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02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張勝友,蔣和欣 頁數(shù):519 字數(shù):42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描寫華夏這片古老土地的滄桑變遷、人情風物、民眾的生存狀態(tài)和社會心理、展示地域文化的散文,歷來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南人北人、都市鄉(xiāng)村;歷史掌故、風土人情;古道西風、小橋流水;茶坊酒肆、市井人家,北人的豪爽剛烈,南人的精明練達……作家們用如花妙筆而不是用畫筆描繪出一幅幅民俗、民生的浮世繪。
本書遴選的20世紀近70位頂尖作家的100余篇散文精品,每一篇都堪稱令人陶醉的美文。讀者可以看到中華大地一幅幅風景畫和風情畫,了解國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所為,感受到蘊含在人情風物后面的深層文化內(nèi)涵。
作者簡介
張勝友:筆耕20余載,著述400萬言。出版散文、報告文學集12部,撰寫電影、電視政論片30余部(集)。主要作品有報告文學《世界大串連》(與人合作)、《沙漠風暴》、《十年潮》等,先后獲國家級各類文學獎項20多次。多篇作品入選大、中學語文教科書?,F(xiàn)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主任,作家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
書籍目錄
俞陛云 西湖雅言(節(jié)選) 弘一 我在西湖出家的經(jīng)過 陳獨秀 江南鄉(xiāng)試 北京十大特色 劉大白 龍山夢痕序 魯迅 上海的少女 “京派”和“海派” “京派”與“海派” 北人與南人 蘇曼殊 嗚呼廣東人 邵飄萍 北京的街道及公眾衛(wèi)生 周作人 上海氣 五十年前之杭州府獄 陶行知 不除庭草齋夫談薈 郭沫若 重慶值得留戀 南京印象(節(jié)選) 葉圣陶 叢墓的人間 《蘇丹園林》序 苦菜 張恨水 五月的北平 茅盾 證券交易所 新疆風土雜憶 郁達夫 蘇州煙雨記 杭州 江南的冬景 故都的秋 北平的四季 宗白華 中國園林建筑之美 許欽文 菜市口 杭州人的“那個” 朱光潛 慈慧殿三號 后門大街 朱自清 我是揚州人 海行雜記 溫州的蹤跡 揚州的夏日 南京……
章節(jié)摘錄
五十年前之杭州府獄 一八九六年,即前清光緒二十二年九月,先君去世,我才十二歲。其時祖父以科場事系杭州府獄,原來有姨太太和小兒子隨侍,那即是我的叔父,卻比我只大得兩三歲。這年他決定往南京進水師學堂去,祖父便叫我去補他的缺,我遂于次年的正月到了杭州。我跟了祖父的姨太太,住在花牌樓的寓里,這是墻門內(nèi)一樓一底的房屋,樓上下都用板壁隔開,作為兩間,后面有一間披屋,用作廚房,一個小天井中間隔著竹笆,與東鄰公分一半。姨太太住在樓上前間,靠窗東首有一張鋪床,便是我的安歇處;后間樓梯口住著臺州的老媽子。男仆阮元甫在樓下歇宿,他是專門伺候祖父的,一早出門去,給祖父預備早點,隨即上市買菜,在獄中小廚房里做好了之后,送一份到寓里來(寓中只管煮飯)。等祖父吃過了午飯,他便又飄然去上佑圣觀坐茶館,順便買些雜物,直到傍晚才回去備晚飯,上燈回寓一徑休息。這是他每日的刻板行事。他是一個很漂亮、能干而又很忠實的人,家在浙后東海邊,只可惜在祖父出獄以后,一直不曾再見到他,也沒有得到他的消息?! ∥以诤贾莸穆殑?,是每隔兩三日去陪侍祖父一天之外,平日自己“用功”。樓下板桌固然放著些經(jīng)書,也有筆硯,三六九還要送什么起講之類去給祖父批改。但在實在究竟用了什么功,只有神仙知道。自己只記得看了些閑書,倒還有點意思,有石印《閱微草堂筆記》,小本《淞隱漫錄》,一直后來還是不曾忘記。我去看祖父,最初自然是阮元甫帶領的,后來認得路徑了,就獨自前去。走出墻門后往西去,有一條十字街,名叫塔兒頭,雖是小街卻頗有些店鋪,似乎由此往南,不久就是銀元局;此后的道路有點模糊了,但走到杭州府前總之并不遠,也不難走?!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