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10 出版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作者:楊沛霆
內容概要
有識之士都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領導者思想影響力。而這種思想影響力集中表現(xiàn)在把握企業(yè)的發(fā)展方向與重大決策上,其中起保證作用的是把領導者的思想落到實處。
所謂落到實處,就是在確定前進方向之后,領導者還要把方向和目標下傳,內化為干部、員工的追求,使之成為干部、員工的使命感與事業(yè)心。另外,在進行任何重大決策的過程中,領導者還必須注意理順干部、員工千變萬化的價值觀,否則就是事倍功半,或導致“上有決策下有對策”。因此,如何在干部員工中塑造使命感與事業(yè)心,如何把重大決策的內容與干部員工的價值觀整合在一起-——這兩件事,就成為了任何走向成功的企業(yè)眼下的最基礎的日常工作。
我們就是要“以我為主,博彩眾長,融會貫通,自成一家”。這是我國著名經(jīng)濟界老前輩袁寶華和國務院前總理朱镕基反復強調的一句話。此書的內容正是把國內外著名企業(yè)家們的思路和理念匯集到一起呈送給讀者。
書籍目錄
一 思想的光芒 1 潘石屹的“另類”哲學 2 韓穎:態(tài)度決定一切 3 屈云波回身看科龍 4 亞都為何胸無“大”志? 5 段永平:守住本分! 6 海星的管理辯證法 7 朱希鐸的創(chuàng)業(yè)感言 8 王茁:在創(chuàng)業(yè)家與經(jīng)理之間跳舞 9 施振榮的宏碁之道 10 惠普首腦的為“官”理念 11 海爾的高端智慧二 打破堅冰 12 紅塔突圍 13 華菱:享受危機 14 畢馬威:安達信翻車“翻”出了什么? 15 神龍:擺脫合資怪圈 16 春都之敗又給我們上了一課 17 轉型文化沖擊波 18 重估創(chuàng)業(yè)模式:王志東、王峻濤、徐剛痛定思痛 19 魏新的另類人事手術 20 GE 醫(yī)療闖中國 不一樣的入鄉(xiāng)隨俗 21 品牌整合:海王的難題 22 哈藥變革:從營銷到產(chǎn)權 23 走出去,學海爾還是格蘭仕?三 追求卓越 24 化為為什么? 25 遠大:制度化生存 26 孫寅貴:經(jīng)理人困境?不必擔心! 27 問玉柴,企業(yè)文化怎樣落地? 28 同仁堂醫(yī)不自醫(yī) 29 格蘭仕的品牌管理到位了嗎? 30 楊綿綿笑談公關難題 31 彩虹文化:細節(jié)的戰(zhàn)略化 32 中興通訊:技術后發(fā)者的勝利 33 歐萊雅的中國攻略 34 萬科19年持續(xù)成長之謎 35 跨文化管理我們別無選擇
章節(jié)摘錄
書摘【潘石屹神游“禪道”】 在非常有爭議但卻賣得異?;鸨摹艾F(xiàn)代城”樣板間里,記者見到了提前幾天預約的潘石屹。一向特立獨行、崇尚簡約和藝術的潘石屹,果然如記者所料,黑色長褲、黑色襯衫、黑邊眼鏡,白晰的膚色中顯示出一份文弱的氣質,讓人想到了www.panshiyi.com網(wǎng)站的黑白風格。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fā)現(xiàn)他特別喜歡“反問”,將一個問題踢給你,先引起你的思考,然后他才強調他的觀點。采訪潘石屹的時候,你必須有能力、有把握和他站在同一個層次去共同探討問題,并感到交流的平等與尖銳。 “禪。是自然,而非張揚” 《中外管理》:大家都知道您很喜歡談“禪”,特別是您還出了一本非常禪意的“茶滿了”的書,請問您理解的“禪”是一種什么境界,它和企業(yè)行為是矛盾的嗎?可以用“禪商”命名您嗎? 潘石屹:我對“禪”了解得很淺,我實際是一個剛剛入門的人,稱“禪商”有點過了。 我所接觸的禪,更像新經(jīng)濟時代的網(wǎng)絡精神,更注重的是平等、自然而然的東西,你有什么樣的事你就說什么事,表達什么。整個風格,無論是管理風格還是說話還是建房子都注重不要張揚。如果是張揚,顯示自己的力量、顯示自己的聰明,就和“禪”背道而馳了,這是禪宗最重要的。 因為我們做房地產(chǎn)就和建筑結合得很緊,在西方文化中“禪”就成了一種風格、成為了一個重要流派。人原來是建傳統(tǒng)的建筑,到了工業(yè)時代,因為有了電梯、鋼筋混凝土,所以就把房子建得非??鋸垼@示出一種力量、一種權威,所以大家就比高的房子、比稀奇古怪的房子,但這是我們生活的本質嗎?我們是不是就因為鋼材的成本降下來了,可以作為建筑材料了,然后玻璃成本也降下來了(原來是做手飾和玻璃器皿的),是不是就一定要利用它們來夸大房子?這就不是和諧的、自然的。我們覺得有一種建筑風格特別能打動我們,我們希望能在這種建筑中尋找到柔和的、平和的東西。其實我的理解是:禪是沒有符號的,做的就是一種感悟,離人性近一些,可是我覺得一個不好的趨勢,“禪”成了建筑和裝修的一個符號,一旦把它當成一種品牌的話就脫離了“禪”的本質了。 “禪”是一個思想的東西,講的都是一個小故事。例如你掃地的時候,一個石子撞到墻上發(fā)出了聲音,你一下開悟了,你就掌握了一個常人掌握不了的智慧。對我來說影響非常大,可是你要把它做成一個標牌就跟塑一個菩薩一樣,反而不是一個真實的東西了。世界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有的從道家的角度去看,有的從佛家的角度去看,禪宗是用禪宗的觀點去看,也可以用愛因斯坦的觀點去看,“禪”它是非功能性的東西,你不要想著用它去做一個什么東西,這個是特別關鍵,不要把思想標牌化。 我覺得談禪和企業(yè)行為并不是矛盾的,任何一種智慧對人類的任何一種行為都具有啟示和教育意義。 “道,是平衡,而非消極” 《中外管理》:您多次談到老子的《道德經(jīng)》,甚至現(xiàn)在《道德經(jīng)》成了你生活中的老三篇了。那么,《道德經(jīng)》對企業(yè)管理的魅力在哪? 潘:作為一個中國企業(yè)家,特別是在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進程中,我們最長項的東西是什么?我覺得就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就像無為而治,從皇上專制一直到企業(yè)管理,它存在著,你能說它沒有道理?這樣的思想、這樣的語言能沒有能量?它一定會具有非常大的能量。它是道家的經(jīng)典,它整個強調的是自然、平衡。講的更多的是平衡,當然很多人認為這是個消極的東西,可是我不這么認為。到現(xiàn)在為止,十年時間了,我不能說我完全讀懂了,可是我覺得,這里的一大部分是來自于自然的規(guī)律,讓我們遵循這自然規(guī)律。 《中外管理》:您是怎么理解無為而治的呢? 潘:“無為而治”是老子的一句話,也是道家的思想精髓。首先,我說的是我對管理的“態(tài)度”是無為而治,并不是說在具體措施和制度上我們是無所作為的。“無為而治”是每一位管理者所追求的一種境界,這是結果不是過程。 【潘石屹“回歸經(jīng)營”】 “盈利。就是企業(yè)道德” 《中外管理》:您覺得什么樣的企業(yè)才是道德的? 潘:我覺得一個企業(yè)在這個時代用世俗的標準來衡量,就是它為政府貢獻了多少稅?這是最主要的。當然這過程中可能有一些人文精神,但是企業(yè)不是大學校,企業(yè)也不是政府。比如上市公司虧損,它對股民意味著什么?對國家意味著什么?對銀行意味著什么?對員工意味著什么?如果一個企業(yè)談了一大堆空道理,利潤是虧損的,這就是犯罪!這樣的企業(yè)是應受到社會遣責的。實際上,所有這些不盈利的、假盈利的都將受到經(jīng)濟規(guī)律的愚弄和懲罰。有好多人談了一大堆的東西,企業(yè)就是虧損的,又是儒商了、又是禪商了、又是道商了,最后它就是虧損的。如果是上市,股票會懲罰他;如果不上市。企業(yè)就會慢慢萎縮。只有你賺錢了,你才是道德的,你才能給投資者一個回報。 “末位淘汰。培養(yǎng)了三種精神” 《中外管理》:您公司所實施的末位淘汰制是否太嚴苛了?在1999年8月份4位銷售總監(jiān)和23位銷售業(yè)務員“集體倒戈”,并召開新聞發(fā)布會聲討“末位淘汰制”,您仍然在堅持這種制度嗎? 潘:我認為我的制度沒那么壞,那次的事件是一次惡性競爭、精心策劃的結果,用十幾萬的補償金挖走我們的銷售人員,是道德與法律上的問題。當然我們也反思了一下,又在銷售副總監(jiān)與銷售業(yè)務員之間增加了一層,這使淘汰下來的銷售副總監(jiān)不至于落差很大。 我曾見到過TCL人力資源部的一篇文章,它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畫面:一群人向著遠方出行,時快時慢,時疾時徐,他們和睦相處,相攜與共,其樂融融??墒呛竺嫱蝗挥歇{子追趕,而且鐵定每過一段路就吃掉落在最后面的人——不管他是誰。于是人群始終充滿危機感,所有的人都不斷挑戰(zhàn)自己的潛能,沒有停歇下來的時候——這是多么殘酷無情啊!其實“末位淘汰”并非“末位死亡”而是末位離開。有獅子追趕的人群必定是潛能得到極大開發(fā)的人群,盡管末位者不得不離開了,但他已經(jīng)得到了鞭策和開發(fā)。 其實他們應該感謝我們的這個制度,沒有這個制度,也產(chǎn)生不了這幾個銷售總監(jiān),也不會有人高薪挖走他們。我們的“末位淘汰制”就是要培養(yǎng)人三種精神:協(xié)作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危機精神。中國的人才對制度和規(guī)范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要加強一下,能較平和地從一個組織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不要一味地感覺自己被淘汰了就失去了自身價值,甚至是做出了不理智的行為。任何一種制度都不是完美的,記得哪位名家說過,追求完美的人成不了大事。 “做人,思考、服務、交流” 《中外管理》:在企業(yè)管理中您認為哪些事對于您是最重要的? 潘:第一是做人。我從內心里喜歡禪宗,所以我較注重簡單、坦誠、寬容。 第二是決策和思考。我的決策幾乎沒有過失誤,這常常緣于我的不斷思考。知難行易,行動太簡單了,蓋房子都是民工在蓋,重要的是思考。 第三是服務。我強調,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不能把房子賣出去就完事了,更重要的是今后的服務。所以,我用較多的時間去關注我的客戶對我們產(chǎn)品的反應。一個有生命力的公司、機構,不僅要看產(chǎn)品質量,而最缺的是服務意識與服務質量。我們曾提出過“無理由退房”,有業(yè)界人士認為這違背了行業(yè)規(guī)則,但我們是真誠地希望通過此舉,從根本上解決服務意識與服務質量問題。有時候,我們會服務到犧牲我們自己應有的公平待遇的程度,因為一個好的發(fā)展商有力量這樣做。 作為一個面對市場的開發(fā)商,要首先學會面對投訴。客戶投訴對于一個聰明的商家而言,至少具備三種功能:一可以樹立公司形象;二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我們在管理中存在的誤區(qū);三可以發(fā)掘潛在的商業(yè)機會。因此,我要求正確分析處理客戶投訴,必須是每一位員工的必修課。公司上下受我的影響,對來自客戶的任何信息都抱有虔誠的態(tài)度。 第四是交流。中華民族的精神的主流是勤勞、智慧、誠實,而不是縱橫捭闔、投機鉆營。常常有人認為我善于炒作,甚至認為我已基本娛樂化了。我的書、我與媒體的關系、我們制作的《客戶通訊》,我都認為這是一種非常直接的交流,一個當代的企業(yè)家,如果不能在堅持自己的專業(yè)精神的前提下,學會與市場、員工、客戶對話,就是對民眾智慧的一種漠視。我的產(chǎn)品是要創(chuàng)造市場和引導市場的,這使我必須要表達要交流要對話。P.9-13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給思想一片想象的天空,給行動一盞指路的明燈?! ∨耸伲何业臎Q策幾乎沒有失誤,這常常緣于我的不斷思考。知難行易,行動太簡單了,蓋房子都是民工在蓋,重要的是思考。 何魯敏:企業(yè)的領導能夠認識到什么程度,可能這個企業(yè)就會發(fā)展到什么程度?! ∈┱駱s:GO big or go home! 姜林奎:最動聽的語言并不一定就是最有力的語言,最華麗的辦法也不一定是最有用的辦法。適用的就是最好的。 任正非: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么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正是這樣才存活了這十年。 侯為貴:最好的戰(zhàn)略就是做好眼前的事。中興不追求大,追求的是現(xiàn)金流第一,利潤第二,規(guī)模第三。首先要保持自己的健康,然后科學、規(guī)律、合理地成長?! ⊥跏汗ぷ鞅旧砭褪巧畹囊徊糠?,我去登山、去攀巖,這些活動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正因為有了這種生活,我才覺得工作有意義的,我才非常熱愛我的工作。
編輯推薦
給思想一片想象的天空,給行動一盞指路的明燈,站在高端,汲取著名企業(yè)家的管理理念與戰(zhàn)略抉擇! 全書匯集了國內外著名企業(yè)家們的思路和理念,采用蠟燭、冰山、三角架、機場轉機處、萬花筒、橋等七個獨特的比喻來說明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應該注意的問題。這七個隱喻既生動又有趣,潛移默化地點出了企業(yè)家成功的奧秘,提示用全局的眼光合理規(guī)劃未來!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