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作者:(漢)黃石公 著,毛佩琦 主編 頁數(shù):244 字數(shù):283000 譯者:李安安 注釋
內(nèi)容概要
《素書》是以道家思想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于一體的智慧之作。全書共六章,原文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余字,雖文字簡略,但內(nèi)蘊深遠。本書采用《素書》的權(quán)威原著,參照《四庫全書》并加上宋代宰相張商英注和清代王氏點評,力求提供原汁原味的原典,并在此基礎(chǔ)上甄別、博采眾家之長,為原典進行簡易通俗的翻譯以及鞭辟入里的評析;同時,針對每一個觀點,精心選取大量歷史案例,融知識性、哲理性、趣味性于一體,使讀者深刻感受到《素書》的博大精深,同時在修身、持家、為人處世、智謀、才干等方面有所收獲。
作者簡介
作者:(漢)黃石公 編者:毛佩琦 譯注:李安安 毛佩琦,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明清研究中心、歷史文化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客座研究員,故宮博物院明清宮廷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河南師范大學歷史系、黑龍江大學歷史系、溫州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北京鄭和與海洋文化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北京吳晗研究會副會長。 長期從事中國明史、社會,豐活史、文化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論》、《永樂皇帝大傳》、《鄭成功評傳》、《平民皂帝朱元璋二十講》、《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國明代政治史》、《中國明代軍事史》(合著),散文集《無心剩稿》;主編有《歲月河山:圖說中國歷史》、《歲月風情:中國社會生活史》、《中國社會通史?明代卷》、《中國狀元大典》等。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明史、《中庸》等,影響廣泛。
書籍目錄
《素書》原序及解譯
《素書》原典
《素書》解譯
原始章
正道童
求人之志章
本德宗道章
遵義章
安禮章
附錄一:黃石公傳
附錄二:黃石公素書考
附錄三:《四庫全書-素書提要》
附錄四:張良傳
附錄五:張商英小傳
結(jié)語:智慧做人更重要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原序:《黃石公素書》六篇,按《前漢列傳》黃石公圯橋所授子房《素書》,世人多以“三略”為是,蓋傳之者誤也。 解譯:秦末隱士黃石公的《素書》,共有六篇,據(jù)《前漢列傳》所載,后世許多人認為,當年黃石公在圯橋傳授給張良的《素書》,就是《三略》(黃石公的另一部兵法) 原序:晉亂,有盜發(fā)子房冢,于玉枕中獲此書,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許傳于不道、不圣、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眴韬簦∑渖髦厝绱?。 解譯:西晉時,天下大亂。張良的墳墓被盜掘,盜墓者在頭下的玉枕中發(fā)現(xiàn)了《素書》。全書共計有一千三百三十六字,上面題有秘誡:“不許將此書傳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賢之人’,否則必遭禍殃;但如果遇到合適的傳人而不授,也必受其映?!卑。纱丝梢娔怪鲗Υ藭闹匾?,以致如此慎重對待! 原序:黃石公得子房而傳之,子房不得其傳而葬之。后五百余年而盜獲之,自是《素書》始傳于人間。然其傳者,特黃石公之言耳,而公之意,其可以言盡哉。 解譯:當年黃石公遇到張良,認為他是可造之才,把《素書》傳給他。但張良一直沒遇到可傳授的人才,于是死后隨同他墓葬。到五百多年后的西晉,因盜墓者,這本奇書才得以重見天日,被公之于世,在民間流傳。然而,民間所流傳的《素書》,也不過是黃石公那簡略的言詞,而此中的精深要義,作者在書中所寄予的無盡思想,卻在言語之外,又怎么可能是那些言語所能道盡的呢! 原序:余竊嘗評之“天人之道,未嘗不相為用,古之圣賢皆盡心焉。堯欽若吳天,舜齊七政,禹敘九疇,傅說陳天道,文王重八卦,周公設(shè)天地四時之官,又立三公以燮理陰陽??鬃佑麩o言,老聃建之以常無有?!蛾幏?jīng)》曰:“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道至于此,則鬼神變化,皆不逃吾之術(shù),而況于刑名度數(shù)之間者歟!” 解譯:講到古人,我曾說過,天道與人道,即宇宙和人生,何嘗不是相輔相成的呢?對于天道與人道,古之圣賢都能盡心觀察體悟到,從而心領(lǐng)神會,順天而行。比如堯帝,他敬畏上天如上帝;比如舜帝,他遵循天道,建立了七種治理國家的重要制度;比如禹,他根據(jù)山川地理的實際情況,把天下劃分為九州;傅說向武?。ㄒ笊讨衅诘睦^承人)陳述天道法則,使商朝中興;周文王把天道與人間相結(jié)合,推演出八卦;周公旦效法天地四時規(guī)律,設(shè)立春夏秋冬四時之官,同時設(shè)立太師、太傅、太保三公來調(diào)理陰陽;孔子面對天道,感到太玄妙,所以保持沉默,不輕易談論;老子用“無”和“有”兩個概念來詮釋天道。
編輯推薦
《素書全集》由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