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底氣

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作者:王學斌  
Tag標簽:無  

前言

不該咽下這口氣!    時下出版界,民國史寫作已漸趨熱潮,各類論著林林總總、汗牛充棟。章太炎的“瘋”、劉文典的“狂”、辜鴻銘的“怪”、傅斯年的“猛”、蔣廷黻的“犟”、陳布雷的“悲”、胡適的“雅”……也成為百姓街頭巷尾、茶余飯后的談資。其人其事被后世拿來把玩議論,自然證明民國這一代知識人有其特立獨行、異于別代之處。不過,換個角度,此種“民國熱”恰又反映出當下社會缺的正是這一口底氣。尋思起來,不免讓人心生今不如昔之感慨。    那所謂的“民國底氣”究竟是一種什么氣?依筆者拙見,這首先是一種氣度。民國之世,政治上變動不居,思想上極為活躍,一批內心自信、風流蕭散、簡約云澹、不滯于物的名士應運而生。這與阮籍、嵇康等人的“魏晉風度”何其相似。章太炎、黃侃、劉文典,莫不是清峻通脫,表現(xiàn)出的那一派“煙云水氣”而又“風流自賞”的氣度,幾追仙姿,傲骨絕塵,惹來后世的景仰與追捧。雖在清末被好友出賣,險遭黑手,章太炎依舊視劉師培為“天下第一讀書種子”,撰文呼吁“一二通博之材,如劉光漢輩,雖負小疵,不應深論。若拘執(zhí)黨見,思復前仇,殺一人無益于中國,而文學自此掃地,使禹域淪為夷裔,誰之責耶”?其度量之大世人罕匹。黃侃亦有乃師之風,不顧塵俗偏見,不避自損之嫌,于民初毅然登門拜劉申叔為師,“《三禮》為劉氏家學,今劉肺病將死,不這樣做不能繼承絕學”。其膽識絕非常人可比。    誠如王船山所言:“孔融死而士氣灰,嵇康死而清議絕?!闭曼S之后,此種名士風范、卓絕氣度便風流云散,一去不回。學界少了份清氣,多了點銅臭:文壇沒有了傲骨,滋生出媚顏;世間找不到名流,滿街是“大師”。緣何至此,值得思量!    其次是一種氣勢。晚清湖湘名臣左宗棠于困頓不堪、尚未顯達時,曾撰有一聯(lián),日: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    讀破萬卷,神交古人。    雖無權位,但一心憂國憂民,書生言政;學富五車,方可以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此不啻是對民國知識人最佳的精神摹寫。清末危局,讀書人拋開青燈黃卷,投身變革大潮,章太炎、,劉師培倡言革命,世稱“枚、申二叔”;民國動蕩,教授們告別三尺講壇,參與政務運作,傅斯年、蔣廷黻披肝瀝膽,人送“大炮”、“猛?!薄U驗樯砭哒鎸W問,胸存大抱負,心底有蒼生,眼中無權貴,知識人的所言所行才氣勢磅礴,元氣淋漓。看不慣袁世凱倒行逆施,章太炎“以大勛章作扇墜,臨總統(tǒng)府之門,大詬袁世凱的包藏禍心”;受不了蔣介石的軍閥做派,劉文典坦言“青年學生雖說風華正茂,但不等于理性成熟,些微細事,不要用小題目做大文章。如果說我是新學閥的話,那你就一定是新軍閥”!二位是何等之氣魄!不滿孔祥熙、宋子文家族的貪污腐化,傅斯年大呼“政治的失敗不止一事,而用這樣的行政院長,前有孔祥熙,后有宋子文,真是不可救藥的事”:痛心國民政府顢頇無能、人浮于事,蔣廷黻決心改革,雖屢屢受挫,依然堅信“我唯一要出賣的是我的智慧和努力工作的愿望。根據這種意念,我認為循一般方法處理事務會令我一無所成。如果按照我自己的意思去做,雖然也可能失敗,但是將來不會使我感到遺憾”。兩人又是怎樣的架勢!    潮有進便有退,勢有起便有落,此為常態(tài),本不必辯。只是民國知識人這股氣勢落得過于迅即,這數(shù)十年,似總在谷底徘徊。如今的讀書人,或許受市場經濟之熏染,深諳“稻粱謀”之規(guī)則,一門心思寫論文、評職稱、搞課題、拉項目、當領導,為所謂的學術巔峰樂此不疲。殊不知,在獲取某一領域專家身份的同時,他們卻丟失了社會良心這一關鍵的公共角色。沒有了知識分子的聲音,亦即意味著這一群體已趨于社會邊緣,難堪領頭羊之重任。試問當今的知識分子們遺失了精神貴族這一桂冠,還能以何種氣勢來面對手握大權的官員和腰纏萬貫的大款?更為可悲的是,現(xiàn)在的社會“官二代”與“富二代”橫行,“窮二代”與“農二代”受辱,唯獨沒有“知二代”的身影,可見讀書人頗不受待見,民國的那股子氣勢已全無蹤跡。    再次,既然氣度不凡,氣勢磅礴,民國知識人勢必個性張揚,氣象萬千。說到氣象,不禁聯(lián)想到一個詞:“范兒”。陳丹青在去年接受《新周刊》專訪時曾把“民國范兒”描述成“一種趣味、一種風尚、一種美學”。筆者深以為然,雙手贊同。在民國時期,知識人往往是趣味的開拓人,風尚的引領者,美學的踐行家。文學大家梁實秋終生傾情于美食。雖幾經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卻對“吃”情有獨鐘,有錢時隨心所欲,揮金如土。玩命地“作”,窮困時也從不虧待自己的一張嘴,獨辟蹊徑,別出心裁,花小錢照樣能讓盤中之物活色生香??傊哼@一輩子,除了其令人仰視的文學成就之外,其對飲食之道的造詣也罕有人能與之匹敵。別看一日三餐,人家吃出了味道,吃出了學問,吃出了境界,吃出了真諦,真不愧是“治世之饕餮,亂世之飯桶”!    京城大玩家王世襄亦然。王以做菜為人生一大樂事。據說有時朋友請他上家里做幾個菜,主料、配料、醬油、黃酒……都是自己帶去。有一次,幾個朋友在一家會餐,規(guī)定每人備料去表演一個菜。大家個個都摩拳擦掌,不惜花費血本買來各種珍奇美味作為原料,以期烹出一道驚艷佳肴來長長自己氣勢,滅滅世襄威風。待王世襄到來,大家一瞅,又驚又樂:原來他手里僅提了一捆蔥。只見他不緊不慢地掌勺倒油,做了一個菜——燜蔥。結果其色其香其味其形俱佳,叫人口舌生津,饞蟲蠕動。大家個個嘖嘖稱奇,甘拜下風。    做得一手好菜也并非饕餮之最高境界,真正的“食神”能參透飲食之玄機,悟出人生之真諦。這不,錢鐘書就從其中發(fā)現(xiàn)了“吃的哲學”:    吃飯有時候很象結婚,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吃講究的飯事實上只是吃菜,正如討闊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這種主權旁移,包含著一個拐了彎的、不甚素樸的人生觀。辨味而不是充饑,變成了我們吃飯的目的。舌頭代替了腸胃,作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樣來敷衍民眾,把自己的野心裝點成民眾的意志和福利:請客上館子去吃菜,還頂著吃飯的名義,這正是舌頭對肚子的借口,仿佛說:“你別抱怨,這有你的份!你享著名,我替你出力去干,還虧了你什么!”其實呢,天知道——更有餓癟的肚子知道——若專為充腸填腹起見,樹皮草根跟雞鴨魚肉差不了多少!真想不到,在區(qū)區(qū)消化排泄的生理過程里還需要那么多的政治作用。    酒菜本不可分,好菜一桌,又豈能無佳釀一壺?民國名士中好飲者數(shù)不勝數(shù)?!隘傋咏淌凇秉S侃對于杯中之物的貪嗜,絕非一般人所能想象也。黃侃每餐都要豪飲,至少人肚半斤。且黃對酒從不挑剔,汾酒、茅臺、五糧液、杏花村,他來者不拒;糟醴、生啤、白蘭地、伏爾加,他也一一笑納。喝到酩酊大醉、東倒西歪、吐出膽汁、枕眠路邊,實在是稀松平常之事。而這位“酒缸”黃侃居然還勸別人喝酒要節(jié)制。據其日記記載,有一次林公鐸“自溫州至,下火車時以過醉墜于地,傷胸,狀至狼跋”,黃認為“似此縱酒,宜諷諫者也”。酒鬼勸醉鬼,莫貪兩三杯,讀至此處。筆者險些因其暈倒,真乃怪事哉!    《菜根譚》中曾有一句勸酒詞,曰:“花看半開,酒飲微醺”,意即飲酒要喝到剛剛好,切勿貪杯。想必飽讀詩書的酒中八仙、黃侃們肯定讀過此句,也深知此句之真意,只是每每人坐酒桌前,鼻聞佳釀香,什么失態(tài)、傷肝之類的顧忌,早已被拋至九霄云外了。所以,那些男人們醒酒后對女人們所發(fā)表的“戒酒宣言”,大可不必當真,多是擺擺架子、說說而已。畢竟酒這玩意兒,誘惑實在太大,一旦沾上它,又能有幾人安然脫身呢?    此外,民國知識人,有的喜好收藏,有的喜好旅游,有的喜好文墨,有的喜好戲劇,氣象博大,實不能逐一道盡。頗令人惋惜的是,“民國是豐富的,是古典文化大規(guī)模轉換的國家景觀,回首前瞻,與傳統(tǒng)、與世界,兩不隔絕。只可惜民國的整體風范,民國的集體人格,才告確立,才有模樣,就中止了,改道了,無可挽回”。繼之而起的氣象又該如何形容概括?至少在我心中,依舊是個懸而未決的命題。    當然,民國并非盛世,弊竇叢生,知識人的底氣難免有不足之時,本書就此問題也多有交待。    俱往矣,然風流人物,未必在今朝。那等氣度,那般氣勢,那種氣象,我們當代讀書人到底有沒有?閻真在《滄浪之水》中曾如此刻畫主人公池大為的內心糾結:    在世紀末的人生之旅中,我們不知不覺就進入了這樣的境地,這簡直就是歷史的安排,而個人不過是被生存的本能推著走罷了。這是宿命,宿命,無需討論,無可選擇,也無法改變。我們在不知不覺之中失去了精神的根基,成為了懸浮一族。我們在隨波逐流之中變成了新型的知識分子,沒有“三不朽”的使命意識,沒有天下千秋的承擔情懷,沒有流芳千古的虛妄幻想。時代給了我們足夠的智慧看清事情的真相,我們因而也不再向自己虛構神圣預設終極,不再去追求那種不可能的可能性。我們是勝利的失敗者,又是失敗的勝利者,是儒雅的俗人,又是庸俗的雅人。我們以前輩的方式說話,但本質上卻沒有力量超出生存者的境界。對世界我們什么都不是,對自己就是一切,我們被這種殘酷的真實擊敗了,從內部被擊敗了。我們沒有力量面對那些嚴峻的話題,關于身份,關于靈魂,于是怯懦而虛偽地設想那些問題并不存在,生存才是唯一的真實。我們曾經擁有終極,而終級在今天已經變成了我們自己。生命的意義之源突然中斷,夢想成為夢想,我們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為了永遠的精神流浪者。天下千秋已經渺遠,自己這一輩子卻如此真實。當一己之瞬間成為天下之永恒,我們就與樂觀主義作了最后的訣別,畢竟,人只能在自身之外而不可能以自己為目標建構崇高,建構形而上的意義世界。悲劇在時間的巨掌中已經注定,我們還沒來得及細想就進入了鋪就的軌道。對我們而言,這個事實只能接受,而無須討論也無法抗拒。    “虛而不謙、清而不高”,恐怕才是這一代的本色吧?    沒有底氣,何談治學;沒有底氣,怎言社稷?讀書人,挺起胸,站出來,給力點,千萬別咽下這口氣!    作于2011年6月19日午后    黨校蝸居中

內容概要

  《民國底氣》取材民國之世,那時風起云涌,諸多往事,頗令人慨嘆唏噓。作為該段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民國文人無不挺身而出,欲圖扭轉危局。章太炎、黃侃、辜鴻銘等,狂狷桀驁,卻皆胸懷天下,勇?lián)厝?;傅斯年、張君勱等以學術文章名揚天下,亦臧否人物,指點江山;蔣廷黻、翁文灝等更是難耐參政救時之熱誠,入主中樞,盡職盡責;蔣夢麟、羅家倫作為民國教育界之佼佼者,執(zhí)掌名校,功績炳彪…… 本書甄選這十幾位民國學人,性情各異,志趣相殊,但其所同者,乃胸懷天下的赤子之心,乃真學識、真風骨、真性情,即所謂“底氣”。作者通過輕松平實的言語敘述其生平軼事,卻給讀者展現(xiàn)出了民國文人的名士風范與卓絕氣度。

作者簡介

王學斌,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后,現(xiàn)執(zhí)教于中央黨校。主攻中國近代史,對晚近學術思想與知識分子命運頗有研究,有《大漠荒蕪:民國文人的悲歌與苦戀》、《教我如何不想他:民國音樂人》、《別樣風流:民國奇才怪杰悲喜錄》等論著三部,另在《書屋》《社會科學論壇》《名人傳記》《百家講壇》等諸多報刊發(fā)表文史隨筆、雜評百余篇。

書籍目錄

第一編 魏晉氣度  章太炎:“民國禰衡”章瘋子  劉文典:我狂亦即我存在  黃侃:亦莊亦諧真醇儒第二編:元氣淋漓  傅斯年:書生本色終成憾  張君勱:“一代憲章空有愿”  梁實秋:饕餮未必非名士第三編 老氣猶存  林紓:笑罵由他我自聾  辜鴻銘:菊殘猶有傲霜枝  王闿運:空留高詠滿江山第四編:志高氣短  劉師培:為何總是我失足?  蔣廷黻:怎奈何陰差陽錯  翁文灝:為他人作嫁衣裳第五編:大學氣息  蔣夢麟:最是遺憾教育夢  羅家倫:治校從政兩喟然  錢玄同:生前身后兩重天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氣象:    “考其生平,以大勛章作扇墜,臨總統(tǒng)府之門,大詬袁世凱的包藏禍心者,并世無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者,并世亦無第二人;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魯迅    氣話:    “大凡非??晒值淖h論,不是神經病人,斷不能想,就能想也不敢說。說了以后,遇著艱難困苦的時候,不是神經病人,斷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來有大學問成大事業(yè)的,必得有神經病才能做到……為這緣故,兄弟承認自己有神經?。灰苍钢T位同志,人人個個,都有一兩分的神經病。”    氣質:    一驚嘆章之風骨竟與禰衡如出一轍;二贊嘆章之言行足令袁世凱畏懼三分;三喟嘆章之精神在當下社會已不復流行。掩卷沉思……嗚呼!遙遙斯世,“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可以為太炎先生詠矣!    想必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大都會對其中第二十三回《禰正平裸衣罵賊》印象深刻。狂士禰衡裸身朝堂,擊鼓罵曹,其視權貴如糞土之豪情令后人景仰。一千七百年之后,民國又出了一位“禰衡”。此人不畏當?shù)?,倡言革命,且清狂之風骨絲毫不輸于前人。他便是章太炎。    革命急先鋒    1869年,章太炎出生于浙江余杭的一個書香世家。其祖父章鑒、父親章濬皆是知書達理之士,章太炎自小便接受了較好的傳統(tǒng)教育。然而,傳統(tǒng)封建教育并未使他成為一名忠于滿清統(tǒng)治的“順民”,革命反滿的觀念很早便在章的腦中扎根。章太炎十二歲時,一日外祖父領著他閱讀《東華錄》,當讀到曾靜案時,外祖父說:“夷夏大防,同于君臣之義?!闭绿讍枺骸扒叭擞姓劥苏Z否?”外祖父答道:“王船山、顧亭林已言之,尤以王氏之言為甚,謂歷代亡國,無足輕重,惟南宋之亡,則衣冠文物,亦與之俱亡?!弊娓高@番話激起了少年章太炎的思緒,他憤然曰:“明亡于清,反不如亡于李闖!”外祖父急忙說:“今不必作此論耳?!笨梢姡锩枷胍褲摲谀暧椎恼绿仔闹?。    成年后,章太炎拜師于詁經精舍的經學大師俞樾,研習經史,度過了八年寒窗苦讀的求學生涯。然而,內憂外患,時變日亟,動蕩的政局已迫使章太炎不能再安心地穩(wěn)坐書齋了。1897年的夏天,他告別恩師,奔赴上海,開始了自己倡言革命的歷程。    初出茅廬的章太炎先后擔任《時務報》、《正學報》、《經世報》等刊物的編輯,但由于種種原因, 未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情與思想。直到1903年,章太炎主筆《蘇報》,一改該報以往保守的政治立場,大張旗鼓地宣傳革命主張。此時的章太炎才思泉涌,一篇篇戰(zhàn)斗檄文如出膛炮彈,炸向清政府的要害處。在一篇文章中,章太炎對慈禧太后奢華鋪張的壽典進行了無情地冷嘲熱諷: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時再到古長安?嘆黎民膏血全枯,只為一人歌慶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臺灣,而今又割東三省,痛赤縣邦圻益蹙,全逢萬歲祝疆無。    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中,他更是毫無忌憚地寫道:“載湉小丑,不辨菽麥”。直呼當今圣上之名,且斥其無能,這在當時不啻是石破天驚之論。按照刑律,當屬殺頭之罪。正因此故,清政府認定章為“反清匪人”,密電上海道照會會審公廨出票拘人。別人勸他躲避,他卻說:“革命流血起,流血從我起。”慷慨入獄,而他“章瘋子”的外號也得于此時。    在獄中,盡管受盡獄卒的百般折磨,但章太炎苦中作樂,斗志高昂。為了鼓舞年輕的鄒容,章太炎特意寫下一詩:    鄒容吾小弟,被發(fā)下灜洲。    快剪刀除辮,干牛肉作糇。    英雄一入獄,天地亦悲秋。    臨命須摻手,乾坤只兩頭。    鄒容也回贈章詩一首:    我兄章枚叔,憂國心如焚。    并世無知己,吾生苦不文。    一朝淪地獄,何日掃妖氛?    昨夜夢和爾,同興革命軍。    身陷牢獄,二人卻心系反清大業(yè),互相往來唱和,此種大無畏之氣概實令人景仰!    可惜天不假年,一年后,鄒容身患重疾,庾死獄中。兩位革命摯友,不久前還賦詩共勉,轉眼間卻已分隔陰陽兩界,章太炎怎么也無法接受這一事實。抱著鄒容的尸體,他不禁悲不自勝,痛哭失聲。    三年的刑期很快過去,章太炎出獄后東渡扶桑,繼續(xù)從事革命事業(yè)。由于在獄中堅貞不屈的表現(xiàn),此時章在士林中之聲望日隆,儼然成為義薄云天之楷模。眾人對其敬仰備至,大有“平生不識章太炎,訪盡名流亦枉然”之架勢。    流亡日本后,章太炎看到日本人鄙視中國人,很是憤慨,然又因密謀革命,不能不盡力忍耐,氣無處可瀉,有時只好用詼諧幽默的辦法出這口惡氣。一天,日本警察到其寓所調查戶口,要他填一份表格。章太炎寫的是:    職業(yè):圣人    出身:私生子    年齡:萬壽無疆    這是因為人家都稱他為“圣人”,而私生子則以日本為最多,面對章這份充滿調侃意味的回答,日警們哭笑不得。    1906年7月15日,章太炎在東京神田町錦輝館舉行演講,兩千多人慕名而來,一時間會場內外人頭攢動,甚至有人爬到屋檐上,以一睹這位傳奇人物的風采。在演講中,章太炎就所謂“瘋癲”談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大概為人在世,被他人說個瘋癲,斷然不肯承認,除那笑傲山水詩豪畫伯的一流人,又作別論,其余總是一樣。獨有兄弟卻承認我是瘋癲,我是有神經病,而且聽見說我瘋癲,說我有神經病的話,倒反格外高興。為什么緣故呢?大凡非常可怪的議論,不是神經病人,斷不能想,就能想也不敢說。說了以后,遇著艱難困苦的時候,不是神經病人,斷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來有大學問成大事業(yè)的,必得有神經病才能做到……為這緣故,兄弟承認自己有神經病;也愿諸位同志,人人個個,都有一兩分的神經病。近來有人傳說,某某是有神經病,某某也是有神經病,兄弟看來,不怕有神經病,只怕富貴利祿當現(xiàn)面前的時候,那神經病立刻好了,這才是要不得呢!略高一點的人,富貴利祿的補劑,雖不能治他的神經病,那艱難困苦的毒劑,還是可以治得的,這總是腳跟不穩(wěn),不能成就什么氣候。兄弟嘗這毒劑,是最多的。算來自戊戌年以后,已有七次查拿,六次都拿不到,到第七次方才拿到。以前三次,或因別事株連,或是捕拿新黨,不專為我一人;后來四次,卻都為逐滿獨立的事。但兄弟在這艱難困苦的盤渦里頭,并沒有一絲一毫的懊悔,憑你什么毒劑,這神經病總治不好。……但兄弟所說的神經病,并不是粗豪魯莽,亂打亂跳,要把那細針密縷的思想,裝載在神經病里。譬如思想是個貨物,神經病是個汽船,沒有思想,空空洞洞的神經病,必無實濟;沒有神經病,這思想可能自動的么?    演講將畢,章太炎大聲疾呼:“我要把我的神經病質,傳染諸君,傳染與四萬萬人!”聽過這番“瘋言瘋雨”,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對于“章瘋子”的外號,章太炎非但沒有絲毫自卑不滿,反而處處顯得自鳴得意。他的這次演講有激情,有學理,且不乏幽默,戰(zhàn)斗性也極強,堪稱近代演講中之精品。章太炎那富有魅力的“有學問的革命家”的形象也由此呈現(xiàn)在眾人眼前。難怪章之好友宋恕曾半開玩笑地說:“像章君這樣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竟欲顛覆滿洲三百年的帝國基業(yè),為啥會如此的不自量力呢?莫非是明末遺老們的魂魄附體了不成?”    P3-8

后記

前些日子,赴出版社跟彭明哲先生談選題。彭總告知,之前我已出版的兩本有關民國文人的作品銷量還不錯,希望我進行篩選修改,再次結集出版。虛榮心較強的鄙人頗受鼓舞,于是回去后開始整理這幾年寫過、發(fā)過的相關文章、材料。    雖然水平不濟,但畢竟敝帚自珍,看著一篇篇發(fā)表在各種雜志、報刊上的長文或短篇,往昔的寫作經歷如流水般從腦海中涌出、暢行。呵呵,說句實話,這些隨筆雜談既無關民生,也不涉學術,可謂純粹的一種個人興趣驅使下的創(chuàng)作,拉拉雜雜,胡言亂語,興致所至,文駐于此。    說起來很慚愧,從碩士到博士,彈指六年,一晃而過,學術上無甚造詣。卻造了這一堆無聊文字、癡人夢語,難怪身邊師長總勸我別心鶩雜事,應干點正事。如今木已成舟,米已成飯,把玩民國文人軼事已成生活之一部分,棄之不忍啊!    或許這已化為個人的一種生活情趣,就好比你深愛一種款式的服飾,于是終身穿戴,你喜歡一支球隊,傾其一生為它展歡顏、灑淚水。那么看來我有可能將不干正事的惡習進行到底了。再寫個打油聯(lián),給自己壯膽:    神馬是正事,為何是正事,哪里有正事?    不信有正事,不想有正事,不愿干正事!    橫批:真沒正事    行文至此,還要對我寫作路上提供幫助的各位朋友表示感謝。首先是《書屋》雜志的劉文華兄。雖然彼此未曾謀面,卻神交已久。記得2005年底,剛讀研二的我不知天高地厚,斗膽向《書屋》投稿,劉兄競欣然采用,囑我用心修改。之后他更是在審稿會上力排眾議,將拙文置于刊首第一篇,讓我實在受寵若驚。后來回想,此事對我人生影響頗大,正是這個肯定,讓我敢于在寫作路上不畏艱辛,筆耕不輟。    師大六年,是一段難忘的時光,更是一段快樂的歲月。自2006年夏天給《北京師范大學校報》投出第一篇短文后,四年間,我陸陸續(xù)續(xù)在這塊園地上發(fā)表晚清民國各類隨筆30余篇。鄭偉主編、祁雪晶編輯面對我的來稿,總是來者不拒,盡快排版,還時不時就文章內容與我電話討論,其認真態(tài)度讓我感佩不已。    讀書期間,還有幸與《百家講壇》雜志結緣,楊志慶、王國念、孫瓊歌三位編輯先后與我合作,約稿、策劃、撰文,成了那幾年我們每個月必談的議題。靜夜里,宿舍中,俯身桌前,奮指疾敲,整個空間中只剩下鍵盤聲,這種感覺真的很美妙,很愜意。    彭明哲先生是我的伯樂。碩士畢業(yè)那年夏天,去團結社談書稿,彭總看過我的習作,決定讓我負責叢書統(tǒng)稿,并把《大漠荒蕪》一書寫作重擔交付于我。于是那個暑假著實充實,白天黑夜總是圍著書稿轉,看材料,想思路,擬提綱,寫初稿,“宅”了兩個多月,才拿出一本大體成型的稿子。心里暗暗的慨嘆:“寫書真不容易!”之后,便與彭總長期合作,既愉快又輕松。當然,天舟文化的柴樺、陳婧、王艷、周頤等諸位美女編輯也為我的書稿付出多多,‘特此致謝。    寫作是一件充滿遺憾的事情,每次拿到出版的新書,總是覺得遺憾不少。所以還懇請各位讀者不吝賜教,我的電郵地址:canglangyun@163.com    因為你們的狠辣批判才是我不斷成長的動力!    于2011年6月19日下午    黨校蝸居中

編輯推薦

《民國底氣:腹有詩書氣自華》甄選這十幾位民國學人,性情各異,志趣相殊,但其所同者,乃胸懷天下的赤子之心,乃真學識、真風骨、真性情,即所謂“底氣”。作者王學斌通過輕松平實的言語敘述其生平軼事,卻給讀者展現(xiàn)出了民國文人的名士風范與卓絕氣度。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民國底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0條)

 
 

  •   書讀了一半了,才來評價,呵呵,購物來亞馬遜,心里有底氣~~
  •   書的質量太一般
  •     有幸見過學斌老師一面,王老師是個通達又平和的人,沒有尋常文化人那種喜歡炫耀——有意識的或者無意識的——的毛病。在這本書的文字里也能感到這一點。王老師多年研究民國歷史,在歷史方面的造詣自然不用多說,難得的是他的不偏不倚的態(tài)度,民國熱的時候,或者說,是因為對現(xiàn)實不滿而被美化的民國“熱”的時候,和現(xiàn)在民國熱退熱的時候,王老師一直在用旁觀者的態(tài)度寫民國,不美化,不抹黑,為王老師的為人和寫史態(tài)度,五星。
  •     
      
      魏晉風度是“真名士自風流”,民國底氣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同是亂世,同是思想激蕩,兩個時代相形益彰。近年民國熱興起,各種民國類論著層出不窮,原因之一不外乎,那個動亂時代里風流人物們汪洋恣肆得讓人羨慕。于是也有人總結:章太炎“瘋”、劉文典“狂”、辜鴻銘“怪”、傅斯年“猛”、蔣延黻fú“犟”、陳布雷“悲”、胡適“雅”。。。。用民國底氣來概括民國知識分子,大體有三:有氣度,有氣勢,個性張揚、氣象萬千。
      
      可以感受得到作者對民國弊竇叢生之時,知識人整體風范的贊賞,以及對當代讀書人的惋惜,以至在自序中作者忍不住大聲疾呼,“沒有底氣,何談治學;沒有底氣,怎言社稷?讀書人,挺起胸,站出來,給力點,千萬別咽下這口氣!”然而積習難銷,百年樹人,知識分子曾被打成臭老九,翻身不易抬頭難,如今再有這般的號召也非一日之功一人之力,此話不提。
      
      全書為了全面說明民國底氣為何物,分了五大部分:魏晉風度(彰顯狂傲個性)選章太炎、劉文典、黃侃三人作代表;元氣淋漓(文人范兒),選傅斯年、張君勱三人;老氣猶存(老當益壯)林紓、辜鴻銘、王闿運;志高氣短(書生參政)劉師培、蔣延黻、翁文灝;大學氣息(教育大家)蔣夢麟、羅家倫、錢玄同。
      
      狂傲性情,八卦小聞之類的自也不用說,總是茶余飯后的點心,開開心心像看明星一樣看他們別開生面的“表演”,并一邊嘀咕著:原來生活里的他們也是這樣的七情六欲。也應該說這第一章看得也最樂呵。最樂劉文典,有殺身成仁的骨氣,敢當面罵蔣介石一介武夫;名師高徒,只認三位恩師(陳獨秀、劉師培、章太炎)和兩位學術偶像(胡適之、陳寅恪)。在西南聯(lián)大當教授時,有次警報拉響,師生集體奔往有隱蔽之處,劉文典跑著跑著突然轉身,帶著幾個學生找到正茫然不知所措視力嚴重下降的陳寅恪,架起他就跑向安全地帶,一邊跑一邊喊“保存國粹要緊!保存國粹要緊!”劉文典在西南聯(lián)大以老輩自居,看不上開設中國文學相關課程的沈從文,甚至反對聘請沈當教授,甚至說“如果沈從文都要當教授了,那我豈不是要做太上教授了嗎”,其實狂到這個點上,已是刻意的刁難,話說重點就是文人相輕,同行相輕,看不起新文學的淺薄。盡管如此,劉文典的才氣依然讓人佩服,比如談習作五個字“觀世音菩薩”(多觀察,懂人情世故,講究音韻,有胸懷),言簡意賅。講紅樓夢只講“蓼汀花淑”四個字。講莊子,自認懂的人只有兩個半人:一是莊子,二是劉文典,其他研究者加起來算半個。如此種種的事,看得人心里庠,求學之始,若是遇此般明師多好。
      
      因為作者借十五人講述民國底氣,概念提得很好,只是每章節(jié)人物后的概括點評里,總會不由自主地拔高牽扯話題到所謂底氣之上,讓人看了有點悶,當年的諸位大師們可沒想什么行為藝術,要以自身的行為創(chuàng)什么底氣呀。
  •     曾經幾乎全中國的人們都在說:中國人要補鈣。其實,何止如此,中國人還應該補氣。
      
      要說氣,馬上就能聯(lián)想到的詞語,好的就有:氣壯山河、氣貫長虹,氣宇軒昂、氣度非凡;不好的也有:氣不打一處來,上氣不接下氣,霸氣側漏等等。顯而易見,這氣要是足了,就壯觀得不得了;這氣要是不足,那也是窩囊得不得了。不得不說,這“氣”確實比那“鈣”還?!?。親們,別補鈣了,補氣吧!!而,作者于本書之中一直感喟和盛贊不已“氣”,說白了就是那股勁兒、那個味兒,一句話——文人要有范兒。
      
      中國歷史上,有范兒的文人騷客可以說是燦若繁星。那么,作者為何偏偏選擇民國的這幾位呢?我想,理由或許很簡單。因為他們離我們很近也很遠。很近,自然是相對時間跨度而言;很遠,其所能表達的意思好像就比較多了,學識、情懷、風行等等。本書所書寫的這幾位,或魏晉氣度、或元氣淋漓、或老氣猶存、或志高氣短、或大學氣息,雖然氣質、氣象各不相同,但一定都是靠堅實的底氣由內而外地散發(fā)。
      
      作者的自序很有意思,叫做“不該咽下這口氣”。在我看來,我們眼下就是上氣不接下氣!具體表現(xiàn)為:氣息不調、氣脈不通、氣血兩虛。要想揚眉吐氣,必須先打通任督二脈,然后養(yǎng)以六味地黃丸(哈哈,這一段算是“庸醫(yī)”自擾吧…)。估計這個補氣,不是那么容易,要不得有多少知名著名聞名的老中醫(yī)啊。中醫(yī)素來講究一個養(yǎng),而這個養(yǎng)恰恰就如同中國文化氣質的傳承,立與悔都絕非一日之事。我們今天來讀這樣的一本書,它也不是什么秘笈良方,最多算是個藥引子。它最大的作用不過是個警醒,一再拳拳切切地叮嚀我們,別讓那些離我們最近還能看到清晰真切的身影也愈走愈遠……
      
      民國,好像不止熱了一回了吧。它每熱一回,我都會被深深吸引一回,然后深深感慨自己的無知又增加了一回…然而,我卻是真心地希望它能繼續(xù)熱下去。它能夠熱,就證明它的溫度和我們的溫度之間存在差異。如果有一天這種差異能夠被這種熱所燙平,或許我們的氣也就補好了。
      
  •     
      
      
      民國尤其是北洋軍閥主政時期那輩學人,多在幼年接受過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稍長又恰逢西學東漸日盛,故能中西匯通,風流輩出。王學斌先生通過對民國學界中十五位頗具個性的學人進行研究,著成《民國底氣》一書,認為民國學人的氣韻生動根基于“腹有詩書”,是一種有底氣的風流。并將這種底氣總結為一種氣度、一種氣象、一種氣勢。換言之,王先生是將“底氣”限定在了這些學人自身,而且通過流暢的文筆與對史料的嫻熟運用將這些民國學人的“氣度、氣勢與氣象”展示的淋漓盡致。然而,可能限于篇幅,王先生似乎將所有精力都用在了描繪“民國底氣”這些花朵如何生機盎然、如何千姿百媚,但對于為這些花朵提供養(yǎng)料的社會土壤狀況卻沒有顧及。故本文將結合王先生本書所提供的史料對“民國底氣之花”的社會土壤狀況做一揣測。
      
      
      個人以為,“民國底氣之花”的社會土壤,其最主要的成分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遺留的“尊師重道”傳統(tǒng)。民國前的中國人供奉的是“天地君親師”,又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可見作為“道與知識”的傳承者,“師”在中國人心中有相當高的地位,獲得了相當?shù)淖鹬?。甚至可以說,經過幾千年的發(fā)展,這種尊重已經滲入到整個社會的潛意識中。到了清末,傳統(tǒng)遭遇現(xiàn)代性入侵而逐步瓦解,但尊師重道的余緒尚存,對于知識人,整個社會乃至掌握政權的政治精英都還存有相當尊重與包容。李敖的父親曾在張作霖治下的東北某中學教書,據李敖回憶,每逢過年過節(jié),張作霖都會親率一群官僚到學校慰問,并向學校教師作揖致謝,態(tài)度真誠,絲毫無作秀姿態(tài)。象這種來自政治精英的尊重在《民國底氣》一書中也很有體現(xiàn),比如袁世凱欲稱帝,章太炎跑到袁的總統(tǒng)府大砸大鬧,袁世凱卻躲在內室不敢出來,最后只能設法將章騙走軟禁。但軟禁也是給予高規(guī)格待遇的,張鳴先生曾感嘆,章太炎不善理財,一生落魄,他這輩子過的手頭最寬裕、仆人最多的時光,竟是在他被袁軟禁這段日子。很多人認為這是袁世凱城府極深、老奸巨猾,然而若沒有對于知識人的尊重與包容,掌握槍桿子的軍閥頭子可以用很多更惡毒的手段來對付 “章瘋子”,何必僅僅軟禁了之?章太炎因打砸總統(tǒng)府而被稱為“當世禰衡”,然而禰衡還是被黃祖殺掉,章瘋子卻活得好好的。設問袁世凱之后的新軍閥,誰能對章太炎的“打砸”行為有如此雅量?
      
      
      社會公眾對于知識人更是普遍尊重與包容。以黃侃為例,黃老先生身負絕學,但同時也是個“三好學生”:好罵、好吃加好嫖。因為好罵,所以得罪了不少人;但又因為好吃,知道某美味未入自己口腹,必想方設法食之而后快,所以當有些美味擺在被自己罵過的人的宴席上時,又不得不有求于人,結果干出很多歡樂事情。比如,某次同盟會會員聚會,沒有邀請黃侃,但席間設有佳肴,黃侃知道后竟不請自來,大吃一通后撂下一句“好你們一群王八蛋”就跑了。若換作現(xiàn)在,干出這種“無賴”事情的人,就算再有學問,恐怕也沒人愿意請他吃飯了。但在那個時代,罵歸罵,并沒有妨礙黃老先生到處混吃混喝。一個被黃先生臭罵過的人擺宴席,席上有很多美味佳肴,老先生想去品美味,但又不便前往,只好托中間人向主人說情??少F的是,這位挨過他罵的主人聽中間人說明來意后,當即就給黃侃下請?zhí)?。這雖然是件小事,但也看得出主人對于知識人的怪毛病,還是有一定雅量的。另外,黃侃身為大學教授而好嫖,還時常逼學生為自己的“饞嘴”買單,這些行為在今天看來都是很不應該的,但這些都未能動搖黃侃在大學的地位。這說明在當時社會公眾對于知識人的是有相當尊重與包容的。正是這種尊重與包容,使得“民國底氣之花”開的姹紫嫣紅、生機盎然。
      
      
      同時,文化精英彼此間的尊重與寬容也是這個社會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劉師培游學日本時結交章太炎,哥倆一起加入革命派。但后來因為些許小事,兩人交惡,劉師培竟然變節(jié)投靠滿清,多次陷害章太炎并出賣革命派。然而當辛亥革命一勝利,章得知劉師培在四川被捕,馬上多方聯(lián)絡救援,并致電四川當局:“昔姚少師語成祖云:‘城下之日,弗殺方孝孺。殺孝孺,讀書種子絕矣’。今者文化凌遲,宿學凋喪,一二通博之才,如劉光漢輩,雖負小疵,不應深論。若拘執(zhí)黨見,思復前仇,殺一人無益于中國,而文學自此掃地,使禹域淪為夷裔者,誰之責耶?”這段話說的蕩氣回腸,只見對劉師培“左傳家學”的珍視,而不見絲毫私仇。姚少師勸明成祖不要殺方孝孺,但方孝孺還是被明成祖給殺了,但劉師培卻因為這段電文而活了下來。可以說,若無這段電文,以劉師培與革命派結下的宿仇看,劉很可能被處決,而儀征劉氏的左傳絕學恐怕也自此而“絕”了。然而劉師培對于革命派這次特赦似乎并不領情,沒過兩年便去投靠了袁世凱,并在鼓動袁稱帝的籌安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過洪憲帝制曇花一現(xiàn),劉師培又成了罪人。這次章太炎沒來搭救他,但革命派另一要員蔡元培還是舍不得放棄他,最后將他安排在北京大學做教授,為保住儀征劉氏春秋家學盡了一點力。后來黃侃放下架子拜劉師培為師,總算使儀征劉氏春秋家學沒有斷在劉師培身上。毋庸諱言,劉師培人品實在一般,政治見識亦幼稚。但因為身負絕學,而得到文化精英如章太炎、蔡元培與黃侃的寬容與搭救,足見文化精英彼此間的尊重與寬容也是“民國底氣之花”能夠盛開的一個重要原因。
      
      遺憾的是,袁世凱逝去后,國內陷入軍閥混戰(zhàn),又歷經北伐、第一次國共戰(zhàn)爭、日寇侵華與第二次國共戰(zhàn)爭。在這些戰(zhàn)亂中,社會動蕩,各派力量不斷整合,極權政府開始形成,政權在知識人面前越來越高傲跋扈。民國底氣之花的社會土壤也因之被不斷摧殘,民國底氣也越來越顯得不足。在《民國底氣》記載的五四學人中,如傅斯年、翁文灝、蔣夢麟、羅家倫與蔣廷黻等人,雖然也元氣淋漓,但已經比北洋軍閥時期的前輩們多了許多拘謹。劉文典、傅斯年等頂撞蔣介石,已多多少少有些勉強,不及章太炎、王闿運諷刺袁世凱那般灑脫與自然。而蔣廷黻與翁文灝,已多少有些被蔣介石視為家臣,所以才有蔣廷黻被踢出內閣中樞之遭遇,也有翁文灝因支持李宗仁與中共和談而被蔣視為“背叛”。概而言之,到了國民黨新軍閥主政時期,知識已經開始向權力低頭,而政權對于知識人的尊重也日益被消磨,所以民國底氣之花開始枯萎,變得不再絢爛。
      
      
      當然,若再往后看一點,知識人在文革中成了“臭老九”,社會對于知識人的尊重與包容是蕩然無存。再后來,鄧公改革,知識分子迎來春天,可惜此時世界已進入“超商品化”的后現(xiàn)代社會,知識商品化,知識分子專業(yè)化,社會不太可能再象民國那樣大批量出現(xiàn)象“士”一樣的知識人,更進一步說,社會同樣不會如民國時期那樣給予知識人那樣高的尊重與包容。所以,這也就意味著,王先生為我們描繪的民國底氣之花,也因為社會土壤的消失而只能永遠的定格在歷史中了。
  •     張學斌先生專注于晚近學術思想和知識分子命運的研究,他的新書《民國底氣:腹有詩書氣自華》選取了章太炎、傅斯年、劉文典、蔣夢麟等15位民國學人,對他們的生平經歷、精神風貌、人格風度以及特立獨行的立身行事,做了詳細的記述、形象的再現(xiàn)和深刻的解析,以他們?yōu)榇砩鷦拥姆从吵隽嗣駠鴮W人的整體風范和集體人格,以及他的歸結出的其背后所蘊含的“民國底氣”。
      
      常言道,心中有底聲氣壯。這,便是底氣。它是一種自信,一種心態(tài),一種精神力量的外在表現(xiàn),讓人們陡遭變故而不慌張,迭遇威脅而不畏懼,身處逆境而不氣餒,直面強權而不屈服,最大限度的張揚個性,超然自逸,睥睨世間一切可以睥睨的東西。
      
      那么,底氣來自哪里?十年磨一劍,它來自于長期的自我磨礪,深厚的學識功底,是對自身學養(yǎng)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自信;壁立千韌,無欲則剛,它來自于個人品格節(jié)操的嚴格自律,是對個人信念的堅守,以及對自身境遇的準確把握,是光明磊落,也是胸懷坦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它來自于個人內心力量的強大與從容,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自然外溢。
      
      民國學人是有底氣的。政治生態(tài)的變動不居,社會約束的空前寬松讓他們享受到了充分的自由,而中西文化的激烈交鋒,又使他們既深受傳統(tǒng)文化的浸淫,又受西學東漸影響而得以開一代風氣之先,與春秋戰(zhàn)國、魏晉風度一脈相承,造就了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又一高峰。同時,他們獨立特行,自由不羈,而大氣磅礴,迥異于別代,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內心自信、風流蕭散、傲視權貴、簡約云澹、不滯于物的名士、雅士、狂士。
      
      民國學人所獨具的雍容之氣度,浩然之氣勢,錚錚之氣節(jié)孕育了他們的萬千之氣象。正是底氣充足,章太炎才敢于以大勛章作扇墜,臨總統(tǒng)府之門,大詬袁世凱的包藏禍心;正是底氣充足,劉文典才敢于仗義直言,面對蔣介石的威脅而反言相斥;正是底氣充足,黃侃才敢于不為塵俗氣所絆,不避自損之嫌,毅然拜劉師培為師;正是底氣充足,辜鴻銘才能拖著倔強的小辮子,傲然自行于開一代風氣之先的北大校園;也正是底氣充足,傅斯年才會為改革政治而大聲疾呼,蔣廷黻才會在官場屢遭摧折而矢志不悔……
      
      張學斌先生在書中雖也寫到了劉師培、蔣廷黻、翁文灝三人的志高氣短,但總體還是對民國學人的傲然的狂氣、充沛的元氣、橫秋的老氣和濃郁的學氣盛贊了一番。同時,又追昔撫今,喟嘆今之學界底氣不足,今之學人氣象平庸,不無悵然嘆息之意。那么,當今學人的底氣哪里去了?他認為是——受市場經濟所浸染,被稻粱之謀所逼迫,為名利權色所誘惑,在寫論文、評職稱、搞課題、拉項目、當領導的過程無謂的消蝕掉了,自覺而又不自覺的丟掉了社會良心的角色,丟掉了精神貴族的桂冠。作者的認識不可謂不深刻,剖析不可謂不到位。
      
      然而,作為當今學人的一分子,他在羨慕民國底氣之時并沒有燭照自己,在迭發(fā)感慨之余也并沒有躬身自省。就他的這本書而言,且不講是新瓶裝舊酒,是他近些年散見于各地報章上的文章在一個新的主題“底氣”之下的再次篩選結集,沒有新史料,沒有新挖掘,沒有新觀點,就他所選人物而言也有待商榷,狂氣、老氣兩編尚可,元氣、學氣所選之人未必為民國最具其特點之人物,代表性并不強,而且剖析上有所拘謹而不深刻,行文脈絡稍顯模糊,文筆也略顯生澀,也是一缺點。這些,都恰恰暴露了當代學人的底氣之不足。當然,這更多的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通病,是這個時代學人的通病,并不為作者一人所獨具。
      
      學人底氣何來又何蹤?在從書中民國學人的那等氣度、那般氣勢、那種氣象,與本書、以及寫就本書的作者之間的相互對比之間,或許可以略見一斑吧,值得反思……
  •     一個人總是懷念過去,那可能是因為現(xiàn)在非常落魄,以致于要依靠昔日的輝煌來麻痹自己對現(xiàn)狀的感知。一群人懷念過去,可能是因為他們集體不得志,所以要利用過去來尋求支撐自己活下去的理由,但當整個社會都在懷念已經過去的一個時代時,你聰明的,告訴我,這該如何解釋?
      王學斌博士后在序言中就跟俺們引用王船山的話說:孔融死而士氣灰,嵇康死而清議絕。加之對十五位民國人物的描述,給人一種很深的“似乎一個時代的是否終結,其實只在于幾個人的力量”,從主流的革命思想來說,這是不對的,因為自小學開始,政治課(社會課)就是一直告訴我們:歷史是由人民創(chuàng)造的,而不是英雄。不過若說民國與如今的新時代,關注文學與政治的人們也許還記得這樣一樁笑話:張春橋先生在文革中尤其擅長引用魯迅先生的文章給人羅織罪名,在四人幫倒臺后,“健忘”的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在1936年,張春橋發(fā)表過《我們要執(zhí)行自我批判》以及魯迅先生的對其進行反駁的《三月的租界》明顯的能看出張春橋堅定的認為“誰應進行嚴厲的自我批判”以及租界中的狄克先生是誰?魯迅先生一直毫不留情的用匕首用投槍批判本民族的劣根性,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倘若魯迅先生再活上三十年,恐怕不用被“要么關進監(jiān)獄”也會自己選擇噤聲,魯迅先生是做夢也不會想到,這位三十年代混進上海左翼文學界的奸細,日后正是打著自己的旗號參與了所有的罪惡謀劃,成為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上嫌棄血雨腥風的“中流砥柱”之一。見過不要臉,這么不要臉的,還真是頭一回見
      當看到上一段末尾的時候,可能有人要勸我了:年輕人,說話不要這樣尖刻……看官們差了,我絕無拿作者與張春橋相擬的意思,二者也實在是風馬牛不相及。我相對作者說的是,我明白歷史要先按照黨性的原則發(fā)生再按照真實的原則出生實在不太容易,但我也記得有人對站在柏林墻邊向越墻的平民開槍的哨兵說:你有權開槍,但你也有將槍口偏開的選擇。一本著作,不會是無意識的被產出,任何打算向人們傳達些什么的人,你可以無畏于道學先生們“文學作品要益于社會風化”的叫囂,但是你實在是不應該告訴讀者這世界上存在著一撮永遠正確的人,他們目光如炬,他們從北方吹來的十月風中就已經斷定了某個時代必然終結,某些人可惜了一身才華,投靠腐敗墮落的大買辦大資產階級,毀了自己的一生。治文之人其實是在治“人”,但又決不能借文“治人”,民國自有一股底氣,寫民國底氣的人也需有一股浩然之氣
      在這本書讀到一半的時候,我認為問題是作者自身的才力欠缺使得他無力繪就民國的底氣,而等到全部讀完的時候,我不得不承認朋友的話說的很對,作者是露怯了,當年郭沫若也曾露怯——三江四海迎盛世,五禽六畜喜心窩,雞鴨結伴跳紅舞,豬狗比賽唱紅歌。當年的歌頌竟然無意間成了若干年后某項重大歷史事件的最佳寫照,歷史弄人啊,作者今日的這本書,亦不知會不會諷喻若干年后的某些事,倘若被追究起來,我真心為作者捏一把冷汗,因為郭老當年學諂竟意外的有種風流與幽默,今日讀來不由會心一笑,可以興觀群怨,而作者的《民國底氣》實在是正氣之作,不討憐愛呢~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雖然童稚,終究生活在盛唐氣象之中,我們呢?氣象已逝,廣陵絕響……
  •     連續(xù)讀了幾本關于民國的書,便感覺那些構成了民國之精神之魂魄之脊梁的風流人物們,在我還稍有點懵懂的某一刻,就已然走下神壇,帶著幾分人間煙火的氣息,輕易回歸了尋常百姓的生活。
      
      例如饕餮者梁實秋、王世襄,好飲者“瘋子教授”黃侃……他們那些奇聞趣事,像極了我們周圍的許多諸如張三、李四、王二麻子們沉寂于市井之中的故事,都是之前的教科書以及學院教育根本就沒有涉獵過的,也是我的既定認知中,根本不會相信的。
      
      不過在看過了《民國底氣》之后,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還以為又是一部以民國歷史和民國名士為噱頭的暢銷書,因為時下民國熱正如火如荼,出版方搭脈出版的事也確實無可厚非。不過讀過了才知不然。《民國風度》是王學斌把玩民國文人軼事的用心之作,是言之有物的。雖作者自詡為“無關民生、不涉學術、純粹的一種個人興趣去試下的創(chuàng)作“,卻也頗得閱讀者的賞識。這也是《民國底氣》之所以能夠修訂再版主要原因吧。
      
      《民國底氣》甄選了民國十五位頗具代表性的名士,并根據他們個人品性、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和人生觀、人生履歷的各有不同,分為魏晉氣度、元氣淋漓、老氣猶存、志高氣短和大學氣息等幾個類型予以人物傳記式的闡述,其中不乏胸懷天下的章太炎、黃侃和辜鴻銘;因學術而名揚天下的傅斯年、張君勱;盡職盡責、忠于職守的蔣廷黻、翁文灝;更有執(zhí)掌名校、功績炳彪的蔣夢麟、羅家倫……作者“通過輕松而平實的言語敘述其生平軼事,卻給讀者展現(xiàn)出了民國文人的名士風范與卓絕氣度”,生動地再現(xiàn)了彼時風流人物學術研究、思想思潮、書生報國和個人情趣等多個方面的生命履歷。
      
      當然最吸引人的還是他們個人生活情趣上的揭秘。在我看來,可能這些與普通人根本相近的生活情趣的揭秘才是幫助我們喚醒那些早已被忽視的記憶,而根本從日常經驗中跳出來重新認識民國人物的橋梁和紐帶。
      
      可以說透過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再被一種似曾相識的“心底有蒼生,眼中無權貴”的精神浸染著,我眼中的歷史,早已變了模樣。
      
      現(xiàn)在,在一個世紀以后,當世間萬物都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我們迎來了一個空前的時代的時候,再來品茗名士彼時生與死,存在以及價值,是否還會相信前人“心底有蒼生,眼中無權貴”的精神,是否還會相信人類社會是存在永遠不變的價值尺度的,每個人的內心深處也都會堅守著一塊完整的良知。
      
      事實上,支撐人性脆弱的精神和良知,僅憑這一紙文章所葆有的《民國底氣》是不夠的,只有充分調動了閱讀的力量和社會的力量才是那些名士風度和底氣得以繼承和弘揚的根本。我輩雖不幸未生在民國,但是現(xiàn)代文明賦予我們的使命,并不僅僅是跨越、發(fā)展,更有繼承和弘揚。
      
      民國底氣當如是。也相信民國底氣必將如星星之火永遠傳遞下去。
      
  •     
       許多年后,當嵇康望著竹影中斑駁的日光,等待著劊子手即將落下的大刀時,準會想起以前袁孝尼向他求教廣陵散的那個下午。
      
       很久以前,當黃侃飲酒過量致死前的彌留之際,也一定會想起他向劉師培先生磕頭拜師的那一幕場景。
      
       我更愿意以這把高高舉起的大刀作為魏晉時代結束的收梢。所有的才學與德行,所有的孤高與驕傲,統(tǒng)統(tǒng)被權力的大刀斬斷切碎,只剩孤零零的幾個音符飄蕩于空中。
      
       然而當我們苦苦尋覓民國時代的流風余韻,津津樂道于民國學人的奇聞異事時,我們卻很難找到那個象征終結的句點。早逝如黃季剛,長壽如錢賓四,心力交瘁猝死如傅斯年,飽受摧殘慘死如陳寅恪。充滿傳奇的民國學人,或因天災,或因人禍,紛紛用不同的方式退出了歷史舞臺,令我等后人黯然神傷,嗟嘆不已。
      
       當貴介公子鐘會慕名來拜訪時,嵇康不管不顧,依然專注于打鐵。耗盡耐心的鐘會要離開時,嵇康終于開口了,可惜更近于譏刺:“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平心而論,鐘會的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也頗有氣度,但嵇康的恃才傲物、不拘俗禮更為人們所贊賞。千年后而又有劉文典。劉文典,大學教授,因學生鬧事與國民政府主席蔣公爭執(zhí),寸步不讓。蔣公勃然斥其為新學閥,劉文典從容對曰:“若說我是新學閥,那你就是新軍閥?!泵耖g傳聞劉與蔣互打耳光有之,或傳聞劉飛腿踹中蔣介石,后劉隨即被釋放,蔣公雅量,遂成劉文典“狂人”之名。
      
       《晉書 劉伶?zhèn)鳌酚涊d劉伶好酒,說他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鋤隨之,謂曰:“死便埋我?!庇幸淮嗡蚱拮佑懢坪?,妻子哭著勸他戒酒,劉伶假裝答應說:好吧,你準備酒肉上供神明,我向他們發(fā)誓戒酒。等妻子準備好后,劉伶跪下來說道:“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睂⑸瞎┑木迫獬缘囊桓啥?,喝的酩酊大醉。不意千年后而又有梁實秋。梁實秋自稱饕餮,求學著書之余以美食美酒自遣,不但愛吃能吃會吃,且能寫吃,戲成一本《雅舍談吃》,令人多年后讀來仍每有會心,頓覺饑腸轆轆。
      
       讀過民國文人的事跡,我們不禁要問,為何我們民族的文化,總是在亂世顯得更加繁盛些?從春秋戰(zhàn)國的百家爭鳴,到魏晉的灑脫不羈詩酒風流,再到民國年間的諸位學人,或孤高,或入世,或積極奔走,或著書疾呼,從章太炎的瘋,劉文典的狂,辜鴻銘的怪,到傅斯年的猛,蔣廷黻的犟,胡適的雅,令多年后的我們心向往之。說到民國年間的人才輩出,王學斌先生在《民國底氣》一書中,將原因歸結為一種底氣,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而這種學問、眼界、膽識打底的底氣,表現(xiàn)出來為一種氣度和氣勢,這才造就了民國氣象萬千的局面。
      
       在我看來,民國能涌現(xiàn)出如此之多的大師,自然最重要的是底氣,然而與彼時的社會文化背景也是分不開的。民國戰(zhàn)亂頻仍,政府的掌控力受到削弱,加之內憂外患,一方面在政治上政府對于喉舌的管控力不從心,另一方面也需要有識之士獻言獻策,以挽危局。文化方面,傳統(tǒng)文化雖經滿清高壓統(tǒng)治和文字獄摧殘,知識分子埋頭故紙堆,但文化之傳承并未斷絕,一俟清王朝覆滅,厚積薄發(fā),遂成噴涌而出之態(tài)勢。再者民國學人能激揚奮發(fā),也有賴于當政者尚能遵守底線,關押有之,暗殺有之,但對學者們始終未曾舉起屠刀成排砍去。
      
       有賴于此我們今天可以津津樂道他們的故事。我們欣賞魏晉風度,對照著竹林七賢的事跡,品讀這本《民國底氣》而欣欣然。
      
       但請不要忘記那些孤獨而悲憤的身影,在民國那亂世,他們在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饑苦的人民爭一絲的空間,用自己的心血和畢生的精力為孱弱的中國爭一份尊嚴。有人說,世間一切作品中,我獨愛以血寫成者。我想,民國這一曲高遠的廣陵散,正是用鮮血乃至生命譜寫的。
      
       廣陵散于今絕矣。
      
      
  •      ——燈下讀《民國底氣》漫想
      
      
      
       中國歷史上堪夸耀的時代甚多,唐之廓大氣象,宋之精雅韻致,都堪稱風流,但要論人物風度,還數(shù)魏晉。風者,神采也;流者,遺風也。竹林七賢、兗州八伯,他們或狂、或癲、或癡、或愚,均施施然有自然造化。人之狂癲癡愚,純出天然則為真,矯揉造作則為秀(作秀的秀)。然則,何者是天然,何者是造作呢?在于底氣。民國時代的人物,骨子里皆有一派“士”的底氣,堪于魏晉相比。王學斌所著《民國底氣》以十五個民國文化人物為經線,時代熱潮為緯線,編織出一段充滿詩書底氣的歷史。
      
       書中將國學大師章太炎比作三國之禰衡,即戲曲《擊鼓罵曹》中之狂悖主角也,實在貼切不過。章氏在總統(tǒng)府前鼓舌搖扇歷數(shù)袁世凱之罪,堪比禰衡裸形而斥奸。其實,不僅章太炎可比魏晉人物,這一時代的諸多人物都可以“對號入座”的。不獨學術界、教育界、文藝界有這么一批風流人物,即新聞界、娛樂界、收藏界也有一大批堪稱風流的人物。
      
       風流,不是一種姿態(tài),而是從內至外的自然流露。風流的傳說屬于魏晉,也屬于民國。魏晉狂客悠游山水之間,歌哭縱酒,笑談風月;民國大師筆戰(zhàn)報端,屹然講臺,暢談新民;由魏晉而民國,由民國而魏晉,倒使我想起了不少歷史故事。
      
       竹林大名士嵇康得罪晉朝權貴被殺,臨刑之時,沒有任何豪言壯語,也無任何俯就之色,泰然撫琴,一曲《廣陵散》從此成為絕唱,千古而下還令我輩欽慕不已。蔣介石初居高位,巡視安徽大學,居然遭到文學院主任劉文典的冷遇。甚至于雙方發(fā)生互毆,一為書生,一為政要,固然地位懸殊,但卻爭人格的平等。民國教授的這一點氣度,就令人欽服哉!
      
       魏晉乎?民國也。真所謂仰俯天地我心,自在、自我、自然,說不盡的風流。
      
       何謂風流?風流就是: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五柳先生陶淵明嗜酒,朋友得新醅共飲,時新酒中有漂浮物,陶淵明拿下頭上戴的葛巾濾酒,濾完仍然戴在頭上,毫無愧色。一人仰慕先生甚久,但又無緣結識,聽說先生嗜酒就故意在他經過的地方擺上好酒,邀先生共飲??吹较壬雍芷疲妥屓俗隽艘浑p新鞋子送給先生,先生也不作假,當即穿在腳上。好一個風流人物,端得可愛。
      
       黃侃任教授,講《說文解字》,一不帶講義,二不帶課本,只帶一支粉筆,所講內容每有新意,令學生百聽不厭。有學生發(fā)現(xiàn)其包袱皮內書冊,批注密密麻麻。問其何以看清。笑言,他人若看得清,則我豈第一耶?眾皆大笑。其人之真淳,可見一斑。以陶淵明先生的可愛,與黃侃的率真相比,難分高下。
      
       何謂風流?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不是風流。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才是風流。
       風流是屠狗功名,雕龍文卷,豈是平生意?……怨去吹蕭,狂來說劍。
       風流是挑燈人海外,拔劍夢魂中。
       龔定盦說,情之為物也,亦嘗有意鋤之矣;鋤之不能,而反宥之;宥之不已,而反尊之。其意是說,人應該有屬于自我的獨特的真性情。故而才能少年哀樂過于人,歌泣無端字字真。
      
       風流人物出于風云激蕩之時,紙醉金迷的世界只能孵化猥瑣的哈巴狗和軟骨蟲,民國人物上承晚清,外有一副救國救民的擔子,內有一股傳統(tǒng)士大夫的情懷。他們在志節(jié)上,能夠以身殉國;在實務上,能夠勤勉一生。以清末論、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譚嗣同、大愛留于人間的林覺民、血灑軒亭口的秋瑾屬殉身者;這批殉國者,是直接影響到民國人物的。以民國論,宣揚兼容并包的蔡元培,宣揚實業(yè)救國的張謇,宣揚學術新民的胡適則屬勤勉者,是受過傳統(tǒng)教育的,他們都是風流到癡狂的大英雄,他們的傳說,將一代代延續(xù)下去。他們的風流是心懷仁愛,甘愿赴死;他們的風流是碧血悲秋,自成豐碑。他們胸中有一股鐵肩道義,以萬民之心為我心的氣概,譚嗣同之著《仁學》具佛之悲憫與仁者之愛、林覺民之書《與妻書》具柔情與壯烈一體,秋瑾之賦《對酒歌》具俠之肝膽與解放女性的思想,風流之中彌漫著浩然氣概。
      
       風流也!撫劍起巡酒,悲歌慨以慷。
       風流也!燈下髑髏誰一劍,尊前尸冢夢三槐。
       風流也!誰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風流一詞,解說出來也就三個字:顛、狂、癡。世俗之人看來,異類也。民國那一代人是在風云激蕩中浮出歷史洪流的,與大英雄的任俠氣質相比,知識分子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赤子般的天真的情懷,個中的乖張、桀驁之徒造就了一個風流的時代。章太炎之顛、辜鴻銘之怪、劉文典之狂、黃侃之癡、蘇曼殊之畸、魯迅之罵、蔡元培之容、陳獨秀之犀利、胡適之名望、陳寅恪之博學、郁達夫之多情、沈從文之可愛、金岳霖之幽默、梁漱溟之書生氣、王蕓生之一針見血、……縱貫整個民國時代,令人向往。俱往矣!今朝人與之相比,皆被物欲壓斷了骨頭者也。今朝讀書人與之相比,或無彼等之學術成就,或無彼等之才情,則彼等之氣質風骨更無法匹敵,空剩下利欲熏心和黑黃皮囊。
      
       并非我厚古薄今,實則是我們這個時代,充滿了人潮涌蕩的喧囂,充滿了做秀和宣傳,充滿了面具和包裝,再也不見那一代的風流。因為,我們沒有風流的底氣,只剩下一腔欲望。
      
       一劍一簫平生意,空負狂名十五年。劍在何處?狂在何處?
       曾因酒醉鞭名馬,唯恐情深累美人。終日嗜酒者有之,如此癡情者何處?
       明人張岱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今日之人都修煉的如同白骨精一樣,精明圓滑,世故老到,那有一絲真氣存在,性情習慣都隱藏在道貌岸然西裝革履的背后。
      
       讀王學斌《民國底氣》畢,煌煌然三十萬字,感慨至深,敷舊文以成新作,是以記之。先哲有空留古人之思,今日風流已成為一種傳說。
       魏晉乎?民國也。這世間,還有多少哥的傳說。
  •   歷史往往靠后人的建構,作者也未能免俗
  •   這里說的民國,主要應該還是1945年以前。民國當時環(huán)境自由,人事自由,思想自由,與國際主流比較接軌,當然都是相對來說的(政治壓迫較弱),所以才有了不少的可觀成果。但是到了1945年以后,被蠱惑的學生都坐不住了,左傾越來越明顯,都無心讀書了。1949年以后,就不值一提了。要讓教育解脫,只能除去政治的強大壓迫。
  •   留爪。貌似我這篇評還沒寫。汗。。。
  •   瓦知道自己寫的很渣,~~~~(>_<)~~~~ 推倒承蜩兄
  •   懶貓貓,多久沒寫了,猴子來鞭策你了!
  •   浩然之氣今誰有?崔杼弒君事件是國人獨立品格與自由精神的巔峰時期,之后數(shù)十代人前仆后繼,終于在魏晉末末期發(fā)生了“孔融死而士氣灰,嵇康死而清議絕”的斷代悲歌。于今,這樣的人無有了也。魯迅慷慨了幾十年,被大時代杯具地利用了?,F(xiàn)在,更多的人在主動被利用。有什么樣的國民,就有什么樣的君主,國人素質培育該被提上教委議事日程上了。讀貓娘文字,學歷史,學文化,學政治,天天向上。
  •   對于不長記性,不長個性,拿占小便宜當反骨,用幫派代替團結的民族,講個P
  •   文化的盛世往往與國家的強盛有關,但具體類別的興盛卻往往在亂世,比如詩歌的盛唐其實在晚唐時期,大貓得之矣
  •   少為你兒子寫點,多為我們寫點能看的才是正經事啊,哈哈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