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8-1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作者:(美)薩提亞(Satir,V.) 頁數:194 譯者:聶晶,章曉云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的第一部分是薩提亞處理家庭個案的實錄,書中的案例全部發(fā)生在一個為期兩天的家庭治療工作坊中。第二部分是薩提亞理論和信念系統(tǒng)的概括介紹。本書的特點在于完整地呈現了一次家庭會談的過程,并逐條加以對照說明和短評,作者試圖籍此讓讀者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當薩提亞在選擇運用某個策略、干預過程,或是使用某個特殊的語句時,她是如何思考的,書中附有大量治療場景的插圖,能夠幫助讀者理解和加深印象。
作者簡介
維吉尼亞·薩提亞(1916—1988),家庭治療創(chuàng)始人,國際著名心理治療師。美國著名的《人類行為雜志》(Human Behavior)稱她為“每個人的家庭治療大師”。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介紹 一次家庭訪談 總結第二部分 1.薩提亞治療(改變)方法的基本理論 2.治療的目標 3.評估與干預 4.人性認同過程模型 5.作為個人和專家的家庭治療師 6.工具和技術結語中國國際薩提亞學院簡介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在“種子”模型中,人們認為在微觀和宏觀層面上,改變都是時刻在進行的生命過程。改變作為進入新領域的機會受到歡迎。人們認識到改變提供了新的選擇機會,如果維持現狀,就不會有這些機會。當然,由于新領域的未知性,我們會遇到新的風險,因此改變也是令人害怕的。在本質上,兩種模型持有不同的人性觀。“種子”模型認為人類具有潛在的優(yōu)點。這不是說人生來就是清白或美好的,而是說人類本身具有智慧,只要給予合適的自然條件,像種子一樣,兒童會成長為健康的成人。在“威脅與獎賞”模型中,人性本惡:人是具有危險情感的“墮落天使”,只有在外界適當的限制和威脅之下,他們才會保持在筆直、狹窄的既定行為軌道上,換句話說,人性本惡,為了成長為有用、負責任的人,人們生來就需要被控制?! ”M管不是所有的,但大多數文明和宗教都以“威脅與獎賞”模型為基礎。此外,擁護者相信只要遵循這一模型的規(guī)則就會形成“恰當的”生活方式,促進心理健康。但是,當閱讀下面對一個符合此模型的人的性格描述時,我們可能會懷疑這一心理健康模型是否健全: “艾希曼的案例中一個最令人困擾的事實是,精神科醫(yī)生對他進行檢查,檢查結果認為他的心智完全正常。我完全不懷疑這個結果,這正是我感到困擾的原因。如果所有納粹主義者都是精神病患者,就像他們的一些領導者那樣,那么,在某種意義上,他們駭人聽聞的殘忍罪行會容易理解一些。我們難以想象,這個冷靜“正?!?、泰然自若的軍官認真負責地執(zhí)行他的任務——他的指揮工作,即監(jiān)督士兵們對群眾進行大屠殺。他是一個有思想、有條理、有理性的人。他非常尊重制度、法律和命令。艾希曼是一個服從的、忠誠可靠的軍官。他十分效忠自己的政府。 艾希曼沒有受到內疚感的困擾。我沒有聽說他有任何身心疾病。顯然,他睡得好,吃得好,或者可以說看上去如此。我開始認識到,“心智健全”不再是一種價值標準,或一個結論。現代人的“心智健全”對自身的作用就好像是龐大的體積和肌肉對恐龍的作用一樣。如果人們的這種健全少一點,多一點懷疑,多意識到一些自己的荒謬和矛盾,那么他們也許能夠生存下來。但是,如果某人是健全的,過于健全……也許我們必須得承認,在我們這樣的一個社會中,最不健全的人才是完全不受焦慮困擾的,才是完全‘健全的'人”。 “威脅與獎賞”模型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原子論,原子論者嚴格區(qū)分精神和物質,堅持心身二元論。到了17世紀,雷內·笛卡兒(Rene Descartes)的哲學思想導致了精神和物質二元論的極端化。笛卡兒認為自然界可以基本上被劃分為兩個分裂、獨立的王國:精神王國和物質王國。這種劃分有利于現代科學和技術的發(fā)展,但是對于文明的發(fā)展則造成了相反的結果?!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