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材料學實驗

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作者:朱進忠 編  頁數(shù):281  

前言

  紡織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新材料、新儀器和新修訂新制定的紡織標準不斷涌現(xiàn),引起了紡織教育和紡織材料實驗教學內容的改變。為充分體現(xiàn)紡織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基于新形勢下對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基本特征及培養(yǎng)規(guī)律的認識和探索,我們編寫了這本紡織高職高?!笆晃濉辈课壱?guī)劃教材《紡織材料學實驗》(第2版)?! 〗滩膶Φ谝话孢M行了大量刪減修訂和重編工作,較之第一版有以下幾個特點?! 。?)更加強調了學生的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基礎實訓、綜合實訓、聯(lián)系職業(yè)資格證書考試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進行紡織材料檢測技術操作實訓,強化了學生的職業(yè)技能。 ?。?)教材內容富有彈性,有一定的覆蓋面,基本滿足了不同紡織專業(yè)方向對紡織材料實驗實訓教材的需求?! 。?)在第一版基礎上,充分考慮到近幾年來紡織材料測試技術的發(fā)展和變化,刪去了一些陳舊的指標、試驗方法和提法,將新標準、新技術、新設備及時引入教材,充分體現(xiàn)了教材的時效性和前瞻性?! 。?)教材除了提供傳統(tǒng)的紙質文本,還提供了教學光盤,充分體現(xiàn)了建設立體化教材的發(fā)展趨勢。  本教材由河南工程學院、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浙江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經(jīng)貿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省纖維檢驗局、萊州市電子儀器有限公司等單位聯(lián)合組成編寫委員會。其中,河南工程學院朱進忠編寫了第一章、第二章第一一第八節(jié)、第三章;河南工程學院毛慧賢編寫了第二章第十八~第二十四節(jié)、第六章第五~第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節(jié)、第七章第三節(jié)、第八章第一、第六節(jié)、第九章;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李一編寫了第一章第一、第二節(jié)、第二章第十六、第十七節(jié)、第六章第四節(jié)、第七章第二、第四~第六節(jié)、第八章第四、第五節(jié);河南工程學院翟亞麗編寫了第二章第九~第十三節(jié)、第四章第十二節(jié)、第六章第一~第三、第十九、第二十節(jié)、第七章第七~第十一節(jié)、第八章第二節(jié);浙江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楊樂芳編寫了第四章第一~第八節(jié)。

內容概要

  《紡織高職高專“十一五”部委級規(guī)劃教材:紡織材料學實驗(第2版)》更加強調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將紡織材料檢測技術操作實訓內容與學生職業(yè)資格證書考試要求相結合。主要安排了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實訓,纖維、紗線、織物性能測試項目實訓,紡織品理化性質與色牢度測試項目實訓,以及綜合性項目實訓等內容,體現(xiàn)了新標準、新儀器、新形式的教學要求,教學實驗實訓項目齊全。附贈光盤既有各實驗儀器的實物圖,又有一些實驗實際操作過程的視頻演示。書和光盤相輔相成,既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都徔椄呗毟邔!笆晃濉辈课壱?guī)劃教材:紡織材料學實驗(第2版)》可作為紡織類高職高專院校教材,亦可供紡織類本科院校學生或技術人員參閱。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第一節(jié) 紡織材料檢驗測試的一般程序第二節(jié) 數(shù)據(jù)整理及試驗條件第三節(jié) 天平的操作第二章 纖維性能測試項目實訓第一節(jié) 原棉品級檢驗手感目測法第二節(jié) 原棉長度檢驗手扯法第三節(jié) 原棉雜質檢驗機驗法第四節(jié) 原棉回潮率電測法測試第五節(jié) 紡織材料回潮率烘箱法測試第六節(jié) 原棉試驗棉條的制作第七節(jié) 棉纖維長度羅拉法測試第八節(jié) 棉纖維長度光電法測試第九節(jié) 棉纖維成熟度腔壁對比法測試第十節(jié) 棉纖維馬克隆值測試第十一節(jié) 棉纖維斷裂比強度測試第十二節(jié) 纖維拉伸性能測試第十三節(jié) 原棉疵點檢驗第十四節(jié) 苧麻纖維長度梳片法測試第十五節(jié) 梳片式長度儀測試毛纖維長度第十六節(jié) 顯微投影法測試毛纖維細度第十七節(jié) 化學短纖維長度中段稱重法測試第十八節(jié) 化學短纖維線密度中段稱重法測試第十九節(jié) 纖維卷曲彈性測試第二十節(jié) 纖維摩擦因數(shù)測試第二十一節(jié) 纖維比電阻測試第二十二節(jié) 短纖維熱收縮率測試第二十三節(jié) 紡織纖維切片的制作第三章 HVI與AFIS、aQum系統(tǒng)操作實訓第一節(jié) HVI大容量纖維測試儀操作第二節(jié) AFIs單纖維測試系統(tǒng)簡介第三節(jié) 普美瑞aQura棉結和短纖維測試儀操作第四章 短纖紗線性能測試項目實訓第一節(jié) 紗線強伸度測試第二節(jié) 紗線捻度測試第三節(jié) 紗線彈性測試第四節(jié) 紗線線密度測試第五節(jié) 紗線外觀質量黑板檢測法第六節(jié) 紗線條干均勻度測試電容法第七節(jié) 紗線毛羽測試第八節(jié) 筒子紗回潮率電測法測試第九節(jié) 條粗條干不勻率測試第十節(jié) 棉卷重量不勻率和伸長率測試第十一節(jié) 條粗重量不勻率測試第十二節(jié) 紗線疵點的分級第五章 長絲性能測試項目實訓第一節(jié) 生絲線密度測試第二節(jié) 生絲抱合測試第三節(jié) 化纖長絲線密度測試第四節(jié) 化纖長絲沸水收縮率測試第五節(jié) 化纖長絲回潮率測試第六節(jié) 化纖長絲含油率測試第七節(jié) 化纖長絲強伸度測試第八節(jié) 化纖長絲捻度測試第六章 織物性能測試項目實訓第一節(jié) 織物匹長、幅寬測試第二節(jié) 織物厚度測試第三節(jié) 機織物密度與緊度測試第四節(jié) 針織物線圈密度和線圈長度測試第五節(jié) 織物中紗線織縮率測試第六節(jié) 本色棉布疵點格率測試第七節(jié) 織物強伸度測試第八節(jié) 織物撕破強力測試第九節(jié) 織物頂破強力測試第十節(jié) 織物耐磨性測試第十一節(jié) 黏合襯織物剝離強力測試第十二節(jié) 織物拉伸彈性測試第十三節(jié) 織物光澤度測試第十四節(jié) 織物懸垂性測試第十五節(jié) 織物起毛起球測試第十六節(jié) 織物透氣性測試第十七節(jié) 織物保溫性測試第十八節(jié) 織物抗折皺性測試第十九節(jié) 織物硬挺度測試第二十節(jié) 織物勾絲性測試第二十一節(jié) 織物阻燃性測試第二十二節(jié) 紡織品靜電性測試第七章 紡織品理化測試與色牢度測試項目實訓第一節(jié) 棉纖維含糖程度比色法測試第二節(jié) 毛纖維含油脂率測試萃取法第三節(jié) 化學纖維含油率測試第四節(jié) 滌棉混紡紗中棉含量測試第五節(jié) 毛滌混紡紗中毛含量測試第六節(jié) 山羊絨/羊毛混紡紗中山羊絨含量測試第七節(jié) 織物單位面積質量測試第八節(jié) 織物透濕量測試透濕杯法第九節(jié) 織物的毛細效應試驗第十節(jié) 織物的水浸洗尺寸變化測試第十一節(jié) 織物游離甲醛含量的測定第十二節(jié) 織物耐唾液、耐水、耐汗?jié)n色牢度測試第十三節(jié) 織物耐洗色牢度測試第十四節(jié) 織物耐刷洗色牢度測試第十五節(jié) 織物耐干洗色牢度測試第十六節(jié) 織物耐摩擦色牢度測試第十七節(jié) 織物耐熱壓色牢度測試第八章 綜合性實訓項目第一節(jié) 紡織纖維的鑒別第二節(jié) 棉本色紗線評等試驗第三節(jié) 棉本色布評等試驗第四節(jié) 針織成品布評等試驗第五節(jié) 毛織品評等試驗第六節(jié) 化學短纖維的品質評定試驗第九章 織物風格儀操作實訓第一節(jié) 織物彎曲性測試第二節(jié) 織物壓縮性測試第三節(jié) 織物表面摩擦性測試第四節(jié) 織物起拱變形性質測試第五節(jié) 織物交織阻力測試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  第一節(jié) 紡織材料檢驗測試的一般程序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職業(yè)檢驗測試能力,學生在實際操作訓練時,應做好實訓實驗前、實訓實驗中、實訓實驗后三個階段的有關工作?! ∫?、實訓實驗前階段 ?。?)預習是做好實驗的首要工作。需在聽課和復習的基礎上認真閱讀有關實驗教材,明確此項實訓的目的、任務、有關原理、操作步驟與注意事項,做到心中有數(shù),避免茫然。 ?。?)準備好實訓用紙、筆,以便實訓時及時、準確地做好原始記錄?! 《嵱枌嶒炿A段 ?。?)在實驗前通常要對實驗儀器進行檢定和調試,以減少誤差。 ?。?)熟悉了實訓的目的和原理以后,需要把操作步驟在腦子中重復兩遍,形成清晰印象后再動手實驗?! 。?)實驗中應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并重視注意事項。在使用不熟悉其性能的儀器和藥品之前,要請教指導教師或查閱資料,不要隨意進行實驗,以免發(fā)生意外事故?! 。?)在進行每一步操作時,要理解每一項操作的目的與作用,應得出怎樣的現(xiàn)象等,并細心觀察,隨時把必要的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清楚準確地記錄下來,以備分析?! 。?)實驗中要保持實驗室安靜、整齊、清潔。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紡織材料學實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