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作者:學漪 頁數(shù):235 字數(shù):121000
前言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在皈依佛門之前,他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于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但是人生總是充滿著變數(shù),誰能想到,這樣一位文學造詣深刻的風流才子,會在他的事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候突然遁入空門。從此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李叔同“已死”,從此佛門多了一位大德大智的一代高僧——弘一法師。法師修行,不僅修得出家人的慈悲,更修煉了一份淡定的人生智慧。他以慈悲之心度化世人,他以淡定的智慧開導眾生。行色匆匆的現(xiàn)代人,每天穿梭在燈紅酒綠、車水馬龍之間,在匆匆的腳步中曾經的那份從容漸行漸遠;在爭分奪秒的快節(jié)奏的腳步下,思考的時間所剩無幾。于是我們開始彷徨、失望、恐懼、不安,內心似乎再也找不到兒時的純凈和自然。此時此刻,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停下來,品味一份心靈雞湯。在“春風得意馬蹄急”的大好前途中,你的內心是否因為那種得意之情而沾沾自喜?在“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彷徨尋找中,你的身心是否因為找不到出路而痛苦掙扎?在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的聚會上,你是否會感覺到嘈雜意外的寂寞和孤獨?此時此刻,你是多么期待能夠有一個人能夠給你鼓勵、支持或者一個溫暖的懷抱;你是多么需要一份祥和和安靜,理解和包容。然而現(xiàn)實并如你所愿,能夠給你那些的只有你自己,只有你自己的內心淡定了,才不會被這紛擾的世界所困擾。修煉一顆淡定的心,不要讓自己在誘惑中辨錯了方向,在名利相爭中迷失了自己。修煉一顆淡定的心,讓生命回歸平衡,這才是是一種解脫生活桎梏的大智慧。勇者從容,智者淡定,越是真正有內涵和能力的人,越是低調、沉著、淡定從容。本書選取弘一法師的經典語錄,并結合大師的親身經歷加以剖析,以弘一法師的大智慧幫你褪去浮華,修煉一顆淡定的心。閱讀本書能夠讓你在大師的人格魅力中放下浮躁,學會淡定從容。讓一切回歸內心,回歸于自然。
內容概要
在這個浮躁的年代里,唯有做一個內心淡定的人,懂得選擇,學會放棄,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才能獲得心靈的篤定和超然,智慧便會在淡定中悄然降臨。淡定就是一種境界,是生活的一種狀態(tài),是內在心態(tài)修煉到一定程度,所呈現(xiàn)出來的那種從容、優(yōu)雅的感覺。
弘一大師的一生為后人留下了享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本書遴選了弘一大師的部分語錄,并以此展開論述,系統(tǒng)的、全面地向讀者講述了淡定的智慧。通過閱讀本書,你將抹去內心的浮躁,修煉一顆淡定的心,還生命一份本真!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淡然的人生最快活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不多奢求,身心自在
富貴如霜,不必看得太重
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yǎng)
終身讓路,不失尺寸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風狂雨驟時立得定
不要刻意追求誘惑你的功名利祿
學會惜福,儉樸的生活也自有其樂
第二章 給別人寬容,自己也會更快樂
放開心胸,收獲一段亮麗的人生
以寬處事,以厚處人
請記?。撼蕴澥歉?br />以寬宏坦蕩之心對人
不爭不辯方顯丈夫心胸
第三章 知足寡欲,在世無惱也無憂
做一個清心寡欲之人
欲望太多會讓人迷失本性
別因虛妄的東西錯過路上的風景
克制貪欲,內心才會純凈
擺脫人生中的虛浮之事
人要學會知足
第四章 人間的樂趣一個“情”字足矣
親情、孝道可以使你成就完美人生
愛情,一朵永不凋謝的花朵
朋友,一生修行的伴侶
誰說英雄不可戀家
多情之極是無情
于詩情畫意中領悟生活的真諦
第五章 低調處世,少一些業(yè)障禍端
能若不能,智若無留
不能都由著性子處世
炫耀是做人的最大障礙
勿讓“矜”字壞了事
謙虛處世是為隆重之德
多一分恭敬,就多一分?;?br />第六章 修身自省方能自在一生
時常自省才能掃卻心中的塵埃
懺悔是凈化心靈的力量
喚醒沉睡中的良知
隨時隨地要求自己做一個高尚的人
管好自己的舌頭
努力克服自己的情緒
第七章 與人為善,煩惱即去
用慈悲的心做慈悲的事
以無所求之心培養(yǎng)善心善行
善良是一縷最美麗的人性光輝
愛這世間一切生命
寄悲憫心于人于物
為他人提一盞燈籠
投以木桃,報以瓊瑤
第八章 苦中作樂,一切如浮云
磨難激發(fā)人的潛能
能吃苦才能做成事
堅持不懈就能成功
心志不為外物所移
做事必須用心
要有放手一搏的勇氣
第九章 不隨黃葉舞秋風,活出人生大自在
明明白白看自己
做一只立在雞群中的仙鶴
以“出格”的思想書寫蓋世文章
不隨波逐流者,堪立千古品格
“異類”也有自己的一片天
大丈夫要以不變應萬變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紀伯倫說:“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睂捜荽耍竦螺d物,這已經成為了我們待人處事之道。一個人如果總是以敵視的眼光看世界,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周圍的人,就會變得心胸窄小,也就不能有真正的伙伴和朋友,使自己陷入孤獨與無助之中。而寬宏大量、與人為善、寬容待人,則會受到別人的尊重,也更容易被他人接納,形成一種人格魅力,從而更容易成功。 武力可以使人屈服,卻難以使人心服。要知道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所以,高明的御人法,就是與人為善,容人之過,這樣才能真正地讓對方心服。 擁有開放的心胸,才能收獲精彩的人生。藺相如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從國家的利益出發(fā),以一顆寬容之心不僅得到了廉頗的尊敬,更換取了趙國的安定;唐太宗包容了魏征的直言不諱,接受了他的批評,使得唐朝日益興盛;蔣琬包容楊戲,得到“宰相肚里能撐船”的美贊。這些都充分展示了寬容的力量。當我們付出了寬容,就能夠收獲一份淡定,一份尊重。 無論是在俗時的李叔同,還是出家后的弘一法師,始終踐行著寬容待人的處世之道,這也為他贏得了他人的尊重和悠然自在的亮麗人生。 出家以前的李叔同曾在杭州浙江第一師范學校教書。在浙江第一師范學校,他教的是圖畫、音樂兩科。這兩科,本來是學生所忽視的,但自從他任教以后,卻忽然被重視起來,幾乎全校學生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過去了。課余但聞琴聲歌聲,假日常見學生成群結隊外出寫生。究其原因,一是因為他在這兩科的實力充足,二是由于他的感化力大。他的感召力全由他對待學生寬容和藹的態(tài)度中顯現(xiàn)出來。 出家之后的李叔同更加地謙卑寬厚,他把“寬容”看成一種暖流。在他眼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最重要的是寬容。所以他說:“以寬厚的心胸來對待同人、朋友,就像春天的陽光一樣,使每個接觸的人都感到溫暖、祥和?!?曾經有人當著李叔同的面說佛法是封建迷信,只會糊弄人,沒有任何可取之處。面對自己的信仰遭到這樣的誹謗,若是換做一般人定會給予激烈的回擊,但是一代大師李叔同卻只是一笑了之,用經典的“李叔同式”的微笑將所有的詆毀和猜疑瞬間擊碎。后來,那個誣蔑佛法的人也被李叔同的寬容的品德所感化,竟然成了他的座下弟子。李叔同的做法,無疑就是對于寬容的最好詮釋。
編輯推薦
《弘一法師:淡定的智慧》編輯推薦:淡定是一種人生境界,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浮躁的社會需要淡定,平凡的人生需要淡定。只有淡定才能寵辱不驚,只有淡定才能臨危不懼,只有淡定才能使人擁有無形的巨大力量?!逗胍环◣?淡定的智慧》將向你闡釋淡定的大智慧,讓你擁有淡定的態(tài)度,于簡單中活出豐富,于蒼白處增添斑斕的色彩。淡定的人,如秋葉之靜美,活得從容、瀟灑、逍遙自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