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韓少功 頁數(shù):31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那些平時看起來巨大無比的幸?;蛲纯?,記憶或者忘卻,功業(yè)或者遺憾,一旦進入經(jīng)度或緯度的坐標,一旦置于高空俯瞰的目光之下,就會在寂靜的山河之間毫無蹤跡,似乎從來沒有發(fā)生過,也永遠不會發(fā)生。
作者簡介
韓少功,1953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漢族,現(xiàn)居海南。1968年初中畢業(yè)后赴湖南省汩羅縣插隊務農(nóng);1974年調(diào)該縣文化館工作;1978年就讀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1982年后任湖南省《主人翁》雜志編輯、副主編;1985年進修于武漢大學英文系,隨后任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專業(yè)作家;1988年遷調(diào)海南省,歷任《海南紀實》雜志主編(1988)、《天涯》雜志社長(1995)、海南省作協(xié)主席(1996)、海南省文聯(lián)主席(2000)等職。當選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委委員、主席團委員(1997,2001),中國文聯(lián)全委委員(2001)。
書籍目錄
1.撲進畫框2.地圖上的微點3.回到從前4.殘碑5.耳醒之地6.拍眼珠及其他7.智蛙8.笑臉9.準制服10.特務11.懷舊的成本12.開荒第一一天13.治蟲要點14.村口瘋樹15.月夜16.瞬間白日17.太陽神18.蠢樹19.再說草木20.紅頭文件21.CU1TURE22.每步見藥23.養(yǎng)雞24.小紅點的故事25.無形來客26.晴晨聽鳥27.巢28.憶飛飛29.雷擊30.守靈人31.中國式禮拜32.開會33.船老板34.藏身入山35.塌鼻子36.神醫(yī)續(xù)傳37.老地主38.衛(wèi)星佬39.意見領袖40.面子41.詩貓42.貓狗之緣43.山中異犬44.三毛的來去45.感激46.窗前一軸山水47.墻那邊的前蘇聯(lián)48.當年的鏡子49.知情人50.隱者之城51.鄰家有女52.笑大爺53.垃圾戶54.最后的戰(zhàn)士55.老逃同志56.尋找主人的船57.一塊錢一搖58.月下狂歡59.農(nóng)癡60.一師教61.非典時期62.青龍偃月刀63.瓜菜64.非法法也65.疑似腳印66.堰學67.空山68.天上的愛情69.廟婆婆70.野人71.野人另一說72.氣死屈原73.兵荒馬亂74.帶著丈夫出嫁75.豪華倉庫76.蠻師傅77.歡樂之路78.口碑之疑79.很多人80.認識了華子81.也認識了老應82.蛇販子黑皮83.雨讀84.時間85.你來了86.守秋87.夜半歌聲88.各種抗稅理由89.另有一說90.李家兄弟91.十八扯92.相遇93.老公路94.老地方95.待宰的馬沖著我流淚96.另一片太空97.秋夜夢醒98.遍地應答99.在天空再版后記
章節(jié)摘錄
01 撲進畫框 我一眼就看上了這片湖水?! ∑嚺栏咭呀?jīng)力不從心的時候,車頭大喘一聲,突然一落。一片巨大的藍色冷不防冒出來,使乘客們的心境頓時空闊和清涼。前面還在修路,汽車停在大壩上,不能再往前走了。乘客如果還要前行,投訪藍色水面那一邊的迷蒙之處,就只能收拾自己的行李,疲憊地去水邊找船。這使我想起了古典小說里的場面:好漢們窮途末路來到水邊,幸有酒保前來接頭,一支響箭向湖中,蘆葦泊里便有造反者的快船閃出…… 這支從古代射來的響箭,射穿了宋代元代明代清代民國新中國,疾風嗖嗖又余音裊裊——我今天也在這里落草? 我從沒見過這個水庫——它建于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是我離開了這里之后。據(jù)說它與另外兩個大水庫相鄰和相接,構成梯級的品字形,是紅色時代留下的一大批水利工程之一,至今讓山外數(shù)十萬畝農(nóng)田受益,也給老山里的人帶來了駕船與打魚一類新的生計。這讓我多少有些好奇。我熟悉水庫出現(xiàn)以前的老山。作為那時的知青,我常常帶著一袋米和一根扁擔,步行數(shù)十公里,來這里尋購竹木,一路上被長蛇、野豬糞以及豹子的叫聲嚇得心驚膽顫。為了對付國家的禁伐,躲避當?shù)亓帜菊镜臄r阻,當時的我們賊一樣晝息夜行,十多個漢子結成一伙,隨時準備闖關甚至打架。有時候誰掉了隊,找不到路了,在月光里恐慌地呼叫,就會叫出遠村里此起彼伏的狗吠?! ‘敃r這里也有知青點,其中大部分是我中學的同學,曾給我提供過紅薯和糍粑,用竹筒一次次為我吹燃火塘里的火苗。他們落戶的地點,如今已被大水淹沒,一片碧波浩渺中無處可尋。當機動木船突突突犁開碧浪,我沒有參與本地船客們的說笑,只是默默地觀察和測量著水面。我知道,就在此刻,就在腳下,在船下暗無天日的水深之處,有我熟悉的石階和墻垣正在飄移,有我熟悉的灶臺和門檻已經(jīng)殘腐,正在被魚蝦探訪。某一塊石板上可能還留有我當年的刻痕:一個不成形的棋盤?! ∶坠纷樱羌茏?,虱婆子,小豬,高麗……這些讀者所陌生的綽號不用我記憶就能脫口而出。他們是我知青時代的朋友,是深深水底的一只只故事,足以讓我思緒暗涌。三十年前飛鳥各投林,彈指之間已不覺老之將至——他們此刻的睡夢里是否正有一線突突突的聲音飄過? ……
編輯推薦
韓少功的“尋根”與回鄉(xiāng),他二十幾年來的寫作和生活,演繹著中國人在城鄉(xiāng)之間的焦慮和選擇,他把認識自我的問題執(zhí)著推廣為認識中國的問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