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拉巴馬之歌

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吉勒·勒魯瓦  頁數(shù):220  字數(shù):100000  譯者:胡小躍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我用戴著白絲線手套的手抓住俱樂部的男孩和軍官飯?zhí)美锬贻p軍官的手。我是澤爾達·塞爾。法官的女兒。未來的大作家的未婚妻。從我看見他的那天起。我就一直在等他。一贏在堅持,為他而堅持。與他一道堅持,為了反對他而堅持?! ?918年,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城。當“南方美人”澤爾達遇到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中尉時,她的生活發(fā)生了決定性的變化。菲茨杰拉德發(fā)誓要當一名作家,處女作的成功已經(jīng)表明了這不是空話,成功已經(jīng)在向他招手。這對郎才女貌的夫妻成了整個紐約的偶像。但司各特和澤爾達還都是孩子。他們過于任性。迨求靈與離的享樂,世俗生活的烈火很快就燒灼了他們的翅膀……  吉勒·勒魯瓦深入澤爾達的內(nèi)心世界。體驗她的快樂和痛苦,用極為感性的筆觸描寫了這個非凡女人的傳奇一生,成了名的丈夫像食人魔一樣吞噬著她,為了生存,她要與命運斗爭……  這是真實故事和豐富想象的二重唱,吉勒·勒魯瓦創(chuàng)作了一部偉大的“美國式小說”。

作者簡介

吉勒·勒魯瓦,1985年生于巴黎南郊,中學期間就讀文科預備班,廣泛涉獵古典文學,1977年獲文藝專業(yè)大學普通學業(yè)畢業(yè)文憑,兩年后獲現(xiàn)代文學學士和碩士學位。畢業(yè)后當過教師、電視臺記者等,1996年離開巴黎,定居外省鄉(xiāng)村,專心寫作,并潛心研究美國文學和日本文學。1987年出

書籍目錄

十一點四十分 第一章 紙娃娃  士兵們的舞會  我一生中最美麗的夜晚  今晚沒有足球賽  鄉(xiāng)下人的王后  龍卷風  紐約,比爾特莫爾酒店,2109號套房  紐約第五大道,圣帕特里克大教堂 第二章 法國飛行員  無可救藥  我生命中另一個最美的夜晚  聚會  奶媽的別針  回到母親家中  “離開這個臨時逗留的地方” 第三章 節(jié)日之后  鴕鳥  跳舞  馬爾梅松療養(yǎng)院  普昂甘河邊 第四章 回到故鄉(xiāng)  1932年,巴爾的摩,馬里蘭州  1932年,和平  寫作,1932年  1934年,兩家診所和一家醫(yī)院  哥哥的故事 第五章 清教徒之夜  來訪  1940年12月21日  12月22、23日  還給我午夜十二點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費爾德大街919號作者附記勒魯瓦訪談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紙娃娃  士兵們的舞會  突然,我們這個沉睡的城市涌來了成千上萬個年輕的士兵,大多是貧窮的小伙子。他們來自農(nóng)場、種植園和店鋪,來自南方旦諸州,而他們的長官則剛剛從軍校畢業(yè),來自北方,來自五大湖地區(qū),來自草原(媽媽對我說,自國內(nèi)戰(zhàn)爭之后,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的大兵)?! ∈勘鴤儩M臉笑容。他們是那么年輕,那么充滿活力,吵吵嚷嚷,然后消失在我們的街道盡頭,就像一群群藍色的、灰色的或綠色的鳥,有的閃著金色或銀色的羽冠,有的身上布滿深淺不一的斑點和五彩繽紛的小條紋——然而,所有的鳥,不管是軍官飯?zhí)美锏镍B還是兵營里的鳥,不管是分裂派還是廢奴派,如果說不是妥協(xié)了,至少是聯(lián)合了起來,大家很快就重新上路了,要越過茫茫的海洋,前往古老的歐洲。當時,它還不是我們夢想中的歐洲,而是一個讓人憂慮的大陸,這種陌生的憂慮意味著戰(zhàn)死在一場奇異的戰(zhàn)爭中?! ∪绻f他們害怕,他們卻并沒有顯露出來。大街上、郊區(qū)的機場和訓練營中,到處都有舞會。(非常奇怪,是的,這是獨一無二、難以解釋的事情:沒有一個像蒙哥馬利這樣的小城市有這么多的機場。也就是這個原因,我們這個可笑的小城才成了選拔年輕人的地方,然后把他們送去戰(zhàn)斗——人們說是打仗,是行動。)  我至今好像還聽見他們發(fā)出的巨大的嘈雜聲:驕傲的腳步聲噼噼啪啪,喧嘩聲和酒瓶聲互相摻雜,好像兩萬士兵組成了一個巨大的身軀,一個青筋暴露的巨人,可以聽見他的腎上腺素在咆哮,激情難耐。巨大的危險、不可避免的激戰(zhàn)和其他暴力,要置人于死地的暴力,好像使這些人更加吵鬧、更加幼稚、更加莫名其妙地興奮?! 《覀?,南方的美少女們,不知道這些小伙子是怎么看我們的:也許是一群嗡嗡叫著的蜜蜂,一群蜂鳥,也許是一群狂亂的鸚鵡。每天起床和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等著在城里重新炫耀自己。而像我這種喜歡唱歌而父母又沒有嚴加管教的女孩,則是在等待鄉(xiāng)村俱樂部或謝里登兵營食堂里的下一場舞會。  爸爸曾想把我關在家里,只要士兵們還在城里,就不讓我出去。他是個臉色蒼白、膽小怕事的官員,一個太陽下山就睡覺的嚴肅的法律界人士。也許他把這些士兵當做是沒有教養(yǎng)、道德敗壞的卑鄙之人,是強奸犯,是殺人犯。明尼——謝謝媽媽——則允許我去鄉(xiāng)村俱樂部,但不準去參加其他舞會,也不準去其他舞廳,而且午夜前必須回家。她守候到很晚,等我回家才去睡覺。那是午夜以后的事了?! 》拼慕芾轮形静?1歲,但已經(jīng)很有才華了。所有流行舞他都跳得很出色,他教我跳土耳其小步舞、馬克西舞和飛機舞。他寫了幾個中篇,報紙上很快就會發(fā)表的,他對此很有信心。他很干凈,風度翩翩,而且懂法語——正因為他懂法語,他從普林斯頓的軍校畢業(yè)后就被任命為炮兵中尉。懂法語的人享有特權(quán),他們很快就能升官——尤其是當你干凈而注意儀表的話。他衣著講究,幾乎像個花花公子。他的軍裝是在紐約的布魯克斯兄弟服裝店里訂做的,量體裁衣。他穿著橄欖綠的馬褲,下面不是綁著破舊的布帶,而是穿著一雙高高的靴子,淡黃色的,加上馬刺,使他看起來不像是真人,倒像是畫中的一個英雄。  他不高,是的,但差幾厘米的這一缺陷被他瘦削的身材、高高的額頭和我不知道是什么的東西(對自己充滿信心,自信,感到一種遠大的前程在呼喚著你)彌補了。緊身的制服使他顯得更加瘦削,而一種瘋狂勁兒似乎給他額外增加了一個頭的高度。女人們對此都感到吃驚,男人們也同樣。他的戰(zhàn)友沒有一個妒忌他,也不會感到不安,不會的,好像別的男人都接受他的這種魅力并且加以鼓勵……我哪天得好好想想這一奇特的現(xiàn)象?! ∷绞亲屛倚幕乓鈦y,便越讓我感到生氣。離開你夢想的東西。馬上!  是的,每天都會誕生一場新的舞會,我全都知道。我可以在鏡子前一呆就是幾個小時,讓自己的舞步跳得更美,讓自己開懷大笑?! ∥矣么髦捉z線手套的手抓住俱樂部的男孩和軍官飯?zhí)美锬贻p軍官的手。我是澤爾達·塞爾。法官的女兒。未來的大作家的未婚妻?! 奈铱匆娝哪翘炱?,我就一直在等他?! ∫恢痹趫猿?,為他而堅持,與他一道堅持,為了反對他而堅持?! ≡诳鞓反蠼值幕▓@里,他彎下腰來看媽媽種的歐洲玫瑰,好像在品嘗它們當中最鮮艷的那朵。第一次來我家,他的表現(xiàn)就接近完美。布魯克斯兄弟服裝店裁剪的制服干凈得一塵不染,從褲縫可以看出那是出白天才之手;他金色的頭發(fā)梳得整整齊齊,從中間分向兩邊,好像是用線拉過去似的?!  拔医兴靖魈?。”他說。  “很高興認識你。我叫明尼·馬歇·塞爾。澤爾達的媽媽?!薄 ∷懿豢蜌獾囟⒅?,微笑中有一種貪婪的光芒,但沒有脫下種花用的手套跟他握手。  幾小時后,她對我說:“我不知道你的大兵中尉是否就是你所說的那個舞王,但他無疑是我至今為止見過的最帥的男人。輪廓優(yōu)美規(guī)則,皮膚細膩……膚色如桃,一頭金發(fā)是那么柔軟,就像是桃子上的細毛……真像個女孩子。你無法長時間留住他的。太漂亮的男人對女人來說是禍水。他們肯定會墮落……瞧他的眼睛多藍啊,天哪!”  “他的眼睛是綠的,媽媽。我很想知道你為什么這樣說,你對漂亮的男人有些什么經(jīng)驗?”  “澤爾達·塞爾,別放肆!你不了解你父親年輕的時候。相信我的話,我的許多女朋友都妒忌我!”  我是個老男人的女兒。司各特在這一點上跟我相似:我們兩人的父親都很老。老人生的孩子遺傳基因會有些異常,司各特說?! ∧腥藗冊谥品锩骐[藏些什么?制服會給男人帶來些什么?哦,我明白了,我清楚地感覺到了:這件制服帶給男人的,正是從我這兒奪走的東西。我沒有為此而反抗。那種浪漫,我把它留給戰(zhàn)士們。我把寡婦、孤兒和殘疾人留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去理解?! 〉沂莻€心腸很硬的女孩(但不殘酷),我的未婚夫那么青春、那么富有朝氣,他是永遠不會去打仗的。去他的軍餉和升官吧!我為我們倆安排了別的計劃,我要制止他上前線。歐洲,我們會擁有的。我們會去,但必須是站在頭等艙的甲板上。而且不穿軍裝。我一生中最美麗的夜晚  宣布停戰(zhàn)了。司各特在謝爾丹軍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位置:他當了雷安將軍的副官,或者說是將軍從事社交活動的秘書。他們天天舉行慶典,不分時間地點。昨天,他們檢閱了部隊。吹軍號,鳴炮。全城的人都趕來看這些失業(yè)的士兵,士兵們非常自豪。司各特這個可憐的傻子,騎術太差了,剛剛上馬,就當著將軍的面摔了下來。將軍非常驚愕,但他也像大家一樣,拼命忍住笑?! 】蓱z的傻子,舞場里那么出色的騎士卻不會騎馬?! 〉讶粘N钑芾淼锰昧?,將軍還是很喜歡他,給了他更多的錢,讓他在鄉(xiāng)村俱樂部和城里的其他地方組織熱鬧的晚會。他經(jīng)常帶我去,我這個南方的傻妞,從來沒有見識過那么豪華的場面?! ∷芸炀鸵獜蛦T了,要走……年輕的男人,只要有點血性,誰會留在蒙哥馬利城呢,哪怕是為了愛情?  4個月前,7月27日:司各特派了一輛敞篷馬車到快樂大道來接我。法官豎起了眉頭,明尼折了一枝玫瑰,別在我的胸前,車夫放下了腳蹬。當我坐著這輛古老的馬車穿過城里時,我隱約感到有些羞恥,覺得自己是個傻子,是個騙子——我是個篡權(quán)的女人,還是個一夜公主?那是我的18歲生日,我祝愿大家都這樣進入成年。司各特動作瀟灑,無論哪個情竇初開的少女都會受寵若驚,但在這種瀟灑中,我感到受了冒犯,覺得被人控制了,好像自己成了個玩具——我會騎馬,我討厭那個穿著奇裝異服的車夫:我真想親自去趕那輛馬車。鄉(xiāng)村俱樂部的貴賓席上,起碼有八九個軍官,司各特神氣地看著他們,充滿自豪、傲慢和挑釁。那些年輕人都把自己的那份晚餐和點心讓給我,有些人還十分幽默,借著香檳酒的酒勁兒,我們笑翻了天,第一道菜還沒吃完就  醉眼蒙嚨了?!胺拼慕芾轮形?,我的帥哥,你給了我一生中的最美麗的夜晚?!薄 ∥覀儌z在舞池中旋轉(zhuǎn)。在大家羨慕的目光下,我們飛舞著,脫離了眾人的視線(盡管看不見他們,但我能猜到,感到他們的目光在尾隨著我們,偷看我們迎風展翅的舞姿)?!岸际歉赣H的錯,”他說,“他讓我學舞蹈。沙龍舞,還有形體課、禮儀基礎。你明白嗎,寶貝?命運剛好相反,我們失去了社會地位,而父親卻絲毫沒有意識到。在困境中,在艱難中,我們接受了我們這個姓氏所要求的和配得上的教育。因為我所擁有的這個姓氏締造了這個國家,是的是的,豎起你的耳朵!”他唱起了國歌,這陳年舊曲,或者說是平淡無奇的歌曲,穿著節(jié)日盛裝在此跳舞的孩子和大人,大家都感到非常自豪。國歌是他的曾祖父作的(或者是叔公,被愛爾蘭移民弄亂的家譜學讓我都不知如何排輩了)。我想就那個先輩的詩開個玩笑:  如果事業(yè)是正義的,我們就該去征戰(zhàn)  我們信任上帝,這將是我們的座右銘?! ∥胰撬鷼饬?。如果男人神氣活現(xiàn),高談闊論,我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們。我真想逃離他們,在隆冬季節(jié)潛入地底?! ∪欢?,最后逃離的,卻是男人們。這是他們的特權(quán):他們消失了。那個如此美麗的夜晚,空氣中彌漫著忍冬和紫藤的味道?,F(xiàn)在,我又回憶起那個令人窒息的夜晚,心情復雜,既充滿感激,又忐忑不安:性沖動很快就讓人按捺不住了。喝了酒之后,我感到很不舒服,突然覺得那八個小伙子在一起不斷地亂摸、亂抓、亂抱,互相喂食,互相對罵,然后又互相親吻起來,不再吻臉,而是吻嘴了,并發(fā)出巨大的濕漉漉的聲音,他們覺得這就是陽剛之氣——天真無辜。出于對我的尊重,他們把我撂在了一邊。這是第二天他們自己私下里說的。那時,他們還嘴干舌燥,說話不靈便呢!  同是在這兩天,我還來不及尋思自己為什么會產(chǎn)生那種朦朧的感情,為了感謝司各特,我去了城里的一個金銀匠家里,讓他在一個小瓶子上用銀字燙上了這幾個法語單詞:那個美麗的小瓶子將很快發(fā)生作用,我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是個奇特而讓人犯罪的禮物啊!司各特幾次弄丟了它,然后大罵自己,責備自己為什么要從上衣口袋里拿出來,最后,他像個瘋子一樣去尋找。他可以在半小時之內(nèi)把旅館的房間或整個屋子翻個遍??梢钥吹剿絹碓讲话?。但究竟擔心什么呢?擔心失去了他心愛的寶貝,還是怕失去這個寶貝里面的東西——杜松子酒、玉米威士忌或是別的走私來的美國威士忌?  “別忘記我”:這難道不是真話嗎?喝酒既是為了回憶也是為了忘卻。同一枚獎章的正面與反面。這枚并不光榮的獎章就叫做不幸。  ??!別出聲!沉默一會兒。巨大的空白出現(xiàn)了,它好像用棉絮和乙醚包住了我們腦袋上的裂縫。  今晚沒有足球賽  司各特在紐約。幾個月來,他從那里給我寫來許多熱情而怪異的信。有一天,他求我嫁給他;第二個星期,他又抗議說,婚姻會妨礙他的作家夢。從那里看來,從那個不夜城看來,他一定覺得我太自以為是了,缺乏教養(yǎng)什么的。不像人們夢想中的那些女孩,臉上涂著冷霜,穿著緞子衣服。那些裝腔作勢的女孩,目光滯呆,吞云吐霧,包裹在藍色的煙霧當中——她們的嘴唇涂得鮮紅,嘴上叼著煙頭染成銀色或金色的長長的香煙,讓男人們大驚失色?! 』貋磉€是不回來?我好像并不在等待。我每天晚上外出,但現(xiàn)在,軍隊都走了,街上空蕩蕩的,蒙哥馬利的夜晚又恢復了昔日的樣子。外省一座寒酸的小城,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父親想給我介紹一個對象,給自己找一個理想的女婿,也許是找個自己夢想中的兒子。他只有一個兒子,一個怪異的長子——我已經(jīng)死去的哥哥一一他毫無政治野心,唯一的志向就是寫作,完全逃避那個法官和議員,也就是生養(yǎng)我們的人,安東尼·塞爾?! ∧莻€如此出色的小伙子,我見過他。他打算買我。那是個首席代理檢察官,大家都預料他能在職業(yè)上登上最高峰。此人臉色蒼白,體弱多病,總是一副苦相,看上去不像是個審人的檢察官。我發(fā)誓,每天晚上,當正常人,當充滿生氣的人在陽臺的陰涼處喝上一杯,然后等待上桌吃飯的時候,他會凈手祈禱,就像我父親一樣。父親在同一時刻也可能在做同樣的事情?!  鞍Γ〗裢頉]有足球賽!”媽媽擁抱我的時候,想起了我夏天戴的那頂女帽。那是我為南部聯(lián)盟的冠軍弗朗西斯·斯塔布斯戴的——其中的含義,只有她和我能夠明白?! ‘敃r,明尼是我的知心好友,她非要扮演這個角色(擁有對我的這種權(quán)利),所以小心翼翼地不向我當法官的父親背叛我。告訴他,就等于把自己的一部分權(quán)利出讓給他?! 〔?,這不僅僅是指本季的足球運動員有一張漂亮的臉和暴躁的脾氣。明尼忍不住地向大家暗示(她朦朧的目光常常云霧繚繞,笑聲被吞回喉嚨,渾身總是打不起精神),她后悔嫁給了我父親。這對他的女兒們來說并不是秘密:明尼想當演員和詩人。由于沒有達到目的,她便用三段細線和紙做的服裝去少年宮演戲。以前,《蒙哥馬利基督報》發(fā)表過她的酒神頌歌。我們是她的乖乖女,戴著白色的手套,一邊笑一邊拍手?! 寢屖欠裾J為我在實現(xiàn)她的夢想,彌補她的失望?我說過,我要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嫁人。我喜歡足球。我喜歡像男孩一樣奔跑、爬樹,在建筑工地走房梁。那個灰頭發(fā)的男孩把我?guī)У搅肃l(xiāng)村俱樂部,他接受了父親提出來的條件:不準開快車,不準喝酒,不準跳下流舞。他的汽車甚至連車篷都不能拆,車速慢得讓人絕望?!伴_快點!快點!”小伙子嘟囔著,紅著臉,但不加速。在俱樂部里,我遇到了雷德,他要去奧本參加澤達·西格瑪聯(lián)誼會的一場大學生晚會?! 皕.S.”,是的,是的,那是兩年前五個足球運動員為我成立的團體,其中兩人后來成了國家級冠軍。我求他等等我。我猜他脹鼓鼓的上衣口袋里一定藏著那個小酒瓶。我一飲而盡。拉格泰姆音樂一響起來,我就像個瘋子一樣跳起舞來,裙子高高地掀到了大腿上,都看得見里面的底裙了,也許被看見得更多。這個年輕的小伙子臉紅了,向抽煙處逃去?! ∪W本之前,雷德想繞道去趟彎道?!叭グ桑瑒e害怕,不就是走私點東西嗎?”車子上了一條小路,前往通向水庫的彎道。他把車子停在一棵樹下,突然就把手壓到我的雙腿之間,像個外科牽開器強行進入?!  靶行泻?,讓我進去吧,至少要把底裙脫下來。我知道你跟肖恩干過?!蔽艺f: “我不愿意,雷德,我們?nèi)ヌ璋?,晚了就沒有威士忌,沒有燒酒,什么都沒有了。把你的手拿開,雷德?!彼f:“起碼也要吻吻我,行嗎?”我最后終于吻了他。我讓他把嘴唇貼在我的唇上,但我閉著嘴。他一定要把舌頭伸進我嘴里,他勁兒大得很,我不得不松開嘴唇,但還是咬緊牙齒不張嘴,不行。于是,撫摸著我的脖子的手,足球運動員的手,像鉗子一樣卡住了我的下巴,弄得我的雙頰很痛,我被迫張開嘴。我發(fā)現(xiàn)他的舌頭很大,很粗。他的另一只手伸到了我的胸衣里面:“你不發(fā)抖?其他女孩在這個時候總是發(fā)抖?!蔽野炎约旱娜榉繌乃侵粷窳芰艿恼卖~一般的手中掙脫出來,說:“不,雷德,我不怕你。你不是厄比·瓊斯,厄比·瓊斯太漂亮了,他一摸我的臉頰,我就六神無主。可是你呢,你只有可怕的呼吸聲,雙手濕淋淋的?!边@個壞家伙,解開了褲襠的扣子,說:“厄比·瓊斯是個雞奸者,我們在更衣房淋浴時他偷看我們?!彼话炎プ∥业淖笫郑阉旁谒麪C燙的黏糊糊的那玩意兒上面:“來吧,公主,來吧。亞拉巴馬小姐,撫弄它,把它想象成厄比·瓊斯那個雞奸者又軟又香的東西?!币幻腌姾?,他大叫著跳上汽車跑掉了。我才不在乎他怎么說別人,他那是為了報復:我是法官的女兒。我在手套箱里找到了一包煙和一瓶玉米酒,把它們統(tǒng)統(tǒng)塞到我的胸罩里面,然后徒步回城,手里提著鞋子。在威廉·塞爾大街,粉紅色的玉蘭已經(jīng)開花了,散發(fā)出濃烈的香味,但我聞不到——我滿嘴都是酒味、煙味和雷德的吻給我留下的苦澀的回憶。

媒體關注與評論

  再現(xiàn)美車文壇“瘋狂鴛鴦”傳在奇關于愛情與希望、背叛與毀滅的悲歌?!  秮喞婉R之歌》,多美的書名,具有杜拉斯風格的書名,講述了一個如此美麗又如此悲慘的故事?!  妒澜鐖蟆贰 ”仨氁豢跉庾x完的書,保證不會讓你失望。美國人可一定要翻譯這部小說啊!  ——《費加羅報》  這部“真實一虛構(gòu)”的小說出自一個大師的筆下?!  队^點》雜志  一部抓人、感人的書,讀完不能不讓人激動?!  缎掠^察家》雜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亞拉巴馬之歌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4條)

 
 

  •   菲茨杰拉德和司各特的愛情可以稱為是傳奇。眾人對司各特的看法也有所不同。有人認為司各特把原本正直帥氣的菲茨杰拉德迷成一個酒鬼,毀掉了他的光明前途,毀掉了他的一生;有人認為沒有司各特的出現(xiàn)就沒有《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誕生。首先要佩服作者,一個法國人竟對遠在美國的傳奇人物那樣深入的了解;二是,作者嘔心瀝血的寫作,使我更深層地去了解司各特,通過以司各特口吻的描寫,使我從多方面去體會她的內(nèi)心。很好的一本書,值得一讀!
  •   小說再逼真也不是自傳,
  •   不錯,是自己喜歡的書。
  •   包裝很好,剛翻幾頁,內(nèi)容豐富!
  •   花了幾個晚上的睡眠時間終于把這本書看完了,感覺不錯,作者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了司各特夫婦的愛情故事,可能真的有其人,所以我讀起來興趣就比較大.覺得作者很厲害啊,不過最好都還是不要太把里面的情節(jié)當真了,他們兩的愛情,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   小說讀著感覺可以吧,當初是沖著獲獎買的。
  •   在最近讀過的法國文學作品中,算是不錯了。
  •   挺好的呀~用來寫學年論文的哦~~~
  •   □韋羋假設你是個女人,稍有姿色命帶桃花,你在某個路口,偶遇到面色紅潤、眼光流轉(zhuǎn)、頗似花花公子的法國佬。你們素不相識,卻因為難以啟齒的原因,你主動和他勾兌,也許是法國姥主動勾搭上你,反正你們搭上了話,為顯示素質(zhì),你可能報出杜拉斯,尤瑟納爾或者西蒙這樣的一串姓名,讓他摸清你文學女青年的底細,于是法國姥見縫插針的吹噓自己是某文學獎的得主,舉重若輕的神采,仿佛他是來自法國作協(xié)的同志,與你聽過名字的諸位大師齊名。請相信他沒有說謊,但也勿需受寵若驚,法國的文學獎多如牛毛,為全世界之冠,和你搭訕的文學獎得主,很可能只獲過村級獎,在法國農(nóng)村隨處可見,僅一文學青年耳。文青過剩的國度,文學獎項必然多,這符合供求關系。在法國聲名赫赫的六大文學獎,中國文學愛好者獨尊龔古爾,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上,找出歷屆龔古爾的獲獎名單很容易,找費米娜獎或者其他獎項的完整清單,幾乎毫無可能。正因為這個原因,《亞拉巴馬之歌》這篇小說,在獲得龔古爾獎后幾個月就被引進到中國,也算是水到渠成。2007年龔古爾得主勒魯瓦,身為純粹的巴黎人,在法國戲稱之為“美國作家”,他對美國的迷戀,從這部獲獎作品中可見端倪,小說講述了一對美國作家,人物是真實的,故事出自虛構(gòu)。勒魯瓦用澤爾達.塞爾作為第一視角,對于澤爾達.塞爾,中國人未必熟悉,說起他的丈夫菲茨杰拉德,大家就耳熟能詳,沒錯,就是他,《了不起的蓋比茨》的作者,接著大家應該順勢想到菲茨杰拉德夫人,他們的故事很傳奇,適合被大眾八卦,女主角是禍水,男主角是被紅顏熬干的那汪苦水。以上的評價是傳統(tǒng)版本,出自菲茨杰拉德朋友們之口,菲茨杰拉德的朋友們認為澤爾達.塞爾是罪人,毀滅了一個天才。這種偏見很正常,就象柏拉圖從不認為師母是個好女人,蘇氏流傳千年的潑婦形象,很大部分源自蘇格拉底得意弟子的宣傳。對菲茨杰拉德夫婦的故事,勒魯瓦覺得可疑,所以他穿上那個美國女人的套頭衫,掐細嗓子,完全顛覆原先的版本,小說家的聲音極其可怕,翻手為云覆手為雨,被勒魯瓦顛覆后,這個故事與傳統(tǒng)截然相反,在《亞拉巴馬之歌》中,菲茨杰拉德成為郭小四那樣的抄襲者,而美國另一作家海明威,則被描述成粗魯、野蠻、狡詐的,一無是處的雞奸者。這些顛覆換以勒魯瓦自己的話述,便是:“盡管我是個男人,但我要再現(xiàn)她的聲音?!笨赡苁欠N機緣巧合,對法國小說我有偏見,法國作品中的輕小說特質(zhì),讓我覺得更適合女性作者來書寫,象杜拉斯和尤瑟納爾這樣的,神經(jīng)兮兮還讓人覺得正常,并且以之為美.如果是男性作者,則需要特別聰明,就象我所喜歡的卡爾維諾,但聰明和孟浪是兩個形似不神似的概念,容易被混淆,多數(shù)男作家把小說寫輕后,就失之輕浮,法國的男作家更是如此。所幸勒魯瓦書寫《亞拉巴馬之歌》時,冒充了女性,輕松避開了法國作者的軟肋,而故事中那些帶點嘩眾取寵的顛覆,在這個背景下,乍看也很正常,可以當作是女性作者的撒潑打滾。但不知勒魯瓦是同性戀,還是女權(quán)主義者,看完小說后,我突然聯(lián)想到此,熱愛八卦,算是我的惡癖之一。
  •   這個沒有人推薦,完全是靠著名氣去看的結(jié)果超級失望,故事語言,人物一點都不吸引我…………
  •   不知所云的說
  •     最近時間爆多好久都沒這么富裕過了 宅在家收尾了好多之前沒看完的電影和小說
      剛剛結(jié)束的那本叫《亞拉巴馬之歌》 2007年法國龔古爾獎的獲獎作品
      大學學的法語已經(jīng)好久都沒用過了 丟了不少 想撿回來
      所以 近段時間開始留意法國文學獎項的一些獲獎作品 想以此來找回對法語和法國的感覺
      
      記得在網(wǎng)上看到過這么一段話 說如果某天你在法國街頭漫步偶遇一位年輕的法國小帥哥
      他上前與你搭訕 自豪的介紹自己的作品曾獲法國某文學獎 你不必驚訝和懷疑 請相信他
      因為他說的很有可能是真的
      很是形象生動的一段描述
      
      之前 上法國文學課的時候 那位年經(jīng)的女教師就曾經(jīng)講過
      法國的文學獎項多如牛毛 每年要頒發(fā)大大小小的獎項一千多種 差不多平均每天就有三個
      沒有哪個國家的文學獎有如此之多 這不禁讓人又聯(lián)想到了法國的酒莊
      其中 法蘭西學士院小說大獎 費米娜文學獎 梅第西文學獎 雷諾多文學獎和龔古爾獎
      被譽為法國的五大文學獎項
      最先知道的就是龔古爾獎 因為 杜拉斯的《情人》
      
      
      說回《亞拉巴馬之歌》
      雖然是法國作家寫的 并獲法國文學獎項的作品 但內(nèi)容卻不是法國的 這有點違背我初衷
      紅色的封面上寫著 再現(xiàn)美國文壇瘋狂鴛鴦的傳奇 關于愛情與希望 背叛與毀滅的悲歌
      美國文壇的瘋狂鴛鴦是誰 我不知道 我看書只注重書本身 所以也沒對那對鴛鴦做過多的了解
      吸引我的是后半句 愛情與希望 背叛與毀滅 預示著這書中記載的將是一個傷感的愛情故事
      我喜歡愛情故事 因此 我只將它當做一般的小說來看
      
      我不是文學女青年 所以并不鐘愛這種難于理解的獲獎作品
      過于華美的辭藻和成篇的暗喻會讓人讀起來很累
      但不可否認的是獲獎作品的確有它的獨特氣質(zhì)
      整書采用雙層時間線索 一方面按時間順序 從澤爾達和司各特的相遇寫到他們的死亡
      另一方面則是澤爾達的口述與回憶
      情節(jié)緊湊 一波三折 人物與事件眾多 回憶 插敘 倒敘顛倒了時空 使結(jié)構(gòu)具有立體感
      能把讀者很快的帶進澤爾達的故事里去
      
      此外 就像譯者的后記中寫的那樣
      菲茨夫婦太有故事了 而且太浪漫 太曲折 太動人 大喜大悲 大起大落
      哪怕是一個三流作家寫出來也會有人看
      的確如此
      
      澤爾達 一個法官的女兒某議員某州長的孫女 一個在顯赫家世光環(huán)的籠罩下被寵壞了的女孩
      她曾是她那一代人當中最漂亮的南方美女 被選為亞拉巴馬小姐 她讓所有的男人為之瘋狂
      她的美傾倒了附近軍營里的飛行員們 她指示他們 在她家的屋頂上空一次次地做特技空中飛行
      直到18歲的她在一次鄉(xiāng)村舞會上遇到了21歲的的菲茨杰拉德中尉
      從此 驕傲的澤爾達尋找到了自己的同類 他們墜入了情網(wǎng)
      菲茨杰拉德雖出身于破落的中產(chǎn)家庭 但24歲時就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天堂這邊》
      并以此成名
      就在這一年他們結(jié)婚了 開始譜寫兩個人浪漫 傳奇 瘋狂的一生
      澤爾達終于離開了亞拉巴馬 和司各特來到了五光十色的紐約 生活發(fā)生了決定性的變化
      
      當其他女性仍然循規(guī)蹈矩的穿著緊身衣 在家做飯帶孩子的時候
      年輕的澤爾達則抽煙 喝酒 走私 當著男孩的面裸泳
      還做過比穿著透明裙子下水壞一百倍的事
      她在曼哈頓所有俱樂部的每張桌子上都跳過舞 裙子掀到了腰部
      高高地架著雙腿 當眾抽煙 嚼口香糖 喝酒醉得滑到了陰溝里
      她就像一陣龍卷分 眩暈身邊的每一個人
      
      通篇下來對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印象就是 酗酒
      不知是因為澤爾達的放蕩才讓司各特愛上了酒 還是因為司各特的酗酒成就了澤爾達的瘋狂
      但他此時仍是一位優(yōu)秀的作家 創(chuàng)作了眾多的優(yōu)秀作品 其中包括《了不起的蓋茨比》
      直到澤爾達精神崩潰 菲茨杰拉德精疲力盡 靈感枯竭
      但此時的澤爾達 仍是一個極富有才華的女人 她寫作 畫畫 甚至她的司各特都在抄襲她的文字
      直至菲茨杰拉德因酗酒死于心臟病 澤爾達仍然是愛著她的
      盡管此時她已因間歇性精神混亂在醫(yī)院住了多年 并因一場大火葬身于此 結(jié)束了她絢爛而瘋狂的一生
      就像書中她自己說的 “是我誤解了生活 還是我愚蠢的驕傲毀了自己的一生”
      總之 最終 美麗的澤爾達沒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 沒有被當成一個作家或畫家
      
      我在想 如果澤爾達沒有離開亞拉巴馬 會是怎樣
      那么 她將仍是南方最美麗的公主
      也許 她會嫁給斯塔布斯 住在布克黑德富豪區(qū) 跟市長做鄰居
      成為鄉(xiāng)下人的王后
      并很有可能成為一個作家或畫家
      菲茨杰拉德的朋友們都不喜歡澤爾達
      認為她就是那禍水的紅顏 認為是瘋癲的澤爾達凍結(jié)了司各特的創(chuàng)作
      但我仍是喜歡這個美麗 張揚 敢做敢為 并極富才情的女子的
      因為 正是澤爾達才賦予了司各特靈感 她不但是他創(chuàng)作的源泉 更是他寫作的素材
      她的影子一次次的出現(xiàn)在他的作品中
      可以說是澤爾達成就了菲茨杰拉德
      
      如果澤爾達沒有離開亞拉巴馬 那么 也就不會有司各特的《夜色溫柔》了吧
      
  •     他們兩人,你信誰?誰剽竊誰?誰的藝術造詣更高?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能停止地想到畢加索和多拉。翻出自己4月25日的筆記:
      
      “在藝術創(chuàng)造人格上,多拉與畢加索是平行的。但由于畢加索太過于強勢及尖銳,最終她的人格、她的藝術、她的生活都已被畢加索消解了。最終走向精神崩潰。平行的姿態(tài)完全沒有達到,在藝術與愛情雙方面,都是不甘心的。直到臨死,她仍耿耿于懷地說了最后一句話:我不是畢加索的情人,畢加索是我的情人。”
      
      藝術家的情人總是悲情??善鋵嵥囆g家的情人本也是出色的藝術家,只是這個世界,總是承認了男人。沒有多少人在乎多拉或是澤爾達。
      
      但總還是有那么一群女人,期待的不是物質(zhì)上的滿足,而是與偉大的男性之間平等的心靈的碰撞而得到滿足。
      
      他們,互為靈感,互為愛人,互為敵人。
  •     
      
      
      假設你是個女人,稍有姿色命帶桃花,你在某個路口,偶遇到面色紅潤、眼光流轉(zhuǎn)、頗似花花公子的法國佬。你們素不相識,卻因為難以啟齒的原因,你主動和他勾兌,也許是法國姥主動勾搭上你,反正你們搭上了話,為顯示素質(zhì),你可能報出杜拉斯,尤瑟納爾或者西蒙這樣的一串姓名,讓他摸清你文學女青年的底細,于是法國姥見縫插針的吹噓自己是某文學獎的得主,舉重若輕的神采,仿佛他是來自法國作協(xié)的同志,與你聽過名字的諸位大師齊名。請相信他沒有說謊,但也勿需受寵若驚,法國的文學獎多如牛毛,為全世界之冠,和你搭訕的文學獎得主,很可能只獲過村級獎,在法國農(nóng)村隨處可見,僅一文學青年耳。
      
      文青過剩的國度,文學獎項必然多,這符合供求關系。在法國聲名赫赫的六大文學獎,中國文學愛好者獨尊龔古爾,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上,找出歷屆龔古爾的獲獎名單很容易,找費米娜獎或者其他獎項的完整清單,幾乎毫無可能。正因為這個原因,《亞拉巴馬之歌》這篇小說,在獲得龔古爾獎后幾個月就被引進到中國,也算是水到渠成。
      
      2007年龔古爾得主勒魯瓦,身為純粹的巴黎人,在法國戲稱之為“美國作家”,他對美國的迷戀,從這部獲獎作品中可見端倪,小說講述了一對美國作家,人物是真實的,故事出自虛構(gòu)。勒魯瓦用澤爾達.塞爾作為第一視角,對于澤爾達.塞爾,中國人未必熟悉,說起他的丈夫菲茨杰拉德,大家就耳熟能詳,沒錯,就是他,《了不起的蓋比茨》的作者,接著大家應該順勢想到菲茨杰拉德夫人,他們的故事很傳奇,適合被大眾八卦,女主角是禍水,男主角是被紅顏熬干的那汪苦水。以上的評價是傳統(tǒng)版本,出自菲茨杰拉德朋友們之口,菲茨杰拉德的朋友們認為澤爾達.塞爾是罪人,毀滅了一個天才。這種偏見很正常,就象柏拉圖從不認為師母是個好女人,蘇氏流傳千年的潑婦形象,很大部分源自蘇格拉底得意弟子的宣傳。
      
      對菲茨杰拉德夫婦的故事,勒魯瓦覺得可疑,所以他穿上那個美國女人的套頭衫,掐細嗓子,完全顛覆原先的版本,小說家的聲音極其可怕,翻手為云覆手為雨,被勒魯瓦顛覆后,這個故事與傳統(tǒng)截然相反,在《亞拉巴馬之歌》中,菲茨杰拉德成為郭小四那樣的抄襲者,而美國另一作家海明威,則被描述成粗魯、野蠻、狡詐的,一無是處的雞奸者。這些顛覆換以勒魯瓦自己的話述,便是:“盡管我是個男人,但我要再現(xiàn)她的聲音。”
      
      可能是種機緣巧合,對法國小說我有偏見,法國作品中的輕小說特質(zhì),讓我覺得更適合女性作者來書寫,象杜拉斯和尤瑟納爾這樣的,神經(jīng)兮兮還讓人覺得正常,并且以之為美.如果是男性作者,則需要特別聰明,就象我所喜歡的卡爾維諾,但聰明和孟浪是兩個形似不神似的概念,容易被混淆,多數(shù)男作家把小說寫輕后,就失之輕浮,法國的男作家更是如此。所幸勒魯瓦書寫《亞拉巴馬之歌》時,冒充了女性,輕松避開了法國作者的軟肋,而故事中那些帶點嘩眾取寵的顛覆,在這個背景下,乍看也很正常,可以當作是女性作者的撒潑打滾。但不知勒魯瓦是同性戀,還是女權(quán)主義者,看完小說后,我突然聯(lián)想到此,熱愛八卦,算是我的惡癖之一。
      
      
  •     記得高中閲讀菲茨傑拉德《夜色溫柔》的時候,在譯者前言中有一段話,大意是這樣的:作者的妻子精神崩潰,甚至也寫了一本小説,要與菲氏一比高下。菲氏痛苦異常,最終以這段事情為原型,寫下了這本巔峰之作,云云。
      
      從此,在我的腦海中,對澤爾達——菲茨傑拉德夫人——就留下了這樣的印象,直到讀了這本《亞拉巴馬之歌》。
      
      吉勒?勒魯瓦以澤爾達的角度寫下了這本小説,對這段臭名昭著的愛情進行翻案。
      
      小説裏,澤爾達不再是瘋癲克夫的禍水,而成了充滿靈性的巾幗,菲茨傑拉德剽竊她的靈感,以心理治療為名將其軟禁。而澤爾達出軌的原因也在於菲茨傑拉德的同性戀傾向。海明威在小説更成了面目可鄙的小人。
      
      這段文壇公案就這樣完全被顛覆。魯迅先生說過,文章是投槍。投槍能刺中目標,也能混淆黑白。 但測不準原理告訴我們,但我們關注與此的時候,被觀測對象也因之而發(fā)生了改變。也許我們永遠無法窮究事實的原委。
      
      愛情的羅生門提供了另一個審視的角度,但真相如何,也許只有那掊黃土下的當事人才知曉——甚至他們也不可能了解事情的每個方面。
      
      那麼這本小説的意義究竟何在?
      
      提供真相?不,它歸根到底也不過是虛構(gòu)而已。
      
      唯一能啓迪我們的是書中的一句話:“相愛的人總是恬不知恥?!?br />   
      是的,也許澤爾達口口聲聲的愛聼起來些許諷刺,但互相毀滅的愛情可能纔是另一種真愛,另一種極端的真愛。
      在這個本已了無黑白的世界,有諸如這樣黑白分明的愛情,倒也令人嘆息。
      
  •     
      
       小說《亞拉巴馬之歌》是一部法國作家吉勒·勒魯瓦向美國南方美女澤爾達·塞爾致敬的作品。
      
       吉勒·勒魯瓦以一種全新的態(tài)度來觀察、記錄澤爾達的生活,以第一人稱的獨白,女性細膩自省的目光,再現(xiàn)文學史上被忽略和遺忘的聲音。
      
       澤爾達·塞爾,曾是美國社交界大名鼎鼎的先鋒女性,她是作家、畫家、舞者。作為作家,她沒有多大的知名度,終其一生只有一部自傳體小說《留給我這曲華爾茲》。而讓人們記住并津津樂道的是她的另一面:“迷惘的一代”著名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妻子。澤爾達的生活無比奢靡,她的出格,她的瘋狂,她的一生,猶如精彩傳奇。
      
       上世紀二十年代,是一個瘋狂的時代,藝術空前繁榮,人們揮霍無度?!八械纳衩鞫家呀?jīng)統(tǒng)統(tǒng)死光,所有的仗都已經(jīng)統(tǒng)統(tǒng)打完,所有的信念都已經(jīng)統(tǒng)統(tǒng)完蛋。” 澤爾達與菲茨杰拉德戲劇一樣的人生,恰恰正是這個浮華時代的最佳例證。他們的人生如同小說。菲茨杰拉德曾回憶說,他不知道他和澤爾達究竟是生活在現(xiàn)實之中活生生的人,還是他筆下某篇小說里虛構(gòu)的人物?!安恢雷约菏钦l,也不想自己是誰?!庇盟麄兌虝旱纳?,縱情投入到這個揮金如土的時代里。
      
       當其他女性仍然穿著緊身衣,循規(guī)蹈矩地出現(xiàn)在藝術家沙龍的時候,年輕的澤爾達毫無顧忌地穿著透明的裙子縱身躍入紐約著名的 Plaza Hotel 噴泉中游泳?!拔以诼D所有俱樂部的每張桌子上都跳過舞,裙子掀到了腰部。高高地架著雙腿,當眾抽煙,嚼口香糖,喝酒醉得滑到了陰溝里?!?她就像一陣旋風,席卷過身邊的每一個人。
      
       一種瘋狂讓他們相遇,另一種瘋狂將兩人連結(jié)在一起。菲茨杰拉德離不開他的長醉不醒、夜夜笙歌的“漂亮冤家”,澤爾達也成就了菲茨杰拉德,賦予他無窮的靈感,一次次化身出現(xiàn)在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中?!度碎g天堂》、《漂亮冤家》、《了不起的蓋茨比》,以及充滿幻滅感的《夜色溫柔》,每個女主角都帶有澤爾達的影子:獨立、美麗、個性十足、追求無窮無盡的享樂,連“聲音里都充滿了金錢的意味”。
      
       三十年代開始,經(jīng)濟上的窘迫,奢侈的生活無以維系,沒完沒了的爭斗使兩人精疲力竭。澤爾達掙扎在精神分裂的邊緣,菲茨杰拉德則陷入了靈感枯竭、靈魂透支、理想幻滅的魔咒之中?!拔乙h離,這一切疲憊、狂亂和紛擾,再不讓年輕在歲月里蒼白銷蝕……”在書的結(jié)尾,菲茨杰拉德因為心臟病猝然去世。而澤爾達也在多年后精神病院的一場大火之中,獨自離開這個讓她熱愛又令她瘋狂的欲望世界。
      
       《亞拉巴馬之歌》是一部小說,作者勒魯瓦把真實歷史中存在的菲茨杰拉德夫婦當作小說中的人物,虛虛實實的筆觸引領讀者進入澤爾達的內(nèi)心世界:年輕時代的不羈與出格,三十年代的狂亂與紛紜,四十年代的年華老去以至寂寞哀婉。
      
      
  •     20世紀的法國文學彌漫著一種令人驚異的輕逸特質(zhì)。無論是杜拉斯在70多歲才寫出的《情人》,還是薩岡18歲就一舉成名的《你好,憂愁》,無論是生活的沉重還是世事的無常都沒有讓這些法國作家單純的迷戀現(xiàn)實主義,而是從重到輕,輕輕的一躍,跨越了沉重的羈絆,筆端輕盈,輕舞飛揚一般,流溢出是光彩耀眼目不暇接的句子。每次閱讀法國作家的作品的時候,我都暗暗的想,或許是法國典型的知識分子寫作過于沉悶乏味,哲學化的氛圍過于壓抑,所以才導致法國文學中輕逸的特質(zhì)如此明顯。輕逸的文學并非就不值一讀。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曾說,一個小說家如果不把日常生活俗務作為某種無限探索的不可企及的對象,就難以用實例表現(xiàn)他關于輕的概念?!拜p”作為一種文學的特質(zhì),之所以在法國文學中如此明顯,一個是與法蘭西人民獨特的追求浪漫向往詩意的生活有關,另外,在文學中用輕逸的方式消解掉苦澀的沉重,未嘗不是一種理想的寄托。當然,用輕逸消解沉重并非就能一筆勾消,所以,在20世紀的法國文學中,除了輕逸,往往還有一絲若隱若現(xiàn)的憂愁。所以當我用了幾乎整整一夜的時間一口氣讀完法國作家吉勒·勒魯瓦《亞拉巴馬之歌》的時候,輕輕的合上書頁,心底卻莫名地多了些悵惘。
      
      “法國作家”這個稱呼對于吉勒·勒魯瓦來說并不十分準確,因為他現(xiàn)在研究的是美國文學。勒魯瓦在采訪中說,他20歲之前深受法國文學影響,這之后開始涉獵外國文學,尤其是美國文學,幾年后,“它對我來說已經(jīng)跟法國文學同樣重要了”。法國文學和美國文學對他的雙重影響也許在這本《亞拉巴馬之歌》之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他選擇了一個美國式的題材,用法國文學特有的輕逸的方式描述了出來,并且因此獲得了2007年的龔古爾獎。龔古爾獎評委貝爾納·比沃在投票表決后指出,獲獎作家成功地“以今天的風格描繪了昨天或前天的一位女性的肖像,而這位女性卻與今天的一位女性非常相似”。比沃還在《星期日報》的專欄中寫道:“勒魯瓦的那種現(xiàn)代的、閃光的寫作風格,除能帶來閱讀樂趣之外,還把澤爾達·菲茨吉拉爾德寫成當代的一位美國女子、今天的一位女性?!闭f到這里,也許我們該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到文本中了。
      
      《亞拉巴馬之歌》寫的是20世紀美國著名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和他的妻子澤爾達的故事。世人無不知道這對美國文壇的“瘋狂鴛鴦”的傳奇悲歌。菲茨杰拉德,美國小說家,上個世紀浮躁的20年代,“爵士時代”的代言人,1896年生于一個商人家庭,大學沒讀完,1917年入伍,1919年退伍,在一家商業(yè)公司當抄寫員,業(yè)余致力于創(chuàng)作。他的創(chuàng)作傾向與“迷惘的一代”相似,表現(xiàn)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年輕的一代對美國所抱的理想的幻滅。1920年發(fā)表第一部長篇小說《人間天堂》,一舉成名,聲名遠播。那一年他24歲,在得知小說被出版商接納之后,“我辭掉了工作,還清了債,買了一身衣服,在前程似錦的早上醒來。”志得意滿的他,名聲直上青云,乘坐敞篷車游覽百老匯大街,那是一個溫暖的夜晚,他醉醺醺的,心情暢快。一個禮拜之后他就在紐約跟澤爾達這位從亞拉巴馬州的一位法官的女兒完婚了。此后,澤爾達的生活立刻發(fā)生了決定性的變化。夫妻倆成了當時的紅人,并由此走到了前臺。但是,澤爾達與斯科特還是孩子,他們倆彼此頗為相似,都雄心勃勃,都容易走極端,都愛招惹他人。這對虛構(gòu)的夫妻是“爵士時代”的象征,他們代表了20世紀20年代,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在成功的光環(huán)后面,夫妻倆真實的一面卻是另一回事:酗酒、吸毒、嫉妒、敵對,夫妻生活的美妙畫面黯然失色。后來,他們沒完沒了地爭吵,并因此成為各種傳聞所關注的對象。美國文壇的看法就是,寫出《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樣的傳世之作的菲茨杰拉德,就是因為妻子澤爾達的愈加病態(tài)的和奢靡的生活,而后靈感枯竭,再無像樣的作品面試。但是勒魯瓦在《亞拉巴馬之歌》一書中完全顛覆了世俗的眼光,完全從一種澤爾達女性的視角看待她和菲茨杰拉德的關系。在這部虛構(gòu)與紀實,真假難辨的小說中,澤爾達則成了丈夫靈感的源泉。她是一個富有才華的舞蹈家、作家、畫家,甚至江郎才盡的菲茨杰拉德的某些作品剽竊了她的靈感,而且把她牢牢的抓住手中。但是澤爾達盡管精神面臨崩潰,仍然想著愛著自己的作家丈夫。勒魯瓦在書中采用了第一人稱,用澤爾達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丈夫的愛恨離歌。這種書寫得完全意義上顛覆,才讓這部獨特的作品在龔古爾獎的爭奪中脫穎而出,成為了2007年的法國文學的最大贏家。
      
      也許勒魯瓦的這種寫作方式會讓某些喜歡菲茨杰拉德的人感到有些不舒服。但是,作為一部紀實和虛構(gòu)并存的小說,我想說明的是,盡管小說中有事實的影子,但是小說畢竟不是自傳,沒有必要尋根究底作考據(jù)狀。比如在書中,作為菲茨杰拉德的朋友出現(xiàn)的另一位美國大作家海明威,就以假名的形式出現(xiàn),因為在澤爾達的眼中,海明威粗魯、野蠻、狡詐、背叛是個一無是處的家伙,甚至一個雞奸者。很顯然,這就是小說家言,虛構(gòu)仍然是小說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是無論虛構(gòu)還是紀實,作為一部文學作品獨特性在于“它比傳記有更大的自由度,比小說有更強的可信性”。為了增加文學的魅力,作者甚至在書中的最后一章中,親自出現(xiàn)澤爾達和菲茨杰拉德生活過的住所和博物館中,用更為直白的方式表達了對這對美國文壇的傳奇愛侶的一唱三嘆?;秀遍g,人影重疊,澤爾達還是勒魯瓦?抑或我就是書中的那個澤爾達?真與假,夢與幻,我已無心分辨。
      
      思郁
      
      2008-7-21書
      
  •     顛覆這個詞用在這里很貼切.下午看完這本書時我只是停留在美國文壇這對瘋狂鴛鴦的這曲悲歌中.我從來都是個只看正文的人,不讀序不看后記.今天突發(fā)奇想的翻了最后的譯者記.卻沒想到帶給我更大的震撼.這不是一本傳記卻也不是一本小說.它是基于許多歷史真實故事而寫的.其中許多歷史人物用的都是真名.唯獨一個人用了假名-海明威.當時當然至今也仍然是美國文壇的一位重量級人物.他在我的心目中或者說是在絕大多中國人的心目中應該是非常堅強并且值得敬重的一位作家吧.可是書里被化名的他做出的事真是讓人不齒.也許每一位作家都是帶著他獨有的有色眼鏡在審視這個世界.但我有時也愿意相信,有些結(jié)果有些真相或許并非我們所要的,但它們都真實存在過..阿門
  •   你的文字還是這么曼妙優(yōu)柔:)
  •   干爹這一篇甚好,熱愛八卦也甚好。
  •   勒魯瓦是同性戀
    不過這篇小說真的很爛 或許用法語看的話 會更好些
  •   嗯 很專業(yè)~
  •   居然在《領馭》看到過。。強悍
  •   不過如果通過這個小說了解實際的人物可能就會產(chǎn)生誤導了吧。有點矛盾。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