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作者:(美)柏格納 等著,李茂進 譯 譯者:李茂進
內容概要
《傳統(tǒng)胃腸放射鑒別診斷學》譯自Thieme出版社的同名專著,由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校譯而成。《傳統(tǒng)胃腸放射鑒別診斷學》以大量珍貴而詳實的影像圖片,搭配大量文字圖表,系統(tǒng)地介紹了胃腸部系統(tǒng)性放射診斷方法與復雜病例的影像的鑒別診斷方法,可供相關醫(yī)學從業(yè)人員及醫(yī)學院校學生學習參考。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異常氣體形態(tài)
第二章
腹部鈣化
第三章
腹部器官的移位
第四章
胃腸道舒張和動力性障礙
第五章
消化道的異常黏膜結構
第六章
胃腸道中的狹窄
第七章
胃腸道的充盈缺損
第八章
胃腸道潰瘍、憩室和瘺管
第九章
膽囊和膽管病變
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G.膿腫內氣體(帶有或不帶有氣一液平面的腹膜內或腹膜外的局限性氣體聚集)膈下膿腫(圖41) 氣—液平面或斑狀氣體透明影和壞死物質相互混合患側膈面的抬高及運動受限,如果位于左側,可見胃底和膈分離 通常是腹內手術的并發(fā)癥,可繼發(fā)于穿恐性闌尾炎、消化性潰瘍,憩室炎或膽囊炎。 左側膈下膿腫常繼發(fā)于脾切除,胃部手術,左結腸手術,或食道裂孔疝的修復。 右側膈下膿腫可見于膽管、胃、十二指腸或右結腸手術后 腎周膿腫(圖42) 腔外氣體環(huán)繞于腎周,位于腹膜后隙腎臟輪廓不清 腎臟移位或有時軸向旋轉,下極向內上、前移位,上段腰大肌緣消失 腎臟固定 可見膈肌運動受限和脊柱側凸 常繼發(fā)于腎臟感染(腎孟腎炎、結核病、癰)和腎被膜穿孔 一般和糖尿病有關,膿汁聚集可使鄰近的腸移位 脊柱骨髓炎很少在腎旁后間隙產生膿腫,和腎盂積水有關的尿性囊腫則不含有氣體,可見腎下極往上及側邊推擠。 并可使下部腰大肌影模糊腎膿腫 (被膜下) 肝膿腫 可見腎被膜及腎筋膜移位腎變扁平或受 擠壓 由于產氣微生物或與膽管樹相連,肝膿腫偶爾可見有氣體,肝可能會增大,腹水和胸腔積液也可能出現 無氣體時,被膜下血腫可以類似膿腫表現可由重癥患者的化膿性微生物或阿米巴蟲感染所致 無氣體的膿腫平片所見無特異性。
編輯推薦
《傳統(tǒng)胃腸放射鑒別診斷學》涵蓋了整個消化道途徑各方面的知識,對胃腸道影像學進行了簡要概述,并附有特征性影像表現的圖例。適合醫(yī)學從業(yè)人員及醫(yī)學院校學生閱讀和參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