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7 出版社: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作者:馬祥志 編 頁數:83
內容概要
本書是全國普通高等??平逃帉W類規(guī)劃教材之一。有機化學是醫(yī)藥院校類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本書分為有機化學實驗基礎知識和有機化學實驗兩個部分?;A知識部分介紹了有機化學實驗的目的、儀器和實驗要求等。實驗部分列舉了21個有機化學實驗中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實驗?!”緯晒┽t(yī)學、藥學及其他相關專業(yè)大專學生使用,也適用一夜大和函授的有關專業(yè)。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有機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 一、有機化學實驗的目的 二、實驗室規(guī)則 三、實驗事故的預防和事故救護措施 四、有機化學實驗中常用的玻璃儀器 五、玻璃儀器的洗滌與干燥 六、儀器的裝配原則 七、實驗報告的書寫第二部分 有機化學實驗 實驗一 儀器裝配 實驗二 熔點測定 實驗三 蒸餾及沸點測定 實驗四 有機化合物結構模型的裝配 實驗五 減壓蒸餾 實驗六 水蒸汽蒸餾 實驗七 重結晶提純法 實驗八 折光率的測定 實驗九 旋光度的測定 實驗十 紙色譜分析法 實驗十一 有機化合物元素定性分析 實驗十二 醇、酚、醛和酮的化學性質 實驗十三 羧酸、羧酸衍生物及取代羧酸的化學性質 實驗十四 糖的化學性質 實驗十五 無水乙醇的制備 實驗十六 乙酸乙酯的制備 實驗十七 1-溴丁烷的制備 實驗十八 乙酰水楊酸的制備 實驗十九 從茶葉中提取咖啡因 實驗二十 從橙皮中提取檸檬烯 實驗二十一 甲基橙的制備 實驗二十二 乙酰苯胺的制備 實驗二十三 正丁醚的制備附錄一 試劑規(guī)格表附錄二 常用的有機化合物干燥劑附錄三 常用的有機溶劑共沸物、共沸濃度和共沸點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1.磨口處必須清潔無雜物。否則,使磨口連接不密,以致漏氣或破損。 2.用后應及時拆卸洗凈。否則,磨口連接處常會粘牢,難以拆卸。 3.一般使用時,磨口無需涂潤滑劑,以免沾污反應物或產物。若反應中有強堿,則應涂潤滑劑,以免磨口連接處因堿腐蝕粘牢而無法拆開。 4.安裝標準磨口玻璃儀器裝置時應注意安得整齊、正確,使磨口連接處不受歪斜的應力,否則常易將儀器折斷。 五、玻璃儀器的洗滌與干燥 (一)儀器的清洗 儀器必須經常保持潔凈。應養(yǎng)成儀器用畢立即洗凈的習慣。儀器用完后立即刷洗,不僅容易洗凈,而且了解殘渣的成因和性質,便于處理。玻璃儀器的洗滌,一般用洗衣粉或去污粉洗刷干凈(不得用去污粉洗刷磨口儀器磨口),再用水洗。應該注意,洗刷時不能用禿頂的毛刷,也不能用力過猛,否則會戳破儀器。用上述方法難于洗凈時,可用K2Cr2O7—H2SO4洗液浸泡后再行洗滌。必要時可用濃硝酸或滴人少量丙酮進行洗滌。如果用于精制產品,或供有機分析用的儀器,尚須用蒸餾水刷洗以除去自來水沖洗帶人的雜質。 (二)儀器的干燥 有機化學實驗往往需要使用干燥的玻璃儀器,應該養(yǎng)成每次實驗后馬上把玻璃儀器洗凈和倒置使之干燥的習慣。在進行某些實驗時,如Grignard反應,需要絕對干燥的儀器,因此必須放在烘箱中烘干,儀器放人時應口朝上,有機溶劑刷過的儀器不能放入,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必須取出活塞和蓋子并抹凈潤滑劑才能烘。被烘的儀器應做到無水滴下才放進烘箱,不能向溫度較高的烘箱內放冷儀器。烘干后,要等其稍降溫后才可取出,最好是在其中冷卻后再取出。 為加速干燥,也可用熱空氣進行干燥,把洗凈的儀器瀝干水,再用少量乙醇或丙酮涮洗,倒置于氣流烘干器上或用電吹風吹干,先吹冷風1~2 min,再吹熱風。 六、儀器的裝配原則 實驗時儀器裝配得正確與否,往往與實驗的成敗有直接的關系。 首先,在裝配儀器時,所選用的儀器和配件應當是干凈和干燥的,否則,往往會影響產品的產量與質量。 需要加熱的實驗,應選擇堅固的儀器,如圓底燒瓶作反應器,因為它能耐溫度的變化和反應混合物沸騰時對器壁的沖擊。其容積的大小應使所盛反應物的總體積占其1/2左右,最多不超過2/3。 玻璃儀器,如燒瓶、冷凝器等一般用單爪或雙爪夾固定在鐵架(又叫鐵架臺)上,鐵夾上(或內)應貼有(或套上)橡皮、絨布或纏上石棉繩,否則易將儀器夾壞。用鐵夾夾玻璃儀器時應先用手捏住再旋螺旋慢慢夾牢,但不能太緊。若需加熱的儀器,鐵夾應夾在儀器受熱最少的位置。若為冷凝管則應夾在其中央稍偏上部位。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