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王宏甲 頁數(shù):30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國巨輪,乘風破浪,高歌猛進,短短六十載,已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成為人類文明史的一個偉大奇跡。中國文學,風起云涌,蒸蒸日上,流派異彩紛呈,名家力作迭出,同樣令世人矚目。為慶祝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我社啟動“共和國作家文庫”大型文學工程,力圖囊括當代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以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和文學價值觀上的人民立場,展示東方文明古國的和平崛起、歷史進程、社會變遷與現(xiàn)實圖畫,表現(xiàn)中華民族的艱辛求索、勇敢實踐、創(chuàng)新思想及生存智慧。這套文庫,既是欣欣向榮的中國文學事業(yè)的一個縮影,也是生機勃勃的轉型期中國出版界的一件盛事,其文學價值和社會意義,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益顯示出來。我們同時相信,中國的文學事業(yè)將伴著蒸蒸日上的偉大祖國更加繁榮、更加絢麗。衷心感謝中宣部有關部門、中國作家協(xié)會和全國廣大作家、文學評論專家給予本文庫的大力支持。
書籍目錄
序 章中國需要新教育第一章 我們的孩子失去了什么 1.一堂“經典教學”課 2.帶著一個謎出發(fā) 3.新西蘭的陽光 4.兩種世界 5.自信心比知識更重要 6.正螺旋?負螺旋? 7.我與孩子 ●相關思索 把孩子從負螺旋狀態(tài)解放出來第二章 初三的壓力比高三更大 1.壓力,壓力,還是壓力 2.考砸了為什么不回家 3.就愿跟陌生人聊天 4.與父母簽約 5.說廢話也是有用的 6.誰幫助了我的孩子 7.我們頭上有“三座大山” ●相關思索 永遠不要對自己的孩子失望第三章 保護天賦 1.愛新覺羅家族后裔 2.中文系女生 3.遇上一位好校長 4.一生都沉浸在一種學生的狀態(tài)中 5.向林巧稚求助 6.謙虛得一塌糊涂 ●相關思索 誰支撐著你的信心第四章 探究的世界 1.初試探究性學習,1982年 2.激動人心的課堂景象 3.父親的孔雀石 4.石景山頂?shù)墓啪?.不管多調皮的孩子心都是向上的 6.媽媽,你知道嗎 7.令人始料不及的問題 ●相關思索 不知引導著求知第五章 美國的教育轉型第六章 北京的探索第七章 驚心動魄的浙江教育轉型第八章 高考必將做出重大變革第九章 國家發(fā)動課程改革第十章 實驗區(qū):世紀初的綜合課改第十一章 放下“成才”觀念培養(yǎng)生存能力第十二章 中國西部邊遠地區(qū)的教育第十三章 國內外大學變革走向第十四章 春秋時期的教育嬗變第十五章 大清帝國的教育轉軌后記 我的老師
章節(jié)摘錄
她說,我們也不富。在外面等孩子,家長們就說,現(xiàn)在競爭這么激烈,光靠孩子自己在校努力哪成?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才,你就要合得給孩子買三張門票。 我問,哪三張? 她說,你呀,真是……家里沒小學生了吧!都知識經濟時代了,第一張門票就是要舍得花錢強化孩子的知識,爭取上個好初中,這個臺階非常重要!第二張門票是“中考”,第三張門票是“高考”。你的孩子要是入不了那個門,就沒戲了。 “我這才買第一張門票,怎么辦呢,省吃儉用吧!” 5.自信心比知識更重要 至此可見,新西蘭五年級的那個蛋糕題同我們五年級孩子承受的學習重量,已是多么強烈的對照?! ∷詮堅洪L會感到驚訝,會認定我們五年級孩子學到的知識肯定比他們多,會覺得我們的基礎教育有質量,會懷疑他們那樣的教學將來能把學生送到哪兒去? 現(xiàn)在,張院長說,那位來自臺灣的車行老板講的奧塔哥大學,我還不大了解,但我們在新西蘭考察三周多的時間,有一點已經不必懷疑,就是他們小學五年級那個蛋糕題,并沒有妨礙他們的學生最后成為世界上受歡迎的學生,高質量的學生。 這樣,我們就不能不想想,我們的基礎教育,是否有必要讓學生承受那么大的重量,這結果是什么呢? 張院長說:“有一句話,我并不想說,但我們在新西蘭感受到了,我們在海灘上就說過,說我們在干什么呢?我們是在辛辛苦苦、認認真真地制造大量厭學的學生,大量在高難度的壓力下,自信心起不來的學生?!睂懙竭@兒,我還想起另一位老師對我說:“我們的學生小時候可能還有海闊天空,我們培養(yǎng)了10多年,他們或者高考落第,或者進入大學,一個個像豆芽菜似的。” 我問:“豆芽菜,什么意思?” “個子高了,戴著眼鏡,自信心不強?!彼又f,美國、英國那些學生,別看他們少年時學得不深,但一個個信心十足,到20歲以后就像猛虎出山,撲向世界?! Ψ竭€告訴我,“豆芽菜似的”,不僅用來比喻我們的一些高中生,我國人才市場對那些高分低能的大學畢業(yè)生也有這個說法?! 堅洪L也說:“每個孩子經歷的一次次受挫和失敗,都是很痛苦的。這些痛苦甚至會成為伴隨他們一生的陰影,影響到成年的生活。” 在張院長的講述中,我注意到他多次感慨地、強烈地使用一個詞——陽光燦爛。他一再說:“在新西蘭,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公園,到處看到他們的孩子陽光燦爛!” 他還說:“他們的學生特愛學。我們的學生是在各種壓力下被迫學。我們的老師付出很多,學生付出很多,家長付出很多,我們應該特棒才對??墒遣皇恰槭裁茨??” 我想我已經看到了:對于成長中的孩子,如何保證他獲得自信心和成功感,比他獲得多少知識都重要! 這是個春天的下午,京西的太陽已經從屋外斜照進來,暖暖地照耀著張院長的辦公室,這陽光可能令我們想起一生中8歲或者18歲的某個早晨或黃昏……能這樣坐下來探討一些問題,令我感到仿佛有一條人生的河流在我們心中波光閃閃地奔流。 接下來我講到中國中學生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數(shù)學、物理等項競賽,屢屢獲得最多金牌。他說:“是的,從前我也一直以此作為我們基礎教育很棒的一個證據(jù),引為驕傲?!薄 ∥艺f:“現(xiàn)在我也看到了,這與我們從小學到中學的課程學得深,歐美學生學得淺有關系?!薄 ∷f:“如果有人組織小學生國際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中國兒童恐怕要囊括所有的獎牌??墒?,包括這些最拔尖的中國孩子在內,在他們成年后,為什么還沒有產生一個獲諾貝爾獎的呢?” 6.正螺旋?負螺旋? 我想起一個問題:我們的教育也培養(yǎng)了不少充滿自信、非常好學,而且終于相當杰出的人才。這些學業(yè)優(yōu)異者、成功者,在我們的傳統(tǒng)教育下是如何冒出來的呢? 我的提問引起了張院長對自己學生時代的回顧。他說我算不上人才,也算不上成功者,但我從中學以后就是成績非常好的學生,我的進步得益于遇到一位好老師—— 老師叫潘翔久,是語文老師,文學功底深厚,書畫都非常好,講課特棒。我至今記得他講蘇東坡的一首《浣溪沙》,說著說著就在黑板上畫出了小橋、流水、白馬、行云……就一根粉筆,線條非常洗練,形象優(yōu)美、傳神,我們很快都進入了那意境,不知不覺就下課了,我們都感到沒聽夠。下課就鉆到蘇東坡那些詞句里去體會,感到中國古代詩詞真是美極了,那不僅僅是語文,我們體會到了境界和情操。 那是1956年,我讀初二,我父親被調去建設官廳水庫,那是當時著名的水庫建設,我們的家搬到水庫工地去了,我就住校,在北京一中。這年暑假,我回家,看官廳水庫雄偉的大壩,紅旗招展,看長城烽火臺,看閘水時小河里魚兒撲通撲通地跳,大人小孩都到小河里去抓魚……回來我寫了一篇散文,那是暑假作業(yè)。潘老師看了后寫了一段批語,我至今記得他寫道: 本文語言優(yōu)美,情感真摯,層次分明,有條不紊。初中生能寫此文,殊屬不易。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