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只錯一點點

出版時間:2005-1  出版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作者:楊學敏  頁數(shù):26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打造不敗的職場生涯是所有人的渴望,這也是本書的主旨。本書從一個讓人警醒的真實故事中引出五個重要的話題:責任、忠誠、協(xié)作、奉獻、共贏。您將在輕松的故事、優(yōu)美的語言之中學會如何擁有主動、富有創(chuàng)造力、完美的品質(zhì);領悟一個全新的忠誠觀,它全整合你的所有行動;知道怎樣協(xié)作,成為最受歡迎的搭檔;發(fā)現(xiàn)原來奉獻是時髦,成功是那么簡單!這本書將伴隨你重振職業(yè)精神,和你的企業(yè)一起走向輝煌的成功!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每人只錯一點點
第二章 責任的意義
第三章 責任拒絕借口
第四章 打造個人品牌
第五章 職場呼喚忠誠
第六章 恪守忠誠
第七章 跳槽的喜與哀
第八章 協(xié)作:分工不分家
第九章 你是個受歡迎的搭檔嗎
第十章 大協(xié)作觀
第十一章 新奉獻觀
第十二章 人生的維他命
第十三章 共贏:真正的勝利
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每人只錯一點點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善意的謊言
       ——《每人只錯一點點》讀后感
      
      豬頭哥每天堅持讀點書,開卷多了,發(fā)現(xiàn)有兩類書的出版動機很有意思。一是偽書,假托老外之名寫出翻譯體或知音體的書,要是不細究名號,其內(nèi)容有些正能量,不敢給說一定給您打雞血,但起碼讀完感覺長點勁。另一種書不能算偽書,而且大部分以一個警示性故事為起點,然后圍繞此展開一系列的分析闡述,請注意,這類書“著”的相對少一點,“編”的更多一些,有些更是材料的堆積,而真正反思這個警示性故事,卻發(fā)現(xiàn)其不過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在邏輯和常識下經(jīng)不起推敲,只不過在第一次閱讀時大多數(shù)人不會這么干罷了。
      
      《每人只錯一點點》(楊學敏,2005年,中國紡織出版社)一書就屬于第二類,書里的楔子借助了以下材料:
      
      沉船的傾訴
      在《環(huán)球時報》上曾經(jīng)登載過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大意是這樣的:
      巴西桑托斯海順遠洋運輸公司門前立著一塊高5米寬2米的石頭,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滿葡萄牙語。以下的就是石頭上所刻的文字:
      當巴西海順遠洋運輸公司派出的救援船到達出事地點時,“環(huán)大西洋”號海輪消失了,21名船員不見了,海面上只有一個救生電臺有節(jié)奏地發(fā)著求救的摩氏碼。救援人員看著平靜的大海發(fā)呆,誰也想不明白在這個海況極好的地方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從而導致這條最先進的船沉沒。這時有人發(fā)現(xiàn)電臺下面綁著一個密封的瓶子,打開瓶子,里面有一張紙條,21種筆跡,上面這樣寫著:
      一水理查德:3月21日,我在奧克蘭港私自買了一個臺燈,想給妻子寫信時照明用。
      二副瑟曼:我看見理查德拿著臺燈回船,說了句這個臺燈底座輕,船晃時別讓它倒下來,但沒有干涉。
      三副帕蒂:3月21日下午船離港,我發(fā)現(xiàn)救生筏施放器有問題,就將救生筏綁在架子上。
      二水戴維斯:離港檢查時,發(fā)現(xiàn)水手區(qū)的閉門器損壞,用鐵絲將門綁牢。
      二管輪安特耳:我檢查消防設施時,發(fā)現(xiàn)水手區(qū)的消防栓銹蝕,心想還有幾天就到碼頭了,到時候再換。
      船長麥凱姆:起航時,工作繁忙,沒有看甲板部和輪機部的安全檢查報告。
      機匠丹尼爾:3月23日上午理查德和蘇勒的房間消防探頭連續(xù)報警。我和瓦爾特進去后,未發(fā)現(xiàn)火苗,判定探頭誤報警,拆掉交給惠特曼,要求換新的。
      機匠瓦爾特:我就是瓦爾特。
      大管輪惠特曼:我說正忙著,等一會兒拿給你們。
      服務生斯科尼:3月23日13點到理查德房間找他,他不在,坐了一會兒,隨手開了他的臺燈。
      大副克姆普:3月23日13點半,帶蘇勒和羅伯特進行安全巡視,沒有進理查德和蘇勒的房間,說了句“你們的房間自己進去看看”。
      一水蘇勒:我笑了笑,也沒有進房間,跟在克姆普后面。
      二水羅伯特:我也沒有進房間,跟在蘇勒后面。
      機電長科恩:3月23日14點我發(fā)現(xiàn)跳閘了,因為這是以前也出現(xiàn)過的現(xiàn)象,沒多想,就將閥合上,沒有查明原因。
      三管輪馬辛:感到空氣不好,先打電話到廚房,證明沒有問題后,又讓機艙打開通風閥。
      大廚史若:我接馬辛電話時,開玩笑說,我們在這里有什么問題?你還不來幫我們做飯?然后問烏蘇拉:“我們這里都安全吧?”
      二廚烏蘇拉:我回答,我也感覺空氣不好,但覺得我們這里很安全,就繼續(xù)做飯。
      機匠努波:我接到馬辛電話后,打開通風閥。
      管事戴思蒙:14點半,我召集所有不在崗位的人到廚房幫忙做飯,晚上會餐。
      醫(yī)生莫里斯:我沒有巡診。
      電工荷爾因:晚上我值班時跑進了餐廳。
      最后是船長麥凱姆寫的話:19點半發(fā)現(xiàn)火災時,理查德和蘇勒房間已經(jīng)燒穿,一切糟糕透了,我們沒有辦法控制火情,而且火越來越大,直到整條船上都是火。我們每個人都犯了一點錯誤,但釀成了船毀人亡的大錯。
      看完這張絕筆紙條,救援人員誰也沒說話,海面上死一樣的寂靜,大家仿佛清晰地看到了整個事故的過程。
      后記:巴西海順遠洋運輸公司的警示方式很有效,此后的40年,這個公司再沒有發(fā)生一起海難。
      
      故事很警醒,豬頭哥也承認,但同樣認為這個故事經(jīng)不起推敲,且不說人在將死之時的本能是給家人留言,起碼讓活者多個念想,單說這一張紙條需要21個人合作寫完,有這個時間難道找不到救生艇嗎?請注意船上起火也是先燒房間,一般救生艇離船員房間相距較遠不說,而且方便啟用,難道是船長說好了讓大家一塊等死?就算船沉了,出于求生本能,游泳總是要嘗試一把的吧,《泰坦尼克號》中連在冰水里上演生死離別的杰克都堅持了不短時間,何況受過專業(yè)訓練的船員呢!
      
      有時候善意的謊言,大家都能理解它的出發(fā)點,但謊言畢竟還是謊言,豬頭哥其實很有興趣知道有沒有朋友親眼見過這個“刻滿葡萄牙語”的石碑?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