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 出版社:中國出版集團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作者:師曾志 頁數(shù):357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北大精神經(jīng)過110年的發(fā)展沉淀,彌久而愈新,而公民參與、公民社會責任和公益、志愿精神與北大所倡導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一脈相承。北大精神的歷史、傳承以及如何弘揚北大精神、建設和諧社會正是本叢書的意義所在,要書是其中的一本。 本書中的訪談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對社會價值觀、社會發(fā)展做出貢獻的北大人及有關(guān)機構(gòu),倡導先進的思想理念,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體現(xiàn)出將思想和行動緊密結(jié)合起來的北大人精神,并以圖文并茂方式梳理出北大公益精神之流變。 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為中華文化奔走呼號的儒者湯一介,發(fā)明激光照排技術(shù)的“當代畢異”王選,與王選相濡以沫、默默奉獻的陳壟鯨,畢業(yè)后志愿進藏的胡春華,以婦女權(quán)益保障為己任的郭建梅,守護中國江河生態(tài)的汪永晨,牢守“為社會再多做一些”理念的“慈善詩人”黃怒波,以回報母校為宗旨的“83”、“87”基金,休學從戎保家國的大學生士兵高明,身殘志堅獻身公益的桑蘭,還有實踐平民教育的北大“平民學?!保约吧晋椛?、愛心社等學生自發(fā)成立的公益社團……一個個響亮而熟悉的名字給社會留下的絕不是空泛無物的口號,而是對北大110年來所凝聚與傳承精神的集中體認。 今天的北大人或許少了幾分張揚,但卻絕不忘情于家國民族;或許少了些許狂傲不羈,但卻更敢于為天下先;或許少了許多浮夸言辭,但卻更加腳踏實地。繼先生之志,奮發(fā)踐行,在我看來,這不僅是新一代北大人對老北大人精神的傳承和弘揚,更是今天這一代北大人存在的意義所在。 2008年,對于所有的北大人來說,必將是一個意義非凡的年份。這一年,北京大學將迎來她110周歲的生日;這一年,北京將舉辦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這一年,是蔡元培先生誕辰140周年;這一年,還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個周年。
作者簡介
師曾志,副教授,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學士學位,北京大學圖書館學情報學系碩士學位,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博士學位新西蘭惠靈頓維克多利亞大學進修。研究領(lǐng)域:1.出版理論與實務;2.期刊研究;3.媒介分析。
書籍目錄
序第一部分 砥礪德行愛潤無聲 王選 頂天立地方正之士 孟二冬 三尺講臺師道相傳 嚴寶瑜 人生沒有休止符 湯一介 世事蒼茫成云煙六經(jīng)責我開生面 樂黛云 “和能生物,同則不繼” 潘文石 尊重一切生命形式 潘國華 他的字典里沒有“可辦可不辦” 劉偉永 不褪色的經(jīng)世濟民情懷 張維迎 堅持大學的邏輯 傳承平 等理念成就平民夢想——記北大平民學校第二部分 邁出燕園愛灑四方 胡春華 心比天高腳踏實地 聶震寧 進取在俗與不俗之間 黃怒波 慈善北大人詩人企業(yè)家 盧小飛 為理想而生活 周晉峰 “—介布衣,上躥下跳” 給你一雙飛翔的翅膀——記“雁行中國”助學項目 投之桃李,報以瓊瑤——記回饋母校的北大各級校友第三部分 情系NGO愛緣擔當 郭建梅 中國第一代NGO人的撼山之旅 王燦發(fā) 在象牙塔里托起中國環(huán)境法治的脊梁 汪永晨 記錄中國的每一條河流 劉正琛 大愛無邊,至樂無限第四部分 公益社團愛滿校園 山鷹社 分享生命的高度 愛心社 愛,讓我們情牽一線 TPIS 志愿活動就是交朋友 在大學校園播種NGO理念——記北京大學青年成才促進會 助學路上一米陽光——記北京大學青年成才促進會 在冰冷理性和澎湃激情中前行——記北大法律援助協(xié)會第五部分 莘莘學子愛在身邊 桑蘭 我的夢想在延續(xù) 蒙曉燕 做專業(yè)的公益服務者 高明 男兒的夢想家國的情懷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爸爸一直牽掛著新疆的學生們” 2004年2月,孟二冬主動要求,赴新疆石河子大學支教。 石河子大學的學生張瑜想起孟二冬在新疆的日子,感慨萬千:“到新疆的第二天,孟老師就要求上課。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支教時間,孟老師要求教學秘書增加他的課時,達到了正常工作量的三倍。” 張瑜回憶說,支教的第二周,同學們發(fā)現(xiàn)孟老師的嗓子開始沙啞,并且一天比一天厲害;課堂上孟老師的聲音越來越微弱,后來不得不用麥克風。他們不知道,一個乒乓球大小的惡性腫瘤正擠壓著孟二冬的氣管和食道,使他難以發(fā)聲、難以咽食。“但是孟老師忍受著巨大的病痛,堅持完成每周十個學時的教學任務,沒有休息一天,直到講完最后一課……” 2004年5月2日,孟二冬被緊急送回北京。得知老師的病情,石河子大學的師生們沉浸在一片悲慟之中,不少人失聲痛哭?! ?ldquo;石河子的138名學生精心準備了一個精致的留言簿,每個學生都寫上了自己的祝福,寄給了爸爸。”孟菲見證了這段師生情誼,“一位女同學在留言簿上寫下了:‘您身上蘊藏的為人師表的優(yōu)秀品德,以及富有個性的人格魅力,深深地震撼了我們每一個人,您傳授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許多做人的道理。”’ “爸爸始終牽掛著新疆的學生們。”孟菲回憶起父親生病的日子。石河子大學的學生來看望他,他很少談自己的病,談的最多的話題總是石河子大學,是他沒有把課講深講透的遺憾。師生們自發(fā)地捐款2881.40元,孟二冬很感動,但是分文未動。他知道,那里的學生們急缺圖書資料,就讓愛人去刻錄了兩百張古籍資料文獻光盤,讓自己的研究生去石河子大學為本科生開講座,把光盤和資料帶給大家?! ∶戏普f:“爸爸教過的好多石河子大學的學生,都把教師作為自己的職業(yè)理想。”正如石河子大學中文系2002級同學杜淑娟所說:“以前,想到自己畢業(yè)后可能要當‘孩子王’,總感到有些落寞,有時甚至產(chǎn)生這樣的想法:生活在落后的西部地區(qū),真是不幸。自從上了孟老師的課以后,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轉(zhuǎn)變,重新校正了生活坐標。如果將來當了老師,我會像孟老師那樣,兢兢業(yè)業(yè)去做好本職工作。” “我從來不在爸爸面前哭” 2004年5月、2005年1月和9月,開胸、開頸、開顱,孟二冬先后進行了三次大手術(shù),接受了不同部位的化療。這是他在病榻上度過的最難熬的一年。 第一次手術(shù)結(jié)束后的五天五夜,孟二冬都住在重癥監(jiān)護室;手術(shù)后的18天里,他滴水未進,第19天咽下第一口水竟用了24小時——他已經(jīng)不會咽,也不知往哪里咽了。這中間的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因為他從不呻吟,從不訴苦。孟二冬的主管大夫說:“問他有什么不舒服,他都說‘還可以’。” “爸爸不像個病人,他總是微笑著。”孟菲眼中的父親總是那么樂觀。病榻上的孟二冬,依舊保持著幽默的本性,給身邊的人帶來溫暖?! 状问中g(shù)下來,他對人說:“我的身體就像攢電腦一樣,被重新組裝了一次。” 博士生翟景運去看孟二冬時,他正接受針灸治療??吹剿砩稀㈩^上扎滿銀針,翟景運趕緊說:“您不要說話,聽我說就好了。”“沒關(guān)系,我能說話,針沒扎在我嘴上。”孟二冬笑著回答。他還安慰翟景運:“做論文、找工作都要沉住氣,都不要緊張。” “即使在病中,孟老師仍然堅持工作。這一年多里,他新招了三個博士生和兩個碩士生,送走了三個碩士生,并親自輔導了我們的論文寫作。他甚至向?qū)W校提出,希望在校內(nèi)有一間單身宿舍,方便與我們交流。”孟二冬的學生最能體會老師的敬業(yè)精神,“孟老師的學術(shù)研究也絲毫沒有落下,他再版了《中國文學史》,還在《國學研究》上發(fā)表了七萬字的《陶淵明無弦琴的認同與啟示》。” 病中的孟二冬不僅積極投入工作,還保持著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孟菲說:“2005年春天,全校運動會,爸爸還出現(xiàn)在了中文系的儀仗隊里。那年暑假,爸爸還參加了中文系工會組織的駕駛學習.一個月就拿到了駕照。爸爸還堅持練習書法,從歐體正楷練起,最愛寫的一句是‘云山風度,松柏精神’……” 沒有人對孟二冬說過他的病情,可是他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同事去醫(yī)院看他,在他床邊看見一本《食管癌的食療》。他說:“我知道很多人患了跟我一樣的腫瘤,因為配合醫(yī)生的治療,現(xiàn)在都活得很好。” 就是這種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感染了他身邊的人。“有的時候,我會在走出醫(yī)院的瞬間流下眼淚,可是,我從來不在爸爸面前哭。”孟菲有些動容,“病房里每天都有笑聲,因為爸爸的頑強給了我們信心。” ……
編輯推薦
《大愛有行》中訪談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對社會價值觀、社會發(fā)展做出貢獻的北大人及有關(guān)機構(gòu),倡導先進的思想理念,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體現(xiàn)出將思想和行動緊密結(jié)合起來的北大人精神,并以圖文并茂方式梳理出北大公益精神之流變。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