概要
本書是全國醫(yī)藥職業(yè)教育檢驗類規(guī)劃教材之一,依照教育部[2006]16號文件要求,結合我國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特點,根據《臨床基礎檢驗學實驗指導》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和課程特點編寫而成。 全書共十一章,分別介紹了血液標本采集與血涂片制備、血液一般檢驗、血栓與止血一般檢驗、血型鑒定與交叉配血、尿液檢驗、糞便檢驗、腦脊液檢驗、漿膜腔積液檢驗、生殖系統(tǒng)分泌物檢驗、脫落細胞學檢驗、綜合性實驗分析等十一章,書末附有操作技能考核與評價。全書內容由淺人深、可操作性強,便于學生掌握,適合醫(yī)藥高職教育及專科、函授及自學考試等相同層次不同辦學形式教學使用,也可作為醫(yī)藥行業(yè)培訓和自學用書。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血液標本采集與血涂片制備 實驗一 血液標本采集 (一)皮膚采血法 (二)靜脈采血法 實驗二 微量吸管的使用 實驗三 改良牛鮑計數板的使用 實驗四 血涂片的制備與染色第二章 血液一般檢驗 實驗五 白細胞計數 實驗六 白細胞分類計數 實驗七 白細胞形態(tài)檢查 實驗八 紅細胞計數 實驗九 血紅蛋白測定 (一)氰化高鐵血紅蛋白測定法 (二)十二烷基硫酸鈉血紅蛋白測定法 實驗十 紅細胞形態(tài)檢查 實驗十一 血細胞比容(HCT)測定 (一)溫氏法(Wintrobe method) (二)微量法(microhematocryt) 實驗十二 網織紅細胞(Ret)計數 (一)試管法 (二)玻片法 實驗十三 紅細胞沉降率(ESR)測定 (一)魏氏法(Westergren method) (二)自動血沉儀法 實驗十四 嗜酸粒細胞直接計數 實驗十五 血細胞分析儀的使用及結果分析 (一)三分群血細胞分析儀的使用及結果分析 (二)五分類血液分析儀的使用及結果分析第三章 血栓與止血一般檢驗 實驗十六 血小板計數 實驗十七 凝血酶原時間測定 (一)試管法 (二)血凝儀法 實驗十八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測定 (一)試管法- (二)血凝儀法 實驗十九 纖維蛋白原含量測定(凝血酶法) 實驗二十 凝血酶時間測定 (一)試管法 (二)血凝儀法第四章 血型鑒定與交叉配血 實驗二十一 ABO血型鑒定 (一)正定型法 (二)反定型法 實驗二十二 Rh血型鑒定(酶介質法) 實驗二十三 紅細胞血型抗體抗球蛋白試驗篩查 (一)直接抗球蛋白試驗 (二)間接抗球蛋白試驗 實驗二十四 交叉配血 (一)鹽水介質配血法 (二)聚凝胺介質配血法 實驗二十五 微柱凝膠試驗第五章 尿液檢驗 實驗二十六 尿液理學檢查 (一)尿液外觀檢查 (二)尿量測定 (三)尿液酸堿度pH試紙法 (四)尿液比密測定 實驗二十七 尿蛋白定性檢查 ……第六章 糞便檢驗第七章 腦脊液檢驗第八章 漿膜腔積液檢驗第九章 生殖系統(tǒng)分泌物檢驗第十章 脫落細胞學檢驗第十一章 綜合性實驗分析附 操作技能考核與評價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