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9-1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鄧賢 頁數:31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在近三十年來中國的政治、文化和經濟的巨大變革中,報告文學始終伴隨著民族前進的步伐和人民的喜怒哀樂。報告文學是一種不斷給人以激動、振奮、思考的重要文化參照對象。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報告文學成了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成了中國現實文化的重要表現對象。因為報告文學特殊的文學地表達社會生活真實的特性,所以,報告文學所報告和描述的社會生活真實內容,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中國社會存在以至當代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
書籍目錄
引子 歷史的回聲第一章 母與子第二章 大治之年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四章 人血不是水第五章 天降大任第六章 走向混沌第七章 廣闊天地啟示錄(創(chuàng)業(yè)篇)第八章 廣闊天地啟示錄(荊棘篇)第九章 廣闊天地啟示錄(命運篇)第十章 破釜沉舟第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十二章 大臥軌第十三章 北斗之路第十四章 諄諄教導第十五章 是火山總要爆發(fā)第十六章 “三個不滿意”第十七章 瓦釜之聲第十八章 大返城第十九章 走不出的紅土地尾聲 斷碣殘碑后記 我要寫這本書……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母與子 1 對西雙版納橄欖壩農場七分場的上海女知青徐玲先來說,公元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日注定是個不同尋常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學大寨”依然轟轟烈烈,連隊依然不放假?! 《齾s要生產了?! ⌒炝嵯冉衲晏摎q三十,從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下鄉(xiāng)算起,她的“知齡”已有整整十年。從外表看,這個來自黃浦江畔的上海姑娘比她的實際年齡蒼老得多:皮膚黝黑粗糙,手腳關節(jié)粗大,眼角過早地堆起細密的魚尾紋。亞熱帶烈日和風雨無情地重塑了這個城市姑娘的外部形象和精神氣質,使她在“接受再教育”的康莊大道上更加接近當地農婦而不是城里那些四體不勤的知識分子。 早晨起床,她就有了一種不平靜的預感,這種預感與其說來自某種生理先兆,不如說來自女人天生的直覺。雖然女知青對于生孩子并沒有親身體驗,并且此時距離預產期尚有半個多月,但是她還是切切實實感到了那個重大時刻的猝然迫近。 草草吃過早餐,早餐還是那種一成不變的鹽水湯泡飯,然后女知青心煩意亂地朝門外張望了一會兒。晨曦初露,朝霞映紅天際,黛色的群山好像波濤一樣遮斷視線。女知青嘆了一口氣。她知道自己不可能望見什么,因為孩子的父親還在學大寨工地上,而學大寨工地遠在幾十里之外,中間隔了兩架大山,于是只好怏怏地拾起一只木耙,拖著沉重的身子朝曬場走去?! ∽詮姆鬯椤八娜藥汀?,農場興起會戰(zhàn)熱,領導層層督戰(zhàn),連隊知青便統(tǒng)統(tǒng)開上山去學大寨。名目繁多的會戰(zhàn)如同走馬燈一般轉個不停;什么大戰(zhàn)紅五月、紅六月、紅七月……向五一獻禮,向七一、八一、十一……獻禮;什么社會主義勞動競賽日,競賽周,競賽月;還有無數的即興會戰(zhàn),挑燈夜戰(zhàn),等等,叫人應接不暇。徐玲先已經記不得連隊什么時候放過假,而她和孩子父親最后一次見面也已經是幾個星期前的事了?! ∨啾徽疹櫾跁駡龇瓡窦Z食。入秋之后,堆積如山的稻谷、玉米需要曬干揚凈然后入倉。雖然在連隊,翻曬糧食永遠是一種對于老弱病殘的特殊照顧,但是對于一個大腹便便并且即將臨盆的孕婦來說,有時哪怕彎一彎腰也未必是件輕松事?! ∩衔缡c,胎兒照例開始躁動,在母腹中左顧右盼,躍躍欲試。未來的母親幸福地把這種愈見頻繁的胎動稱之為“做早操”。然而與往常不同的是,半小時后腹痛再次發(fā)生,并伴有令人不安的尿道壓迫感和腹脹?! ∫粋€婦女停下手中活計,關切地詢問是否需要叫衛(wèi)生員來看看?女知青搖搖頭。她已經意識到這是成熟的胎兒向母體發(fā)出的一種告別的語言,一種要求獲得降生權利的迫切信號?! ∷踔谅犚妺雰簤嫷氐倪蛇商淇?。 女知青謝絕了婦女的幫助,她沒有把臨產的消息告訴其他人。生孩子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就得靠自己來做,何況連隊距離分場醫(yī)院不算太遠,只有十來里山路,這段距離對于任何勤勞勇敢的當地人包括知青都算不了什么。于是徐玲先回到自己屋里,將事先收拾好的簡單行李扛在肩上,然后挪動笨重的腳步,信心百倍地踏上通往醫(yī)院產房的崎嶇小路?! ? 西雙版納位于祖國西南邊陲最南端,三面與東南亞緬、老、越諸國接壤,面積約三萬平方公里,屬亞熱帶季風區(qū)。在傣語中,“西雙”是數字十二,“版納”指壩子,即十二個高山壩子的意思。這些壩子好像珍珠一樣散落在瀾滄江峽谷兩岸的崇山峻嶺中,被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和森林植被所覆蓋,千百年來人跡罕至,野獸出沒,因此直至本世紀中葉,西雙版納還是一片與世隔絕和未曾開墾的處女地?! 掇o?!份d:“西雙版納地區(qū)……位于滇南瀾滄江兩岸,氣候濕熱,林木茂盛,有‘綠寶石’之稱。出產橡膠、樟腦、劍麻、香蕉、菠蘿、咖啡、椰子等,并有野象、老虎、犀牛、長臂猿、孔雀和雙角犀鳥等珍貴動物?!夥徘斑@里基本上保留著農奴制度,生產停留在刀耕火種時代,瘧疾橫行,是我國幾個死亡率很高的‘高瘧區(qū)’之一……” 由于種種原因,全國解放后,雖有小批轉業(yè)官兵和墾荒隊員陸續(xù)深入邊疆發(fā)展生產,但是終未形成規(guī)模。直到公元一九六九年前后,隨著一股股上山下鄉(xiāng)大潮的涌來,西雙版納墾區(qū)才有無數農場、分場和生產連隊如同雨后春筍般宣告建立。年輕的墾荒者們在深山老林里白手起家艱苦創(chuàng)業(yè);蓋草房,搭茅屋,辟道路,開荒山,種植橡膠和收獲糧食。他們雖然并不全都安心屯墾戍邊,但是他們畢竟年輕,有熱情,并且受了革命前輩戰(zhàn)爭精神的感召,因此決心要在邊疆這塊一窮二白的畫布上畫出一幅最新最美的圖畫。雖然歷史注定在那個只生產空洞的精神和階級斗爭的癲狂年代,經濟建設和物質文明決不會成為時代的主旋律,但是數以十萬計的拓荒者還是雄心勃勃地揮舞原始的勞動工具,鋤、鎬、斧、鐮、錘、鋼釬、鋸子,在亞熱帶荒原和叢林中日復一日地投入改造大自然的偉大斗爭,同時也開始了被稱做“一代人精神煉獄”即接受再教育的苦難歷程。 于是我們看到,整整十年的漫長歲月過去了?! ‘敋v史已經走進一個時代新紀元并且沐浴在朝霞般燦爛的新世紀曙光中的時候,人們的目光才偶然尋找到那些被遺忘在荒山野嶺中的傷痕累累的拓荒者。他們理想主義失敗的全部悲劇意義不僅在于沒能改變大自然,同時也在于沒能改變作為改造對象的自身?! ∷麄兌紦碛幸粋€曾經無比輝煌豐碑般矗立卻又相當自卑的共同名稱:——“知青”。 公元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日,星期日。對于九億五千萬生活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的中國民眾來說,這一天注定是個普通而且平靜的休假日:機器不再轟鳴,農民卸下擔子,機關、學校和部隊例行放假。城市大街上熙熙攘攘,商店貨物匱乏,食品憑票供應,柜臺外面到處可見市民購物的長隊。 雖然此時距離粉碎“四人幫”那個歷史性時刻已經過去整整兩年,中國人民正以欣喜的心情注視著自己生活中那些剛剛開始和業(yè)已出現的種種變化:比如深入揭批“四人幫”,給受迫害的老干部平反,恢復高考制度,召開科技大會,職工普調工資,關心群眾生活,重新向雷鋒學習,等等。但是這些轟轟烈烈的撥亂反正同一個民族長期不能解決溫飽問題的生存狀態(tài)相比,畢竟是相當次要和微不足道的?! M目瘡痍的中國社會好像一艘重新啟動的航船,當它被一九七六年的歷史大潮再度推動并駛向大海時,我們很難想象它會從此一帆風順并且不再發(fā)生左右搖擺?! 栴}在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大趨勢畢竟不可阻擋。中國終究要走向世界,走向人類文明的廣闊海洋?! ∈辉率丈衔缇艜r,在中國古老的首都北京,著名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在人民大會堂勝利召開。當身著中山服的黨和國家高級領導人緩緩步入會議大廳,并在《東方紅》樂曲聲中莊嚴肅立時,一個決定中國人民命運的重大時刻就此誕生并載入史冊。中央工作會議歷時三十五天,會議批判了華國鋒“兩個凡是”的錯誤路線,提出和解決了許多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從而為隨后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供了全面的指導思想和奠定了組織路線的堅實基礎?! H僅三天后,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批準,北京市委宣布為“四·五”天安門事件正式平反。這一重大消息在國內外激起的強烈反響門幾乎可與粉碎“四人幫”相比?! ∵@天上午十一時,也就是北京那個莊嚴的會議進入意義重大的主題報告的時候,在云南邊陲一個地圖上無法查到的叫做橄欖壩的偏僻地方,一個名叫徐玲先的上海女知青腆著無比沉重的大肚子,困難地行走在凹凸不平的山間小道上。沒有人聲喧嘩,沒有塵土飛揚,只有一縷深秋的太陽光寂寞地穿過樹林,將破碎的光斑灑落在這個即將成為母親的氣喘吁吁的年輕孕婦身上。女知青不時直起腰來,抹一抹額上的汗珠,或者扶住路邊的樹干歇一歇。她當然不可能知道此刻正在遙遠的北京所發(fā)生的事情,以及這些事情與她和知青未來命運的關系,眼下她只有一個比任何時候更加強烈的愿望:那就是快快趕完這段不算太短的路程,把孩子生到醫(yī)院去?! ∮谑窃谥袊兰o下半葉的寧靜而空曠的天宇下,在云南邊疆瀾滄江流域一片郁郁蔥蔥的熱帶雨林邊緣,我們看到這個并不年輕的女知青努力挪動笨重的身體,如同一只頑強的蝸牛在灰?guī)ё铀频难蚰c小道上悄無聲息地蠕動。沒有人關心她的存在,就如同沒有人關心蝸牛的存在一樣。在她身后的山路上,她歪歪扭扭的足跡很快就被滾動的山風和飄落的塵埃抹得無影無蹤,就像歲月每天都在抹去許多自生自滅的生命痕跡一樣?! 【瓦@樣,當這個已經在上山下鄉(xiāng)道路上跋涉了整整十年的女知青正孕育著自身對于未來的巨大希望,步履維艱地走向分場醫(yī)院的時候,她并不知道她的人生之路即將走到盡頭。因為一個可怕的災難正在前面等著她,死亡的陰影已經張開翅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