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花樣年華

出版時間:2002-2  出版社:中國紡織  作者:陳國華  頁數(shù):211  

內容概要

  在絢麗光鮮的文明生活背后,人心其實是相當脆弱的。作者除提供學理及經(jīng)驗兼具的實用建議之外,并自我表白心靈解放的歷程,讓你更懂得如何肯定自己、話出自己。

作者簡介

高雄大學醫(yī)學院醫(yī)學系畢業(yè),臺灣精神醫(yī)學會及兒童精神學會會員,并為心理治療分組及生物精神醫(yī)學分組發(fā)起人。
曾任臺大醫(yī)院實習醫(yī)師,并在臺大醫(yī)院精神部身心醫(yī)學科及臺北市立療養(yǎng)院成人精神科接受訓練,包括精神科疾病急性治療及慢性復健、兒童精神醫(yī)學、成癮醫(yī)學、神

書籍目錄

第一篇  生命的無助,別放棄  恐慌成疾,嚇壞所有人  走出失業(yè)的陰霾  失戀之慟,傷神傷身  我沒有瘋,只是生病了  誰來撫平受創(chuàng)的心  別讓心活在懊悔之中  生命無價,別輕言放棄第二篇  生活得不快樂,別氣餒  就是覺得不快樂  忙亂的生活,逼出一身病  放假讓人樂極生悲  減了體重,別減了健康  面對考試,總叫人心慌  大考過后,喘口氣  人比人,氣死人  低落的情緒,讓你生病了嗎    壓力超出負荷嗎  第三篇  活出自我價值,莫遲延  怒氣一來,就是控制不了  為什么總是愛唱反調    放自己一馬,關機吧    你是購物狂嗎  迷戀網(wǎng)絡,上了癮  饒了自己,別再整型了  病態(tài)的偷竊快感  咖啡香味,迷倒眾生  巧克力是鐘愛的情人  吞云吐霧,快樂似神仙第四篇  搶救枯竭的身心,有妙方  吃出健康、吃出快樂  塑身得從“心”做起  夜夜好眠,睡個美容覺  梳妝打扮為哪樁  快樂也需要“光亮”的滋養(yǎng)  芳香的氣味,讓人心神舒坦  舞動身體,讓心情飛揚  音激發(fā)生命力  用想像和音樂,為人生伴奏  生命的機理,要細細品嘗第五篇  心靈的支持力量,無所不在  情緒掌握在你手中  在命低潮,學習活出自己  在境中,尋獲生命真諦  偶爾當個“病人”又何妨附錄  陳國華醫(yī)師談心說愛代跋  不必再武裝自己  心理醫(yī)師的最佳選擇  守護身心健康的好朋友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另外,我順道提一些大家較少知道的問題,也就是癲癇發(fā)作時的附屬形態(tài):    1.假性發(fā)作:    有些患者長年患病下來,癲癇發(fā)作會逐漸形成兩大種類,一種為腦波上可偵測到的真正發(fā)作,另一種則為腦波上偵測不到的假性發(fā)作。我不大喜歡“假性”這個名詞,似乎暗示患者這類發(fā)作是裝的,其實不然,他們大多是由巨大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下引發(fā),而以逐漸無力而昏厥為主,我覺得“壓力發(fā)作”應是較適切的說法,說穿了就是患者的潛意識及下意識因應過度壓力的防衛(wèi)機轉而已,這比較屬于精神心理上的問題,應仔細去分析其心理層次的問題,此時加重抗癲癇藥物的劑量并無太大的幫助。        2.發(fā)作前、中、后的精神意識狀態(tài)異常:    有不少比例的癲癇患者,以放電位置是在大腦兩側顳葉部分為最常見,他們多在發(fā)作的前、中、后會出現(xiàn)意識迷糊,甚至短暫出現(xiàn)幻覺及妄想,當然臨床上若有此情形,一定需要精神科專家來介入處理。傳統(tǒng)上有一派意見認為遇此情形時的處理方式是將抗癲癇的藥物減量,讓患者增加腦中放電刺激,以減少精神意識,其實站在保護患者神經(jīng)組織功能的角度來看并不恰當,合理方法應是加上少量抗精神病藥劑較為安全才是,不過還是強調,他們并非慢性精神病患,精神科醫(yī)師的幫忙并非宣告精神錯亂的到臨,大家不要誤會了!    巧克力歷經(jīng)古今多少朝代文化而屹立不搖,迷倒眾多蒼生,巧克力在現(xiàn)今文化里代表什么呢?是甜蜜的情人節(jié)里,最佳的愛意,甚至有人說它是挑情引欲的魔鬼代言人,抑或是勾起滿篇回憶的神奇點心。    想起巧克力,是否你的嘴巴里已飄過陣陣微苦又甜膩的氣息?前一陣陰雨連綿的天氣或許讓你的心情down到了谷底,有一部奧斯卡獎熱門電影“濃情巧克力”,片中女主角茱麗葉·畢諾許飾演一名靠著制作巧克力的神奇女子,她激起了小鎮(zhèn)上每個親嘗巧克力男女的情感,不僅逐漸將長期閉鎖的心靈敞開,更燃起對情愛的渴望。這也是一部電影中長久以來不斷處理“情欲與宗教對立”議題的片子。    人類食用巧克力,已經(jīng)有相當悠遠的歷史。古墨西哥人最早將巧克力使用于增重,撫平焦慮和幫助消化;馬雅人則將巧克力稱為“神的食物”,他們發(fā)現(xiàn)對凡夫俗子來說,巧克力魅力不可擋,吃久了會上癮;聽說古代阿拉伯帝王在臨幸妃子前,都會來杯巧克力混著番椒汁,當做催情春藥。    談到這里,大家一定很好奇,巧克力真的能催情助性嗎?以目前的醫(yī)學研究顯示,并無明確的證據(jù),所以尚待大家來親身體驗,而巧克力的化學成分主要應為咖啡因和高單位的糖,確實有點類似興奮劑的效果,而高糖分也能稍稍緩解情緒低落和焦躁,這倒是無庸置疑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巧克力濃郁的香味和柔滑的口感,的確可以令人產生心理上的滿足感,包括白色巧克力那種香醇的味道,真是令人無法抗拒,不過白色巧克力嚴格來說根本稱不上巧克力,所以也許巧克力神奇的魅力根本不在它含有什么成分,而在入口過程和心靈想像的感覺和味道,除非你真的把又黑又苦的巧克力當藥丸吞,否則去細究巧克力的化學成分是沒有什么意義的。    吃巧克力多多少少像談戀愛,為什么愛吃?為什么上癮?若從生硬冰冷的醫(yī)學角度來細究,真是煞風景!喜歡一個人,若只是分析他的身高、體重、職業(yè)、收入和社會地位,那叫找對象,而不是談戀愛,其實戀愛究竟是怎么回事,連我這個心理醫(yī)師也分析不出來呢!    套句廣告詞:  “繼續(xù)與巧克力談戀愛五千年吧!”別讓生命中的每個感覺都只剩數(shù)據(jù)分析和損益評估。情緒掌握在你手中    包容無常的人生,崇敬天地的偉大,珍惜渺小的自我,真心地愛你所愛的一切。    近年來,許多情緒失控下所導致的不幸事件頻傳,如某大學生因為受不了課業(yè)壓力而跳樓自殺;高中女生愛上有婦之夫之后,痛苦萬分而割腕自盡;某位年輕人因停車位與人爭吵,憤而縱火燒車被捕;清華大學碩士班的兩位高材生,為了一位學長的三角戀情而殺人毀尸;某位媽媽因小孩哭鬧而失控虐待孩童致死……    這些失業(yè)的恐慌、情感的煩惱、家庭外遇的難忍、與他人比較后的自卑,舉凡許許多多生活上的挫折與不順,常在瞬間毀壞掉一切的平順與祥和,究竟這是怎么了?    情緒的管理不當,其實與智商、學歷、成就、才藝沒有絕對的關系,反而與忍受挫敗的能力(抗壓度)、面對失落的自我態(tài)度,以及處理負向事件的技巧有強大的關聯(lián);換言之,若想要讓你的人生擁抱滿足與快樂,成熟與愉悅,就需要好的情緒管理能力——EQ(emotional intelligence)要有高指數(shù)。    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提供一些原則供大家思考:    1.覺察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    終日苦于煩悶而渾然不知?腦海里浮現(xiàn)的只有成就、面子、自尊心,莫名其妙發(fā)脾氣,搞得全無人緣,沒人喜歡如此陰晴不定、有意或無意地忽略及否認情緒層面,總有一天,小問題累積成大禍事,一發(fā)不可收拾,所以時時刻刻覺知自我情緒是修煉快樂的首要功夫。        2.有煩惱、憤怒、不滿,請適度傾倒出來:    情緒是巨大的能量,若是只一味壓抑,到最后常會一發(fā)不可收拾,或是讓這些滿溢的能量移轉至身心狀態(tài)上(如胃潰瘍、胸悶、失眠、頭痛、憂郁、焦慮等等)。傷心時不妨抱頭痛哭一場;煩躁時做做體操、跑跑步;滿心愉悅時來個仰天大笑,或找個要好的朋友談談心,別讓自己像個灌氣過度的皮球,小心爆炸!    3.尋求他人的幫忙:    糾結于當下情緒的朋友,常是迷亂而不清醒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輕柔勇敢地放下身段,每個人都有脆弱需要伸援的時候,如果此時你愿意接受幫助,愿意靜心來傾聽外界的聲音,你才會是幸福的。要安然度過一次次的情緒危機,并不容易,有時找個伴吧!    4.活在當下,享受過程:    人生如同走路,最終走到哪里其實不全然重要,走過哪些地方、看過哪些人事、經(jīng)歷哪些過程反而是更讓人回味再三。如果我們把每個今天只拿來擔憂未來或懊悔過去,那么每個今天又在哪里呢?沒有人可以掌握未來的所有一切,改變過去的種種,但我們其實可以活在當下,體會隨時隨地生命的過程,專注于現(xiàn)在,吃飯時好好享受美味,睡覺時放下心事,難過時告訴自己下一秒也許雨過天晴,要記住每一刻都是你的,全然是你自己的,何苦困于過往與將來呢?    5.“一念之間”的掌握:        事物很少是絕對而毫無彈性的,端視你站在何種角度來看待,危機也是轉機,崩塌何嘗不也是重整嗎?  “一念之間”,乾坤全在這四字之中,轉個彎,換個姿態(tài),又是一代全新的年華。    6.為自我尋求更多的意義和價值:    喜歡自己的一言一行,知道自己生命所為何來,跟著自己生命的方向前進,愛你所愛的一切,包容無常的人生,崇敬天地的偉大,珍惜渺小的自我,你會更快樂而圓滿!    這些觀念及想法,說來簡單且易懂,但重要的是付諸行動力去做做看,只要開始,永遠不嫌晚。心靈捕手    我們常常說的EQ,其實所指的就是情緒管理,但是高EQ所指為何呢?一般人很少去細究,EQ包括五種特質與能力:    1.了解自己的情緒。    2.妥善處理自己情緒。    3.自我激勵。    4.同情與關懷他人。    5.圓融的人際關系。    不妨分析一下你自己。但是,千萬別忘記,這個世界所能給我們的歡喜和痛苦,自己有全然的自由決定權喔!    ……

媒體關注與評論

作者序活在此刻,享受過程     陳國華  (國泰綜合醫(yī)院身心科主治醫(yī)師)    或許很少人像我這樣在序文中寫故事,但這卻是我此時心情的投射與感激,希望能與大家共享。    有一個少年,從小就常遠眺家前的巍峨高山。他曾對著山頭暗暗發(fā)愿,總有一天,將要攀登山峰的最高處。這是他畢生向往的目標。    于是,他充實地過著每一天,學習觀察天候氣象,檢索地圖推演著路徑,依照計劃準備登山時所需要的糧食和必需品,并天天鍛煉體能和心志,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夠順利登上一心所向往的峰頂。    每當他想到將會登上峰頂時,心中暗暗竊喜,快樂得無以復加。    終于,經(jīng)過了萬全的準備,辛苦地爬上峰頂,完成了目標。然而,他竟為了達成目標,沿途縱然花香鳥語、溪水淙淙,卻見似未見、聞似未聞、聽似未聽,渾然未曾注意到四周的景致,以及自然山川對人心的震憾和感動。    站在峰頂?shù)纳倌?,極目環(huán)視遼闊的山景,俯視探尋山下的一切,剎那間卻感到茫然了,空虛莫名。下一步要去哪里?明天又要做什么?人生要怎么走下去?少年心中涌現(xiàn)一個個的問題,但是全然沒有任何頭緒。    慢慢地,他想起了山下準備時的充實快樂時光,和一路攀爬時就近在身旁的美景。這時他感覺到一絲寒意襲上心頭,更增添彷徨和孤寂,征服山峰的喜悅與快感,頓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少年的心在哭號、吶喊著,  ”這究竟是怎么了?”    我寫完了這本書,但我將不會如同那位少年一般,頓時空虛而孤寂。因為,我借著寫作的過程,將所學到的專業(yè)知識,以及和病友們接觸互動所感知的喜怒哀樂呈現(xiàn)在書中,也努力享受著分享心事和自我發(fā)掘的過程。    可以這么說,我自己是第一個受益者,因為在這段時間里,我沒有忽略人生的美麗,學著不再對人生的悲離感到莫名恐懼,并細細淺嘗思緒脈動和心靈塑型的過程,變得更能真切地享受發(fā)現(xiàn)內在歷程的自得和欣慰。    生命往往在不斷地期待未來,以及追悔過去之中悄然逝去,許多人都抱憾沒有真正地踏實活著?;钤谌諒鸵蝗盏娜兆永铮源颐?、擁擠、抱怨、競爭等粗暴的方式填塞時間,璀璨般的花樣年華就如此平白消逝,焦慮、煩憂、暴躁、易怒、怨懟等負面的情緒,一發(fā)不可收拾,常常就這么席卷而來。試問,這怎么快樂得起來?    在書中談到的幾篇,  “生命的無助,別放棄!””生活得不快樂,別氣餒!”  “活出自我價值,莫遲延!”這些人生課題的無奈與無助,其實并非全然無解,只要把心敞開,試著去細讀并實行書中“搶救枯竭心靈的妙方”及“尋找心靈的支持力量”,相信對你,將會有一些無形及有形的幫助。        我常告訴自己和朋友,生命是在不斷的累積和感受中前進,  “活在當下,享受過程”是我奉行的信念,換句話說,不要錯過生命中最真實、最美麗的每一刻。    在此,將我沉淀之后所寫的《活出花樣年華》這本新書獻上,希望讓大家能活得更自得、更自在,也活出屬于自己璀璨亮眼的花樣年華吧!

編輯推薦

緊張的節(jié)奏、擁擠的空間、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讓人在擁有更多物質享受置于,失去了更多心靈的自由和身體的安康。這個時代流行網(wǎng)上聊天、流行周星馳的電影,也同樣流行著憂郁癥、焦慮癥、失眠和恐慌癥。面對各種來勢洶涌的心理疾病,本書應勢而生,是各位祈求快樂與成功的讀者的一劑心靈良藥。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活出花樣年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