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02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奧)薇蕾娜·邁爾,羅蘭德·科貝爾格 頁數(shù):296 譯者:丁君君
Tag標簽:無
前言
我們在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的維也納住所中見到了她。她領(lǐng)我們走進了會客室,那是一個明亮的房間,鋪著鑲木地板,屋中還放著一架三角鋼琴。面對女主人的優(yōu)雅風度,我們們微覺緊張,舉止間不由顯得有些僵硬。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對客人抱著一種典型維也納淑女式的耐心:幾個小時的談話過程中,她自始至終沒有看過一次表,或暗示自己另有安排。她等待著,直到客人自己知趣地告辭。屋角立著一件現(xiàn)代雕塑藝術(shù)品,書架上擺有小人像和絨布玩具,其間是一些選放的書籍,有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作品和奧利弗·卡恩的自傳。我們的談話涉及的領(lǐng)域也同樣廣泛。與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在一起,人們很難閑談,只能交談。她以溫柔婉轉(zhuǎn)的維也納口音淺淺介紹著自己的讀書見聞以及興趣愛好。內(nèi)容很多,例如施林根西夫最近導演的戲劇,或月度紀實文學,或羅騰堡的食人魔,或“Commedes Garcon”時裝。圍繞著這些素材,談話的脈絡(luò)緩緩清晰起來,這條線既不凌亂也不凝重。對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而言,口頭和筆、頭交談都是一種思想的試驗場,她喜歡在談話中把玩別人的或自己的觀點。這樣的風格已很接近幽默。2004年夏季,我們聯(lián)系了她,由于不愿在電郵中表達來意,我們請求親自上門拜訪,而這一天,她打量著我們這對男女組合說:“無法用電郵表達的內(nèi)容通常都是懷孕?!薄 〗裉?,我們終于完成了這幅肖像。雖然關(guān)于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的參考資料已汗牛充棟,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人繪過她的肖像。耶利內(nèi)克這樣的作家既不寫傷感的自傳性作品,也不塑造具有自傳色彩的人物——除了她的著名小說《鋼琴教師》。雖然她本人頗愛讀人物傳記,也不時將其沿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但對于傳記是否真的能盡述一個人的一生,她依然有些疑慮。這樣一來,希望為她作傳的人心中難免會生出一些怯意?! 」蠢找环は駮r,人們得顧及人物主觀和時代客觀兩方面的因素。然而與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多次細談之后,我們備感鼓舞。至于其他的一些問題,我們咨詢了她的朋友、戲劇工作人員、老師、編輯以及作家同行們。借助一些尚未發(fā)表的檔案資料,我們梳理了她的家庭史,耶利內(nèi)克本人對這段歷史的了解也僅限于別人的講述。這些往事,尤其是被迫為納粹工作的“半猶太”父親,映射了一段風雨飄搖的奧地利歷史。正是這段家庭史敦促著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令她關(guān)注著故鄉(xiāng)的過去?! 〖彝ズ途S也納是女作家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生命中的永叵力場,在她眼中,兩者儼然是一個“相親相愛的大家庭”。母親是耶利內(nèi)克幾十年來的生活伴侶。而維也納這個音樂與心理分析之城、幽默與深淵之城,更是與耶利內(nèi)克如影隨形:無論是她驚世駭俗的語言、強烈的個人風格,還是她的皮衣和小雪茄、女孩發(fā)辮和運動裝,人們都能從中窺見維也納式的表達欲。伊莎貝拉·胡珀特曾在電影《鋼琴教師》中扮演了耶利內(nèi)克筆下最著名的女性形象埃麗卡·科胡特,這位女演員曾如此描述女作家:“她能探入那些最幽深可怕的事物。同時卻又帶著一絲輕快。她還喜愛生活的表象,懂得如何去享受它們。” 在這本傳記中,我們呈現(xiàn)了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豐富的作品庫,其中包括長篇小說、戲劇、詩歌、作曲、劇本、廣播劇、歌劇、翻譯、報告文學和幾百篇散文作品。她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自我的女作家。無論是現(xiàn)實主義小說還是滑稽歌劇,她的作品一直在效仿和戲仿著各種文學體裁。耶利內(nèi)克總能抓住各個時代的大旋律。七十年代的她寫工場女工和無政府主義;柏林墻倒塌前,她寫德國民族主義情結(jié)。無論是歷史過錯、色情文學抑或是伊拉克戰(zhàn)爭——她一直在呈述著各種迥異的旋律。我們正是追蹤著這些旋律展開了這本書,將其結(jié)成了一條松松的時光之繩。 在故鄉(xiāng)奧地利,無論是在擁護者還是反對者眼中,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常被視為一個“窩里反”。然而正因為耶利內(nèi)克是一個具有政治意識的女人,她才沒有成為政治作家。作為作家,她堅守藝術(shù);作為公眾人物,她堅守原則。這樣的風格常令男人們咬牙切齒,有些人甚至還因此出了名。譬如八十二歲的克努特·阿恩倫德,這位諾貝爾獎評審團成員讀完耶利內(nèi)克的作品之后怒罵不絕,憤而辭去了自己的職位。然而那已是2005年秋天的事情,離他參與的評審團授予耶利內(nèi)克諾貝爾文學獎已過去了一年有余?! ∥葜械娜卿撉偈且麅?nèi)克音樂生涯的紀念品,琴上放著諾貝爾獎的獲獎證書。耶利內(nèi)克很少彈琴,只有在為一位要好的女歌手伴奏時,她才會彈一段舒伯特或勃拉姆斯。鋼琴下還立著一些樂器箱,里面裝著吉他、小提琴和中提琴,這些器具她已極少沾手。獲諾貝爾獎之后,她一如既往地筆耕不休,寫散文和報紙雜文。她的一部戲劇剛在2005年首演,另一部戲劇也剛剛完稿?! “柛ダ锏隆ひ麅?nèi)克的作品紛繁復(fù)雜,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她采用了多種多樣的媒介,目前,互聯(lián)網(wǎng)已成了她最愛的工具。然而對語言的思索卻貫穿著她所有的作品,隨著每一部作品的問世,這種思索愈發(fā)強烈。羅蘭·巴特曾寫道:“任何一種對語言的拒絕都意味著死亡?!倍诎柛ダ锏隆ひ麅?nèi)克這里,語言卻是由死向生之物。
內(nèi)容概要
《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傳——一幅肖像》對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的生平、作品和影響進行了第一次全方位的介紹。作者為我們展現(xiàn)了這位女作家矛盾叢生的生活。雖然人們在媒體上看見的耶利內(nèi)克坦率大方,但她其實一直向往著隱居式的生存方式:雖然耶利內(nèi)克在小說《鋼琴教師》中批評了自己的母親,卻依然與其共同生活了多年。耶利內(nèi)克是一個細膩的維也納女人,同時也是一個尖銳的針砭時弊者,擅于以毫不容情的筆調(diào)描寫男歡女愛、性、政治、故鄉(xiāng)和體育。她榮獲了無數(shù)重要文學獎項,同時卻又樹敵無數(shù),令男人們咬牙切齒。耶利內(nèi)克將生活中的矛盾植入了創(chuàng)作過程中,在作品中,她逡巡于下里巴人和陽春白雪之間,左手陽光,右手雷電。 本傳記中的內(nèi)容來自與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的對話,來自與其親朋好友的交談,同時傳記還借助了多家匿名文章和一些檔案資料的幫助,在這些資料積累的過程中,耶利內(nèi)克那令人驚嘆的生活軌跡漸漸浮出了水面從溫順的音樂神童到享譽世界的女作家。
作者簡介
薇蕾娜?邁爾 :1972年生于維也納,在維也納大學學習戲劇學、日耳曼語言文學和歷史專業(yè)。為《法蘭克福匯報》、《每日鏡報》、《法蘭克福評論報》的報刊雜志寫文學評論、報告文學和散文。生活在柏林和維也納。
羅蘭德?科貝爾格:1967年生于林茨,在維也納大學學習日耳曼語言文學。任維也納市報《蝴蝶》、《時代》文藝刊編輯和《柏林報》文化編輯。2001年后任柏林德國劇院的戲劇顧問。出版作品:《克勞斯?派伊曼——永恒的冒險家》;與羅伯特?洪格爾-比勒合著《梅菲斯特——沒有光芒、沒有噪音》。
書籍目錄
前言調(diào)音-樂器(哀訴)1964 音樂之都維也納 管風琴教授 安娜、埃麗卡和克拉拉 鋼琴教師 國家級管風琴手病或奇女子《我們是旅島,寶貝!》 虔誠的表情 高中畢業(yè)和大學生涯 詩 內(nèi)心逃亡 耳朵小說 因斯布魯克雙獎 插圖小說 解脫野年代《米夏埃爾》 紅澡和傳單 與“狗之花”合組 美好體驗 柏林,柏林 少年讀物 羅馬-視線-格拉茨 幽靈品欽 婚姻一道美麗的風景《逐愛的女人》 反故鄉(xiāng) 采訪者 紀錄片女導演 穿皮衣的娜拉小市民,社會黨,憂愁《美好的美好的時光》 多媒體流水線 祖父的紅色維也納 人人都想拍電影 共產(chǎn)主義黨員21505號家族結(jié)構(gòu)《鋼琴教師》一個維也納女人之路《城堡劇院》阿爾卑斯山間《啊,荒野》女權(quán)主義者和時尚受害者《情欲》1989戲劇插曲《云團•家園》鬼故事《死者的孩子》漫游者《體育劇》恐懼的結(jié)束《貪婪》來自瑞典的最后和弦《左邊緣》2004注釋參考資料他作與生平年表作品索引人名索引感謝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病或奇女子《我們是誘鳥,寶貝!》1970 少女時代的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升人高級中學后,母親又開始著手打造一個新工程:自己建一座房子。伊洛娜?耶利內(nèi)克在維也納西郊買了一塊地皮,一心一意撲在造房的籌備工作上。年近六十的伊洛娜四處奔波,采購材料,對工匠們頤指氣使,日日蹲守在建筑工地上。她的丈夫——孤僻內(nèi)向的科學家——幾乎幫不上什么忙,更何況隨著時間的流逝,老人的病狀已漸露端倪,他常常忘記詞語的意義,說話顛三倒四。這段時期,埃爾弗里德經(jīng)常獨自守著鋼琴呆在勞頓小巷的公寓中。從公寓到阿爾伯特小巷的女子實科中學只需步行五分鐘。在緩慢無比的造房工程期間,耶利內(nèi)克的父母不時在胡特爾多夫的花園小屋中過夜,如果想去看望父母,女孩得坐上一個小時的電車。 此時的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不但要繼續(xù)應(yīng)付學校和音樂兩頭的壓力,同時還要學會自己料理生活。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女孩終于擺脫了監(jiān)督的目光,獲得了自由。于是她肆意使用這些自由。既然注定無法像其他女孩一樣坐行止息,那么她至少也要在裝扮上顯得與眾不同。她用深色的男士毛衣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頭發(f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不曾超過十厘米。女孩將眼眶涂得漆黑,背著做工精細的編織皮包出入學校,這個包還是伊洛娜?耶利內(nèi)克讓人為女孩量身定做的。這期間,耶利內(nèi)克還作為中提琴手參加了一次電視音樂會,賺來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她用這筆錢買了一件衣服。在衣著打扮上,母親對耶利內(nèi)克向來毫不吝嗇,因為考慮到這能讓女兒從人群中脫穎而出。雖然女孩負重累累,然而在學校的女教師眼中,耶利內(nèi)克依然是一個“非常自信”的學生。她從不和老師發(fā)生爭執(zhí),在功課上顯得游刃有余。 十五歲的少女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開始與在音樂學校中結(jié)識的男生交往。在維也納第八街區(qū),女孩在自己有限的可能性中過上了一種雙重生活。她不時和男朋友約會,排隊買維也納城堡劇院的站票。耶利內(nèi)克滿懷愛慕地凝視著演員奧斯卡?維爾納(OskarWerner),他的“悲傷和奇妙的音樂之聲”令她心醉神迷。多少年來,維也納一代又一代的高中生都在這樣的劇院之夜窺見了藝術(shù)的光芒。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在劇本《城堡劇院》中這樣戲諷道:“兒童的魔幻世界!劇院第四廳掀起的第一股熱潮!紅光滿面的站票長隊!第一次醍醐灌頂,領(lǐng)悟了藝術(shù)的真諦!”
編輯推薦
所有自認為了解我的人,其實對我一無所知?! 柛ダ锏?耶利內(nèi)克 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總是游走于邊鋒。這位來自奧地利的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擅于以毫不容情的筆調(diào)描寫男歡女愛、性、政治、故鄉(xiāng)和體育。在耶利內(nèi)克筆下,一切規(guī)則都已分崩離析,世界被深深嵌入了她那獨一無二的語言空間,她那音樂式的“聲音和反聲音之河流”?! 臏仨樀囊魳飞裢较碜u世界的女作家,《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傳——一幅肖像》展示了耶利內(nèi)克令人驚嘆的成長軌跡以及矛盾叢生的生活:她面對媒體坦率爽朗,卻是一個恐慌癥患者,一直向往著隱居桃源:她在小說《鋼琴教師》中清算了自己的母親,卻依然一直與其共同生活:她是一個細膩的維也納女人,同時也是一個尖銳的針砭時弊者:她榮獲了無數(shù)重要文學獎項,同時卻又樹敵無數(shù),令男人們咬牙切齒……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