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

出版時間:2006-3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安妮寶貝  頁數(shù):21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蓮花》是安妮寶貝有重要標志的一本小說,后現(xiàn)代主義風格,神秘清冷的氣質,筆調優(yōu)美抒情,揉合寓意和哲理,厚重壯闊。勝過其以前任何作品的美感和力度。小說中三個人物,各有獨特的性格,隱藏創(chuàng)傷的陰影。既有細節(jié)敏感的文字描寫,又有對人性的深入反映和探索,表達了中國當前城市人群的情感和內心,以及他們所困惑的對于愛,信仰和生命本質的追尋和探詢。、  《蓮花》收錄安妮墨脫之行所拍八張圖片,皆沿途所見。  《蓮花》敘述年輕女子慶昭身患疾病,滯留高原,靜等死亡。中年男人善生剛剛結束追名逐利的暄騰往日,內心長久壓抑的黑暗蘇醒,準備去與世隔絕的墨脫,尋訪舊友內河。內河是被世界遺忘的女子,命運多舛。一路上善生向慶昭講述自己和內河的往昔,雅魯藏布江江河谷的奇崛險阻,恰似敘述中依次展開的一代人苦痛而流離的蛻變過程。

作者簡介

  安妮寶貝,作家。已出版長篇小說、短篇小說集、攝影圖文集:《告別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薔薇島嶼》、《二三事》、《清醒紀》、《蓮花》七部作品。其作品均持續(xù)進入全國暢銷書排行榜,在眾多讀者中深具影響力?,F(xiàn)居北京,從事寫字、旅行、編劇等瑣事。

書籍目錄

序 柒種第一場 夢中花園第二場 黑暗回聲第三場 深紅道路第四場 荊棘王冠第五場 行走鋼索第六場 花好月圓終 殊途同歸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書摘夢中花園     凌晨時分,她聽到房間里的細微聲響。仿佛是同室陌生男子在黑暗中起身,摸索著穿上衣服,打開門走出房間。微光清涼,他身上的白棉襯衣在門角倏忽不見,如同飛鳥在夜空掠過的羽翼,沒有留下痕跡。日瑪旅館窄小的木樓梯,踩上去吱咯作響,承受不住負擔的重量。睜開眼睛,側耳傾聽。窗外有沙沙的雨聲,像小時候養(yǎng)在硬紙盒子里的蠶,大片蠕動在桑葉上,徹夜進食。旺盛而持續(xù)的聲音。雨水的聲音。    無數(shù)次,她曾經(jīng)希望某天在這樣的時刻醒來。就可以看到拉薩的夜雨,看到它們以神秘的姿態(tài)出沒不定,在萬籟俱寂時降落與高原的山谷和地面,直至清晨結束??墒窃诖说赝A舻囊荒臧?,從未曾失眠。睡眠強悍,每次一碰到枕頭就昏然入睡。也許是空氣中氧分含量的減少,使腦子供血的速度緩慢,有類似與麻醉般的輕微暈眩,是高山癥的一種反應。只是自己并不得知。    醒來時。早上七點左右。天色大亮,晴朗天空,雨后朝霞絢爛分明。夜色的聲響與喧囂消失無蹤。旅館窗下是鄰近藏民的平房,屋頂上彩色幡旗,在風中嘩然翻飛。余留下五六處小小的濕潤水洼,未被即將破云而出的太陽蒸發(fā)。大地蘇醒之后,恢復暴烈干燥的氣質。    她對他說過,這里的雨,如同神跡,不被窺探。它們自行其事,不與人知曉及猜測。你不會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城市,看到這樣的雨水。它是你所能感受到的奇跡,近在咫尺。與你曾擁有過的任何經(jīng)驗迥然不同。它們是被庇佑的暗示。    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里,她摘錄了一段19世紀歐洲探險者古伯察神夫對拉薩的描繪。在這本粉白絹面的筆記本里,有一些繁雜而瑣碎的摘錄。有些是從閱讀過的涉及各種學科的書籍中所得,斷續(xù)的不連貫的詩歌及日記,撕下一些圖片或雜志資訊頁面,夾在其中,包括植物,食物,人像,地方志,設計素材等。偶爾夾雜一些線條質樸的鉛筆素描,刻畫建筑或小物體的細節(jié)。用圓珠筆抄下的潦草小字。    “古伯察時代的拉薩是一座很活躍的小城。雖然城中的三分之二居民為僧侶,但不會使人真正感到它的宗教氣氛……該城的混合特征:對照比較富裕和貧窮(假裝的富裕和忍受的貧窮),商業(yè)的詭詐和靜修生活的純真無邪,貴族們矯飾的舉止和游牧民的庸俗,他提供了各種職業(yè),志愿,民族集團和種姓的例證:鐵砧的噪音,念誦咒語的單調聲,螺號聲,市場上牲蓄的嘶鳴聲。    在白天有藏族人,漢族人,蒙古人,克什米爾人和面色深暗的不丹人,他們在歡笑,喃喃地祈禱,當然也采購和出售東西。這一混雜人群僅有一部分人生活在拉薩,其他人則是過境的旅行者,流浪乞丐,來自該地區(qū)寺院的僧侶們,有時還有必須從事數(shù)月旅行才能到達這里的農民和商人……”    她對文字本身有癡迷,一個字一個字輕聲閱讀。它們的排列組合散發(fā)新鮮迥異的氣氛,似乎與所置身的地方并不產(chǎn)生聯(lián)系。在這里。夜雨只會與漫長迷惘的時間隨行,整夜覆沒荒蕪灰色的高原城市。如果它可以被叫做一座城。但是有時候她覺得它更像一個被湮沒的宮殿,廢棄在藤蔓叢生寂然無聲的古老森林之中。壁畫,寺廟,佛。匍匐跪行的人群。投射距離更為接近的陽光,人和天空的聯(lián)系如此密切。    她所滯留的日瑪旅館。一所日漸破落的家庭式小旅館。旺季旅客大部分鐘情于裝修光鮮的新旅館,它們通常位于北京東路的兩旁。而古老的旅館則隱藏在分岔的曲折小巷里,位置偏僻,只接待尋訪而去的回頭舊客。日瑪里面有看了LP介紹之后慕名而來的鬼佬,住得最多的是韓國人和日本人。也有一些歐洲客。它的西餐廳裝修簡單卻有極為正統(tǒng)的菜式。一個大庭院,種滿花草。深夜遲歸的客人會在水井旁邊壓動水汞洗澡。    清晨能看到年輕單身女子,披散漆黑長發(fā),一邊抽煙一邊端著臉盆,走過花園的石板地,去公眾浴室洗澡。走廊的木頭椅子上,有坐著看地圖的人,神情索然。深夜如果失眠,走到那里,也會有人坐在那里失神。有些人已經(jīng)在這里住了很長時間。有些則只是停留一兩夜就要再次出發(fā)。走過去借個火,或搭訕幾句,都是極其自然的事情??梢噪S時說話。隨時失去蹤跡。    他抵達的深夜,大雨滂沱。門被推開的瞬間,撲進來潮濕清冷的雨水氣息。男子卸落行囊,擰開床位邊上的壁燈,脫去防風外套?;瘜W纖維質地的精密衣料在空氣中生硬摩擦。爬滿雨水的玻璃窗被幽暗燈火照亮,浮顯出來自南方的男子,容顏如同25歲般年輕。她看到他的眼睛比他的臉老了10年,因此透露了他真實的年齡。   他說,抱歉打擾你休息。我的汽車半道拋錨,所以深夜才到。他的語調清淡,并不顯得拘謹。仿佛已經(jīng)與她熟識已久。在出發(fā)之前,他上網(wǎng)查找關于拉薩的資料,看到她的名字。一些曾經(jīng)來到拉薩的旅行者回到城市之后,會在網(wǎng)上的游記或日記里提到日瑪旅館307房間的女房客。每天早上在走廊里熬煮中藥,不發(fā)一言的古怪女子。身患疾病,不了了之,在拉薩無所事事地滯留。他們猜測她的疾病,無人知道她的過往。只知道她叫慶昭。    9月并不是旺季。她所在的房間,已經(jīng)空落了一段時間。身邊的兩張床,不斷有人來來往往,那些走在路上的人,從世界的某個角落,通過某種特定的方式:飛機,火車,貨車,客車,自行車,徒步……匯集到這個高原之上的城市,停留之后又分散進入西藏的不同地區(qū)。   這些曾共眠過長夜漫漫的人,在客房里留下各式體溫,氣味和聲音,拍打起伏如同潮水。她對人有疏離心,不喜歡與人搭訕及刻意靠近以求融合,在氣場有設定的一種自覺自控。她的島嶼寂然不動,遵循屬于自己的漂移規(guī)律緩慢應對變化。這使她覺得安全。她很少與他們對話。她對身邊的人逐漸失去興趣。在他們離開之后,快速遺忘他們的名字,身份,年齡,原住城市……種種。一無所知。從來都不記得他們的臉。    此刻她看到他的美,倒映在河流之中的水仙,自覺自持,卻不知曉這美會令人動容。坐在暗中,淡淡的火光照耀。欲言又止的眼角眉梢,細長拖延。她看到他的第一眼,看到他與這個世間的距離,間隔一步之遙。是這樣的男子。恍若斷崖獨坐凝望藍色海面心平如鏡。    也許在很多年之后,她一樣會遺忘他的臉。如同一個人從土中挖掘出來的陶器,把盒蓋掀開,看見裝滿的梅子,葉子青翠湛綠,似初初從晨霧中新摘。被曝露之后不到一分鐘,樹葉和果子就迅速轉黑腐朽。它們不能被空氣和光線所作用,只能幽閉在禁忌之中。他的質料是她所能觸摸的真實可近。卻始終不會得知,掌握在旁觀者手里的底限,是他內心設標的二分之一,五分之一,還是十分之一……或者更少。    而她將用同樣的模式,保留和損壞掉屬于他的記憶。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安妮寶貝其它作品這一本書。有關寓意。有關心靈的歷史。有關人所走上的路途?!  懊坊垢咧械年鹘窃谘螨X植物的草叢中掠過,薄薄青苔上螢火閃耀……整個世間似乎只有我們兩個。我跟著你在黑暗中前行。”  “他們在高原城市上告別,仿佛離開破碎的島嶼,各自投身汪洋大?!薄 ∷麄冮L久地凝望這片綺麗、壯觀而又肅穆的天地。以及留存在其中的神秘而與世隔絕的村莊和山巒。人世的喧囂和浮華不能與它對峙,即使輪轉的生命也不能夠。這一刻,他們停留在世間的邊緣,與之惜別。也許這就是最后一眼的留戀。

編輯推薦

全書收錄安妮墨脫之行所拍八張圖片,皆沿途所見。 《蓮花》敘述年輕女子慶昭身患疾病,滯留高原,靜等死亡。中年男人善生剛剛結束追名逐利的暄騰往日,內心長久壓抑的黑暗蘇醒,準備去與世隔絕的墨脫,尋訪舊友內河。內河是被世界遺忘的女子,命運多舛。一路上善生向慶昭講述自己和內河的往昔,雅魯藏布江江河谷的奇崛險阻,恰似敘述中依次展開的一代人苦痛而流離的蛻變過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蓮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