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7 出版社:中國標準出版社 作者:董光昶 頁數(shù):310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對ISO/TS 16949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及其129個條款(過程)作了解釋,簡要介紹了IATF(國際汽車特別工作組)推薦的用于過程識別的章魚圖和烏龜圖;企業(yè)如何通過以下步驟:“領導決策、制定計劃,分層培訓、理解標準,制定質量方針和目標,調(diào)整組織結構確定質量管理職能分配,編制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質量管理體系試運行,質量管理體系審核、評審與持續(xù)改進等。這是一部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且適用范圍較廣的書籍,可供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制造廠同仁及廣大咨詢師、審核員自學ISO/TS 16949:2002及五大工具手冊之用,并更適合作為培訓教材。
作者簡介
董光昶教授,北京汽車工程學會前顧問、ISO 9000國家注冊高級審核員,從事汽車行業(yè)工作50余年,其中在汽車院校任教30年,在長春一汽廠、北京汽車制造廠和汽車改裝廠從事汽車質量、技術管理工作16年,1996年起擔任國家注冊外審員、咨詢師培訓講師。為認證企業(yè)辦培訓班近60期,參加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審核近400家,是我國較早從事汽車質量管理實踐和研究的專家之一。曾組織并編寫汽車構造、汽車保養(yǎng)、柴油車技術保養(yǎng),汽車管理,國產(chǎn)與進口汽車維修、改裝等方面的手冊。
書籍目錄
第1章 ISO/TS 16949:2002概述 1.1 ISO/TS 16949發(fā)展歷程 1.2 ISO/TS 16949實施情況 1.3 中國汽車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趨勢 1.4 我國汽車產(chǎn)業(yè)發(fā)展政策 第2章 :ISO/TS 16949:2002理解要點第3章 ISO/TS 16949:2002的實施 3.1 領導決策、制定計劃 3.2 分層培訓、理解標準 3.3 制定質量方針、質量目標 3.4 調(diào)整組織結構、確定質量管理職能分配 3.5 編制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3.6 質量管理體系試運行 3.7 質量管理體系審核、評審與持續(xù)改進 3.8 申請ISO/TS 16949:2002認證注冊 第4章 五大工具手冊概述第5章 產(chǎn)品質量先期策劃和控制計劃(APQP) 5.1 產(chǎn)品質量先期策劃的作用 5.2 產(chǎn)品質量先期策劃的任務與要求 5.3 產(chǎn)品質量先期策劃的5個階段 5.4 控制計劃第6章 生產(chǎn)件批準程序(PPAP) 6.1 目的 6.2 范圍 6.3 職責 6.4 工作程序 6.5 PPAP文件包第7章 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 7.1 什么是FMEA 7.2 FMEA的實施 7.3 設計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FMEA) 7.4 過程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 第8章 測量系統(tǒng)分析(MSA) 8.1 測量系統(tǒng)應具有的統(tǒng)計特性 8.2 標準 8.3 測量系統(tǒng)的評定 8.4 測量系統(tǒng)的術語 8.5 分析時機 8.6 方差分析 8.7 GRR對能力指數(shù)C。的影響 8.8 量具重復性研究 8.9 使用誤差修正術語替代PV計算 8.10 P.I.S.M.O.E.A誤差模型第9章 統(tǒng)計過程控制(sPc) 9.1 SPC的特點 9.2 統(tǒng)計控制狀態(tài) 9.3 常用的控制圖第10章 五大工具手冊部分表格應用案例附錄 本書中代號與名稱對照表 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汽車行業(yè)實施ISO/TS 16949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