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音樂

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作者:滄浪云、李煞  頁數(shù):285  字數(shù):279000  
Tag標簽:無  

前言

  毛毛雨下個不停  微微風吹個不?! ∥L細雨柳青青  哎喲喲柳青青  小親親不要你的金  小親親不要你的銀  奴奴呀只要你的心  哎喲喲你的心  ……  19世紀20年代的這首《毛毛雨》被認為是中國本土誕生的第一首流行歌曲。在之前與此后的幾十年中,創(chuàng)作人才輩出,歌星迭起,再借助唱片、電臺、電影等媒介的傳播,這種曾被稱為“時代曲”的新式音樂深深地嵌入了民國人的生活。  那時的情歌,簡單而坦蕩,不曾有矯飾做作,唱得人打心底里柔軟?! ∧菚r的學堂樂歌,一派天真,只傳達最樸素的情感,從未見刻板的說教?! ∧菚r的愛國歌曲,都是憂國憂民的赤子心,決不喊空洞的口號?! 《蛑鲗W東漸的時代風潮,那時的音樂早就開始了中西文化碰撞與結(jié)合的嘗試,既與西方接軌,又堅守民族特性,誕生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  懊駠澜绲呐R水照花人”張愛玲甚愛《毛毛雨》,說它“簡單的力量近于民歌而不是民歌”,這“簡單的力量”幾個字,實可用來形容這整個時代音樂的素質(zhì)。稚嫩天然的表達,更見真情的飽滿,因而縱然時過境遷,它們卻歷久彌新,不斷被今人拿出來翻唱,又與當代的聽眾產(chǎn)生共鳴?! ∈侵^:人已散,曲未央。

內(nèi)容概要

  歌星的起落,創(chuàng)作人才的輩出,歌舞社團的紅火,唱片業(yè)的硝煙,電臺的興起,電影的風靡,歌舞廳的盛行,甚至后來戰(zhàn)爭的介入,等等,一齊造就了這幾十年的音樂盛世。在熟悉的旋律中,看見最真實的民國。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初窺西樂的洋務人士
“中土西來第一人”
“逍遙海外作鵬游”
“如此壯行能有幾”
環(huán)游全球第一人
圣人之教不容
歷史的遺憾
第二章 百年前的校園歌曲——學堂樂歌
“學堂音樂之父”——沈心工(1870-1947)
道不盡的弘一法師——李叔同(1880-1942)
開創(chuàng)十個“第一”的音樂先驅(qū)——一曾志忞(1879-1929)
第三章 “教父”蕭友梅(1884-1940)
窗外風琴,撩撥少年的夢想
萊比錫的青春,沒有浪漫
臨時國歌,小荷才露尖尖角
馬褂樂隊,中國人的歡樂頌
搬家,音專的家常便飯
退學風波與兩拒蔡元培
愛情與愛國,教父的大愛情懷
寒梅凋落化春泥
第四章 燦若星辰:楊仲子(1885-1962)
書香門第
家窮志不短
仲妮之戀
東方之奇星
大展拳腳 以樂興國
友誼
質(zhì) 疑
不當叛徒
“借刀抒情”
人生的遺憾
第五章 “學院派”開創(chuàng)者——黃自(1904-1938)
童年與歌聲
“大名鼎鼎之‘音樂家’黃今吾”
“法·培德·嘉派”會員
……
第六章 “黃色”黎錦暉(1891-1967)
第七章 是真名士自風流——青主(1893-1959)
第八章 “美哉!少年中國”——王光祈(1892-1936)
第九章 “藝術(shù)至上”程懋筠(1900-1957)
第十章 是非功過轉(zhuǎn)頭空——江文也(1910-1983)
第十一章 教我如何不想他——趙元任(1892-1982)
第十二章 樂壇雙璧:劉半農(nóng)(1891-1934)、劉天華(1895-1932)兄弟
第十三章 一代宗師楊蔭瀏(1899-1984)
附錄

章節(jié)摘錄

  現(xiàn)存最早的洋務運動時期關(guān)于西方音樂的記錄,見于斌椿的《乘槎筆記》。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恭親王奕_沂有鑒于“洋人往來中國,于各省一切情況,日臻熟悉,而外國情形,中國未能周知”,決定派遣同文館學生鳳儀、德明等人隨同準備回英國的總稅務司赫德一起赴歐美各國考察,因擔心這些弱冠之年的學生“少不更事,貽笑外邦”,便委派當時為赫德辦理文案、年已63歲的斌椿擔任考察團的團長?! ”蟠唬?804-1871),字友松,是漢軍正白旗人,由科舉入仕。性喜詩文,好旅游,做地方官時曾經(jīng)“遍游中國”,尚不滿足,“久有浮海心”。1866年3月(同治五年正月),考察團揚帆起航,歷時達8個月,途經(jīng)法、英、荷、漢堡、丹麥、瑞典、芬蘭、俄羅斯、普魯士、漢諾威、比利時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這是近代中國政府派出的第一個赴歐考察團?;貒?,斌椿撰寫了《乘槎筆記》和《海國勝游草》《天外歸帆草》等考察日記和詩文集,自稱是“中土西來第一人”。  出國前的斌椿對西方并非一無所知,他曾與美國駐北京使館參贊威廉士、同文館總教習丁韙良等“西儒”有過交往,初步接觸了“地圓說”等一些近代自然科學知識,也從李善蘭那兒得到了一些歐洲國家的資料,但這都比不上真正身臨其境時的視覺沖擊。他在赴巴黎的航程中,第一次見到了小型的西洋樂隊——由“日耳曼男女樂工八人”組成。見慣了絲竹樂器的封建士大夫斌椿,雖然覺得這些西洋樂器,“形制詭異,不可名狀”,還是贊揚樂曲“節(jié)奏尚可聽”,獨唱更是“歌喉清越,婉轉(zhuǎn)可聽”。在倫敦時,他還多次參加了西方宴會,觀賞了歌舞、戲劇、馬戲等。在他筆下,西方歌舞表演是神奇的,“女優(yōu)登臺,多者五六十人,美麗居其半,率裸半身跳舞。劇中能作山水瀑布,日月光輝,倏而見佛像,或神女數(shù)十人自中降,祥光射人,奇妙不可思議”;戲劇是奇特的,在瑞典時“夜即于花園中觀劇,詭異不可名狀”;宮廷宴會是奢華的,“各官夫人,珊珊其來,無不長裾華服,珠寶耀目,皆袒臂及胸。羅綺盈庭,燭光掩映,疑在貝闕珠官也”?!  ?/pre>

編輯推薦

  張愛玲:我喜歡《毛毛雨》,因為它的簡單的力量近于民歌,卻又不是民歌——現(xiàn)代都市里的人來唱民歌是不自然,不對的。這里的一種特殊的空氣是弄堂里的愛:下著雨,灰色水門汀的弄堂房子,小玻璃窗,微微發(fā)出氣味的什物;女孩從小襟里撕下印花綢布條來扎頭發(fā),代替緞帶,走到弄堂口的小吃食店去買根冰棒來吮著……加在這陰郁齷齪的一切之上,有一種傳統(tǒng)的,扭捏的東方美。多看兩眼,你會覺得它像一塊玉一般地完整的?! 曲L音:我最留戀的還是上海的海派風情,以及我的那些小輩們,如果還有機會,我依舊想與他們一同唱響老歌?! £惖拢罕仨氂星椋伎蓪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民國音樂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很喜歡,正在閱讀中。對民國期間這一段音樂多數(shù)人了解甚少,可以補充學習一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