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交響曲

出版時間:2006-11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法)安德烈·紀(jì)德  頁數(shù):298  譯者:李玉民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作為1947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紀(jì)德的思想影響了西方整整三代人,成為西方在現(xiàn)實的壓抑下痛苦地追求真誠和自由的心靈后必不可少的重要參考。紀(jì)德的小說三部曲《背德者》、《窄門》和《田園交響曲》,這可以說是他追求生活快樂和幸福的歷程。紀(jì)德喜愛快樂,但更喜歡變化。他在《背德者》扮演放縱的角色,《窄門》和《田園交響曲》則相繼扮演收斂的角色。然而,放中又有收,收中又有放,又各自成為復(fù)雜的活生生的角色。這正是紀(jì)德作品的魅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緯珍浀摹度碎g食糧》,被譽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經(jīng)》”,是紀(jì)德宣泄青春激情、追求快樂的宣言書?!度碎g食糧》充斥著一種原始的、本能的沖動,記錄了本能追求快樂時那種沖動的原生狀態(tài);而這種原生狀態(tài)的沖動,給人以原生的質(zhì)感,具有粗糙、天真、鮮活、自然的特性。著名作家莫洛亞說,紀(jì)德成為“那個時代青少年最喜愛的作家”,“那么多青少年都狂熱地崇拜《人間食糧》,這種崇拜遠(yuǎn)遠(yuǎn)超過文學(xué)趣味”。 《田園交響曲》篇幅雖短,但是感情糾葛更為復(fù)雜,盲女治好了眼睛才看清,她和牧師的感情是一種犯罪,給一家人帶來不幸,也就只有一死,于是假借采花失足落水。 《浪子歸來》篇幅更短,但寓意更深,幾場對話充滿禪機。浪子回到父母身邊,并非痛悔自己的所做所為,而他幫助小弟離家出走,則別有深意。青年加繆看了紀(jì)德的《浪子歸來》,覺得盡善盡美,立即動手改編成劇本,由他執(zhí)導(dǎo)的勞工劇團搬上舞臺演出。

作者簡介

  安德烈·紀(jì)德(Andre Gide,1869—1951),法國20世紀(jì)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1947年度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代表作有小說《人間食糧》、《背德者》、《窄門》、《田園交響樂》、《偽幣制造者》,游記《剛果之行》、《乍得歸來》、《訪蘇聯(lián)歸來》,自傳《如果種子不死》等。

書籍目錄

紀(jì)德——令諾貝爾文學(xué)獎評委們迷惑的作家(代序)背德者田園交響曲  人間食糧新食糧浪子歸來附錄1:1947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授獎辭附錄2:受獎演說附錄3:紀(jì)德生平及創(chuàng)作年表

章節(jié)摘錄

  親愛的朋友,我知道你們都忠于友誼。你們一招即來,正如我聽到你們的呼喚就會趕去一樣。然而,你們已有三年沒有見到我了。你們的友誼經(jīng)受住了久別的考驗,但愿它也能經(jīng)受住我此番敘述的考驗。我之所以突然召喚你們,讓你們長途跋涉地來到我的住所,就是要同你們見見面,要你們聽我談?wù)?。我不求什么救助,只想對你們暢敘。因為我到了生活的關(guān)口,難以通過了。但這不是厭倦,只是我自己難以理解。我需要……告訴你們,我需要訴說。善于爭得自由不算什么,難在善于運用自由?!堅试S我談自己;我要向你們敘述我的生活,隨便談來,既不縮小也不夸大,比我講給自己聽還要直言不諱。聽我說吧:  記得我們上次見面,是在昂熱郊區(qū)的農(nóng)村小教堂里,我正舉行婚禮。賓客不多,但都是摯友,因此,那次普通的婚禮相當(dāng)感人。我看出大家很激動,自己也激動起來。從教堂出來,你們又到新娘家里,同我們用了一頓快餐。然后,我們登上租車出發(fā)了;我們的思想依然隨俗,認(rèn)為結(jié)婚必旅行。  我很不了解我妻子,想到她也同樣不了解我,心中并不十分難過。我娶她時沒有感情,主要是遵奉父命;父親病勢危殆,惟有一事放心不下,怕把我一人丟在世上。在那傷痛的日子里,我念著彌留的父親,一心想讓他瞑目于九泉,就這樣完了終身大事,卻不清楚婚后生活究竟如何。在奄奄一息的病人床頭前舉行訂婚儀式,自然沒有歡笑,但也不乏深沉的快樂,我父親是多么欣慰啊。雖說我不愛我的未婚妻,但至少我從未愛過別的女人。在我看來,這就足以確保我們的美滿生活。我對自己還不甚了了,卻以為把身心全部獻給她了?,斀z琳也是孤兒,同兩個兄弟相依為命。她剛到二十歲,我比她大四歲?! ∥艺f過我根本不愛她,至少我對她絲毫沒有所謂愛情的那種感覺;不過,若是把愛理解為溫情、某種憐憫以及理解敬重之心,那我就是愛她了。她是天主教徒,而我是新教徒……其實,我覺得自己簡直不像個教徒!神父接受我,我也接受神父:這事萬無一失?! ∪鐒e人所稱,我父親是“無神論者”;至少我是這樣推斷的,我從未能同他談?wù)勊男叛?,這在我是由于難以克服的靦腆,在他想必也如此。我母親給我的胡格諾教派的嚴(yán)肅教育,同她那美麗的形象一起在我心上漸漸淡薄了;你們也知道我早年喪母。那時我還想像不到,童年最初接受的道德是多么緊緊地控制我們,也想像不到它給我們思想留下什么影響。母親向我灌輸原則的同時,也把這種古板嚴(yán)肅的作風(fēng)傳給了我,我全部貫徹到研究中去了。我十五歲時喪母,由父親撫養(yǎng);他既疼愛我,又向我傳授知識。當(dāng)時我已經(jīng)懂拉丁語和希臘語,跟他又很快學(xué)會了希伯來語、梵文,最后又學(xué)會了波斯語和阿拉伯語。將近二十歲,我學(xué)業(yè)大進,以致他都敢讓我參加他的研究工作。還饒有興趣地把我當(dāng)做平起平坐的伙伴,并力圖向我證明我當(dāng)之無愧。以他名義發(fā)表的《漫談弗里吉亞人的崇拜》,就是出自我的手筆,他僅僅復(fù)閱一遍。對他來說,這是最大的贊揚。他樂不可支,而我看到這種膚淺的應(yīng)景之作居然獲得成功,卻不勝慚愧。不過,從此我就有了名氣。學(xué)貫古今的巨擘都以同仁待我。現(xiàn)在我可以含笑對待別人給我的所有榮譽……就這樣,到了二十五歲,我?guī)缀踔桓鷱U墟和書籍打交道,根本不了解生活;我在研究中消耗了罕見的熱情。我喜歡幾位朋友(包括你們),但我愛的是友誼,而不是他們;我對他們非常忠誠,但這是對高尚品質(zhì)的需求;我珍視自己身上每一種美好情感。然而,我既不了解朋友,也不了解自己。我本來可以過另一種生活,別人也可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這種念頭就沒有在我的頭腦里閃現(xiàn)過?! ∥覀兏缸佣瞬家麓质常詈芎啒?,花銷極少,以致我到了二十五歲,還不清楚家道豐厚。我不大想這種事,總以為我們只是勉強維持生計。我在父親身邊養(yǎng)成了節(jié)儉的習(xí)慣,后來明白我們殷實得多,還真有點難堪之感。我對這類俗事很不經(jīng)意,甚至父親去世之后,我作為惟一的繼承人,也沒有多少弄清自己的財產(chǎn),直到簽訂婚約時才恍然大悟,同時發(fā)現(xiàn)瑪絲琳幾乎沒有帶來什么嫁妝?! ∵€有一件事我懵然不知,也許它更為重要:我的身體弱不禁風(fēng)。如果不經(jīng)受考驗;我怎么會知道呢?我時常感冒,也不認(rèn)真治療。我的生活過于平靜,這既削弱又保護了我的身體。反之,瑪絲琳倒顯得挺健壯;不久我們就認(rèn)識到,她的身體的確比我好?! 』T之夜,我們就睡在我在巴黎的住所;早已有人收拾好兩個房間。我們在巴黎僅僅稍事停留,買些必需的東西,然后去馬賽,再換乘航船前往突尼斯?! ∧且魂嚰眲?wù)迭出,頭緒紛繁,弄得人頭昏目眩,為父親服喪十分悲痛,繼而辦喜事又免不了心情激動,這一切使我精疲力竭。上了船,我才感到勞累。在那之前,每件事都增添疲勞,但又分散我的精神。在船上一閑下來,思想就活動開了。有生以來,這似乎是頭一回?! ∥乙彩穷^一回這么長時間脫離研究工作。以往,我只肯短期休假。當(dāng)然幾次旅行時間稍長些。一次是在我母親離世不久,隨父親去西班牙,歷時一個多月;另外一次去德國,歷時一個半月;還有幾次,都是工作旅行。旅行中,父親的研究課題十分明確,從不游山玩水;而我呢,只要不陪同他,我就捧起書本。然而這次,我們剛一離開馬賽,格拉納達和塞維利亞的種種景象就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那里天空更藍(lán),樹陰更涼爽,那里充滿了歡歌笑語,像節(jié)日一般。我想,此行我們又要看到這些了。我登上甲板,目送馬賽漸漸離去?! ±^而,我猛然想起,我有點丟開瑪絲琳不管了?! ∷诖^,我走到近前,第一次真正看她?! ‖斀z琳長得非常美。這你們是知道的,你們見到過她。悔不該當(dāng)初我沒有發(fā)覺。我跟她太熟了,難以用新奇的目光看她。我們兩家是世交;我是看著她長大的,對她的如花容貌早已習(xí)以為常……我第一次感到驚異,覺得她太秀美了?! ∷^戴一頂普通的黑草帽,任憑大紗巾舞動。她一頭金發(fā),值并不顯得柔弱。裙子和上衣的布料相同,是我們一起挑選的蘇格蘭印花細(xì)布。我自己服喪,卻不愿意她穿得太素氣?! ∷X出我在看她,于是朝我回過身來……直到那時,我對她的殷勤態(tài)度很勉強,好歹以冷淡的客氣代替愛情;我看得出來,這使她頗為煩惱。此刻,瑪絲琳覺察出我頭一回以不同的方式看她嗎?她也定睛看我,接著極為溫柔地沖我微笑。我沒有開口,在她身邊坐下。直到那時,我為自己生活,至少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我結(jié)了婚,但僅僅把妻子視為伙伴,根本沒考慮我的生活會因為我們的結(jié)合而發(fā)生變化。這時我才明白獨角戲到此結(jié)束。  甲板上只有我們二人。她把額頭伸向我,我把她輕輕摟在胸前;她抬起眼睛,我親了她的眼瞼。這一吻不要緊,我猛地感到一種新的憐憫之情油然而生,充塞我的心胸,不由得熱淚盈眶?!  澳阍趺蠢?”瑪絲琳問我?! ∥覀冮_始交談了。她的美妙話語使我聽得入迷。從前,我根據(jù)觀察而產(chǎn)生成見,認(rèn)為女人愚蠢。然而,那天晚上在她身邊,倒是我覺得自己又笨又傻?! ∵@樣說來,我與之結(jié)合的女子,有她自己真正的生活!這個想法很重要,以致那天夜里,我?guī)状涡褋?,幾次從臥鋪上支起身子,看下面臥鋪上我妻子瑪絲琳的睡容。  翌日天朗氣清,大海近乎平靜。我們慢悠悠地談了幾句話,拘束的感覺又減少了?;橐錾钫嬲_始了。十月最后一天的早晨,我們在突尼斯下船?!?P8-11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田園交響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9條)

 
 

  •      今天下午去北京國際國書城,專注于紀(jì)德的《田園交響曲》,和曾經(jīng)看過的電影《密陽》一樣,引人思考和感慨……
       故事在一位感官正常有家男人和一位失去視角感官的被收養(yǎng)盲女孤女之間展開。
       以責(zé)任感為初衷的收養(yǎng)在后來慢慢質(zhì)換成了本能愛欲,但男主人公卻一直在極力掩飾自己的真正情感,想法用教義和信仰的具體條款掩蓋自己內(nèi)心和精神上的忐忑。
       男主人公的兒子與盲女互相吸引和愛慕,兒子親吻孤女引起了他的震撼和嫉妒,在他的阻撓和破壞下,純情的愛情被無情扼殺。
       被收養(yǎng)的盲女把對收養(yǎng)人的感激誤認(rèn)為是愛,在與收養(yǎng)人兒子愛情被扼殺后,在男主人公忍不住道德約束后,突破終于了禁忌。
       故事的后段男主人公為盲女安排了眼部復(fù)明手術(shù),看清真相對現(xiàn)實絕望的盲女選擇了以假裝落水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
       雖然被救,終究死去。 盲女真愛的是兒子,對收養(yǎng)人的情感不過是感激。
       在整個故事中,盲女被一定程度的蒙蔽,無法知道真相,而一手掌控故事的男主人公,一直知道真相,卻一直虛偽的自欺。
       只要有人類,只要愛和欲望還在,蒙蔽、虛偽、自欺和借口就不會消失——給我曾經(jīng)看過的《田園交響曲》。
       之所以想到《密陽》,因為同樣的是蒙蔽和被蒙蔽。
      
      
  •     道德是有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的,不同階段的歷史下有著不同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而人的欲望確實永恒不變的,以現(xiàn)在的觀念看牧師是值得同情的,他有愛欲,卻壓抑,以圣經(jīng)自我辯護易無可厚非,認(rèn)知本身就是主觀的,任何教義和道德的創(chuàng)立和形成之始都是服務(wù)于既得利益集團的,他沒錯,就像盲女重獲光明后愛上他年輕的兒子,忘了黑暗中伴她左右的牧師…
      
  •      第一次看紀(jì)德的書,說實話,在圖書館發(fā)現(xiàn)這本書的時候不是因為他是紀(jì)德而是因為這本書的顏色和題目。這本書收錄了三個時期的三部作品,個人喜好中老年的兩部,也就三田園交響曲和忒修斯這兩部,因為我第一部實在是沒看懂……
       紀(jì)德的書里有很多妙句,但是我只想寫這一段:
       “每人的際遇都是契合的。每個人找到適于自己的。因此人若是滿足于自己所擁有的平庸,也就表明它合體,不會有別種際遇了。合乎尺寸的命運?!?br />    看到這里的時候深刻地自省了一下,我總是滿足于自己的現(xiàn)狀,總是心想,這樣的生活我很滿意了,現(xiàn)在這樣是我想要的,好吧,就這樣過下去吧,可以了,還學(xué)什么新技能呀,掌握的已經(jīng)夠用了,這個學(xué)了又沒什么用,從此不再熱愛學(xué)習(xí),每天就這樣渾渾噩噩,于是生活只停留在了這里,不再前進,沒有準(zhǔn)備好,也就不再有際遇垂青于我,于是繼續(xù)平庸下去,原來我們的平庸是自己造成的,原來明天的我是今天的我的延續(xù)。
  •      安德烈?紀(jì)德,《人間食糧》,有只言片語在閃亮,但都是我思索過的,并將努力踐行。書太瑣碎,不成章法,寫到各個地方的虛幻旅行,強調(diào)一再的,不過是把握當(dāng)下,珍視直覺,愛人世又不可偏愛人事……木心說:中國是“欲辨已忘言”,西方是“忘言仍欲辯”。
       又或者是我的生命經(jīng)歷太有限,又太缺乏對這本書的耐心,對這本書有錯解。我更愛《田園交響曲》,想到那穩(wěn)重又不失輕盈的黃色封面便一陣欣喜(這樣的黃色恰像一個開豁的長者)。讀完書完全是心眼明媚,整個身體顫抖過一陣一陣的甜潤。書里沒有一個人是窘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人物常常窘迫不堪,讓讀者都為他不好意思且感同身受起來,常常為此種描述而思維難堪、發(fā)酸。而紀(jì)德不是這樣,讀他的書會覺得親密,但總是遠(yuǎn)遠(yuǎn)的,像是傾慕一個溫和智識的人,不貼近也覺得身心乃至萬事圓滿,是這樣的瑩潤自然。
       牧師在日記里無意識的回避真心,為自己辯解,那也只是一個一直以來都善良正直的人對自己內(nèi)心的曲折幽暗的不認(rèn)識,不了解,那也是可包容的:他領(lǐng)養(yǎng)了一個孤兒,他教育她,創(chuàng)造她,她長成一個美麗的、充滿愛的人,不涉人事的純情善良,對他人含著不盡的打擾抱歉,但自身又磊落落的光明。她是他的孩子,但他發(fā)現(xiàn)她可以做他的愛人,而重要的是,這個愛人是他一手創(chuàng)造的,她的品質(zhì)、智慧讓他驚喜,她完整符合他對于一個女人的期許,或者是愛人的期許。
       他對雅克追求吉特呂德的干涉,對吉特呂德將重見光明的擔(dān)憂,對妻子的冷嘲熱諷的不解到明朗……一點一滴的細(xì)致心理,由別人來寫,就真是會讓讀者對他滿心鄙夷厭惡,而紀(jì)德的好就在此——他使讀者對角色產(chǎn)生一種適可而止的人性上的同情與原諒。因為紀(jì)德心底的愛德的光輝超越故事而潤物細(xì)無聲地感染到讀者。
       紀(jì)德的《剛果之行》,是他在剛果考察的日記,他細(xì)致展現(xiàn)一個法國人眼里的非洲風(fēng)情,對當(dāng)?shù)仫L(fēng)土人情的描寫讓人著迷。(紀(jì)德的書讓我有強烈的畫面感,這是其他作家不能給我的)你會發(fā)現(xiàn)他對自然、人類都充滿濃厚情意,而有一句話使我感動,他說:我一直都為上帝準(zhǔn)備著一個感激而快樂的靈魂。鮮少有人能理直氣壯地說出這句話來。這是紀(jì)德給我的感動。
      
  •     一個盲女,在牧師的培養(yǎng)下,從混沌無知的“東西”變成美麗聰慧的女子??吹矫枋龅拿篮檬澜?,和對牧師坦言的愛情。我甚至以為愛可以穿越一切殘缺和障礙。
      但是眼睛復(fù)明后發(fā)現(xiàn)自己愛的卻是拒絕的牧師的兒子。
      這個世界上,有多少錯呢
      我們一定知道誰是自己愛的人嗎
      也許盲,卻開了另外一扇窗。
      愛情,多么復(fù)雜呀。
      這本書比三部曲中的其他兩本都短小,好看。也更通俗。
      只是紀(jì)德的書涉及太多的宗教內(nèi)容,看起來更像自言自語和內(nèi)容脫節(jié)的感覺。
      
  •     什么叫沒有意識的虛偽?
      
      根據(jù)大多數(shù)讀者的解釋:牧師的行為就是??墒沁@本不長的書看下來,這里面有誰不是在沒有意識的虛偽著?
      
      我是個膚淺地根據(jù)書名和作者來選書的人。這本書作者我不認(rèn)識,書名也讓人提不起興趣??墒俏揖尤贿€是把它從書架上拿下來了。
      
      書里用的是第一人稱,以日記的形式在敘述著。厲害的是,他以第一人稱讓人明白“我”就是一個善良的人,但是我是一個虛偽的人,但是我不是一個刻意在虛偽的人。哇!我都要被自己繞進去了。這本書前面有很長的導(dǎo)讀,我跳過它直接進入了內(nèi)容,我不想還沒看就對書中的人物有了一個徹底的了解。但是奇怪的是,一開始我就對主角有種不好的感覺——可能因為他的職業(yè)是牧師吧。而且,越看我就越把自己帶入了一個中世紀(jì)英國村莊的場景,竟忘了這是個法國作家的作品。
      
      書中的牧師為盲女創(chuàng)造了一個沒有丑惡的世界,然后用自己的私心將盲女包圍起來,不讓任何人侵犯。其實與其說他是愛她的,不如說,它是用盲女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另一個世界。他不喜歡自己的妻子,不喜歡自己的孩子,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卻又始終強調(diào)著妻子的好,孩子的曾經(jīng)可愛,以及自己工作的必要,然后又是另一輪的嫌惡。這種分裂式讓人越想越覺得可怕和絕望,因為宗教和所謂道德的束縛,已經(jīng)完全讓這個人不敢相信自己的存在了,他的理智控制了他自己的所有真實感情。除了盲女的存在。雖然,這也是個巨大的謊言。
      
      牧師的妻子大概是個巨蟹座的女人。她愛丈夫,她洞悉一切,但是傷心讓她始終沉默。用沉默來譴責(zé),用沉默來回應(yīng),用沉默來報復(fù)。她不說明一切,但是讓盲女和牧師都明白了她的想法。書中很多對她描述都是間接地通過牧師來表現(xiàn),但是哪怕通過牧師那種自欺欺人地敘述,我們都能清楚地看到這個女人的內(nèi)心活動。真想搞清楚紀(jì)德在寫書的時候是怎樣保持頭腦清醒的。
      
      最讓人不能明白的其實是盲女這個人物,她在重見光明之后的反應(yīng)其實是讓人大吃一驚的。她不能接受牧師也就罷了,可她居然說自己喜歡的是牧師的兒子,那不是她曾經(jīng)自己拒絕的嘛?既然她在看不見的時候,可以輕易的感受到他人的情緒,那么為何在看得到了之后才知道牧師妻是痛苦的,并以此來拒絕牧師?書中以眼瞎就看不見惡為由來解釋了,可是我并不認(rèn)為這是個說得通的理由。
      
      這的確是一個交響曲,不論從故事本身,人物本身,還是寫作本身來講,都是。要弄清它的主旋律和那些不解的音符,怕是要再多看幾次了。
  •      紀(jì)德的《田園交響曲》無疑是一出宗教道德的悲劇。
      
       吉特呂德是個單純而善良的女孩,一直受敘述者“我”的蒙蔽和欺騙,生活在一個無知也就無罪的世界里。在文中常??梢姷綌⑹稣咔昂竺苤帲皿w現(xiàn)了他的虛偽與偽善。牧師將她圈養(yǎng)在自己建筑的田園般美妙的世界里。當(dāng)吉特呂德從瞎子的世界走進光明的現(xiàn)世,她首先看到的是自己的罪惡和阿梅莉的悲傷。由于自身與雅克愛情的失之交臂,與牧師的越界的愛的無可救贖,促使這個女孩走向自盡之路。
      
       盲女吉特呂德死于自己內(nèi)心對罪惡的恐懼,死于宗教教條對人性的束縛,更死于“我”對《圣經(jīng)》的歪曲解讀,“我”的虛偽、占有和蒙蔽。
      
       正如她堅信有信仰和愛野地里就有百合花,牧師堅決地聲稱野地里沒有百合花。百合花已然死去。
      
  •     近幾年對自欺這個心理狀態(tài)倒是思考了不少,聰明人便可以了解,那多多少少是我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推理小說的影響,這個世界上似是而非,似白而黑的事著實不少,換一個角度看,事情往往是正反顛倒的。
      例如一部電影,站在英雄的角度看,壞人該死,但是站在壞人的角度看,那何嘗不是對于世界的改變。
      就像某輪功追隨者的眼里,這個世界就應(yīng)該是那樣的;就像精神病人的腦海中,這個世界是應(yīng)該那樣構(gòu)成的。
      就像braid這個游戲所傳達的,我們看到的世界,我們所認(rèn)為的世界的真善美真的就是真善美嗎?例如善良的反面是邪惡暴戾等等,但是善良是不是也要付出代價,所謂的善良的同情心有時候會不會是對他人尊嚴(yán)的一種侮辱?而所謂的殺戮、邪惡與暴戾,又會不會正是自然的行進所必須的淘汰與選擇?(說到這里,我承認(rèn)我反社會了,不和諧了)
      
      于是關(guān)于我上面說的,又是一種自欺了,自欺于那些惡、罪、丑并不是那么負(fù)面;似乎企圖懷著一顆寬容包容的心去理解,卻恰恰這本身構(gòu)成了一種罪。
      
      于是突然又想到了《白癡》。對于惡的懲罰,有時是不是本身已然構(gòu)成了惡,甚至超過了惡(在古代人人不愿意給予有可能改邪歸正的犯人以生的機會;甚至對于他們所認(rèn)為的惡處以極刑方才能解除那些惡,那些極刑中所涵蓋的痛苦如果不為人們所動容所悲憫是不是也是惡);但是對于惡的不懲罰,又是不是一種惡?(十惡不赦的犯人最終的裁定只是“換一個地方生活”,就像death note里給彌海砂造成的痛)
      
      于是又想到了EVA,包括很多日本動漫,魯魯修、death note、高達、X戰(zhàn)記,關(guān)于世界的理解,誰對誰錯誰說得清?
      
      有些正義或許是連上帝都無法主持的——因為人性太過復(fù)雜。
      
      于是于是,就扯遠(yuǎn)了…
      好吧,今天又頭痛了,所以才會范二吧…
  •      假如我失明三天,再睜開眼睛,世界定如不知罪惡時單純美好,人人都是天使,處處都是天堂。
       該從哪兒稱贊紀(jì)德好呢?《田園交響曲》是在已知故事大致情節(jié)和結(jié)尾的情況下看的,開始總覺得很遺憾,兩個人物相遇的時候已經(jīng)知道他們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有怎樣的結(jié)局,沒有了猜想也就少了興致,但是在紀(jì)德的筆下竟讓我雖然知曉了人物的命運,卻還是忍不住被吸引。紀(jì)德大概很懂攻心術(shù),至少非常了解人性最深的秘密,很會利用讀者探窺隱私的好奇心,層層誘進,不可自拔。醒著的時間除了打電話上廁所,著迷般地把這本書看完了。
       紀(jì)德影響了歐洲三代人的思想,蔓延至今,終于開始滲透我的精神世界?!侗车抡摺泛汀墩T》看完也如現(xiàn)在一樣激動不已想要總結(jié)點什么出來,下筆卻總是不得要領(lǐng)。現(xiàn)在就借《田園》記錄一下紀(jì)德在我生命中的印記。
       “我的熱特律德,看得見的人,倒不如你聽得那么明白?!薄澳切┯醒劬Φ娜耍蔽易詈笳f,“并不懂得自己的幸福。有眼睛的人是不知道看的人?!?br />    有眼睛的人是不知道看的人。就像紀(jì)德在這本書里說“她迫使我思考原先我不感到奇怪就接受的事理”,我們默默地接受了太多我們并不了解甚至并不明確地知道的事物,我們被潛移默化了太多從未經(jīng)過論證的真理,我們失去了好奇心,我們像木頭一樣只是等待著被釘入釘子。我們對于世界的一切本原的美麗熟視無睹,我們忽略了一切大自然的力量而拜服于人造的牢獄,我們陶醉在逐漸桎梏之中,不肯徒步去欣賞可以洗盡一切罪惡的一滴甘露。
       我們都是被慣壞了的信徒,忘了若不是上帝的恩旨我們早已跌入地獄。我們忘卻了愛是如何淘盡心靈的塵沙,我們忘卻了花朵是如何滋養(yǎng)我們的情志,我們忘卻了高山流水是如何向我們訴說天地的浩大,我們只是周旋于寥寥浮塵之間,也把自己扮作與周圍一樣的一顆塵埃,樂此不疲。
       我們長著眼睛卻不會看,我們長著鼻子卻不會聞,我們長著耳朵卻不會聽。我們所感知的一切都是被編造的故事,我們看不到真實的自己,我們看不到真實的世界。我們始終活在一場自欺欺人當(dāng)中,累,又舍不得放。
       “‘你們?nèi)羰敲と?,就沒有罪了?!療崽芈傻聹喩頍òl(fā)的完美幸福,就是因為她不知何為罪過。她身上只有光明和愛”,所以當(dāng)熱特律德“眼中”的一切都是美好(雖然這其間有牧師刻意的成分,他從沒有教給這個盲女邪惡、罪孽與死亡),牧師便像捉住了世間最后一顆輕靈純潔的種子,想要護她為她,情不自禁,也不知是為了保護這世間最后一點光明,還是以此竭力支撐自己對這世界的信心。
       這也反襯出了牧師的妻子阿梅莉是如何將自己的丈夫一步步推出門外。阿梅莉的性格天生憂愁,當(dāng)牧師忙完一天的工作,需要一個溫暖安寧的家,等待他的卻只有一個滿目愁苦的妻子,此刻的心便無處安放了。這時雷達打開,就會不由自主地搜索可以讓他享受片刻安寧的地方或人。而阿梅莉遇事總是沉默卻又表現(xiàn)出責(zé)怪或躲躲閃閃地諷刺,也漸漸折斷了她和丈夫之間溝通的橋梁,削弱著兩個人坦誠而相互信任的可能性。
       “人的靈魂更容易,也更愿意想象美好、悠然自在與和諧,而不去想象把人世搞得烏煙瘴氣、百孔千瘡的放蕩和罪惡。正是這五種感官向我們提供情況,有助于我們放蕩和作惡。因此我認(rèn)為,維吉爾的話‘自知其善’不如改為‘不知其惡’,而‘其樂無窮’,這就教導(dǎo)我們:世人若是不知道罪惡,那該有多幸福??!”
       是太多的感官讓我們分心,世界上太多的假象我們信以為真,反而丟失了最本初的模樣。我們看見了樹木歪斜的丑樣,卻聞不到風(fēng)帶來的花香,我們聽到大雨打翻了工具,卻看不到雨后燦爛的晴空。
       是世界的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的紛雜擾亂了人心,這是一場考驗,能通過的人寥寥無幾。
       “《圣經(jīng)》亡羊喻:一個人如有百只羊,走丟一只,他不是要將九十九只羊丟在山上,去尋找那只迷途的羊嗎?耶穌說:這只羊如果找到,我實話告訴你們,它給牧羊人帶來的快樂,要超過其它九十九只從未迷失的羊?!?br />    亡羊喻的理自然是對的,但若因為這一只再丟了其它幾只,尋回這一只羊的快樂難免不轉(zhuǎn)變成對這一只羊的厭惡與責(zé)怪。只能后悔惋惜與努力后失而復(fù)得相比,自然失而復(fù)得更快樂,更能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可是若這一面的失而復(fù)得造成了更多的得而復(fù)失,有多少人能完美開解此時的怨憤。
       “我從主耶穌那里知道并且深信,沒有什么東西本身是不潔的,只是對認(rèn)為它不潔的人,一件東西才是不潔的?!?br />    “上帝?。∥乙兄x你,你向聰明人掩飾的,卻揭示給卑賤者!”
       讓我們重新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想象它是美好的,它便是美好的。
       (作者書寫這本書的宗旨完全不在于我寫的一字一句,僅以此記錄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與成長。)
      
      
  •     在展開對紀(jì)德《田園交響曲》這部作品的評述之前,我想提一提樂圣貝多芬的同名交響曲。
      交響樂并非完全忠實于純粹的田園風(fēng)光的白描主題,盡管在第一樂章中以弦樂奏鳴曲描繪了在原野樹林深呼吸般的翕動中涵泳著生命的律動與自然廣博的輪廓。到了第四樂章,整支曲調(diào)已由輕舒柔緩的第一樂章管弦樂向快板躥跳。伴隨大提琴的怒號預(yù)示陰云壓城,短笛凄厲的尖嘯和旋樂器的上下半音階滑奏隱喻狂暴的風(fēng)勢、飛旋的木葉,銅管和定音鼓的撕拉呈現(xiàn)一片在霹靂中震顫的天地。這是貝多芬在用對立沖突的賦格表現(xiàn)思想的張力,即在怡蕩春風(fēng)的景致中隱含對生命的遺憾、憂傷。凌云才志的銳氣被現(xiàn)實磨鈍,在奮力抗?fàn)幹姓脫P個性、吐納革命氣息的音樂家痛失了偶像在心目中激揚慷慨、有著摧枯拉朽的革新氣質(zhì)的幻影——當(dāng)拿破侖稱帝的一刻。
       若說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是人與自然因為風(fēng)暴而產(chǎn)生的對立,以心靈的呼喚展現(xiàn)溫和曲風(fēng)下隱藏的對立與疑惑;則紀(jì)德的《田園交響曲》是從虔誠、圣潔的宗教光暈向狐疑、邪惡的囹圄的滑縱,是愛情的風(fēng)暴與宗教恩澤對靈魂的沖刷釀造的柔熟、慘淡的悲劇。
       牧師遵照亡羊律(1)收養(yǎng)盲女熱特律德,不僅教會她生活、溝通的技能,更是耐力非凡、巨細(xì)無遺地為她啟蒙。
      當(dāng)牧師把熱特德從麻木無知的感知黑暗中解放出來,激活了她的感受力之時,卻發(fā)現(xiàn)他們先后卻墮入情愛之中 這是一縷陰柔吊詭的邪惡之風(fēng)撥弄扭扯著神祗圣水中冰清玉潔的心。
      為了盡人事,牧師選擇忠實于永恒的諾言——上帝之愛,因為他堅信“基督徒本應(yīng)處于快樂的狀態(tài),可是卻受到懷疑和冷酷的心的阻礙。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可以快樂。每個人也應(yīng)當(dāng)追求快樂。”在實行中,這份快樂的探求卻戕殺人的天性,牧師采取的不是親近、善待人性,而是用代表神意、神寵慈愛為擋箭牌,拂拭自然之律中的惡與塵垢。他在挾上帝諭旨抑制自然天性的同時又反感靠推理與奉行戒條、禁令的兒子雅克 他們在這點上是極致的契合與密應(yīng)。即便兩者的宗教信仰和使命上,表面上一個只傳揚美的、和善的,另一個只抗拒低劣的、邪魔的,仿若神秀與慧能分庭抗禮的偈子:“時時勤拂拭”和“本來無一物”。但從牧師悖謬的精神與言行,其子雅克在最初信仰與情感上的兩難之中抽絲剝繭,便不難看出他們共同導(dǎo)向:使本質(zhì)特性僵化、板滯。
      牧師引導(dǎo)盲女認(rèn)識純樸嫻婉的造化神功,轉(zhuǎn)身又以倫理綱常來瓜剖、厘定自然之愛與上帝之愛的連接帶。他用虔誠、慈靄的宗教意志去彈壓一切對熱特綠德的情欲攻勢,卻節(jié)制不了自己的歡愛。這種自我欺騙無疑是牧師給自己,也給心愛的熱特律德與雅克上了道心靈枷鎖。這也可以稱作是橫亙在他的天國理想與冰冷現(xiàn)實之間的人格面具。我不敢斷言牧師是在用圣愛去掩蔽內(nèi)心的私欲,但當(dāng)他猛然察覺自己如同古希臘的工匠皮革馬利翁國王戀上自己的雕塑般迷上了養(yǎng)女,這一違背圣徒準(zhǔn)則的事實使他驚愕,從而不得不繼續(xù)靠抽空了罪惡、死亡與狂熱欲念的所謂幸?!环N傾斜的美的幻象來作為他與熱特律德相通的正當(dāng)媒介,一種制衡神諭、人欲或者說自然之欲的支點。這就不難解釋當(dāng)熱特律德恢復(fù)了視力,真正掌握了屬于自己的美丑、親疏與憎惡的界域之后(她剖白自己愛的是雅克,而非牧師),牧師被扯破的面具空乏地伏倒在冷酷的事實面前,他內(nèi)心的妒忌與凄愴到了何種地步。
      相比之下,雅克敢于承認(rèn)愛,卻同樣不敢承擔(dān)。他畏懼的不是像父親認(rèn)為的遮蔽靈魂、阻礙快樂的罪過,而是不受馴服的靈魂。正像文中“我”(即牧師)說言,他傾向于“因循守舊的教條主義者,他強加給自己心靈的約束,現(xiàn)在他認(rèn)為可取,就會希望強加到所有人頭上”。于是乎,他向熱特律德指出圣保羅加注的《圣經(jīng)》中她從未聽聞的關(guān)于罪的段落。“從前沒有法律,我就那么活著;后來有了戒律,罪孽便復(fù)活,我卻死了”這一句給教徒也給熱特律德染上罪孽的刺青,只能靠在煉獄中靠修行進身,榮升天堂。
      一以貫之地蹈襲《圣經(jīng)》中令陰邪、瘋魔之風(fēng)憚懾的圣愛,使得牧師跛行在無涯的生命荒野中,守在海市般的虛擬花園里無法正視人的自然天性;雅克則用全新的教義封鎖、屠殺這種天性。前者是逾越常規(guī)、常情,后者是馴服于強大的外部意志。兩者造就的只會是畸變的、僵硬的、公式化的自我。
      走筆至此,我聯(lián)想到不久前看到的歌德自傳里的一段話:
       “我們的肉體和社交的生活、風(fēng)俗、習(xí)慣、世故人情、哲學(xué)、宗教乃到偶然發(fā)生的事,一切都要求我們要節(jié)制自己,許多我們本性所具有的東西,我們不應(yīng)向外部擴展,我們需要從外部拿來以補足我們本性的東西又難得獲取,但那些對我們來說陌生和無用的事物又紛至沓來。我們辛苦得到的才能、天資在我們還沒有對它們了然的時候又被別人所剝奪,致使我們――先是部分的,后是全部的――拋棄自己的本性。”
      思緒牽引到生活中,我不由地在想,我們不遺余力地?fù)錅纭徟?,抑或掩蔽他人或自己的罪行、丑惡,求全、苛?zé),卻永遠(yuǎn)撬不動壓在自由精神之上的人性丑惡的熔爐。求告宗教蔭蔽么?它本是解救靈魂的,卻往往給人設(shè)下“自因”(2)與“完人”的迷局。毛姆在《人性的枷鎖》中安排小菲利普逃離宗教奔向社會,照樣遭遇許多現(xiàn)實與本性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都難以正視自己的本性,或窒息本我而屈從一個連貫性的異化的自我??墒钦缱锬跖c良知、丑陋與俊美并存一樣,人的卑陋、惡趣、陰私乃至邪惡并不是某一方單向的、專有的特質(zhì),而是人性在社會規(guī)范下隱遁的共同顯像。故而,當(dāng)我們?yōu)樗说那?、擠兌而氣惱,為他人的明知故犯和歹惡而切齒時,可以留一刻反鑒自我、悲憫人心的時間。出此言并非稱賞毫無原則地處世,只不過像紀(jì)德所疾呼的,人自我懷疑、自我修正是可貴的,正視白云蒼狗般變幻的矛盾自我,不臣服于某個超自然的許諾和所謂堅實、本質(zhì)的自我。從內(nèi)心尋找智慧,才可能享受真誠的快樂。
      像他自己所宣稱的:如果自我要發(fā)展真正的、完全的自由,分裂卻是必要的。(《誠與真》)有勇氣接受自己,學(xué)會對自己負(fù)責(zé),是自我救贖的起步。
       不得不提到,紀(jì)德自己也是矛盾的。他卻堅持自我矛盾,自我質(zhì)疑。不只敵視機械復(fù)制時代和意識形態(tài)箝制下的忠實,紀(jì)德還“反叛著自身的反叛”,因此,縱使有田園鄉(xiāng)村作底色,他的小說里仍然彌漫著一種讓人絕望的氛圍。或許這也是他將小說題名為貝多芬著名
      交響曲之名的緣由吧。他們都有一顆思辨而緊張的靈魂。
      
      
      附注(1)亡羊喻,事見《圣經(jīng)-新約-馬太福音》第十八章。耶穌用牧人尋回迷途的羊打比喻,勉勵弟子去拯救迷途的人
       (2) 這一概念最先由迪卡兒提出,后來哲學(xué)家斯賓諾莎(1632-1677)批判的繼承和發(fā)展了他的思想,把自因作為他的哲學(xué)體系中的一個重要范疇。斯賓諾莎指出:一個實體不能是另一個實體的原因,或者一個實體不能為另一個實體所產(chǎn)生,所以實體是自因,即它的本質(zhì)便包含著存在。它是它自身的原因,不依賴任何其他的東西,當(dāng)然也不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
      
  •     1、《田園交響樂》
      真相、事實摧毀了一個少女的幻想、信仰、愛情、生命?,F(xiàn)實世界與心中勾勒出來的世界之間差距的張力讓人無法承受,兩者間的魅力高下立判。由“現(xiàn)實的人”指引,讓對文明茫然無知的少女學(xué)會思辨、想象、構(gòu)建、憧憬,恢復(fù)視覺,可以真正欣賞、審視世界,而這卻引到死亡。“若知其幸”,“若不知其不幸”:不知自己不幸的人才是幸福的,“你們?nèi)粝沽搜?,便沒了有罪”,“我以前沒有律法是活著的,但是誡命來到,罪又活了,我就死了”——與其認(rèn)為紀(jì)德在追問信仰、矛盾、真?zhèn)危蝗缬X得紀(jì)德在發(fā)現(xiàn)、呈現(xiàn)事實——“……她迫使我對那些習(xí)以為常、處之泰然的事物去進行思索。這樣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越是接近地面的動物就越是沉重,越是憂傷”,“你們?nèi)舨换剞D(zhuǎn)、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以摯誠的態(tài)度,美麗雋永的語言陳述,最后和讀者抵向“心靈比沙漠還要荒涼和空虛”。
      2、《莫差特去布拉格的路上》
      在自我要求下讀完。沒獲得什么,甚至沒充實些對莫扎特的了解,穿插的作品名字在讀完不久多數(shù)便忘了。
      3、《愛爾賽》
      啰嗦、冗長。原來高中語文讀本上施蟄存的《梅雨之夕》是模仿這個而來的,一下子覺得立意全無,不過印象中倒還算簡潔。
      4、《清作的妻子》
      妻子為了挽留丈夫不讓其去戰(zhàn)場,刺瞎丈夫的眼睛。這帶著點極致意味乃至達到“變態(tài)”的情感前后的描寫都不太好,粗糙。1965年増村保造拍的《清作之妻》略好,一篇三流小說變成一部二流電影,半斤八兩的感覺。
      5、《障礙》
      竟想起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可能基于整篇都籠罩的憂傷的調(diào)子,走向悲劇的必然。印象里村上的《挪威的森林》很黃很憂傷,在高中的年齡段,縣城背景的環(huán)境,競相傳閱《挪威的森林》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事。
      6、《鶯之死》
      請告訴我,這個全篇單向的書信形式多么單調(diào),不短的篇幅會讓人覺得多么枯燥。那些細(xì)膩、反復(fù)是啰嗦、冗長、沒必要考驗人耐心的多余描述。
      7、《道連的畫像》
      “海明威、康拉德、吉卜林、王爾德:寫書給少年人看的作家”,納博科夫的這句話顯然是貶義——少年意味著無知、躁動、膚淺,總之是不好的。而王爾德的《道連的畫像》多么適合少年閱讀,瀏覽一人的一生,增長學(xué)識、經(jīng)驗,吃塹長智,帶你思辨。亨利的那些具有哲理的俏皮話甚至可照搬過來模仿,讓一位青年看起來幽默、機智。第十一章的大篇賣弄可能會讓一位少年覺得枯燥,而更可能會讓少年覺得作者的淵博。這時,少年如我們不去理睬納博科夫,我們自豪、高興地引博爾赫斯為知己:“千年文學(xué)產(chǎn)生了遠(yuǎn)比王爾德復(fù)雜或更有想象力的作者,但沒有一個人比他更有魅力。無論是隨意交談還是和朋友相處,無論是在幸福的年月還是身處逆境,王爾德同樣富有魅力。他留下的一行行文字至今深深地吸引著我們?!?/li>
  •     C'est un bouquin facile et plus ou moins agréable à lire.
      Ce qui est marrant,c'est que j'imaginais toujours Gertrude comme une belle brune mais enfin,il semble que Gide préférait les femmes blondes,comme tous les gentlemen...
      Personellement j'étais plut?t indifférente vis-à-vis de l'amour chaste.Ceci étant dit,malgré la naiveté de cette idéalisation,le livre lui-même n'est pas dépouvu de sens;autrement dit,cet amour est trop idéal pour être réel,et c'est parcequ'il est irréel qu'il est désirable et désiré...
      Même si c'est sacrilège,j'aimerais quand même ajouter que je trouve cette écriture assez mièvre et que je préfère largement <Les faux monnayeurs>!
  •      在動筆之前我必須先弄清楚《田園交響曲》是哪一首,哦,原來是那首溫暖而跳躍的曲子,好像有一只棕色的兔子一蹦一蹦地跳向前方,聞聞青草、聞聞蘑菇,然后又一蹦一蹦地跳向了遠(yuǎn)方。
      
       昨天晚上我也夢到一只兔子,叼著一嘴的花,我還問它這些花要送給誰。
      
       《田園交響曲》幾乎是一個牧師的日記,從他收養(yǎng)了一個眼盲的姑娘講起,起初我以為會變成《窈窕淑女》那個故事,男人大概很容易愛上自己一手調(diào)教出來的姑娘吧?反正大致就是這么一個故事,但牧師有妻有子,還有上帝,而牧師的兒子也愛上了美麗的盲女,好像從一開始這就注定是場不倫之戀,牧師對盲女講了一切美好,卻掩蓋了一切罪惡,當(dāng)盲女親眼見到了這個世界之后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和她想像中的不一樣,也許世界是更美,可她也同時發(fā)現(xiàn)自己愛的其實是牧師的兒子,于是溺水死了。
      
       這個故事遠(yuǎn)沒有那首曲子優(yōu)美,我也沒弄明白為什么盲姑娘眼睛治好后看到牧師就知道自己愛的人是牧師的兒子了呢?就因為牧師蒼老了?可是一個久盲的人初見世界對于美丑的認(rèn)識是絕對的嗎?或者是因為牧師對她隱瞞了許多?大概是因為在醫(yī)院的時候盲姑娘與牧師的兒子一同改了教的緣故吧?宗教的影響也許是遠(yuǎn)大的。
      
       終于的,看完了紀(jì)德的三部作品,感覺他是一個掙扎于宗教與道德的人,不算純粹,可夠真實,而且散發(fā)著一股迷人的矛盾,這些就足夠了。
      
       好了,該告一段落了,最近看了不少這類的書,該換個口味,做個虔誠的人了。
  •   關(guān)于盲女重見光明后的行為也有同樣的困惑。
  •   謝謝分享,揚善與否惡的對比讓我聯(lián)想到儒家與西方的區(qū)別
  •   從前沒有法律,我就那么活著;后來有了戒律,罪孽便復(fù)活,我卻死了。
    圣經(jīng)里根本就沒這句..
  •   好像有一只棕色的兔子一蹦一蹦地跳向前方,聞聞青草、聞聞蘑菇,然后又一蹦一蹦地跳向了遠(yuǎn)方”形容得好有趣^_^
  •   我得承認(rèn)這是我唯一看不懂結(jié)局的小說,我還是認(rèn)為她愛的是牧師年輕的心靈,只是想象成了牧師兒子的模樣!
  •   眼睛復(fù)明了就不一樣了,她不再是一個伊甸園里的人類了。 善和惡,美和丑,都變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