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傷病證卷

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中國醫(yī)藥科技  作者:朱書秀//吳緒平|主編:周麗莎//朱書秀  頁數:276  字數:276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收集整理了有關筋傷病證的臨床針灸及其綜合治療方法的寶貴經驗。本書編寫以病證為綱,對頸椎病、落枕、肌性斜頸、肩關節(jié)周圍炎、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綜合征、腱鞘囊腫、急性腰扭傷、慢性腰痛、腰椎間盤突出癥、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腰椎管狹窄癥等18種病證進行分述,總結多位醫(yī)家的治療特點及學術思想,內容豐富,注重實用性和科學性?! ”緯勺鳛榕R床針灸醫(yī)師的參考書籍,也可供醫(yī)學院校針灸和推拿專業(yè)的師生及科研人員學習使用。

書籍目錄

頸椎病 一、經驗取穴  關刺治療 二、小醒腦針 養(yǎng)腦安神 三、夾脊穴為主  氣至而有效 四、大椎-完骨-百會  隔姜灸 五、辨證分型  重針刺淺深 六、遠近配穴  雀啄刺 七、后溪-頸夾脊  重在于通 八、局部取穴為主  短刺  電針 九、針刺夾脊 丹參穴位注射   十、頸四穴  電針 十一、針刺刮痧  兩法并用 十二、針推牽  綜合治療  十三、定喘-大椎  三針齊刺 十四、獨取大椎 梅花針叩刺 十五、經驗取穴 抬肩通絡法 十六、頸夾脊穴埋線 作用持久 十七、針藥并用  動引其氣 十八、針推刮  分步施治 十九、疏調太陽  行氣活血 二十、夾脊穴  配納絡取穴 二十一、綜合治療 通絡止痛 二十二、治分六步  通則不痛 二十三、辨經取穴 通經活絡 二十四、隨癥取穴  刺絡配角法 二十五、電針刺絡拔罐  三法并用  落枕 一、獨取懸鐘  赤鳳迎源 二、單刺犢鼻 驅風止痛 三、落枕穴  重刺激 四、巨刺后溪  散瘀止痛 五、外關巨刺拔罐  立竿見影 六、手三針治落枕 針到即愈 七、溫針走罐  祛風通絡 八、針刺天宗  舒經活絡 九、手足配穴  后溪一束骨 十、耳穴針刺壓丸 祛痛快 十一、頑固性落枕 針罐推 十二、液門透中渚 左右捻轉 十三、辨經取穴 快針拔罐 十四、落枕一阿是穴  阻力針刺配推拿 十五、針罐并用 十六、多法并用  法分五步 十七、自配刮痧油  瀉補結合 十八、意氣針灸  遠端針刺拔罐肌性斜頸 一、重取穴  通少陽一陽明經氣   二、緩刺不留針  配按摩 三、針刺為主  配中藥外敷 四、獨取太溪  氣至有效 五、針刺治療  祛邪緩急 六、針刺推拿 軟堅散結 七、頭穴體穴  電針治療 八、阿是穴分刺  直搗病所 九、穴位注射  舒筋活血肩關節(jié)周圍炎 一、透刺-巨刺  通則不痛 二、肩髑-肩前-肩后  多針透刺 三、獨取陽陵泉 互動式針刺 四、肩髑穴  三透法 五、巨刺  配運動療法 六、左右配穴  埋針電針 七、循經遠取 針罐并用   八、肩內陵為主 傍針刺 九、主配穴并用  針刺耳壓 十、隨癥選穴  針刺穴注 十一、陽明經穴  順序針刺 十二、透穴叢刺 分步施治 十三、局部取穴  溫針灸 十四、運動針法  配刺絡拔罐 十五、主穴三個  熱補針法 十六、循經三步針法 通絡止痛 十七、肩部三針 講究手法 十八、六經分治  針灸并用   十九、針刺運動療法  通絡止痛 二十、條口透承山 針通兩經肱骨外上髁炎 一、阿是穴關刺  活血止痛 二、蒼龜探穴  重在取穴 三、曲池-手三里  電針配溫針 四、遠端辨證選穴 虛補實瀉 五、局部取穴  青龍擺尾 六、圍針刺拔罐 結合穴注 七、以痛為腧 小寬針配火罐 八、楊刺阿是 通經活絡止痛 九、梅花針配點穴  止痛 十、針推并用  通則不痛 十一、獨取曲池 穴注艾灸腕管綜合征 一、局部取穴  隨癥加減 二、腕三針-內關-間使  氣至有效 三、據解剖取穴 平刺單向捻轉 四、小鈹針  以松為主 五、獨取大陵  穴位埋針 六、針藥并用  通則不痛 七、大陵一內關  隔姜灸 八、水針配推拿 活血化瘀 九、針推并用  舒筋通絡腱鞘囊腫 一、火針速刺軟堅散結 二、局部取穴  恢刺 三、齊刺溫針灸 祛瘀散結 四、三棱針點刺  簡單效佳 五、局部取穴  圍針刺加灸加 六、循經取穴  藥物外敷加 七、局部取穴  圍刺挑刺加急性腰扭傷 一、循經遠取 互動式針刺 二、獨取大腸俞  強刺激 三、針罐并用  通則不痛 四、夾脊穴  長針深刺  五、后溪-阿是穴 運動針刺   六、獨取命門  長針深刺  七、全息腰穴-人中  針刺配合運動  八、殷門  強刺 九、上謬穴  多發(fā)針而深之 十、急性腰扭傷  取委中一人中 十一、天柱針刺  局部叩刺拔罐 十二、深刺秩邊 配推拿治療 十三、針推罐  三法并用 十四、針藥并用  化瘀止痛 十五、滯針運動 針用瀉法 十六、急性腰痛  治法有三 十七、鼻針療法 消瘀散滯 十八、獨取膻中 粗長針針刺 十九、排針透刺  鎮(zhèn)痛力強 二十、攢竹一陽陵泉 針刺推拿 二十一、合穴委中 刺血拔罐 二十二、急性腰痛  針到痛止慢性腰痛 一、以痛為腧 溫針合谷刺 二、局部取穴  溫針灸走罐 三、循經取穴 手法為先 四、手針療法  見效快 五、病因不同  治法各異 六、三法并用  綜合治療 七、針刺穴注 疏經通絡腰椎間盤突出癥 一、脊柱九針 定位明確  二、夾脊穴 短刺  三、水針注射 華佗夾脊穴  四、揚刺為主  綜合治療  五、腰突點-腰眼 短刺法  六、深刺為主 配刺絡拔罐  七、辨證取穴  氣至而有效  八、針推并用  疏經通絡  九、足三陽郄穴  通絡止痛  十、人中一委中  強刺激  十一、針推穴注 標本兼治  十二、腰夾脊穴 傍針刺  十三、白虎搖頭 瀉實通經  十四、后頂交叉透刺為主 配合運動療法  十五、接氣通經 氣至病所  十六、辨證分型 針藥并用  十七、遠針近推 綜合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一、刮痧配拔罐 行氣通絡止痛 二、阿是穴 合谷刺加拔罐 三、以痛為腧 梅花針叩刺 四、三針齊刺  直達病所 五、齊刺配溫針灸 通經止痛 六、氣海俞為主  電針配火罐 七、阿是穴一委中  透穴刺 八、腕踝針加推拿 解痙止痛 九、圍刺加推拿 針到氣到 十、溫針灸 配經穴按摩 十一、針刀治療 疏通經脈 十二、揚刺滯針法 通則不痛 十三、針撥配穴注  活血化瘀 十四、綜合治療  消腫止痛   十五、壓痛點  鬃針埋藏 十六、穴注配針刀  分期治療 十七、針刺為主  氣至有效腰椎管狹窄癥 一、次髎穴位注射 鎮(zhèn)痛 二、調椎整曲法 綜合治療 三、鉤針松解術 刺激量大 四、從腎督著手 針藥并用 五、小針刀為主  三管齊下 六、針刺夾脊穴  配手法治療 七、針推藥  三法并用   八、綜合治療 松則不痛 九、針藥結合 辨證施治 十、中藥穴位注射 配硬脊膜外封梨狀肌綜合 一、以痛為俞 傍針刺 二、刺血配小針刀  局部整體同治 三、局部取穴  多向刺 四、阿是穴  巨刺拔罐 五、阿是電針  環(huán)跳穴注 六、辨證取穴  白虎搖頭 七、腿三針為主  氣至病所 八、膀胱俞-胞肓  重在手法 九、局部用穴  綜合治療 十、八骼-秩邊 重刺法 十一、阿是穴小針刀  通絡止痛 十二、綜合治療 標本兼顧 十三、辨經取穴  齊刺配火罐坐骨神經痛 一、長針刺環(huán)跳 誘導循經感傳 二、循經取穴  火針刺 三、經絡辨證 首尾齊刺 四、主穴陽陵泉  龍虎交戰(zhàn) 五、循經取穴  盤針刺 六、理據內經 主穴齊刺 七、委陽-飛揚-跗陽  順序針刺    八、次髎-環(huán)跳  溫針灸  九、行氣針  重手法 十、攢竹-風池  疏導經氣 十一、環(huán)跳為主  隨癥加減 十二、辨經取穴  溫和灸配針刺 十三、頭穴繆刺  疼痛自除 十四、阿是穴為主  齊刺輸刺 十五、長針一支 獨刺環(huán)跳 十六、針藥并用  疏通經絡膝關節(jié)炎 一、局部取穴為主  短刺恢刺 二、透刺膝眼 祛風散寒 三、散寒除濕  溫針灸 四、局部針刺 拔罐發(fā)泡. 五、針刺為主  中藥外敷 六、針罐并用  重在手法 七、足三里-鶴頂  拔河針法 八、針刺調之  中藥電療通之 九、針推并用  溫經通絡 十、膝三針 標本兼治 十一、飛針配水針 隨癥取穴 十二、溫針灸配水針  活血化瘀 十三、揚刺為主 標本兼治踝關節(jié)扭挫傷 一、威靈-精靈 運動療法 二、巨刺法  配緊松補瀉 三、內外關  配交經刺 四、據生物全息  綜合治療 五、阿是穴 傍針刺 六、運動針刺  舒經通絡 七、獨取上廉  強刺激 八、外關-三陰交  消腫止痛散瘀 九、循經遠取  巨刺 十、八脈交會穴 配阿是穴揚刺 十一、電針為主  大七厘散外敷 十二、丘墟-照海  電針透刺   十三、針刺放血 疏通經脈 十四、針刺穴注  消腫止痛 十五、獨刺攢竹  配合運動 十六、獨取阿是 揚刺 十七、針推并用  通則不痛足跟痛 一、局部多針刺 通則不痛 二、隔姜灸  祛濕散寒 三、自擬經驗穴  針藥并用 四、雀啄灸  溫經散寒 五、針刺肩奇 立竿見影 六、針刺強刺激 配中藥外洗 七、同名經遠取 運動針刺 八、獨取足跟穴  巨刺外傷性截癱 一、調補督脈益氣活血 二、督脈電針補腎益精填髓 三、夾脊穴為主  隨癥加減 四、足三陽配夾脊  排針治療 五、局部取穴為主  齊刺 六、針藥并用  疏通督脈 七、疏調督脈益氣活血 八、醒腦開竅針法疏通督脈 九、電針推拿分期治療 十、督脈溫針  宣通氣血 十一、夾脊一背俞穴交替取穴深刺 十二、針灸為主  綜合治療 十三、上中下三部同取綜合治療

章節(jié)摘錄

  頸椎病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增生性頸椎炎、頸椎間盤脫出以及頸椎間關節(jié)、韌帶等組織的退行性改變刺激和壓迫頸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和頸部交感神經等而出現的一系列綜合證候群。其部分癥狀分別見于中醫(yī)學的項強、頸筋急、頸肩痛、頭痛、眩暈等病證中。好發(fā)于40~60歲中老年人。  西醫(yī)學認為,本病是由于頸椎間盤慢性退變(髓核脫水、彈性降低、纖維環(huán)破裂等)、椎間隙變窄、椎間孔后緣唇樣骨質增生等壓迫和刺激頸脊髓、神經根及椎動脈而致?! ≈嗅t(yī)學認為,本病因年老體衰、肝腎不足、筋骨失養(yǎng);或久坐耗氣、勞損筋肉;或感受外邪、客于經脈,或扭挫損傷、氣血瘀滯,經脈痹阻不通所致?! ”酒珍浟?5位針灸醫(yī)家的臨床治驗,有的采用關刺法;有的采用小醒腦針,養(yǎng)腦安神;有的以夾脊穴為主,電針治療;有的辨證分型,強調針刺淺深;有的以局部取穴為主,短刺加電針;有的針刺夾脊穴配合丹參穴注;有的采用針刺配合刮痧治療;有的取大椎穴梅花針叩刺;有的治分六步,通則不痛;有的取頸夾脊穴埋線等?! ♂樉闹委燁i椎病有一定療效,對于緩解頸項痛、肩背痛、上肢痛、頭暈頭痛等,效果尤為明顯。長期伏案或低頭工作者,要注意頸部保健。工作1~2h后要活動頸部,或自我按摩局部,放松頸部肌肉?! ∫?、經驗取穴關刺治療  黃麗萍根據《內經》中關于關刺治療筋痹的理論,臨床上應用關刺治療各型頸椎病,均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僮鳎悍炙慕M定位:①當枕部,上項線外端下緣凹陷處,從斜方肌肌腱起點外緣處,平行于上項線向正中線方向呈15。角刺入約1.5寸。②當肩背部,肩胛骨內側角,肩胛提肌肌腱止點處,直刺約1寸。③當側頸部,發(fā)生病變椎體的橫突端處,直刺約1-1.5寸。④當頸后部,選取與第三組中所取橫突的同一椎體的棘突兩側,與斜方肌內側緣之間的凹陷處,直刺約1寸。以上各位置均左右同刺,以垂直于肌腱、韌帶的方向進針,達到適當深度后,小幅度捻轉針體并調節(jié)進針方向,當針下有沉緊得氣的感覺時留針,約30min,其間不使用提插捻轉等補瀉手法。每天1次,2周為1個療程?! £P刺一法首見于《內經》,此種刺法原本用于四肢關節(jié)部,肌肉的盡端,因多連關節(jié),經云“筋會于節(jié)”,四肢筋肉的盡端都在關節(jié)附近,故名“關刺”。頸椎系統是由多組關節(jié)、肌肉、韌帶、肌腱等組成的一組關節(jié)群,因此黃麗萍認為:只要選取部位得當,多用于四肢關節(jié)的“關刺”療法,同樣也適用于頸椎病的治療?! ∩鲜?組針刺部位,是根據頸部活動相關的肌肉及肌腱的起止點為依據。第一組中,上項線處附近為斜方肌、頭上斜肌及頭半棘肌等肌腱的附著處;第二組中,肩胛內側角為肩胛提肌和部分斜方肌的止點;第三組中,橫突是肩胛提肌、斜角肌群、頭長肌等的起點,頭夾肌、頸長肌等的止點;第四組中,棘突為項韌帶、部分菱形肌等的附著點。以上四組部位所涉及的肌肉、肌腱及韌帶構成了支持頸部和支配頸部運動的主要部分。因此,針刺以上部位即可直接影響到頸部的大部分的軟組織系統,通過針刺的雙向正面調節(jié)作用,可以使失調的動態(tài)平衡系統重新恢復平衡,從而起到調節(jié)頸部各組織器官相互關系的作用,改善頸椎系統的病理狀態(tài),最終達到治療的目的?! 』颊?,女,33歲,會計師。癥狀:頸肩部疼痛,伴有沉重感,以右側為重,入夜尤甚,嚴重影響工作和睡眠。頸椎x片提示:頸椎曲度變直,骨質未見明確異常。診斷:頸肩綜合征。經上法治療(其中第三組定位椎體為兩側壓痛明顯的橫突1處,相當于c。椎橫竄處1 3次后,疼痛明顯減輕,夜寐安,仍有沉重感,共治療10次.諸癥均消失?! 《?、小醒腦針養(yǎng)腦安神  李智采用“小醒腦”針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療頸性眩暈,獲得理想療效?! ∪⊙ǎ翰捎谩靶⌒涯X”針法。取風池、完骨、天柱、四神聰、印堂、上星、百會。  操作:風池、完骨、天柱以28號毫針,針向喉結,進針1~1.5寸,雙手同時行針,施用小幅度高頻率捻轉補法,每對穴行針1min;四神聰,針向百會穴,進針0.5~0.8寸;印堂,向鼻根部斜刺O.3~0.5寸,施用雀啄瀉法30s;上星、百會沿皮平刺,進針0.5~1寸,施用捻轉瀉法30s,留針20min。  推拿:取穴同上,循督脈、足少陽膽經經脈依次用點、拿、揉、擦、拔伸等手法,各種手法每穴1min,反復進行3次?! ☆i性眩暈是由于頸椎進行性改變或椎間盤膨出而引起的一種繼發(fā)性眩暈,臨床主要表現為椎動脈供血不足,出現前庭中樞性眩暈,屬于中醫(yī)學眩暈范疇。李智認為應屬氣血不足型,因經脈空虛,經氣不足,氣血不能上榮清竅,腦失所養(yǎng)而致。臨床觀察結果證明,通過針刺風池、完骨、天柱,可以顯著改善椎-基底動脈的供血狀態(tài),使腦血流量增加,緩解血管平滑肌的痙攣,調動局部乃至全身的代償因素,改善腦血管的自身調節(jié)系統,提高腦灌注壓,從而保持腦血流量的相對穩(wěn)定,進而改善機體內環(huán)境,增加抗病能力。上星、印堂、百會、四神聰具有開竅醒神、祛痛止暈之功。配合推拿手法以活血通絡、養(yǎng)腦安神?! ∪?、夾脊穴為主氣至而有效  在各型頸椎病中,神經根型頸椎病,發(fā)病率最高,王常印采用電針夾脊穴為主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取得滿意療效。  取穴:主穴頸4~5或5~6兩側夾脊穴。配穴:根據臨床癥狀,如:手臂疼痛者加肩骨禺、肩貞、肩內陵,手臂麻木握物無力者加曲池、合谷、八邪。頸項僵直轉動不利者加大椎、崇骨,疼痛劇烈者可在痛點針后拔火罐?! 〔僮鳎簝蓚阮i部夾脊穴4~5或5~6垂直進針1~1.2寸,調整針刺方向,使針感向肩臂或頭頸部傳導為佳,再根據癥狀選用配穴,然后接6805電針儀,頻率100次/min以下。每次針20min,每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 「鶕R床和自覺癥狀采用不同針刺方向,使針感向病位區(qū)傳導這一點很重要,如針夾脊穴,直進針稍偏向脊椎方向刺,針感可向后枕頭部傳導,直進針稍偏離脊椎方向刺,針感可向肩臂傳導,按此治療的效果較佳。電針夾脊穴要兩側同取,才能平衡和解除頸部軟組織的緊張度,這切中了中醫(yī)的協調和平衡陰陽的治療原則;針后壓痛點拔火罐,吸出適量瘀血。對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消除局部無菌性炎癥,緩解肌痙攣,從而減輕疼痛。  李某,男,50歲,工人,1995年10月10日初診,自述,頸項部不適,右肩臂酸痛麻木月余。臂叢神經牽拉試驗,壓頂試驗均為陽性,頸椎正側位片顯示:頸椎5椎體前緣有明顯骨質增生,頸椎生理曲度變直。診斷為頸椎?。ǜ停┤☆i5~6雙側夾脊穴電針,配患側肩髎、曲池、外關、合谷,針刺20min,起針后壓痛點拔火罐10min。共治療10次癥狀消失,告愈,半年隨訪無復發(fā)?! ∷?、大椎一完骨一百會隔姜灸  頸性眩暈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的主要表現,多因頸部軟組織病變致頸椎中上段失穩(wěn)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產生眩暈。曾小香采用隔姜灸治療該病,療效顯著?! ∪⊙ǎ捍笞?、完骨、百會。  操作:患者取坐位,俯頭桌上,雙手屈曲平放桌面,額枕于雙手上,暴露后項部。將新鮮生姜切成3cm×3cm×0.5cm薄片,在中心用棉簽棒穿4個小孔,上置艾灶,在上穴皮膚外涂萬花油后施灸。當患者感皮膚灼熱時,將姜片上提離開皮膚,旋即又放上行灸,反復如此。共灸3壯(中型艾灶,高km,底徑0.8c m,重約lg。采用華佗牌藥艾條,折搓而成),治療時間約20min,10次為1個療程,休息2天繼續(xù)下1個療程。  頸性眩暈屬中醫(yī)學眩暈范疇,病位屬于督脈、足太陽和足少陽循行范圍,多由勞損或體虛,腦髓空虛、失養(yǎng)后復感風寒濕邪,致頸部經絡痹阻,寒凝血瘀,氣血不能上榮清竅引起。其發(fā)病虛證居多。百會為手足三陽經、督脈之會,督脈并主一身之陽氣;大椎穴乃手足三陽與督脈之交會穴;完骨為足少陽經穴。艾條多為辛溫通透、芳香走竄、振陽補虛之品;生姜有溫中止嘔、散寒祛痰功效,灸之溫通督脈,直達病所。局部施灸,綜合發(fā)揮熱、火、藥、特定腧穴效應,加強療效。另外,曾小香體會到,百會為止暈要穴,有開竅醒神、升陽熄風等作用,是用于治療眩暈的特定穴,以其有溫熱感逐漸擴散至全頭、熱力內滲至全頭時效果尤佳。  五、辨證分型重針刺淺深  王進運用淺深刺法,針刺頸夾脊穴為主治療頸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顯著?! ∪⊙ǎ褐餮ㄈ☆i夾脊。頸型配肩井(雙);神經根型,肩胛上背酸痛配肩井、天宗、臂中;手臂麻木配曲池、外關、合谷、后溪;椎動脈型配風池、百會?! 〔僮鳎侯i夾脊:頸型淺刺O.5~1寸,斜刺,針尖指向脊柱,針感為局部酸脹為佳;椎動脈型刺1~1.5寸,斜刺,針尖指向橫突孔,針感以酸脹傳至頭頂為佳;神經根型深刺1.5~2寸,斜刺,針尖指向椎間孔,針感以酸麻放射至手臂為佳。肩井:頸型淺刺0.5~0.8寸,直刺,針感為局部酸脹;神經根型刺0.8~1.5寸,直刺,針感為酸脹放射至肩部。風池、百會、天宗、臂中、曲池、外關、合谷、后溪均常規(guī)針刺,施以捻轉補瀉手法。在治療早期以瀉法為主,中期以補法為主,后期全用補法。每日治療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3天?! ⊥踹M根據此病臨床癥狀進行辨證分析,即頸型病變在衛(wèi)、肌肉,屬淺層;椎動脈型病位在血、脈,屬中層;神經根型病位在骨,屬深層。根據《調經論》所云:“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骨調之骨”。采用淺、中、深三層針刺,使針達病所,更好發(fā)揮針灸疏經通絡,行氣活血軟筋的作用。從而使治療方法針對其病機,故收奇效?! ×⑦h近配穴雀啄刺  陳粉扣采用雀啄刺法、溫針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獲理想療效?! ∪⊙ǎ和蠊?、陽陵泉、頸夾脊穴c4、c5或c5、c6)?! 〔僮鳎夯颊呷「┓换騻扰P位,兩臂自然置于床上,皮膚常規(guī)消毒后,取1.5~2.O寸毫針先刺遠道穴位腕骨、陽陵泉,緩慢進針得氣后行雀啄刺法,即用右手持針,用無名指緊貼在穴位一旁以腕關節(jié)上下快速運動,帶動刺手拇、食、中指,達到在穴位上下小幅度地提插,幅度值1—2mm,提插頻率在180~220次/min。每5min行雀啄刺法1次,行針時患者感酸脹,術者感到針下沉緊而重,同時令患者活動頸項3~5min;后刺頸夾脊穴,緩慢進針得氣后行雀啄刺法(方法同上)。留針時,在頸部施溫針灸,用艾條一段長約2 cm左右,插在針柄上,點燃施灸,每施l壯后,行雀啄刺法1次,共施3壯。留針30~40min。每天1次,10天為1個療程,可酌情休息2~3日后進入下1個療程?! ∪缸拇谭ㄊ呛啽阋仔?、行之有效的輔助治療手法之一,而臨床上治療頸椎病往往只注重常規(guī)提插、捻轉等刺法。陳粉扣認為雀啄刺法雖提插,但幅度小、頻率快、針感強烈,可激發(fā)經氣傳感,使針感由淺人深向四周放散,氣至病所,故運用此法治療本病達到運行氣血,加快經氣的運行作用。一般情況下,頻率越快,療效越高,得氣好而且持久。  腕骨穴系手太陽小腸經腧穴,為原穴,陽陵泉穴是足少陽膽經穴位,既是合穴,又是八脈交會穴之筋會,與腕骨穴合用,共同起疏導經氣,舒筋活絡的作用。頸夾脊穴是針灸臨床上治療頸椎病常用的穴位,能暢通督脈及太陽經氣,調和陰陽?! 《∧衬常?,54歲,會計,2001年7月26日初診。因“右頸項強痛并放射至右側上肢9月,加劇10天”就診于本科?;颊咴V每遇陰雨寒冷天癥狀出現或加重,發(fā)作時伴有右側肢冷、指麻、肌重無力。檢查:C3~C6椎體棘突旁右側0.5cm有壓痛,臂叢神經牽拉試驗(+),壓頇試驗及叩頂試驗(+),頸部活動受限,頸椎x線(或CT)檢查示:c4~C6椎體前緣骨質增生,c5、c6椎間孔變窄。診斷為:頸椎?。ㄉ窠浉停捎蒙鲜龇椒ㄖ委?,每天1次,10天為1個療程,第1個療程后,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頸項活動自如,半年后隨訪無復發(fā)?! ∑?、后溪一頸夾脊重在于通  畢宇峰針對頸椎病的特點,采用針刺后溪穴為主,配合針刺頸夾脊穴治療該病,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ǎ汉笙?、頸夾脊穴?! 〔僮鳎喝『笙ǎ?8號1寸針,行強刺激手法,使患者痛處出現麻酸痛感。行針時患者因針感強烈可有彎腰弓背的痛苦狀為佳。兼取頸椎棘突有壓痛處的夾脊穴或壓痛不明顯時,參照x光片取c3~c7,椎夾脊穴為配穴,用1寸30號針,向椎體方向(向軸心)刺入,行平補平瀉手法,使針感上傳風池,下達肩胛為佳。每隔10min行針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為1個療程,隔日針刺。治療期間囑患者加強頸部功能鍛煉,如轉頸引項運動等?! 『笙獮槭痔栃∧c經的輸穴,取之可治椎節(jié)痛痹。此穴又是八脈交會穴,后溪通過本經交會于督脈之大椎,使二經脈之氣相通。頸夾脊穴,可調整局部經脈氣血,又可通過局部的針刺治療,緩解病變局部肌肉緊張狀態(tài),改善病變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收到通暢氣血,消瘀散結的功效。  針治本病,重在于通。后溪穴經大椎穴通督脈,所配夾脊穴,其穴近督脈,且針刺方向向軸而刺,使其與督脈經氣相通,二者相輔相成,可調動督脈之經氣,振奮全身陽氣,使經脈通暢,以祛邪解痙通瘀強身;又可通過遠端與局部的配合,通調局部氣機,調整機體陰陽平衡,使經絡氣血通暢,達到祛寒除濕,扶正祛邪之目的?! ±钅?,男,47歲,司機。于1998年3月就診。主訴:頸項部疼痛沉困不適3月余,伴眩暈、惡心1周。自述因長途行車,突感風暴,初時感頸項困重、頭悶,后漸加重?;颊呔驮\時,頸部強痛,不能轉動,動則惡心、嘔吐。曾在外院就治,按梅尼埃綜合征給輸液等治療無效而來針灸科求治。查體:C4、C5椎體棘突壓痛(++),頸部活動完全受限,椎軸叩擊痛(+)。經拍頸椎正側位X線光片示:頸椎生理彎曲消失,椎體反曲,C4~C5椎體不穩(wěn)。以“頸椎病”之診斷收入院。此患者入院后應用本法治療2次,即感頸部可輕度活動。惡心、嘔吐癥狀消失。經1個療程治療后,頸項強痛癥狀消失,頸部活動自如,僅感長時間低頭時偶有頭昏感覺,再鞏固治療1個療程后,諸癥均消失,復查頸椎x線片示:頸椎生理曲度正常。痊愈出院?! “?、局部取穴為主短刺 電針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頸椎病中最常見的證型,以頸部脊神經根受壓出現神經根激惹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歐陽八四采用短刺加電針治療本病,取效滿意?! ∪⊙ǎ阂韵鄳?jié)段的頸椎華佗夾脊穴為主,頭痛者配風池,頸項僵硬疼痛者配肩井,項背痛者配曲垣,頸肩疼痛者配肩髃、肩髎,肢麻者配曲池、外關。  操作:采用短刺法,得氣后在夾脊穴上接通針灸治療儀,以連續(xù)波刺激,電流頻率約100~150次/min,電流輸出大小以患者本人感覺舒適為宜,留針30min,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2個療程間休息3~5天?! ☆i椎乃督脈所過,故易致督陽痹阻,氣血失和,累及手之三陽或手之三陰經,故痹痛;邪氣深入,營衛(wèi)不暢,致經絡空虛,肌膚不榮,故不仁。治擬行氣活血,宣痹通絡為先,根據病變部位及經脈循行,采用局部與遠道相結合的取穴方法,以疏通經絡氣血之阻滯,使經氣流暢而痛止。尤其是短刺華佗夾脊穴,它體現了中醫(yī)“直達病所”的理論,刺激了相應的神經根,使受壓的神經根相應節(jié)段的放射部位得氣,通以電針,既產生了電的興奮作用,又具有針刺的通調作用,減少了用穴,還能客觀地掌握刺激量,消除神經根部的水腫,從而改善了局部的微循環(huán),使局部臨床癥狀減輕或消失?!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筋傷病證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此書的名字吸引人,內容怎么樣,慢慢讀來
  •   好多的臨床經驗給你提供,好書
  •   我覺得里面絕大多數治療方法對我這樣的菜鳥來說是很有幫助的,是不錯的一本書。
  •   內容比較全面實用性比較好。不錯不錯。
  •   還算可以,對臨床有一定幫助。
  •   名字取的很吸引人,但是內容有點失望,書沒什么份量。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